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颖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患者早期活动依从性差的原因及可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分析我科2008年-2010年开胸术后患者早期活动依从性差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患者予护理干预后早期活动效果明显,而无一例因干预而发生并发症.结论:护理干预后早期活动可促进病人早期康复,缩短了住院天数.
作者:肖佩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通过早期肺癌在普通X线、MSCT以及MRI上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从而找出肺癌早期诊断的佳办法,以提高肺癌患者成活率及生活质量,以降低肺癌的死亡率.同时探讨肺癌的设备使用,以免造成漏诊、误诊.
作者:沈向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检验科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区域,基层医院由于设备设施、培训、建筑空间的限制,医院感染的威胁尤其严重.在指出基层医院检验科存在的医院感染隐患的基础上,进一步重点提出了医院感染隐患的相应对策.
作者:张中华;李乐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一步促进门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随机抽查某院2010年1至12月门诊处方10655张,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抗菌药物的品种、使用率、给药途径、不合理使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32%,单一使用抗菌药物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82.00%,二联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7.80%,三联抗菌药物使用率为0.19%;口服抗菌药物占处方的73.08%,注射抗菌药物占处方的10.79%,外用抗菌药物占处方的16.13%.结论:该院门诊使用抗菌药物基本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但在品种选择、用法用量、药物联用、注射剂溶媒选择以及喹诺酮类药物经验用药等问题仍亟需改进.在加强医师系统学习药动学、药效学知识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处方质量干预,有效促进门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吴奕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提高烫伤患者的疗效,总结中药制剂治疗烫伤的优势.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0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410例烫伤患者,去除10例深11度烫伤患者及14例混合性烫伤患者,剩余386例烫伤患均属于浅Ⅱ度烫伤,随机将其分为2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的198例烫伤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对188例对照组烫伤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烫伤程度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77.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制剂在治疗烫伤方面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赛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应用中的疗效,探寻降低病人痛苦,提高胃肠镜检查治疗的准确性.方法:将2009年6-12月收治的108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治疗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4例,进行胃肠镜检查治疗前,采用健忘镇痛麻醉处理,后进行胃肠镜检查治疗;对照组54例,采用普通胃肠镜检查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在麻醉下进行胃肠镜检查治疗痛苦少,依从性高,未发生不良反应,效果比较理想,而对照组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躁动、喉咙不适等情况.结论:无痛胃肠镜无论在安全性上还是适应证上,都比在传统的内镜或未给予麻醉下进行,更为理想,临床应大力推广.
作者:仝东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1.资料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循环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共3025例,男性1449例,女性1576例.其中2007年901例,男性490例,女性1576例;2008年982例,男性424例,女性558例;2009年1142例,男性535例,女性607例.年龄在45岁以下的(含45岁)213例,男性152例,女性61例,其中2007、2008、2009三年男性分别是48例、51例、53例;女性的20例、13例、28例,均符合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作者:赵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与脂肪肝的关系.方法:收集117例急性胰腺炎的完整住院病历,全部有入院时血尿淀粉酶、血甘油三酯及肝功能检查,并有肝胆胰CT扫描.结果:117例急性胰腺炎中有64例伴脂肪肝,约占55%.64例脂肪肝中,有47例在15天-3个月后复查肝CT,所有脂肪肝均有所减轻,其中12例恢复为完全正常肝实质密度.结论:急性胰腺炎易造成肝脏损害,CT表现为脂肪肝,经积极治疗可以逆转.
作者:白铁阳;张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外阴阴道炎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各年龄组均可发病.笔者采用微波结合中药黄柏粉.芝麻油.樟丹粉外用治疗外阴炎及阴道炎疗效明显,而且疗程与其它疗法相比明显缩短.
作者:王灵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本人从1995-2008年,历时13年运用温阳祛寒、温经除湿方法治疗由脾肾阳虚,寒湿凝滞所引起的滑胎45例,效果十分满意.
作者:许茂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医疗法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使用纯中药治疗.结果:采用此法治疗后,显效60例(55.56%),有效38例(35.19%),无效10例(9.25%),总有效率为90.74%.结论:应用中医疗法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好.
作者:易洁;韦荷理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对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为经腹腔、后腹腔途径泌尿外科腔镜技术总结出一定的临床经验.方法:对在2006年4月-2010年4月入住我院的122例经过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地分析,经腹腔及经后腹腔分别为22例和100例.在上述122例患者中,其中有18例是经肾上腺手术,7例单纯肾切除,4例根治性肾切除,75例肾囊肿去顶手术,5例多囊肾去顶减压术,8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5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结果:经过治疗,其中119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中转开放手术3例,其中肾切除1例,肾上腺手术2例.且上述手术患者术后并无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对于治疗疗效较为满意.在经过腹腔镜手术之后,患者住院的平均时间约为一周.结论:对泌尿外科经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手术较为顺利,疗效满意且在术后恢复得较快.
作者:方家杰;万宇;钟达川;朱选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升高电脑显示器对颈椎病的预防及治疗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日常生活工作伏案或电脑使用时间较长(四小时以上),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治疗期间不减少工作时间升高显示器组)和对照组30例(不减少工作时间不升高显示器组),给予相应对症治疗.结果:观察组(升高显示器)治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不升高显示器)缩短,且临床治愈后复发率明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升高电脑显示器(显示器水平中线与双目水平视线一致)可以降低颈椎发病率.
作者:邢艳丽;雒仁国;高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医用化学是医学中职院校一门十分重要基础课,是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在实际教学中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采用自学、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综合练习和定期考核等方法,对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医用化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作者:陈亚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量子点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荧光纳米材料,已成为纳米技术领域受关注的研究对象之一,并成功应用于生命科学等领域.本文介绍了量子点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量子点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和展望,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作者:李潇;王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在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护理方面的问题而引起.本文旨在探讨护士如何在工作中增强防范意识,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刘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针对胆道手术后T型管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介绍护理T管的体会和经验.探讨T管引流的护理要点、重要性及注意事项.方法:对本院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期间57例胆道术后行T型管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论:临床治疗57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T型管引流患者在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加强针对性的护理,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董礼枫;黄慧选;高丽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对学校传染病的防控机制研究.方法:对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情况和学生对传染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来源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学校及学生对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和认识存在缺陷,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结论: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机制的研究势在必行.
作者:白水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针对剖宫产手术前、中、后全过程,本院采用人性化的服务.给予产妇人文关怀,有效地防止发生术后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刘贵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层流系统对手术室空气净化的效果和安全性,减少手术感染的机率.方法:将两个空间相等、条件基本相同的手术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层流系统进行空气净化,对照组用动态消毒机,分别于消毒前10min和消毒后30min,手术开始后30min、60min、90min、120min和150min做标准5点采样,比较二者的消毒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术前30min、术后150min尚能达到普通洁净手术室空气含菌量≤200cfu/m3的标准;对照组术后90min已经超过普通洁净手术室空气含菌量≤200cfu/m3的标准,菌落总数量持续增加.两组消毒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层流系统进行空气净化消毒效果优于动态消毒机,同时使用简便、快速、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晋云珍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