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质量控制手册对规范护士长质控行为的作用

陈湘玉;王毅;徐国梅

关键词:质控手册, 规范, 护理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规范化管理病区,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将各项护理质量标准要求制定成册,对全院护理管理人员进行素质培训,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质量控制.[结果]通过质量控制手册管理使管理控制目标化、质量考核标准化、质量控制专人化.[结论]质控思路明确,要求清晰,护理工作得到持续改进.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灾难救援中护士的角色和职责

    各种自然和人为灾难严重威胁人类社会,完善灾难医疗系统是当务之急.作为急救医疗体系的中坚力量,护士在灾难救援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灾难救援的3个阶段阐述了护士在救援工作中的角色和职责.

    作者:林琳;何国平;李祝英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静脉输液装置在鼻胆管冲洗中的应用

    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后行BD管引流时,常因碎砂石或脓性分泌物堵塞需行BD管冲洗,以使引流通畅.常规方法是应用20 mL注射器吸取药掖后,接BD管开口端反复注入、抽出,以达到冲洗目的,此法易造成逆行性感染,不易控制注入压力.鉴此,笔者利用静脉输液装置行BD管中洗,经临床应用,方便、安全.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红锦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气管切开术后两种吸痰方法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吸痰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血压的影响、呼吸道的刺激及吸痰效果.[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分别采用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两种吸痰方法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由外向内吸痰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压的影响、呼吸道的刺激及吸痰效果明显优于由内向外吸痰方法,且吸痰间隔时间长,两种方法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将吸痰管以负压插入气管套管由外向内边吸引边顺时针旋转吸痰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的血压影响小,对呼吸道的刺激小,吸痰效果更好,间隔时间长.

    作者:骆雪英;邬勋莲;李利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一种简易气切罩杯的制作及应用

    气管切开病人在呼吸平稳又不具备条件封管的情况下,存在一个对暴露的气管切口的护理问题.传统的做法是在气切口罩两层湿纱布,并间断喷湿化液于纱布上以维持湿化气体的功能.现在用得较多的是在气切口接人工鼻以被动湿化病人吸入的气体.

    作者:殷燕娟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围手术期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观察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乳腺癌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以心理行为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特质应对问卷)为指标对两组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进行测量.[结果]手术后第10天干预组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消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积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乳腺癌病人的心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胡德英;代艺;董英莉;陈冬娥;吴和玉;喻姣花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静脉输液卡的回收保存与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律制度的健全,病人维权意识的增强,以及现代护理的不断发展,输液卡的作用日渐增强.尤其在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方面,作为举证倒置的依据,输液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年护理实践表明,护士必须重视对输液卡的回收、保存与管理.现介绍如下.

    作者:满弟兰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早期监测与护理

    [目的]探讨创伤后多发骨折引起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监测与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0例创伤引起脂肪栓塞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早期给予症状观察、体征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给予分期护理.[结果]经治疗和护理均治愈出院,抢救成功率100%.[结论]对创伤后多发骨折引起脂肪栓塞综合征病人进行早期监测和综合护理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

    作者:魏化冰;何满红;张云芳;翁菊珍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护理管理者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未来5年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管理技能及培训需求,为护理管理者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管理技能问卷对1 004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护理管理者上岗前未经过培训;平衡工作与家庭的能力对于护士长为重要,决策能力、工作有计划、合理使用人才对于护理部主任为重要;且不同层次护理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要求不同.[结论]未来5年护理管理者有必要进行岗前培训,且培训应分层次进行.

    作者:李晓波;王爱萍;苏兰若;郑瑾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介绍一种塑料瓶装液体减量方法

    近年来,塑料瓶装液体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在实践中发现,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如需用300 mL液体时,以往用玻璃瓶装液体时,只需将瓶盖启开,按无菌操作原则将液体倒出200 mL即可.塑料瓶装液体因其瓶盖与瓶身密闭为一体,护士通常是用20 mL注射器分10次从塑料瓶中抽取200 mL液体.

    作者:田红英;付淑平;郝梦然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台州市中老年村民对糖尿病防治知识了解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台州市中老年村民对糖尿病防治知识了解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 219名台州市椒江区大于50岁的村民进行糖尿病相关防治知识的调查,并测空腹毛细血管血糖.[结果]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0.1%;村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测试得分不合格率高达87.5%;59.0%村民确信糖尿病会传染.[结论]台州市椒江区村民糖尿病发病率高,普遍缺乏糖尿病防治知识,需加大力度进行农村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作者:洪丽珍;应素芬;何斐;鲍艳芳;潘瑛瑛;潘大富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输液巡视卡的改进与应用

    长期以来,临床护士常将计算机打印的静脉输液卡悬挂在静脉输液架上,以便在输液过程中进行查对并签写每组药液的执行时间和执行者姓名[1].我院从2005年开始,改进静脉输液巡视卡的项目和内容,并将输液挂卡和输液巡视卡合二为一,严格落实输液巡视制度,有效监控输液全过程,提高了护理质量,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喜娟;周晓兰;李寅颖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多瑞吉不同部位粘贴效果观察

    疼痛是影响晚期肿瘤病人生存质量的主要问题,因此大限度地缓解癌症病人的疼痛,从而改善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1].一般中重度疼痛需要强阿片类止痛药来控制.多瑞吉即芬太尼透皮贴剂,具有镇痛效果好、作用时间长、无痛给药的优点,成为目前中重度癌痛较理想的止痛药.但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常使不少病人拒绝使用此药,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贴敷部位不同,副反应发生程度也不同,但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翁媛英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中枢性高热头部降温病人体温测量方法

    介绍了中枢性高热的特点、头部物理降温的意义及监测体温的部位和方法.认为耳温测量是中枢性高热头部降温病人理想的测温方法,测温快速、准确、安全、省时.

    作者:刘风青;杨海新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人文护理改善康复期肿瘤病人生存质量的研究

    [目的]研究人文护理对康复期肿瘤病人生存质量(QOL)改善的意义.[方法]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对118例肿瘤康复期的病人进行调查,分析实施人文护理前后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肿瘤康复病人在住院期间QLQ-C30多项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人文护理有助于改善康复期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清馨;郑丽君;杨文琴;张俊梅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瘫痪病人电动站立床训练护理

    瘫痪病人(包括截瘫、偏瘫和四肢瘫)由于体能减弱,瘫痪肢体主动运动不足及肌张力异常而长期卧床,从而引起全身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多种并发症.站立床训练可以帮助病人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维持脊柱、骨盆及下肢的应力负荷,是促进病人功能恢复的有效手段[1].

    作者:孙肖姬;任莲崔;王芝云;方秀桂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激光免疫疗法治疗痹证疼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激光免疫疗法治疗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痹证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激光免疫疗法.[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40.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激光免疫疗法能明显减轻痹证病人的疼痛.

    作者:王莉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减少腹膜透析病人低钾血症的发生

    [目的]探讨减少腹膜透析病人低钾血症发生率的方法.[方法]通过持续监测病人血钾、饮食摄入钾、透析液和尿液排钾,帮助病人调整饮食结构,维持血钾平衡.[结果]腹膜透析病人低血钾发生率由21.7%降为9.8%.[讨论]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以降低腹膜透析病人的低血钾发生率.

    作者:鲁新红;孙玲华;汪涛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2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病人的心理护理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APD)是人格障碍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病人的特点:对人冷酷无情、漠不关心,行为具有攻击性,冲动、易激惹,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侵犯他人的权益却毫无罪恶感、内疚感,不能维持长久的人际关系.因其对社会有着巨大的危害而受到关注.现将2004年在我院精神二科住院的2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徐枝楼;黄桂香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应用引发过敏性休克1例

    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是由Arrow公司提供的一种含有氯已定醋酸盐与磺胺嘧啶银的导管(简称抗感染导管).有关文献[1]报道,导管加抗生素可显著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我科近几年使用抗感染导管逐渐增多,主要用于各种化疗及免疫低下的病人.抗感染导管发生过敏性休克极其罕见,至今国内未见报告.2004年5月我科1例病人在应用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后引发过敏性休克,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丽芳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避光输液套的制作与使用

    避光输液主要针对一些光敏药物,防止其在光照下发生变性或降解,以致影响药效而采取的一种护理防护措施.但临床上使用的避光套,常不能完全避光,而且操作繁琐.为增强避光效果,使护理操作更加方便快捷,自行设计避光输液套,并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小平 刊期: 2006年第35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