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歌
目的:探讨《医学心悟》中的医学伦理学思想.方法: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对《医学心悟》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医学伦理学思想.结果:《医学心悟》所体现的医学伦理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严谨诚恳、态度端正,医术精湛、减少失误,乱加指挥、旁人之误等方面.结论:《医学心悟》中蕴含的伦理学思想对当今临床仍有极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浩;梁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比较炒炭法和煅炭法炮制的生地黄炭对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为研究生地黄炭止血炮制机理提供合理的制炭方法.方法:以ICR种小鼠为实验动物,采用断尾法及毛细管法分别测定生地黄、炒生地黄炭、煅生地黄炭对小鼠的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影响.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生地黄、炒生地黄炭均能够缩短小鼠出血时间(P<0.01)和凝血时间(P<0.01);煅生地黄炭能够缩短小鼠出血时间(P<0.05)和凝血时间(P<0.05);与生地黄组比较,炒生地黄炭、煅生地黄炭均能够缩短小鼠出血时间(P<0.05)和凝血时间(P<0.05);与煅生地黄炭组比较,炒生地黄炭能够缩短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炒生地黄炭和煅生地黄炭均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且制炭后地黄的止血作用增强,但两种制炭方法炮制的生地黄炭对其止血作用没有显著影响,故选择易于操作的炒炭法炮制生地黄炭.
作者:李娴;刘雅琳;卫向龙;石延榜;李凯;张振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口服液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单盲法分为3组,每组各30例.A组口服血府逐瘀口服液10 mL,日3次;B组口服转移因子胶囊6 mg,日3次;C组口服血府逐瘀口服液和转移因子胶囊,用法用量分别同A、B组.3组均连续服药3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3组有效率分别为66.67%、63.33%和86.67%.A组与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A组、C组与B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府逐瘀口服液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韩冰;闫磐石;殷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微小残留白血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的认识与治疗.方法: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历代文献和临床实践,探析MRD的中医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和方法.结果:正虚邪恋是MRD的根本病机,当以扶正培本为主,兼祛徐余毒为治疗原则.结论:中医药能够纠正MR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恢复患者的免疫监视功能,清除残留白血病细胞,预防复发.
作者:仇江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用温阳益气法治疗香港地区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自拟方药(党参15 g,北沙参15 g,茯苓10 g,炒白术10 g,炙甘草10 g,当归10 g,白芍10 g,黄芪10 g,炙黄芪10 g,桂枝6 g,熟附片10 g,生姜6 g,红枣10 g)随症加减,治疗香港地区过敏性鼻炎50例.结果:痊愈28例,占56%;显效17例,占34%;无效5例,占10%;有效率达90%.结论:阴盛阳衰确是当今多数疾病所呈现的重要病变机理和发展趋势.符合现代人的体质状况和发病特点及趋势,故临证注重温阳扶阳,在处方中适时的灵活运用姜、桂、附之类温扶通达阳气药物,可以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叶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门诊病例,按随机数字表单盲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用西药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用中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85.2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疗效和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的疗效,尤其是能够明显地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陆强益;洪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近况.方法: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经方论治、自拟方药、中成药、敷贴法、针灸疗法、耳穴法、推拿捏脊疗法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存在优势,同时目前的研究中亦存有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张志巧;夏以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合二至丸加减对乳腺癌患者三苯氧胺(TAM)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TAM,每次10 m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同时配合丹栀逍遥散合二至丸加减浓煎300 mL,日1剂,早、晚各服1次.对照组:TAM,每次10 m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治疗2月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库坡曼(kuppermann)症状积分、药物不良反应等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kuppermann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临床缓解率(显效+有效)达90.63%;对照组积分较前无改善.两组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TAM配合丹栀逍遥散合二至丸加减治疗乳腺癌,能够改善潮热汗出、失眠、疲乏及情绪异常等内分泌治疗后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传雷;郑玉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医藏象学说自组织原理.方法:通过对藏象学说本质特征的总结,结合现代复杂性科学中的自组织原理,阐析人体是复杂的耗散结构.结果:应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充分发挥“心为君主”对生命的主宰作用,自觉地发挥人体藏象系统“自组织、自调整、自修复、自稳态”功能,恢复和提高生命系统的有序性,从而达到养生康复、健康长寿的目的.结论:中医藏象学说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敬文;章文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石斛合剂对衰老大鼠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D-半乳糖腹腔注射制备衰老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对照组和衰老模型石斛合剂治疗组(该组分为3组,荆量分别为0.06 g· kg-1、0.2g· kg-1、0.6 g· kg-1)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与正常组及其相应的对照组比较,石斛合剂能降低衰老大鼠的MDA浓度,提高SOD活性,降低LPO活性,增加外周白细胞数和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和提高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P<0.05).结论:石斛合剂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邓敏贞;黎同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在中医药艾滋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HIV/AIDS)研究中的应用及不足.方法:查阅相关文献,根据近年来临床和基础研究中流式细胞术的应用现状,重点探讨流式细胞术在艾滋病中医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流式细胞术在中医药治疗HIV/AIDS的中医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但也存在着对检测的质量控制缺乏重视、使用仪器陈旧、检测项目较少等不足.结论:流式细胞术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作者:任周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艾灸对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经CDC确认的HIV/AIDS患者20例,辨证给予口服中药汤剂,同时配合艾灸治疗,疗程24个月,观察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疗前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408.65±162.54) mm-3,治疗后12个月、24个月分别为(462.10±220.07) mm-3 (p≥0.05)和(522.85±260.50)mm-3(P<0.05),CD4 +T淋巴细胞计数有所增加,疗后24个月时CD4计数显著增加.结论: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艾灸对HIV/AIDS患者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稳定和恢复作用,应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毛宇湘;李宝印;路聚更;田军彪;王宏全;樊翠红;牛黎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路玫教授诊治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阐述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尤其是中医针灸诊治本病的要点,分析路玫教授善用隔姜灸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综合征的取穴依据和作用机理.结果:通过临床观察与疗效分析,发现以隔姜灸为主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综合征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价格低廉,依从性强.结论:隔姜灸为主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综合征不失为一种有效安全,简便经济的绿色疗法.
作者:范家英;玄亨涉;于东东;关伟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调胃四合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单盲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每日口服2次,20 mg/次,莫沙必利每日口服3次,5 mg/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调胃四合汤加减口服(药物组成:姜半夏10 g,黄连10 g,黄芩10 g,干姜10 g,甘草5 g,党参20 g,旋覆花10 g,代赭石20 g,吴茱萸5 g,海螵蛸20 g,浙贝母10 g,柴胡10 g,茯苓20 g).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8.9%和66.67% (P <0.05),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5 a复发率治疗组为19.05%,对照组为35.7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胃四合汤治疗反流食管炎疗效显著,复发率底.
作者:谢有良;谢谋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中药镇阳现代研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应用前景.方法:综合锁阳已有的现代研究,归纳其研究特点及存在问题,并展望其未来研究方向.结果:锁阳含有黄酮类、三萜类、甾体类、糖和糖苷类、挥发性成分等成分,有增强人体性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及抗衰老、耐缺氧、抗应激、抗疲劳等作用,临床报道多见锁阳入复方用于男性肾阳虚证及女性肾阳虚证治疗.结论:镇阳的药理作用为其治疗女性肾阳虚证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妇科疾病治疗方面有一定价值.
作者:于舒雁;刘会丽;苗明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附子蜂房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单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低蛋白饮食、控制血压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口服附子蜂房汤治疗.治疗2月后观察两组的血脂及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b)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55%,对照组有效率38.8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附子蜂房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显著.
作者:范杰;黎明娟;姚必凤;冯幸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总结丁樱教授分期辨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分期施治、典型病例等方面对其分期辨治经验进行总结.结果:丁樱教授认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机为热、虚、瘀三种,以虚为本,热瘀为标,临床施治多以邪实阶段和正虚阶段分期论治,以银翘散、犀角地黄汤、归脾汤、知柏地黄丸、固本止崩汤、大补阴丸、茜根散等灵活化裁,临床疗效显著.结论:丁樱教授认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痰是一种易复发难治性疾病,临床采用中医分期辨治,标本兼顾,气血同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熊吉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概述近年来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进展.方法:对近5年来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进行综述,总结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及其疗效.结果: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显著.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好,但缺少治疗机理方面的研究,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价系统,应进一步规范临床研究,优化针灸处方,提高疗效.
作者:杨国辉;甘君学;陆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单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口服匹维溴胺和培菲康治疗;治疗组35例采用推拿结合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28 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腹泻、腹痛症状改善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结合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腹泻型IBS效果明显.
作者:王全权;黄慧敏;陈海林;宗芳;章茂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小儿增食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小儿增食片中决明子、山楂、甘草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决明子中大黄素和大黄酚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本品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采用天津艾杰尔Venusil XBP-C18色谱柱(4.6mm×250.0 mm,5μm),以甲醇-0.1%磷酸(82∶18)做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大黄素在0.0104~0.332 8 μg,大黄酚在0.009 8~0.313 6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大黄素平均回收率为99.15%;大黄酚平均回收率为99.12%.结论: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小儿增食片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郜新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