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献军
目的:探讨静脉腔内激光手术联合中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加静脉腔内激光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改善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腔内激光手术联合中药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焦纯杰;董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结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尺桡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平均缓解时间及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尺桡骨下段骨折应争取尽早一次正确整复及小夹板外固定,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方法简单,复位后稳定性好,愈合快,可有效恢复患儿肢体功能.
作者:曹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粉针治疗未溶栓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在常规治疗心肌梗死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灯盏花素粉针4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2%,对照组有效率为68.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粉针改善非溶栓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及心电图ST-T等综合指标优于丹参注射液.
作者:黄显华;邓水清;林旻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宋贵杰教授中医骨伤科的学术思想.方法:通过跟师侍诊,释疑解惑,总结宋贵杰教授的学术思想.结果:宋贵杰教授在中医骨伤科的诊治方面,形成了“天人合一”“整体观念与微观辨证”“手法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正骨手法与理筋手法相结合”“医患互动”等学术思想.结论:宋贵杰教授既擅长手法,又擅用药物,在中医骨伤科方面学验俱丰.
作者:姜劲挺;宋鹏程;安文博;张伦广;郑吉元;张维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讨论蛋白组学研究技术在肾脏病研究中的新应用进展.方法:对国内外文献搜集、整理和归纳,研究近年来蛋白组学对肾脏疾病的应用概况.结果:蛋白组学研究技术为临床泌尿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及稳定的技术支持,同时为各种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结论:蛋白组学技术为肾脏疾病的不同诊断提供了证据,应该重视该项技术的应用和研究.
作者:贾涵婷;刘鸣昊;史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过敏性紫癜(HSP)肾脏损伤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初发及复发的HSP患儿1 882例,依据临床上是否出现尿检异常分为A组(尿检正常组)1 228例及B组(HSPN组)654例,制定调查表,对这些可能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年龄、HSP合并腹痛症状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回归系数分别为1.126、1.223和1.263;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3.134、3.250和3.300.结论:年龄增长、紫癜合并腹痛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可能是HSP患儿肾脏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张霞;丁樱;于文静;任献青;翟文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方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2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片口服及甲硝唑泡腾片阴道给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组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有效率为75.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热利湿方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显著.
作者:李金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先予尿激酶动脉或静脉溶栓(剂量50~ 150万U),溶栓后24h复查头颅CT,排除颅内出血后予奥扎格雷钠80 mg·d-1静脉滴注,连用14 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桃仁承气汤加减.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4.3%,观察组有效率为94.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有1例出现牙龈出血,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脑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黄礼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综合疗法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综合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4%,观察组有效率为9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综合治疗COPD合并RF疗效显著.
作者:吴少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72例D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5例和治疗组87例.对照组常规控制血糖、血脂、血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比较两组氧化应激水平变化,包括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浆内皮素-1(ET-1)及血清一氧化氮(NO);肾功能水平变化,包括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h尿蛋白排泄率(24hUPE);血糖血脂水平,包括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SOD、MDA、ET-1、NO水平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SOD、MDA、ET-1、NO水平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BUN、Scr、24hUPE水平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UN、Scr、24hUPE水平显著改善,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与同组治疗前比较,TC、TG水平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TC、T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可以改善DN患者氧化应激状态,改善肾功能,调节糖脂代谢.
作者:李波;毕长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总结益气养阴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辨证论治及基础方加减治疗两方面总结益气养阴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结果:益气养阴法是中医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基本治法.结论:中医中药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中具有较强的优势及较完善的理论支持.
作者:肖慧中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挑刺疗法治疗内科及骨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的有关文献,归纳总结挑刺疗法对内科及骨科临床常见病的治疗.结果:相关文献显示,挑刺疗法治疗内科及骨科常见病,具有满意疗效,多数患者均已治愈,治愈率达90%以上.结论:挑刺疗法应用于临床体现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反映了中医针灸学的有效性、实用性.
作者:张紫娟;刘沛霖;杜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采用调整饮食、保护肠黏膜、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感染等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中药口服、中药外敷及腹部推拿等中医综合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1.8%,平均止泻时间为(5.7±2.2)d;观察组有效率为93.8%,平均止泻时间为(3.3±1.8)d,两组有效率及止泻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配合腹部推拿治疗小儿腹泻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防治妊娠期糖尿病的对策.方法:从健康教育、控制饮食、运动干预、药物治疗、中医药干预等方面论述妊娠期糖尿病的防治对策.结果:中医对妊娠期糖尿病有独特的见解和治疗方法.结论:中医药在防治妊娠期糖尿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庄爱文;柴可夫;刘颖慧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中风中经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6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有效率为76.2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经络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付立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治未病”的思想源流、四大经典对“治未病”思想的研究以及“治未病”思想对人们健康的指导作用.方法:以“治未病”“中医”为关键词,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检索自1979年1月至2012年6月的相关文献.结果:共检索到有关“治未病”思想研究的文献300余篇.“治未病”思想逐渐被运用到各个方面,但还没有足够得到多数人的认可.结论:“治未病”思想多停留在对慢性疾病的研究,将“治未病”思想运用到社区卫生服各中,还存在着中医全科医师、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以及宣传工作不到位的缺陷.
作者:牛亚南;陈玉龙;吕翠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清洁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组在中药保留灌肠之前行清洁灌肠,观察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之前行清洁灌肠可以促进药物的吸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吴晓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强的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中医分期辩证施治,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肾功能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72.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张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清热燥湿健脾中药治疗湿热困脾证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500 mg,每次1片,每日3次,治疗组给予清热燥湿健脾中药汤剂,每日2次.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5.00%,治疗组有效率为85.7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F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对照组治疗后及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燥湿健脾中药治疗湿热困脾型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较佳.
作者:郑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改良肛瘘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7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造影组3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中医银质探针探查、亚甲蓝染色等途径指导手术,造影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改良肛瘘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术中探查肛瘘时间、术中意外发现支瘘及脓腔数、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术中专门用于探查肛瘘走行的时间,造影组为(5.5±2.1)min,对照组为(10.5±3.5) min.造影组的手术探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影组术中未出现意外发现支瘘,未意外发现局部脓腔.对照组术中意外发现支瘘6例,意外发现局部脓腔3例,造影组的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肛瘘造影技术可减少术中探查肛瘘时间;减少术中意外发现支瘘及脓腔数;减小患者损伤,提高创面愈合速度.
作者:周钰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