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肖姬;任莲崔;王芝云;方秀桂
脊柱损伤往往合并下肢或四肢瘫痪,病人自己多不能活动,护理人员需要为病人正确翻身以预防压疮的发生.为病人翻身时要使病人保持躯干轴式翻动,防止脊柱弯曲或扭转,以免造成脊髓再损伤,增加病人痛苦.为了方便临床护理工作,我们自制翻身板协助病人翻身,达到安全、有效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许艳春 刊期: 2006年第35期
新生儿转运系统(newborn emergency transport service,NETS)的建立是新生儿急救工作中重要一环,是将危重新生儿从基层医院转往三级医院的MCU做进一步监护、诊断和治疗的过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转运过程,而是一个连续的监护治疗过程.成功转运能降低危重新生儿的病死率及伤残率.我院于2003年12月-2005年12月转运危重新生儿82例,现将转运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王雅苹;陈鲜威;余波;周小坚;谢微微 刊期: 2006年第35期
气管切开病人在呼吸平稳又不具备条件封管的情况下,存在一个对暴露的气管切口的护理问题.传统的做法是在气切口罩两层湿纱布,并间断喷湿化液于纱布上以维持湿化气体的功能.现在用得较多的是在气切口接人工鼻以被动湿化病人吸入的气体.
作者:殷燕娟 刊期: 2006年第35期
各种自然和人为灾难严重威胁人类社会,完善灾难医疗系统是当务之急.作为急救医疗体系的中坚力量,护士在灾难救援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灾难救援的3个阶段阐述了护士在救援工作中的角色和职责.
作者:林琳;何国平;李祝英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呼吸机使用中的护理流程.[方法]按照护理流程对216例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实施急救护理.[结果]病人呼吸通畅,减少了并发症,血气恢复正常.[结论]科学合理地使用呼吸机,为病人赢得了抢救时机,提高了创伤救治的整体水平.
作者:刘喜文;杨瑞;郎红娟;郝璐;张艳妮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目的]了解肿瘤病人采取手术治疗与化疗对日常活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癌症病人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住院治疗的肿瘤手术治疗(96例)与化疗(86例)后1周病人进行调查.[结果]两组病人ADL障碍发生率、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疲倦、恶心呕吐、失眠、疼痛及食欲丧失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应根据治疗方式选择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妙君;辛丽华;袁云;朱素娟;黄华兰 刊期: 2006年第35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各种医用仪器广泛应用于临床(如电刀、电凝、电锯、磨钻、显微镜等),以上仪器使用基本上都是以脚踏来控制其使用频率,因为脚踏暴露在外,易被血渍、污物污染,不易清洗和保养,容易生锈,线路老化,缩短了仪器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耗材.我科护士取一次性透明塑料袋一个套在仪器脚踏上用胶布妥善固定,待仪器使用完毕取下塑料袋.保持脚踏清洁,且不易生锈,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命.该方法取材方便,简单易行.
作者:李久凡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目的]调查未来5年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管理技能及培训需求,为护理管理者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管理技能问卷对1 004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护理管理者上岗前未经过培训;平衡工作与家庭的能力对于护士长为重要,决策能力、工作有计划、合理使用人才对于护理部主任为重要;且不同层次护理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要求不同.[结论]未来5年护理管理者有必要进行岗前培训,且培训应分层次进行.
作者:李晓波;王爱萍;苏兰若;郑瑾 刊期: 2006年第35期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APD)是人格障碍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病人的特点:对人冷酷无情、漠不关心,行为具有攻击性,冲动、易激惹,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侵犯他人的权益却毫无罪恶感、内疚感,不能维持长久的人际关系.因其对社会有着巨大的危害而受到关注.现将2004年在我院精神二科住院的2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徐枝楼;黄桂香 刊期: 2006年第35期
在手术多而急,手术台又紧张的情况下,为了使病人能及时手术,在同一手术间,手术连台现象是常见的.而手术室环境的洁净度直接影响病人的创口愈合和康复.我科于2004年5月对手术室连台手术物体表面消毒前后做监测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芬 刊期: 2006年第35期
口腔科器械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病人的唾液、血液,若消毒不彻底,则成为传播多种疾病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1],手机等器械使用后应用0.1%苯扎溴铵或75%乙醇消毒后,发现器械中表面抗原阳性率为7.2%、e抗原阳性率为0.9%.如果口腔科器械消毒或灭菌不彻底,极易造成医源性感染,甚至会感染乙型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
作者:沈璇;王海雪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瘫痪病人(包括截瘫、偏瘫和四肢瘫)由于体能减弱,瘫痪肢体主动运动不足及肌张力异常而长期卧床,从而引起全身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多种并发症.站立床训练可以帮助病人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维持脊柱、骨盆及下肢的应力负荷,是促进病人功能恢复的有效手段[1].
作者:孙肖姬;任莲崔;王芝云;方秀桂 刊期: 2006年第35期
我国每年有两千万新生儿出生,约有2万~6万新生儿患有听力障碍,远高于目前已开展的两病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1:7 000,苯丙酮尿症1:16 500)[1].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一项社会意义重大的优生工程.本院已将新生儿听力筛查作为重点工作,由专职听力筛查的儿科医生和主管护师共同承担此项工作,并对患儿进行追踪随访,为早诊断、早干预提供帮助,同时调查家长对筛查结果的评价.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润红;陈丽 刊期: 2006年第35期
临床常用的吸氧方法是鼻导管吸氧,但对于鼻腔疾患、不能耐受经鼻吸氧以及婴幼儿则不宜采用此法.鉴此,笔者特制一种简易氧气吸入面罩,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书红;李爱花;于海燕;席翠芳 刊期: 2006年第35期
近年来,临床上加强了吸氧湿化瓶及导管的消毒,但对于固定于墙上的终端吸氧接头却有所忽略.我院自1998年开始对终端吸氧接头进行消毒后明显减少了院内感染,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赵美华;耿喜娥;陈月新 刊期: 2006年第35期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以胼胝体、脑干等中线部位局灶性病变及脑白质广泛性轴索损伤为主,以原发昏迷时间长而又缺乏神经定位体征为其临床特征的一组原发性弥散性脑损伤.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占20%,病死率高达42%~62%.常见于车祸颅脑损伤病人,也可见于高处坠落伤者[1].
作者:戴慧芳;王莹莹 刊期: 2006年第35期
双硫醒(disulfiram)又称双硫仑,是乙醇增敏剂,在饮酒后被人体微量吸收可引起面色潮红、恶心呕吐、心悸、呼吸困难、视物模糊、低血压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昏迷[1].头孢菌素类药物与乙醇联合应用时可产生双硫醒样反应(disu1firam like reaction,DLR)[2].为探讨D1R的有效治疗方法,笔者用纳洛酮(naloxone,NLX)治疗伴有明显低血压的DLR,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艳莉;李仙;王朝娟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疼痛是影响晚期肿瘤病人生存质量的主要问题,因此大限度地缓解癌症病人的疼痛,从而改善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1].一般中重度疼痛需要强阿片类止痛药来控制.多瑞吉即芬太尼透皮贴剂,具有镇痛效果好、作用时间长、无痛给药的优点,成为目前中重度癌痛较理想的止痛药.但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常使不少病人拒绝使用此药,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贴敷部位不同,副反应发生程度也不同,但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翁媛英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目的]观察激光免疫疗法治疗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痹证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激光免疫疗法.[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40.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激光免疫疗法能明显减轻痹证病人的疼痛.
作者:王莉 刊期: 2006年第35期
姑息护理是随着临终关怀活动而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护理方式.近年来,随着癌症等疾病的增加及人们对生命质量要求的提高,人类对姑息护理的需求日益增长.姑息护理由于时间跨度大等特点,使社区成为其实施的重要场所,并逐渐被纳入到社区卫生保健的范畴内.
作者:何国平;于杨 刊期: 2006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