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住院患儿家长洗手依从性现状调查与对策

郭晓涛

关键词:住院患儿家长, 洗手依从性, 现状调查, 对策
摘要:目的:调查住院患儿家长对手卫生知识的认知与执行情况,针对目前现状制订相关对策,从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查阅相关院感文献及请教院感科、护理部等专家,观察长期照顾患儿的家长,根据临床实际家长洗手情况制订问卷调查表,并随机对在院照顾患儿相对固定且时间较长的312例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儿家长虽然对勤洗手有利于患儿健康的认知率达94%,但实际洗手次数却为数甚微。结论:针对目前病房患儿家长手卫生认知低与执行差的现状,责任护士加强了对所有新入院患儿家长的手卫生知识宣教,改善洗手的条件,随时与之互动,监督患儿家长手卫生的执行,尽量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72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调强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72例 NSCLC 脑转移患者采用共面5野同步补量(SIB)调强放疗(IMRT)进行治疗,全脑放疗(WBRT)剂量,DT40 Gy,每次2 Gy,每周5次,共20次,脑转移灶(PTV - GTV)同步加量,DT 50~60 Gy,每次2.5~3.0 Gy,共20次。95%的等剂量曲线包括靶区。放疗结束后1个月行脑部增强 MRI 或 CT 评价疗效。结果:完全缓解(CR)6例(8.3%),部分缓解(PR)57例(79.2%),疾病稳定(SD)5例(6.9%),进展(PD)4例(5.6%)。治疗有效率87.5%(63/72)。全组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54.2%和23.6%。主要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脑水肿等。结论:IMRT 治疗 NSCLC 脑转移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林育毅;陈万泉;张纬建;洪芙蓉;卢开贤;邹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血液检验各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各参数在贫血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240例贫血患者(实验组)及同期1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贫血患者与健康人之间血液检查结果的差异,分析并总结各指标参数与贫血的关系。结果:不同类型的贫血患者,如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及慢性感染患者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分布宽度(RDW)、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只有对检测指标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同时紧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才能对贫血患者的病因诊断做出正确判断。

    作者:程敏;冯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突发性耳聋导致听力障碍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突发性耳聋导致听力障碍的心理因素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有效心理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有效率达到75.0%(30/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5%(2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采取有效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症状改善率,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月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接受治疗的4211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将其设为观察组,与2012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住院治疗的4154例患者进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对比。结果: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极大地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P <0.05),提高了患者和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P <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的管理模式使得护理质量有了显著提高,避免护理缺陷的出现,创造一个患者安全、护士满意的工作氛围。

    作者:王育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对重叠综合征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患者睡眠监测指导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对重叠综合征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患者进行睡眠监测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重叠综合征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睡眠监测指导,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睡眠呼吸指数(AHI)、夜间低血氧饱和度(SpO2 LOW)、上午10点血气分析指标、晨起血气分析指标、漏气发生率、夜间呼吸机报警次数等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叠综合征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患者进行睡眠监测指导,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黄晖;万琳;万洁华;万敏娜;邹怀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丙泊酚分别与羟考酮舒和芬太尼复合用于无痛肠镜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检查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无痛肠镜患者随机分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组( O 组)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S 组),监测记录操作中不同时间点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以及操作过程中患者体动的次数、呼吸抑制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例数。结果:O 组在检查各时间点各项基本生命体征较 S 组更加平稳,操作中体动次数更少。结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麻醉下行无痛结肠镜检查,对循环和呼吸系统影响较小,麻醉效果好。

    作者:刘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精神心理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讨论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1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和160例健康对照人员,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其进行评估。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组和健康对照组的 HAMD 评分、HAMA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不同的精神和心理障碍。

    作者:郭兰洁;吴光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住院患儿家长洗手依从性现状调查与对策

    目的:调查住院患儿家长对手卫生知识的认知与执行情况,针对目前现状制订相关对策,从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查阅相关院感文献及请教院感科、护理部等专家,观察长期照顾患儿的家长,根据临床实际家长洗手情况制订问卷调查表,并随机对在院照顾患儿相对固定且时间较长的312例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儿家长虽然对勤洗手有利于患儿健康的认知率达94%,但实际洗手次数却为数甚微。结论:针对目前病房患儿家长手卫生认知低与执行差的现状,责任护士加强了对所有新入院患儿家长的手卫生知识宣教,改善洗手的条件,随时与之互动,监督患儿家长手卫生的执行,尽量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郭晓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浅谈 PIVAS 工作中各环节质量控制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各工作环节注意事项,为提高工作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分析医嘱审核、摆药、配制等环节,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结果:加强医嘱审核、科学合理摆药、严密把握配制关等环节可进一步提高各环节质量。结论:通过各工作环节质量控制,为临床提供安全输液的静脉用药。

    作者:石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城固县农村妇女妇科病普查普治情况调查

    目的:及时掌握陕西省城固县农村妇女妇科病的发病现状与发展趋势,实现妇科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对8个农村乡镇的已婚妇女进行妇科病普查普治,对相关数据做统计整理。结果:妇女病发病情况分布不均匀,且整体发病率过高;普查率较高的区域其妇女病发病率较低;慢性宫颈炎的发病率在各种常见妇女病中排首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次之;致死率居妇女肿瘤首位的卵巢肿瘤在本次统计的各种妇女病中发病率排第五位,约0.5%。结论:普查普治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可以通过一些有效措施来提高以后的普查普治工作质量和农村妇女卫生健康状况。只要高度重视、措施到位,宫颈癌等妇女病是可防可治的;定期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是改善和提高农村妇女卫生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海侠;王英;何寒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股骨髓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014年5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髓内固定组(A 组)和人工关节置换组(B 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围术期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3个月内髋关节评分(Harri 评分)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各组数据均有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内固定组优于关节置换组,3个月内髋关节功能评分,关节置换组优于内固定组。结论:髓内固定及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各有优缺点。

    作者:曾凌;孟庆鑫;刘宾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保妇康栓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白细胞介素-10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保妇康栓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白细胞介素-10(IL -10)表达的影响,探讨保妇康栓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的机制。方法:选择念珠菌阴道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保妇康栓组及达克宁组,每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 IL -10表达变化。选择30例健康体检的妇女,阴道分泌物真菌培养阴性者为对照组。结果:念珠菌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中 IL -10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保妇康栓组及达克宁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保妇康栓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中 IL -10表达有影响,其机制可能为局部免疫调节。

    作者:翟倩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我校防控肺结核措施探讨

    目的:掌握我校肺结核病疫情情况,制订科学规范防控肺结核的综合措施,有效遏制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方法:组织领导,宣传教育,联防联控,科学处置,细化制度,明确职责。结果:出台了我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方案》,根据疫情发展进一步制定了《结核病防控制度》,细化了制度,明确了责任。结论:卫生局、疾控中心和学校联防联控,大大提高了肺结核防治力度。将结核病防控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形成常态化的工作体系,严把新生入学体检关,加大对结核病知识的宣传力度,对有效遏制肺结核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红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病案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医院管理、科学研究、教学研究等是病案管理的主要服务内容。但是,在医院内日常管理或医疗服务当中,尤其在病案价值的挖掘当中,人们关注较多的是病案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而病案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相对较少。虽然病案在医院管理方面的内容也偶见报道,但也仅限于病案首页数据的利用[1,2],病案价值的深度挖掘,特别是在医院精细化管理中的价值开发远远不够。

    作者:张俊梅;李梅;刘丽梅;李国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B 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及与 Ki67的关系

    目的:了解 B 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NK 细胞的表达以及与 Ki67的关系。方法:选择 B细胞淋巴瘤患者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36~62岁。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总 T 细胞,Ts,Th,NK 细胞绝对值计数,并计算出 Th/ Ts 值,对各种数据进行比较。同时用免疫速率比浊法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据 Ki67表达阳性率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了解 Ki67与免疫功能的关系。结果: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 Th 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5;Ts 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5;总 T 细胞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1;Th/ Ts,NK 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1。Ki67高表达组 Th,总 T 细胞,Th/ Ts,NK 细胞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5;Ts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Ki67低表达组 Th,总 T 细胞,Th/ Ts,NK 细胞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1;Ts 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B 细胞淋巴瘤患者存在细胞免疫抑制与紊乱,且基础免疫低下。Ki67表达越高,免疫功能越低;反之,免疫功能越强。

    作者:李美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对体温单绘制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对电子体温单绘制质量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护士进行相关培训,加强科室管理,制订标准化录入流程,加强宣教,与信息科共同优化系统等。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绘制电子体温单的正确率(P <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护士绘制电子体温单的规范性。

    作者:王晓凝;张翠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消毒供应中心分级分层培训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一套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分级分层次培训方案,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员工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地工作,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将员工根据工龄、职称、学历、能力划分级别,根据岗位设置及专业发展需要,制订分级分层培训计划及培训内容,采用阶梯式培训方法,整体培养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对员工进行分级分层培训,并进行分级考核。结果:员工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学习积极性提高,员工个人发展需要得到了满足,科室整体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推动了科室专业发展的速度。结论:分级分层次培训方案,有效提高了员工的整体素质。

    作者:甄兰英;贾慧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电子医嘱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电子医嘱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达到及时、准确执行的目的,同时优化程序,为信息技术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全员讨论、培训;通过头脑风暴多方搜集、征求意见。结果:经护理人员不断干预,问题得到解决,电子医嘱运行顺利,医嘱百分百得到落实。结论:护理干预在电子医嘱顺利实行中不可或缺,起着协调、润滑的作用。

    作者:孔晓玲;高宇;王淑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PCT,CRP 和 WBC 测定对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计数对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5年5月收治的细菌感染患者312例,病毒感染患者188例,对照组健康人群300例,分别检测各组的 PCT,CRP 和 WBC。结果:细菌感染组 PCT,CRP,WBC 计数均明显高于病毒细菌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细菌感染组患者的 PCT,CRP,WBC 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患者和健康人群,对感染性患者进行 PCT,CRP,WBC 检测,可以为临床细菌性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有效合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建立;逯世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事服务费探讨

    目的:探讨药事服务费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作用。方法:通过对药事服务费的定义、设立目的及 PIVAS 在药事服务中的作用分析,探讨药事服务费在 PIVAS 中的作用。结果:药事服务费的设立对 PIVAS 的建立和发展有促进作用。结论:药事服务费作为医改的一项新举措,为 PIVAS 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建议各院抓住时机,进一步推进 PIVAS 工作的开展。

    作者:侯洁;郝志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