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香
对25例重症肝炎和29例一般肝炎病人进行血氧饱和度等动态监测.结果:重症肝炎病人血氧饱和度为91.50%±5.42%,一般肝炎病人为97.76%±1.30%,经t检验,P<0.001,说明重症肝炎病人存在着明显的低氧血症.同时脉搏、呼吸增快,而血压降低.当血氧饱和度≤90%时,病死率明显增加.
作者:李芬;王新燕 刊期: 1998年第01期
针对目前医院供应室手工操作物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微机管理的设想,包括物品入仓、出仓、报损、统计、查询、打印等系统功能,使供应室的物品管理趋向科学化、现代化.
作者:许红璐 刊期: 1998年第01期
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时,常实施气管切开术,以确保呼吸道畅通.常规护理方法为:以双层盐水纱布覆盖切口处,并将连接氧源的细硅胶管置入气管导管内进行输氧,但在病人呛咳或改变体位时,常出现造口处纱布脱落或输氧管移位,不仅影响其湿化、防护与供氧效果,也易引起感染.为此,特研制一种新型多功能护罩,经临床实用,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宁馨;张志田 刊期: 1998年第01期
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对实现护理行为的全过程包括教育、管理、投资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安排,将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环节系统化,达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的目的.这是建立整体护理模式病房,进而逐步全面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改革的目标之一.由于设备、人员、资金以及经验等的限制,在五官科病房、心血管病房及干部病房建设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实践中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辉;何红 刊期: 1998年第01期
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是以疾病为中心进行护理,护士常被动执行医嘱.责任制护理虽以病人为中心,但实际护理工作不到位,流于形式.
作者:李宛 刊期: 1998年第01期
由于外伤、开胸手术、颈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失败以及心功能不全等,均可致胸腔积液.因此,医院许多科室都备有胸穿包.胸穿包用后要清洗、消毒,不用时每周也要行高压消毒,为解决多次高压消毒导致的橡胶管老化、玻璃管破碎等,作者采用一次性三通连接管替代玻璃管、橡胶管、针座及血管钳,经42例胸腔积液病人使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云秋;李晓晖 刊期: 1998年第01期
为了便于肢体外伤的清创手术,特研制一种多功能清创车,经千余例清创手术者使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桂珍;王秀云 刊期: 1998年第01期
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对西北军队10所医院28个责任制护理病区进行检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床、护比例不合理;病房无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护理人员进行专科业务指导;医院领导对责任制护理认识不足;缺乏信息交流.以上问题均影响了新的护理制度的开展,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作者:赵桂兰 刊期: 1998年第01期
休克病人常因循环血容量不足,静脉压力低,致静脉穿刺困难.即使穿刺成功,操作者由于看不到血液回流,无法判断穿刺是否成功.若行静脉切开又需较长时间,势必延误抢救时机.现采用增加输液管道内负压穿刺法,对46例休克病人进行静脉穿刺,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常宇峰;叶叙贞;王丽萍;刘润清;乔丽琴 刊期: 1998年第01期
采用小剂量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对436例尸体肾移植术后病人进行排斥反应的预防.结果:发生急性排斥反应72例(16.51%),血肌酐在2d~10d恢复正常348例(79.82%),11d~32d 62例(14.22%),并发感染18例(4.13%),摘除移植肾19例(4.36%),死亡12例(2.75%).提示:肾移植术后早期应用小剂量ATG可预防排斥反应,降低CsA肾中毒.
作者:叶桂荣 刊期: 1998年第01期
132℃化学指示卡主要用于检测预真空灭菌器的灭菌效果,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但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灭菌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片检测合格,而132℃化学指示卡却变色不均,提示灭菌不良现象.经多次实验确认此现象为132℃化学指示卡受潮湿后所致.笔者应用下述方法,经30次的灭菌效果观察,消除了指示卡变色不均现象并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片结果一致.
作者:果海青;梁安珍 刊期: 1998年第01期
选择血压在正常范围、无影响血压之疾病及未服用影响血压药物者200例,其中男100例,女100例,分别测量肱动脉压、胫前动脉压.结果显示:男性左胫前动脉收缩压与舒张压较左肱动脉收缩压高(P<0.05),女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右胫前动脉收缩压与舒张压与右肱动脉收缩压与舒张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作者:王彦平;赵成梅;薛晓英 刊期: 1998年第01期
护理思维是指临床护理人员的思维方式.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受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在解决问题时所具有的倾向性和心理准备.但思维定势既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消极的影响.所谓负效应是指人们受思维定势消极影响,对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及解决护理中的新问题时,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这种护理思维定势负效应,会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作者:刘新玲;陈冬梅;张艳芹 刊期: 1998年第01期
护理优质服务程序的临床实施,不仅促进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强化了护理人员优质服务意识,激发了护理人员学习业务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临床诊治疾病创造了良好的氛围.现将我院实施护理优质服务程序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于淑萍;丛英珍 刊期: 1998年第01期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约有5000~11000例,艾滋病(AIDS)病人有300例.WHO估计,到2000年中国AIDS病人将达到5 000例.我科于1995年7月收治2例、1996年5月收治1例均确诊为AIDS病人,通过观察,发现AIDS病人同一般濒死病人的临终心理相似,但由于AIDS既不是癌症,也不同一般的性病,护理上有其特殊性.
作者:黄红艳;杨云芬 刊期: 1998年第01期
为防止新生儿沐浴时脐部被水污染,于1996年自行制作了蝶形腰带,经一年多的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静娥 刊期: 1998年第01期
我院自1979年以来,根据某化工厂氯丁橡胶车间工人历年体检和门诊发现有中毒可疑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8790-88,职业性氯丁二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1]进行核查,符合诊断者68例.现将对此类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俞淑荣 刊期: 1998年第01期
对1995年-1996年血液科79例112例次白血病病人进行分析,结果发生院内感染72例次,感染部位以口腔、呼吸道为主.大多发生在入院后8周内.提示从病人一入院就应严格消毒隔离和预防用药,以减少住院白血病病人的院内感染率.
作者:张鲲鹏;戴丽丽;王艳 刊期: 1998年第01期
将具有内障变化的异体晶状体后囊植入大泡性角膜病变的基质后层,称为角膜内屏障重建术.由于人类的晶状体后囊是一种生物半透膜,植入角膜层间后可以起到调节房水进入角膜组织的机械性屏障作用,从而使失去内皮屏障功能的病变角膜水肿消失,恢复正常厚度.该手术疗效好,治愈率达93%,是目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手术成功的因素不仅取决于术中操作,还应重视术前及术后的有效护理.我院自1985年-1996年对85例角膜内皮失代偿病人施行了内屏障重建术,现将其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刘素英;葛晋京;徐月琴 刊期: 1998年第01期
老年病人由于多种因素如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差、皮肤松弛、周围循环障碍以及多次重复静脉穿刺致静脉炎等,特别是伴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时,采用四肢远端浅静脉穿刺输液时困难较大.为此,采用胸壁浅静脉输液,经46例观察,效果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灿兰;亓久生;吕芙蓉 刊期: 199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