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头皮针固定带的制作及应用

韩兴花

关键词:头皮针, 固定带, 设计制作, 针固定, 胶布, 静脉用药, 静脉穿刺, 患儿, 头发, 拔针
摘要:小儿静脉用药多选用头皮针静脉穿刺,由于患儿哭闹、出汗等原因,常需用很多胶布才能固定好,不但浪费胶布,而且胶布粘在头发上拔针时不易揭取,增加了患儿的痛苦.故自行设计制作一种头皮针固定带,使头皮针固定变得简便易行.现介绍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女性尿道内翻移位的导尿处理

    随着卫生保健和社会养老制度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全,在医院住院病人中,高龄老人越来越多.在诊疗工作中,发现少数未生育或只生育1次的高龄女性,当因手术、外伤、骨折等各种因素发生尿潴留行导尿处理时,外阴无尿道开口,尿道开口位于阴道的侧壁或前壁内,深浅不等.

    作者:杨秀荣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激光免疫疗法治疗痹证疼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激光免疫疗法治疗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痹证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激光免疫疗法.[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40.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激光免疫疗法能明显减轻痹证病人的疼痛.

    作者:王莉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病区麻醉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生理依赖性、能成瘾的药品,是临床应用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药品[1].病区因病人需要可备少量麻醉药品,但因其有潜在的成瘾性,容易滥用,因此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尤其重要,其管理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作者:耿艳莉;陈水仙;杨海香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住院病人失眠原因及护理

    介绍了国内住院病人睡眠质量调查结果,并对失眠的常见原因及护理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郭秀红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无菌灌肠袋、一次性吸痰管及低压吸引装置应用于小儿洗胃的效果观察

    小儿误食中毒是儿科急诊中的常见病.目前尚无适用于儿童的电动洗胃机,临床上普遍采用传统注射器抽吸洗胃法,经鼻腔插入的普通胃管由于管壁厚、管腔小,洗胃过程中容易发生胃管堵塞,而且整个洗胃过程需护士反复注入洗胃液、抽吸,洗胃既费时又费力.为了提高洗胃效果,减轻患儿痛苦和创伤,我科从2003年12月起,采用无菌灌肠袋、一次性吸痰管、负压吸引器相连接的电动洗胃法用于中毒患儿洗胃,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亚平;陈慧敏;许来娣;钱丽萍;蒋月花;翁伟芬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血管危象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应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原因、观察方法和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对15例应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的病人进行密切观察,并采取预防血管危象的各种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5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结论]术后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皮瓣各项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是移植皮瓣成活的重要措施.

    作者:胡创英;陈秀杰;蓝素文;宋凤娇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台州市中老年村民对糖尿病防治知识了解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台州市中老年村民对糖尿病防治知识了解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 219名台州市椒江区大于50岁的村民进行糖尿病相关防治知识的调查,并测空腹毛细血管血糖.[结果]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0.1%;村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测试得分不合格率高达87.5%;59.0%村民确信糖尿病会传染.[结论]台州市椒江区村民糖尿病发病率高,普遍缺乏糖尿病防治知识,需加大力度进行农村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作者:洪丽珍;应素芬;何斐;鲍艳芳;潘瑛瑛;潘大富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纳洛酮治疗双硫醒反应病人的护理

    双硫醒(disulfiram)又称双硫仑,是乙醇增敏剂,在饮酒后被人体微量吸收可引起面色潮红、恶心呕吐、心悸、呼吸困难、视物模糊、低血压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昏迷[1].头孢菌素类药物与乙醇联合应用时可产生双硫醒样反应(disu1firam like reaction,DLR)[2].为探讨D1R的有效治疗方法,笔者用纳洛酮(naloxone,NLX)治疗伴有明显低血压的DLR,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艳莉;李仙;王朝娟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英国的首次护士注册

    据史料记载,新西兰是世界上首次进行护士注册的国家.新西兰于1902年1月1日开始执行护士注册法,第1位注册护士是来自本土的爱伦·多尔蒂.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世界上第1次进行护士注册活动的国家是英国,来自苏格兰的艾丝尔·戈登·芬威克是世界上第1位注册护士.与新西兰比较,英国的护士注册由于遭到了反抗势力的不断阻挠,经受了艰苦斗争的考验,注册法案从起草到被承认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艾丝尔·戈登·芬威克为护士注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者:赵晓云;王斌全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小儿股静脉采血的研究进展

    从小儿股静脉的解剖特点、采血前准备、穿刺点定位、进针角度、持针方法、注意事项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雷明;索金兰;陶喜燕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气管切开术后两种吸痰方法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吸痰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血压的影响、呼吸道的刺激及吸痰效果.[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分别采用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两种吸痰方法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由外向内吸痰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压的影响、呼吸道的刺激及吸痰效果明显优于由内向外吸痰方法,且吸痰间隔时间长,两种方法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将吸痰管以负压插入气管套管由外向内边吸引边顺时针旋转吸痰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的血压影响小,对呼吸道的刺激小,吸痰效果更好,间隔时间长.

    作者:骆雪英;邬勋莲;李利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口腔科医护人员有关汞、苯认知状况调查

    目前,大多数口腔医院及牙病防治所仍沿用汞合金为病人进行牙体修复充填,以苯作为义齿基托树脂的溶解剂也为数不少.医院临床80%以上仍沿用含汞的体温计、血压计.汞、银汞合金调制和填充过程产生的汞蒸气,苯作为溶解剂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苯蒸气,含汞体温计和血压计使用不当破碎后的汞外泄,都会给临床医护人员和病人带来很大的危害.

    作者:方秀华;姚志清;王健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麻醉护理教学与麻醉护理工作的探索和发展前景

    麻醉学专业近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国外的麻醉护理工作及其教育已自成体系,形成独立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麻醉医学的发展,并成为临床麻醉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国内麻醉护理工作还未形成规模,仅在个别三级甲等医院设置麻醉专科护士或护理小组,从事事务性的配合工作,其工作内涵、范畴均存在较大差距,与之同步发展的麻醉护理教学也仅仅是起步阶段.

    作者:马涛洪;刘保江;王肇云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湿式清洁消毒对连台手术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观察

    在手术多而急,手术台又紧张的情况下,为了使病人能及时手术,在同一手术间,手术连台现象是常见的.而手术室环境的洁净度直接影响病人的创口愈合和康复.我科于2004年5月对手术室连台手术物体表面消毒前后做监测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芬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介绍一种塑料瓶装液体减量方法

    近年来,塑料瓶装液体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在实践中发现,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如需用300 mL液体时,以往用玻璃瓶装液体时,只需将瓶盖启开,按无菌操作原则将液体倒出200 mL即可.塑料瓶装液体因其瓶盖与瓶身密闭为一体,护士通常是用20 mL注射器分10次从塑料瓶中抽取200 mL液体.

    作者:田红英;付淑平;郝梦然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护理干预对咳嗽变异型哮喘病人脱敏治疗的影响

    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又称咳嗽型哮喘,是指以反复发作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无呼吸困难和喘鸣.病人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夜间咳嗽为其重要特征,感冒、冷空气、变应原刺激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可持续数月至数十年.

    作者:那美玲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口腔正畸科器械消毒灭菌的管理

    口腔科器械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病人的唾液、血液,若消毒不彻底,则成为传播多种疾病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1],手机等器械使用后应用0.1%苯扎溴铵或75%乙醇消毒后,发现器械中表面抗原阳性率为7.2%、e抗原阳性率为0.9%.如果口腔科器械消毒或灭菌不彻底,极易造成医源性感染,甚至会感染乙型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

    作者:沈璇;王海雪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避光输液套的制作与使用

    避光输液主要针对一些光敏药物,防止其在光照下发生变性或降解,以致影响药效而采取的一种护理防护措施.但临床上使用的避光套,常不能完全避光,而且操作繁琐.为增强避光效果,使护理操作更加方便快捷,自行设计避光输液套,并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小平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子宫作为女性生殖器中一个重要器官,被许多妇女视为女性的特征[1],在妇女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子宫切除术不仅对女性生理上造成创伤,而且给女性心理上也造成了负面影响.这种生理上的创伤和心理上忧虑直接影响着子宫切除病人的术后恢复和家庭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通过有效护理于预向病人及家属灌输健康知识,使其对疾病形成正确认知,减轻心理压力,建立并有效利用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郑秀萍;董西莲;陈淑琴;黄秀娟;仝桂琴;李淑萍;李晓霞;张洁 刊期: 2006年第35期

  • 肾移植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及护理

    介绍了身体因素、社会家庭支持系统、肾源、经济因素、文化程度、年龄、文化背景、社会回归等因素对肾移植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作者:刘春霞;付燕;刘亚丽 刊期: 2006年第35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