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康复护理对指屈肌腱修复后手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贾海清;王玉英;武建康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 屈肌腱修复, 功能恢复, 疗效观察, 手功能, 肌腱粘连, 病人, 手指功能, 现报告如下, 制动, 术后早期, 生活质量, 康复效果, 肌腱愈合, 功能锻炼, 延迟, 活动, 程度
摘要:手指屈肌腱修复后,往往因制动或延迟活动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腱粘连,影响肌腱的正常滑动和手功能的恢复,给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术后早期进行手功能康复护理,能减轻肌腱粘连,促进肌腱愈合,提高手指功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我们从2002年11月-2004年10月,在28例手指屈肌腱修复病人中,进行早期手功能康复护理,并与30例采取传统的早期制动,3周后开始功能锻炼病人比较康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Z-Plate钢板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胸腰椎前路Z形钛钢板内固定系统是目前坚固的内固定系统之一,近年来临床上应用Z-Plate内固定系统行胸腰椎前路内固定,取得了良好效果[1].我院自2002年6月-2003年12月采用前路手术减压,矫正脊柱畸形,应用结构性植骨,结合Z-Plate钛合金钢板内固定的方式重建脊柱稳定性,治疗急性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28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黄芳;周健;王冬莲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外科护理学不同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的对照分析

    通过对我院临床医学系1999级、2000级400名本科护生使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对照分析,探讨适合于我院特点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赵素琴;张海燕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莫匹罗星治疗Ⅲ度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放疗是目前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而放射性皮肤损伤是肿瘤病人放疗中常见的并发症.Ⅲ度放射性皮炎包括湿性脱皮及溃疡,临床习惯称为湿性皮炎[1].若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增加局部感染的机会,延长愈合时间,延误治疗,增加病人的痛苦.我院于2003年1月-2004年12月应用易孚及莫匹罗星联合治疗Ⅲ度放射性皮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庞自云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溃疡油治疗下肢郁积性溃疡

    下肢郁积性溃疡是由于下肢静脉曲张引起局部血液回流障碍、组织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而引起局部皮肤破溃甚至感染形成溃疡[1].常规的外科清洁换药治疗效果不理想.我科自2003年以来采用自制的溃疡油进行换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晓红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浸浴疗法治疗烧伤病人的护理

    浸浴疗法又称水疗,是将病人身体的全部或部分浸于温水或药液中一定时间,是治疗烧伤的重要措施之一.我科自2003年1月-2004年12月对112例烧伤病人采用浸浴疗法.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庆;郑艳;李文利;罗志仙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经皮穿刺插管体外循环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目的]总结经皮穿刺插管快速建立急诊体外循环(ECPB)进行心肺脑复苏(CPCR)的方法、疗效和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心脏停搏病人,常规复苏8min无效,建立经皮穿刺急诊体外循环,对心肺脑复苏疗效进行观察和护理配合.[结果]6例CFCR病人在(12±2)min建立了ECPB,3例自主循环恢复(ROSC:指有QRS心电波形,触及大动脉搏动,持续1 h以上).[结论]对CPCR病人采取经皮穿刺周围大血管插管,快速建立急诊体外循环,加强监护和配合,使CPCR的ROSC显著提高.

    作者:金素萍;李海林;谢银燕;王铁军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手术器械浸泡消毒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式医疗设备、器械应用于临床,对消毒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临床有大部分精密器械需浸泡消毒,由于其结构、形状各异,因此占用了较大空间,浪费了较多消毒液,这种大型消毒容器不易移动,不便携带,金属容器壁还易损伤器械.为此,护理人员于2002年研制了一种手术器械浸泡消毒装置,经临床使用3年,效果良好.

    作者:张亚仙;赵慧芳;王江滨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避孕套在阴道壁防护中的应用

    当前,一次性扩阴器广泛使用于医院妇产科,如妇科检查、阴道冲洗、阴道擦洗及上药等,但因有的病人阴道壁松弛、宫颈炎症等,在操作中易损伤阴道壁,造成病人疼痛不适.我科把避孕套套在一次性扩阴器的外面使用,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季庆华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冠状动脉介入诊断治疗病人的护理

    近年来,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人诊断(CAG)与治疗(PCI)技术的日益增多,其并发症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基层医院,因设备与操作经验所限,更应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以预防与减少并发症.我院开展心脏介入诊断与治疗已多年,从2004年开始进行系统的心脏介入诊断与治疗的程序化护理,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斌;郝晓芸;熊蔚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危重病人连续性血液净化合并低温的预防及护理

    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技术在国内外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普遍地得到应用,其临床疗效日益得到肯定[1].CBP安全易行,但由于它是侵入性治疗,体外循环不可避免地有低温等并发症的出现.本文针对CBP过程中致低温的原因进行预防及有效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慧;郑红梅;邓兴瑞;徐军;王惠芳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创建学习型医院提升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今世界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的医院,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医院改造成学习型医院[1].学习型医院有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有高度开放,向内向外机构吸取新知识、新技术、学习速度超过变化速度、再造生机的能力.培植学习型医院是医院顺应时代变革潮流,提高医院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之举.在这时代变革时期,如何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新课题.

    作者:黄正新;李文珍;吴君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常规技术操作,是完成各项治疗、抢救、诊断的前提,成功的静脉穿刺在改善护患关系、提高综合护理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现将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岳纪仙;梁春风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对高脂血症病人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高脂血症是指血中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超过正常范围,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正常范围.2004年我们对30例高脂血症病人实施护理干预,收到了很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韩巧英;钱艳芳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浅静脉留置针自流式采血法在婴幼儿采集血标本中的应用

    目前,婴幼儿采集血标本多选择股静脉、颈静脉空针采血法[1].技术性强,采血难度大,而且经常出现溶血现象,影响化验.儿科护士每次晨间采血时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选择血管,特别是选择股静脉及颈静脉采血时,患儿的姿势及痛苦程度,家属难以接受,经常出现拒绝采血现象,甚至引发纠纷.为了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轻家属和护士的心理负担,减少纠纷发生,为婴幼儿寻找一种新的采血方法是非常必要的.2003年3月-5月我院儿科对住院的婴幼儿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自流式采血法采集血标本,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荣芝;刘晓玲;高俊芳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院前救护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院前救护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90例,其中100例由120急救车接回并经过院前救护处理(简称救护组);另90例由家人直接送入医院急救(简称对照组).[结果]救护组好转率、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救护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救护人员的应急反应水准在院前救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肖鹏妹;廖绿梅;蔡芬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鼻再造病人的护理

    鼻为面部较为突出的器官,易受外伤而致缺损,严重影响面部美观.临床上多采用额部预扩张动脉岛状皮瓣行鼻再造.预扩张动脉岛状皮瓣(pre-expanded arterial island flaps,PEAIF)是在设计岛状皮瓣的基础上,结合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与传统皮瓣相比具有血供丰富,抗感染能力强,供区缺损可以在无张力下缝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新的缺损及继发畸形,不受长宽比例限制等优点[1].

    作者:高新华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颅脑损伤病人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进展

    介绍了颅脑损伤病人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进展.详细阐述了急性期康复护理、恢复早期康复护理、恢复期康复护理及物理治疗对全面康复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嘉英;李好佳;成超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高龄初产妇的心理护理分析

    妊娠分娩是妇女的自然生理过程,分娩往往给孕妇带来极大的应激反应.尤其是高龄初产妇的心理变化更加复杂.以焦虑、恐惧、抑郁为常见,年龄越大焦虑、恐惧、抑郁的比例和程度越高.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妇产科工作人员不但要重视生理因素对妊娠分娩的影响,更要关注产妇的心理状态及其他不良因素对妊娠分娩的影响.为此我们对2002年1月--2004年3月分娩的高龄初产妇实施了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黑天梅;宋秀梅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综合防治盖诺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防治盖诺静脉给药引起的静脉炎,保证病人顺利完成化疗计划,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①用冰敷加正红花油局部湿敷预防盖诺所致的静脉炎,与用硫酸镁湿敷组进行比较;②用0.5%氯己定酊湿敷治疗Ⅰ度、Ⅱ度静脉炎与硫酸镁湿敷组进行比较;③用见林喷雾剂外喷加MTC微波照射治疗Ⅲ度、Ⅳ度静脉炎,与常规换药比较.[结果]静脉使用盖诺化疗时进行冰敷,用药后予正红花油湿敷对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效果显著(P<0.01);0.5%氯己定酊湿敷治疗盖诺所致的Ⅰ度、Ⅱ度静脉炎效果与硫酸镁湿敷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林外喷加MTC微波照射对治疗盖诺所致的Ⅲ度、Ⅳ度静脉炎较常规换药效果较好.[结论]采取综合防治方法防治盖诺所致静脉炎效果显著,可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的耐受性.

    作者:谢萍;孙玉姣;张桂香;姚秀琴;孔庆莉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物理疗法在治疗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病程在1个月以上的病人血栓机化,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效果不好.2001年1月-2003年5月,20例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行物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亚玲;冯晓敏;叶宝霞;王桂云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