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应用小剂量ATG预防尸体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

叶桂荣

关键词:肾移植, 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 排斥反应
摘要:采用小剂量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对436例尸体肾移植术后病人进行排斥反应的预防.结果:发生急性排斥反应72例(16.51%),血肌酐在2d~10d恢复正常348例(79.82%),11d~32d 62例(14.22%),并发感染18例(4.13%),摘除移植肾19例(4.36%),死亡12例(2.75%).提示:肾移植术后早期应用小剂量ATG可预防排斥反应,降低CsA肾中毒.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消心痛致休克2例

    1 病例介绍[例1] 男,70岁.1986年2月2日因发作性心前区憋闷,并向左肩及左上肢放射,伴气短,每次约5min~10min,服用速效救心丸后可缓解,9h后到我院就诊.查体:血压16.0/10.7 kPa,脉搏90/min,呼吸20/min,发育、营养良好,意识清楚,颈、肺未见异常,心率90/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王志刚;王志发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早期应用小剂量ATG预防尸体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

    采用小剂量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对436例尸体肾移植术后病人进行排斥反应的预防.结果:发生急性排斥反应72例(16.51%),血肌酐在2d~10d恢复正常348例(79.82%),11d~32d 62例(14.22%),并发感染18例(4.13%),摘除移植肾19例(4.36%),死亡12例(2.75%).提示:肾移植术后早期应用小剂量ATG可预防排斥反应,降低CsA肾中毒.

    作者:叶桂荣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132℃化学指示卡变色不均消除法

    132℃化学指示卡主要用于检测预真空灭菌器的灭菌效果,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但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灭菌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片检测合格,而132℃化学指示卡却变色不均,提示灭菌不良现象.经多次实验确认此现象为132℃化学指示卡受潮湿后所致.笔者应用下述方法,经30次的灭菌效果观察,消除了指示卡变色不均现象并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片结果一致.

    作者:果海青;梁安珍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气管切开处多功能护罩的制作及应用

    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时,常实施气管切开术,以确保呼吸道畅通.常规护理方法为:以双层盐水纱布覆盖切口处,并将连接氧源的细硅胶管置入气管导管内进行输氧,但在病人呛咳或改变体位时,常出现造口处纱布脱落或输氧管移位,不仅影响其湿化、防护与供氧效果,也易引起感染.为此,特研制一种新型多功能护罩,经临床实用,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宁馨;张志田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蝶形腰带的临床应用

    为防止新生儿沐浴时脐部被水污染,于1996年自行制作了蝶形腰带,经一年多的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静娥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舒必利与地塞米松合用治疗化疗所致呕吐的疗效观察

    肿瘤病人化疗后呕吐发生率为65%~85%,顺铂几乎达100%[1].目前,理想的止呕药物为枢复宁,但因其药价较昂贵而难以普及.我院自1992年4月以来,应用舒必利与地塞米松合用防止化疗后呕吐反应,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月玲;王晓霞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新生儿家庭访视

    笔者从1989年开始从事社区保健工作,8年中共对919名新生儿进行了定时家庭访视,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俐俐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葱头奶治疗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160例

    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鼻塞、打喷嚏、流涕、咳嗽、发热等症状.治疗原则以宣肺解表为主.作者采用葱头奶治疗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160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美珍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1例蟾蜍卵中毒患儿的急救与护理

    1996年9月4日,我科收治1例误食蟾蜍卵中毒的患儿,因抢救及时、护理措施得力,住院14 d痊愈出院.现将急救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姜淑君;邓芙蓉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采用微机管理供应室物品之设想

    针对目前医院供应室手工操作物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微机管理的设想,包括物品入仓、出仓、报损、统计、查询、打印等系统功能,使供应室的物品管理趋向科学化、现代化.

    作者:许红璐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角膜内屏障重建术病人的护理

    将具有内障变化的异体晶状体后囊植入大泡性角膜病变的基质后层,称为角膜内屏障重建术.由于人类的晶状体后囊是一种生物半透膜,植入角膜层间后可以起到调节房水进入角膜组织的机械性屏障作用,从而使失去内皮屏障功能的病变角膜水肿消失,恢复正常厚度.该手术疗效好,治愈率达93%,是目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手术成功的因素不仅取决于术中操作,还应重视术前及术后的有效护理.我院自1985年-1996年对85例角膜内皮失代偿病人施行了内屏障重建术,现将其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刘素英;葛晋京;徐月琴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对实现护理行为的全过程包括教育、管理、投资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安排,将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环节系统化,达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的目的.这是建立整体护理模式病房,进而逐步全面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改革的目标之一.由于设备、人员、资金以及经验等的限制,在五官科病房、心血管病房及干部病房建设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实践中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辉;何红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慢性重症肝炎低氧血症的临床研究及护理

    对25例重症肝炎和29例一般肝炎病人进行血氧饱和度等动态监测.结果:重症肝炎病人血氧饱和度为91.50%±5.42%,一般肝炎病人为97.76%±1.30%,经t检验,P<0.001,说明重症肝炎病人存在着明显的低氧血症.同时脉搏、呼吸增快,而血压降低.当血氧饱和度≤90%时,病死率明显增加.

    作者:李芬;王新燕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提高女性精神病人控制冲动行为能力的研究

    为提高女性精神病人控制冲动行为的能力,将1996年2月-1996年10月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106例入院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行传统管理,实验组实行专人管理,并利用各种活动进行控制冲动行为能力的训练,4周后,两组均采用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定.结果显示:实验组社会兴趣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激惹因子分明显降低(P<0.01).提示:住院女精神病人多参加一些有计划的活动,对稳定情绪、降低激惹性、提高控制冲动行为的能力是有效的.

    作者:岳淑英;许丽荣;赵相英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病人的护理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首次出血病死率达40%~70%,再次出血发生率为80%[1].如能有效地控制大出血和预防反复出血,则能降低病死率.近年来由于内窥镜技术迅速发展,经内镜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我院从1993年3月-1997年4月收治的127例食管静脉曲张病人行硬化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孙旭芳;魏子白;张谦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负压进针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1995年以来,笔者在临床静脉输液中,采用负压进针法穿刺,使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军玲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氟卡胺致窦性停搏1例

    1 病例介绍病人,男,62岁,干部.因胸闷、心悸3月余,加重3d入院.Holter记录23.3h内有室性早搏3382个,部分呈二联律,偶见室上性早搏,其中心率慢58/min,为半夜睡眠中,心率快为109/min,为下午走路时.

    作者:关月嫦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1例子宫内膜癌病人的整体护理

    自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两年来,我们充分运用护理程序这一科学的工作方法,提出病人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利用护理手段独立或与其他医护人员合作处理病人健康问题及反应,保证病人得到高质量的身心护理.现将1例子宫内膜癌病人的护理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钱竹珍;陈跃文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日本护理介绍

    笔者近期去日本一些著名的大医院、地区保健所及护士学校进行短期护理研修.现将其护理工作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张振香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鼻咽癌病人出院计划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通过对225份出院病历的审阅及对50例病人交谈式的调查,发现出院计划存在着不及时和无针对性的弊端.就此提出资料收集、出院宣教以及上级医院与社区医院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作者:辛明珠 刊期: 1998年第01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