满弟兰
近年来,塑料瓶装液体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在实践中发现,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如需用300 mL液体时,以往用玻璃瓶装液体时,只需将瓶盖启开,按无菌操作原则将液体倒出200 mL即可.塑料瓶装液体因其瓶盖与瓶身密闭为一体,护士通常是用20 mL注射器分10次从塑料瓶中抽取200 mL液体.
作者:田红英;付淑平;郝梦然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病人剖宫产手术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1990年3月-2005年12月20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病人手术中的治疗及护理.[结果]20例病人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106.7 min±10.3 min,胎儿娩出时间为8.0 min±2.1 min,出血量1 133.3 mL±242.2 mL.除1例病人死于DIC外,其余病人及20例胎儿均正常出院.[结论]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病人病情危重、变化快且并发症多,手术中的护理对手术的成败、母婴的生命安危以及术后的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者:刘慧;黄素琼;刘雪燕;陈燕玲 刊期: 2006年第35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是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如果操作方法不当,往往会造成排气不易一次性成功,药液浪费多,甚至有时有小气泡随着液体输入病人体内.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反复实践,改进操作中的细节,可使静脉输液时排气一次成功.
作者:王国卿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疼痛是影响晚期肿瘤病人生存质量的主要问题,因此大限度地缓解癌症病人的疼痛,从而改善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1].一般中重度疼痛需要强阿片类止痛药来控制.多瑞吉即芬太尼透皮贴剂,具有镇痛效果好、作用时间长、无痛给药的优点,成为目前中重度癌痛较理想的止痛药.但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常使不少病人拒绝使用此药,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贴敷部位不同,副反应发生程度也不同,但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翁媛英 刊期: 2006年第35期
麻醉学专业近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国外的麻醉护理工作及其教育已自成体系,形成独立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麻醉医学的发展,并成为临床麻醉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国内麻醉护理工作还未形成规模,仅在个别三级甲等医院设置麻醉专科护士或护理小组,从事事务性的配合工作,其工作内涵、范畴均存在较大差距,与之同步发展的麻醉护理教学也仅仅是起步阶段.
作者:马涛洪;刘保江;王肇云 刊期: 2006年第35期
在手术多而急,手术台又紧张的情况下,为了使病人能及时手术,在同一手术间,手术连台现象是常见的.而手术室环境的洁净度直接影响病人的创口愈合和康复.我科于2004年5月对手术室连台手术物体表面消毒前后做监测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芬 刊期: 2006年第35期
新生儿转运系统(newborn emergency transport service,NETS)的建立是新生儿急救工作中重要一环,是将危重新生儿从基层医院转往三级医院的MCU做进一步监护、诊断和治疗的过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转运过程,而是一个连续的监护治疗过程.成功转运能降低危重新生儿的病死率及伤残率.我院于2003年12月-2005年12月转运危重新生儿82例,现将转运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王雅苹;陈鲜威;余波;周小坚;谢微微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瘫痪病人(包括截瘫、偏瘫和四肢瘫)由于体能减弱,瘫痪肢体主动运动不足及肌张力异常而长期卧床,从而引起全身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多种并发症.站立床训练可以帮助病人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维持脊柱、骨盆及下肢的应力负荷,是促进病人功能恢复的有效手段[1].
作者:孙肖姬;任莲崔;王芝云;方秀桂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目的]规范化管理病区,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将各项护理质量标准要求制定成册,对全院护理管理人员进行素质培训,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质量控制.[结果]通过质量控制手册管理使管理控制目标化、质量考核标准化、质量控制专人化.[结论]质控思路明确,要求清晰,护理工作得到持续改进.
作者:陈湘玉;王毅;徐国梅 刊期: 2006年第35期
气管切开病人在呼吸平稳又不具备条件封管的情况下,存在一个对暴露的气管切口的护理问题.传统的做法是在气切口罩两层湿纱布,并间断喷湿化液于纱布上以维持湿化气体的功能.现在用得较多的是在气切口接人工鼻以被动湿化病人吸入的气体.
作者:殷燕娟 刊期: 2006年第35期
化学疗法所致液体外渗情况较多,自从2001年7月-2005年12月我科使用复方七叶皂苷凝胶防治药物外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敏;卜君媛 刊期: 2006年第35期
介绍了身体因素、社会家庭支持系统、肾源、经济因素、文化程度、年龄、文化背景、社会回归等因素对肾移植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作者:刘春霞;付燕;刘亚丽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吸痰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血压的影响、呼吸道的刺激及吸痰效果.[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分别采用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两种吸痰方法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由外向内吸痰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压的影响、呼吸道的刺激及吸痰效果明显优于由内向外吸痰方法,且吸痰间隔时间长,两种方法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将吸痰管以负压插入气管套管由外向内边吸引边顺时针旋转吸痰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的血压影响小,对呼吸道的刺激小,吸痰效果更好,间隔时间长.
作者:骆雪英;邬勋莲;李利 刊期: 2006年第35期
临床常用的吸氧方法是鼻导管吸氧,但对于鼻腔疾患、不能耐受经鼻吸氧以及婴幼儿则不宜采用此法.鉴此,笔者特制一种简易氧气吸入面罩,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书红;李爱花;于海燕;席翠芳 刊期: 2006年第35期
介绍了肝癌病人介入治疗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肝肾综合征、栓塞性胆囊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等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
作者:黄爱梅 刊期: 2006年第35期
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又称咳嗽型哮喘,是指以反复发作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无呼吸困难和喘鸣.病人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夜间咳嗽为其重要特征,感冒、冷空气、变应原刺激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可持续数月至数十年.
作者:那美玲 刊期: 2006年第35期
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是由Arrow公司提供的一种含有氯已定醋酸盐与磺胺嘧啶银的导管(简称抗感染导管).有关文献[1]报道,导管加抗生素可显著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我科近几年使用抗感染导管逐渐增多,主要用于各种化疗及免疫低下的病人.抗感染导管发生过敏性休克极其罕见,至今国内未见报告.2004年5月我科1例病人在应用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后引发过敏性休克,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丽芳 刊期: 2006年第35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律制度的健全,病人维权意识的增强,以及现代护理的不断发展,输液卡的作用日渐增强.尤其在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方面,作为举证倒置的依据,输液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年护理实践表明,护士必须重视对输液卡的回收、保存与管理.现介绍如下.
作者:满弟兰 刊期: 2006年第35期
随着卫生保健和社会养老制度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全,在医院住院病人中,高龄老人越来越多.在诊疗工作中,发现少数未生育或只生育1次的高龄女性,当因手术、外伤、骨折等各种因素发生尿潴留行导尿处理时,外阴无尿道开口,尿道开口位于阴道的侧壁或前壁内,深浅不等.
作者:杨秀荣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目的]了解肿瘤病人采取手术治疗与化疗对日常活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癌症病人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住院治疗的肿瘤手术治疗(96例)与化疗(86例)后1周病人进行调查.[结果]两组病人ADL障碍发生率、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疲倦、恶心呕吐、失眠、疼痛及食欲丧失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应根据治疗方式选择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妙君;辛丽华;袁云;朱素娟;黄华兰 刊期: 2006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