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
目的:分析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药敏结果,以提高MRSA和MRS的检出率.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2月分离的76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药敏结果.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高,达100.00%.治愈67例,治愈率为88.16%(67/76);治愈出院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02±7.3天.结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高.
作者:谢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DM)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和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两者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阻抗法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引用日立76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在不同分组中的含量.结果: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g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与正常对照组有有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血小板聚集实验和血浆中血脂水平的变化,对指导糖尿病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毛玲;韩夕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与康复效果康复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3月-2010年2月收治的7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的临床资料,其中39例为前瞻性实验组,采取全程护理干预,39例为对照组,给患者实施骨科一般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及效并发症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症作用显著,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和出院,适宜推广.
作者:杨艳芳;彭凯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可提供重要的信息,是临床医学检验中常用、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血细胞分析仪是通过电阻抗原理可在很短时间内计数细胞,克服了手工法计数的同有误差,有测定参数多、分析速度快、结果正确、重复性好、性能相对稳定等特点,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提供重要依据.因此正逐渐取代传统的显微镜检查法而被广泛应用.虽然分析仪上标明血样用末梢血和静脉血均可,但通过实验表明二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索灵芪健肝胶囊组方中药成分中具有专属性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通过对该制剂组方中的药物成分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结合中药薄层色谱鉴别研究现状,确定专属性强、方法可行、重现性好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果:当归、栀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具有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方法简便易行的特点.结论:选择当归、栀子对照药材对灵芪健肝胶囊作薄层色谱鉴别可以达到该制剂鉴别和质量控制的目的.
作者:杨云芝;胥苏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在医用直线加速器吸收剂量的测量中,对使用的指型电离室的杆效应[1]进行测定校正,排除杆效应对剂量测量精度的影响.方法:使用型剂量仪和0.6cc指型空气电离室对医用直线加速器4cm以上照射野进行吸收剂量测量,排除电离室杆效应计算射野输出因子.结果:电离室杆效应随照射野面积及长宽比的增加呈增长趋势,且随能量的增加而显著.结论:在临床放射治疗中,采集射野输出因子等治疗数据时,必须对电离室的杆效应进行实际测量校正,以提高放疗患者接受实际照射剂量的精度.
作者:游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蔡淦教授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导师、中医内科督导,上海曙光医院主任医师,1989年晋升为主任医师,1990年晋升教授,2005年起获国务院特殊津贴.首届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内科分会顾问,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市中医内科学会副主任.
作者:刘义安;蔡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我院青年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0岁以下的颈椎病患者30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表现、治疗方式.结果:均恢复原工作.结论:针对致病因素采取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或非融合或/和后路椎板成形术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吴大鹏;姚国荣;贺仕雄;袁久安;蔡力;韩毅;田宏宇;冯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比较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上腺皮质癌的定性及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分别行CT及彩色多普勒检查,CT检查肾上腺区主要观察肿块范围、密度及增强后的强化情况,超声检查主要描述肿物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回声及血流情况,并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比较二者对肾肿瘤的定位、定性价值.结果:超声检查36例患者中3例未发现肿物,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1.7%(33/36).CT检查36例患者中2例未发现肿物,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4.4%(54/56).36例患者中26例术前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相一致,定性诊断符合率为72.2%(26/36);32例术前CT诊断与病理诊断相一致,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8.9%(32/36).结论:CT检查对肾上腺肿痛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符合率均较高,是肾上腺肿瘤患者术前必备的检查手段;超声检查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诊断符合率较高,由于不同病理类型的肾上腺肿瘤声像图特异性差,定性诊断符合率较低.
作者:李从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建立薄层色谱的方法快速鉴别中药制剂中可能添加的糖皮质激素.方法:采用硅胶G254薄层板,以三氯甲烷-石油醚(30-60℃)-甲醇(5:3:1)为展开剂,置紫外光灯254nm处检视.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能同时有效分离10种糖皮质激素.结论:本法简便、快速,是一种有效的鉴别糖皮质激素的方法.
作者:邢俊波;曹红;乌宁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胎儿猝死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住院期间发生胎儿猝死患者42例.结果:2001-2006年胎儿猝死的发生率1.50%(12/7989),较1995-2000年的发生率5.27%(30/5693)明显降低(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脐带因素所致胎儿猝死率下降,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所致的胎儿死亡数明显增加.胎儿猝死与产前检查、B超、胎儿监护具有相关性.结论:重视孕期保健和B超检查,对高危妊娠加强胎儿监护,可有效减少胎儿猝死的发生.
作者:姚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对胃溃疡治疗中易出现的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方法:调查并记录352例于我院就诊胃溃疡患者用药情况,分析治疗中不合理用药行为.结果:消化内科用于治疗胃溃疡的药物有:抗酸药、促胃动力、抗胆碱能药等.调查显示259例(73.6%)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配伍是胃溃疡治疗主要的不合理用药方式.结论:治疗胃溃疡药物种类多样,作用机理各异,应防止胃溃疡治疗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
作者:张德建;陈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统计课程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
作者:吴建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残疾的首要疾病,通过全面系统的康复训练,可是多数患者减轻或避免残疾.出院前给予康复训练指导,使患者掌握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康复的目的.
作者:周守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术后护理.方法:回顾我院近三年来人工髋关节翻修术26例的手术护理.结果:26例全髋翻修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无1例出现感染、脱位、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髋关节翻修术后患者早期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合理的康复护理,能大大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丽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患者身心需要,提供适合于个人的佳护理.整体护理是以人为本的全程护理,白始至终重视对病人的护理和关怀,不再是机械被动的服务模式.现代护理强调配合手术及麻醉医生,对病人实施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整体护理,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通过术前访视、术中实施、术后随访有效降低和缓解患者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整体护理要求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仅仅局限于手术室内,而应包括从患者入院、接受手术麻醉以及苏醒期直至出院的全过程.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开展整体护理,确保了护理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作者:任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患产后抑郁症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及新生儿抚触后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产后访视对200例产后2周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得出 29例产妇患产后抑郁症,随机从29例中抽14例进行产后心理疏导及对新生儿进行抚触,另15例未做产后心理疏导和新生儿抚触的作为对照组.通过这2组新生儿出生半年内的生长发育情况检测进行回顾统计,结果发现进行产后心理疏导及对新生儿进行抚触的新生儿身高、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因此对患产后抑郁症产妇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以及对新生儿抚触,可以防止产后抑郁症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禹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体温超过39℃以上者,称为高热,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高热期间患者代谢率和氧消耗量增加,易引起机体内环境的改变,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利的影响.因此,选择有效的降温方法,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降温护理是很重要的.
作者:郭焕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冲洗液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膀胱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E5组,各20例,术后均给予持续膀胱冲洗,冲洗液温度分别为(18.00±2.00)℃、(23.00±2.00)℃、(28.00±2.00)℃、(35.00±2.00)℃、(38.00±2.00)℃.观察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症状并对其评分,同时观察记录持续膀胱冲洗的时间.结果:D、E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A、B、C组(均P<0.01);D组膀胱持续冲洗时间明显短于A、B、C、E组(均P<0.01).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液的温度在(35.00±2.00)℃为佳,其可大限度地减轻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减少持续膀胱冲洗的时间.
作者:秦洪;高茹;于春霞;王艳婷;宋少华;王鹏;王子初;彭洪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100例浅表软组织肿块做超声检查,全部病例经穿刺活检,手术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结果:高频超声对浅表软组织的检出率高,绝大多数为良性以脂肪瘤为多见,在一定程度上可提供定性诊断.结论:一些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各有其特点,对临床可提供依据.对浅表软组织肿块成分来源复杂的,声像图缺乏特征的,病理诊断较困难,超声可以确定穿刺进针部位及深度.
作者:朱守学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