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观察

李莉;穆秀花

关键词:经皮给药治疗, 现报告如下, 小儿腹泻, 临床资料, 疗效显著, 急性腹泻, 腹泻患儿, 大便, 脂肪球, 仪治疗, 轻中度, 便常规, 白细胞, 脱水, 年龄
摘要:2000年5月-2001年2月,我科采用SL型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小儿腹泻4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3例腹泻患儿,大便呈稀水样,但便常规正常,有脂肪球或少许白细胞,大便次数每日5次~20次,部分患儿有轻中度脱水,年龄为2/12岁~2岁,均为急性腹泻.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城镇社区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调查

    进入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为1.32亿,占总人口的10.23%,已跨入老龄化社会[1].他们中的多数患有程度不等的某种疾病,要为这一庞大的老年群体提供服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了解老年群体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为老年人提供有针对性的社区卫生服务.

    作者:张文琴;谭健鹰;韩爱红;王爱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香港护理见闻

    2000年9月至2001年3月,我院4名护理人员有幸先后得到香港护士训练及教育基金会的资助,在香港进行了为期3周的参观学习,虽然时间短,但在该会姚主席的精心安排下,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将香港护理见闻汇报如下.

    作者:王鸿纪;石贞仙;徐建萍;吴变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小儿健康指导

    作者:雷亚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44例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手法旋转的临床观察

    为了解手法旋转纠正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的效果,对我院1999年1月至12月44例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采取手法旋转.结果显示:44例中转至枕前位43例,失败1例,成功率为97.72%.说明对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适时采用手法旋转,不仅可以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降低剖宫产率、阴道手术助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而且操作简单,见效快,成功率高,是处理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刘向莲;高丹凤;南延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用于股动脉鞘拔管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支架术是目前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手段[1],术后股动脉鞘管通常留置3h~10h,但在拔除股动脉鞘管和压迫止血时,常发生与疼痛有关的迷走神经反射,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急性血栓闭塞等.我们采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可减少股动脉鞘拔管时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晖;胡晓燕;周莹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三种封管液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比较

    为探讨直接使用输入的液体进行静脉留置针封管的可行性及效果,将90例病人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30例,A组用5ml肝素稀释液,B组用5ml生理盐水,C组直接使用输入的液体进行封管,观察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堵管和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C组与A组、C组与B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堵管和静脉炎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直接使用输入的液体进行封管是有效的、可行的.

    作者:廖淑梅;张燕;陈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活血消炎液用于化疗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化学疗法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大多数化疗药物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加上反复多次穿刺造成机械刺激以及高浓度药物等对局部静脉的刺激而导致给药静脉和邻近组织发红、肿胀、疼痛、血管变硬甚至机化、阻塞及组织坏死.以往常规采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局部湿敷.自1994年以来,采用活血消炎液局部外用治疗静脉炎54例(其中门诊15例),并与常规疗法进行对照,结果如下:

    作者:潘琴;朱建云;徐秀兰;张迎庆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肝动脉栓塞术病人的护理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是近几年来对中晚期肝癌行非手术治疗的一种放射介入学新技术[1].目前认为应把早、中期肝癌病人列为介入治疗的主要对象,待介入治疗后酌情行外科手术切除.所谓肝动脉放射介入治疗是在X线透视下,将导管由股动脉插至肝动脉再注射化疗药物和栓剂,使肝癌细胞缺血坏死,达到治疗目的.此法具有损伤性小、操作简便易行、治疗效果显著的特点.现将26例肝动脉栓塞术病人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许卫红;李京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试论护生系统思维方式的培养

    现代护理模式的建立,人们已不满足对局部的单因素分析,更注重对人体整体系统作出综合性多因素考察,这将促使护理工作者必须运用系统思维方式,来思考和处理护理学中的复杂问题.

    作者:武有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教会病人正确的点眼方法

    作者:车秀华;孙丽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肾移植术后合并严重肺部感染原因分析与救护

    为探讨肾移植术后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病原学、好发时间、药物的管理与救护措施,对肾移植术后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49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内发生严重感染33例,占67.34%;6个月内发生严重肺部感染者44例,占89.80%.细菌感染者37例次,真菌感染者20例次,巨细胞病毒感染者14例次,结核杆菌感染者11例次.20例为单纯感染,24例为混合感染.细菌感染中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要致病菌,提示肾移植术后严重感染主要是院内感染.肾移植术后应做好必要的隔离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叶桂荣;王静新;张玉兰;赵代红;江海霞;姚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术后早期护理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多发生于小儿的长管状骨的干骺端,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早期可出现骨质破坏,以坏死骨、新生骨交替出现为主,预后取决于病人的抗病能力、细菌的毒力、早期治疗和护理措施.其中,术后护理对预后有决定性作用.

    作者:张文光;赵爱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敌敌畏经皮肤吸收中毒致大疱性皮炎2例

    敌敌畏是高度脂溶性物质,易被皮肤吸收,其对皮肤的作用主要为过敏性或原发刺激性.临床上因灭虱、灭虫等而将药液喷洒于衣服、被褥、炕席或因配制、使用时不慎药液污染皮肤引起.轻者引起局部皮肤损害,重者出现一系列全身中毒症状和体征.详细询问病史,迅速明确诊断,是抢救病人的关键,反之会造成漏诊或误诊.我院曾及时救治2例敌敌畏致大疱性皮炎病人,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向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空气进入莫菲氏滴管以下的处理

    作者:李巧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红霉素软膏在烧伤植皮术中的妙用

    作者:刘冬华;孙晓铮;陈雪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碘伏治疗四肢皮肤擦伤的疗效观察

    四肢皮肤擦伤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以往处理都是在创面上涂擦甲紫、红汞,但疗效并不理想,轻者病人感觉创口灼痛、红肿,重者痂下积脓、肢体活动受限,继而影响日常生活.为了寻找理想的方法,对190例四肢皮肤擦伤的病人,创面经清创处理后分别涂擦1%甲紫和0.25%碘伏,并进行疗效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树珍;王明珍;向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护理

    糖尿病(DM)足溃疡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在美国每年因此而截肢者逾5万人[1].我科应用刃厚植皮术治疗(DM)足溃疡病人45例,皮片全部成活,创面愈合,解决了(DM)足溃疡难治愈的难题,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阎忠华;彭建宇;陈宝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双道微量泵在气管切开术后湿化气道中的应用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对吸入气体的过滤、加温及湿化作用降低甚至消失,造成管腔内分泌物粘结,阻塞管腔,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还易导致细菌侵入.实验证明[1],肺部感染率随着气道湿化作用的降低而升高.湿化气道问题一直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但由于常规的15min~30min向套管口纱布上喷洒生理盐水或向气管内滴药法存在繁琐、工作量大等问题,我们采用浙江大学医学仪器厂生产的WZS-50F双道微量泵湿化气道,效果良好.

    作者:陈芳;张胜芝;范荣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同种异体骨简易保存法与手术配合

    自从1942年Inclan、1947年Bush及Wilson介绍骨库技术以来,异体骨移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并已取得满意的效果.我院自1996年以来采用简易保存法处理保存异体骨,用于临床同种异体骨移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阙秀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社会发展对家庭护理的需求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病人在医院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时间将逐渐减少,使得相当一部分病人的恢复期要在家中度过[1:6],这就为护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地.现就家庭护理实践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