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黄芒硝外敷治疗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58例

刘爱芹;高华强;马云华

关键词:黄芒硝, 外敷治疗, 血栓性浅静脉炎, 中医辨证, 外伤感染, 临床外科, 疗效满意, 静脉输液, 观察结果, 常见疾病, 肢体, 应用, 范畴, 大黄, 报告
摘要: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临床外科常见疾病,中医辨证属于脉痹的范畴.一般肢体外伤感染、静脉输液等均可引起本病.我科从1990年12月开始,应用大黄、芒硝外敷治疗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58例,疗效满意.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改制可侧方固定头架的临床应用

    手术台头架为麻醉与手术无菌区的一道屏障,但是现有头架只能做高、低、前后倾斜的调整,对单上肢或一侧上肢同时有下肢手术时不能侧方分隔.有时因手术时间长,需补充麻醉而致无菌区污染.为弥补上述不足,对头架的关节调整部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头架的旋转功能,既满足了单上肢或一侧上肢同时伴有下肢手术时的侧方分隔需求,又保持了原有的各种功能,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和信;张瑛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妇科手术病人焦虑程度评估与对策

    选择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和功能制护理病房行子宫、卵巢切除术的病人各30例.就引起焦虑的原因进行调查,同时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进行焦虑程度比较.结果显示:入院时两组病人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手术后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8.9091,P<0.005).说明采用系统化整体护理能针对引起病人焦虑的心理问题采用相应对策,从而减轻了病人的焦虑程度.

    作者:陈跃文;王晓黎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医疗器械防锈处理

    古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医疗器械是为病人做诊断、治疗、手术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处理保存好医疗器械是做好医疗工作的前提.医疗器械多为钢制,外镀铬或镍,如血管钳、牵开器、组织镊、手术刀、精细剪刀、眼科器械等,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互相碰撞,而导致铬或镍脱落器械生锈.

    作者:孟晓丰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三指保护会阴法应用体会

    以往保护会阴用右手拇指、示指分开,虎口向上,手掌托住会阴部.自1991年2月始改用三指保护会阴法接生200余例,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梅仙;巩向玲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鼻咽部系列呼吸道病毒检出率比较

    为了提高临床快速检测呼吸道病毒的检出率,采用系列单克隆抗体联接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桥联技术,取100例呼吸道感染病人鼻部和咽部分泌物做配对检测.结果显示:咽部分泌物检出率达82%,鼻部分泌物检出率为32%.二者阳性检出率经χ2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χ2=50.999,P<0.005).提示:采集呼吸道感染病人咽部分泌物标本送检,可提高病毒检出率.

    作者:吴宏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乳香没药治疗冻疮

    冻疮是冬季常见病.笔者自1995年至今,应用乳香和没药治疗38例冻疮病人,疗效满意.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作者:杨柏如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甲腈利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甲腈利酮(Milrinone)系非洋地黄、非儿茶酚胺类强心药,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具有轻度的扩血管作用.近年来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对洋地黄、利尿剂和扩血管药物无效的心力衰竭,也能收到良好效果.我科应用甲腈利酮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20例,现将其治疗情况及用药过程中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姜莉;管国云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睡眠型态紊乱病人的家庭护理

    运用整体护理模式对21例睡眠型态紊乱病人进行护理.通过分析原因,制订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给予健康指导,两个月后21例病人自觉症状好转,睡眠时间延长,均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杨淑云;张程梅;马淑丽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肝素治疗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为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再狭窄.约20%~25%的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是由于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也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常规使用大剂量肝素抗凝[1],以防止溶栓后再狭窄,尤其是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半衰期较短,尽早应用肝素抗凝更为重要.而监测肝素治疗使用广泛的方法是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简称APTT)测定.现就5例冠状动脉r-tPA溶栓治疗后应用APTT监测肝素用量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苏新华;高秀云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曲马多及东莨菪碱用于前列腺摘除术后止痛效果观察

    采用曲马多及东莨菪碱静脉持续输注用于前列腺摘除术后病人镇痛(实验组),并与肌肉注射哌替啶镇痛组(对照组)在镇痛效果、病人满意度、术后48h睡眠时间及其它临床指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术后疼痛评分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01);病人对镇痛总体满意度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01);48h睡眠时间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恢复指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01).说明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曲马多及东莨菪碱镇痛作用强而持久.

    作者:田同荣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两种吸痰管及吸痰程序效果观察

    选择4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双侧孔吸痰管分别采用常规吸痰法和试验吸痰法吸痰;B组用单侧孔吸痰管分别采用常规吸痰法和试验吸痰法吸痰.结果显示:常规吸痰法效果明显优于试验吸痰法,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种吸痰管对吸痰效果的影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作者:严吕芳;饶晓玲;何克芝;刘美玲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改良式烟卷引流在泌尿外科的临床应用

    烟卷引流是利用虹吸作用使液体溢出的一种引流方法.是用纱布卷外包乳胶橡皮膜制作而成.烟卷表面光滑,刺激小,适用于腹腔内引流.泌尿外科的手术病人伤口渗液较多,留置烟卷引流后,包扎伤口的敷料很易被渗出液浸湿,有时病人衣服、被服也常被污染.每天需多次更换伤口敷料及衣服、被服,明显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为此,我们于1995年7月,对烟卷引流进行了改革,并经临床20例应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梁卫洁;邓春华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显微手外科围手术期病人护理

    综述了手指离断后现场急救及急诊室处理、离断指的保存方法及再植后功能康复,重点总结了断指再植的术后护理.

    作者:梁英;王玉荣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护理部主任在整体护理中的职能要求

    随着全国及省市整体护理协作网的建立,各地已有数家医院开展了系统化整体护理.我院自1996年开始在心内科、心胸外科建立了模式病房,1997年底在试点的基础上又扩大了模式病房.经过两年来的实践,深深体会到护理部主任在整体护理中的领导、组织、设计、指导的职能是保证整体护理实施成败的关键.下面就护理部主任在整体护理中的职能要求进行探讨.

    作者:于兰贞;王淑香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爱婴医院产科整体护理初探

    重点介绍了爱婴医院产科实施整体护理的做法.对病人实行全方位及全程优质服务,融产科及儿科护理、健康教育为一体,以满足病人生理及安全的需要.建立产后联系卡,对出院产妇由助产士定期进行巡回指导和健康检查.实施1a来,产科质量明显提高,平均住院日缩短1.2d,院内感染率下降1%,病人满意率由原来的85%提高到98%.

    作者:王建英;薛文群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生姜敷脐法治疗损伤性腹胀60例

    损伤性腹胀多见于脊柱、骨盆及腹部损伤的病人.为解决这类病人的腹胀难题,自1991年以来,根据中医理论采用生姜敷脐法治疗本病6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姜云英;张荣芳;石春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预防足裂新方法

    手足皲裂是冬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病.由于手足受机械性或化学性物质的刺激,加之冬季寒冷,跖部皮脂腺分泌液减少,皮肤干燥,皮肤角质增厚,失去弹性,当手足运动时易发生皲裂.本病好发于手掌和手指屈侧、足缘及足跟等处.

    作者:卞雅芬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手法按摩治疗肠梗阻39例

    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一旦肠管发生梗阻,不仅可引起肠管本身解剖和功能上的改变,并可导致全身性生理紊乱[1].1996年1月-1997年10月对39例肠梗阻病人实施手法按摩,现将按摩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苗素侠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食醋热敷治疗冻疮

    冻疮是冬季一种常见病,多发生在身体血液循环差的末梢部位,尤以手足部多见.采用食醋治疗冻疮30例,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邵景华;唐建红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鲜地龙加白糖外敷治疗感染性褥疮25例

    自1986年以来,采用鲜地龙加白糖外敷治疗感染性褥疮2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作者:孙爱叶;马继红 刊期: 1998年第06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