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虎;翁治委;陈扬前;李翎;方永奇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抑制剂星形孢菌素(ST)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以ST (10-8mol/L)处理体外培养的PC-3细胞株.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A、cyclin D1表达的变化.通过MTT实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ST对PC-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议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的情况.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结果:PC-3细胞经ST处理后cyclin A、cyclin D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MTT实验结果显示ST对PC-3细胞的抑制作用自48 h后(19.35%)有显著性(F=31.06,P<0.01).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显示组细胞克隆形成率ST组[(37.10±3.43)%]明照低于对照组((64.80±4.34)%,x2=14.59,P<0.05]及DMSO组[(62.80±4.36)%,x2=12.50,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ST组凋亡率(19.6±2.20)%与对照组(5.33±1.40)%和DMSO组(5.50±0.96)%比较显著增加(F=104.36,P<0.01).光镜下可见:与对照组及DMSO组比较ST组细胞生长状态明显变差,细胞变圆,边缘模糊.结论:ST可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高磊;杨家荣;彭叶叶;潘铁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圆头精子症是一种由于基因突变所导致的严重畸形精子症,为先天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精液中精子头部呈圆形、顶体异常或缺失,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圆头精子症的相关致病基因主要包括精子发生相关基因16(SPATA16)、蛋白激酶C1( PICK1)、GOPC、HIV-1转动结合蛋白(Hrb)、酪蛋白激酶Ⅱα2亚基(Csnk2a2)和bs等.本文综述了圆头精子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有助于圆头精子症的基因诊断和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万磊;安丽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启动子FokⅠ多态性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79例BPH合并前列腺炎患者(炎症组)及81例单纯BPH患者(对照组)的外周血进行FokⅠ多态性检测,分析两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结果:炎症组基因型分布FF:27% (21/79),Ff:30%( 24/79),ff:43%( 34/79);对照组FF:33% (27/81),Ff:36% (29/81),ff:31% (25/81),其中ff基因型分布在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组与对照组等位基因F分布频率分别为42%( 142/338)和51% (159/312),P>0.05,f分别为58%( 196/338)和49%(153/312),P<0.05.结论:VDR基因FokⅠ多态性与BPH中组织学前列腺炎发生有一定关系.
作者:阮黎;钟惟德;李正明;华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阴茎为男性的重要外生殖器官,主要其有排尿、排精和性交功能.战伤、创伤、外伤以及某些疾病如阴茎癌均可造成阴茎完全或部分缺损,严重导致尿流改道和丧失性交能力,给患者精神和生活上造成巨大的创伤.因此阴茎缺损的修复日益受到患者和医生的高度重视,理想的治疗应达到具有良好的外形和感觉、通畅的站立排尿、顺利完成性交3个方面的和谐统一.目前阴茎缺损临床治疗主要采用阴茎再植术、阴茎延长术及阴茎再造术;随着移植免疫、组织配型、免疫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以及动物异体肢体移植的长期存活等令人鼓舞的结果,为人体异体阴茎移植治疗阴茎缺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组织工程技术构建阴茎组织绝大部分尚处于实验阶段,如何在临床上将构建的组织与自体组织有效的融合,在重建阴茎外观的基础上,使之发挥持久的功能将是一项值得继续研究的课题.
作者:赵永斌;张利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摸索一种能够准确测量人类精液体积的方法,为临床上精液常规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来自浙江省人类精子库137例供精志愿者的492份精液样本分别用称重测量法、量筒测量法以及两种结合的精确测量法,该方法是通过称重测得精液的重量,再结合量筒测量得到每份精液的密度,通过公式计算出每份精液的体积,理论上该方法所测得的数据非常准确,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称重测量法和量筒测量法与精确测量法的差异.结果:使用精确测量法对492份精液标本测得的精液体积为(3.46±1.17)ml;使用称重测量法测得的精液体积为(3.75±1.21) ml,明显高于精确测量法所测得的精液体积,有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量筒测量法测得的精液体积为(3.22±1.16) ml,明显低于精确测量法所测得的精液体积,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测492份精液样本的精液密度为(1.092 8±0.076 1)g/ml;通过量筒测量精液体积时,492份精液样本在取精杯内残留精液的重量为(0.269±0.122)g.结论:精液体积在临床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称重测量法及量筒测量法测量精液体积与实际体积存在很大的差异,称重测量法所测得的结果要高于实际值,而量筒测量法所测得的结果要低于实际值.因此,应该使用称重测量法与量筒测量法相结合的精确测量精液体积的方法,即可准确测量精液体积,该方法适用于临床或科研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欣宗;姚康寿;熊承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了解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糖尿病性ED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及糖尿病性ED大鼠模型.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实验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性ED大鼠组.不同浓度(0、10,60,100 nmol/L) CGRP作用24h后,利用qRT-PCR检测各组细胞碱性调宁蛋白和骨桥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各组原代培养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阳性细胞率为(95.94±0.0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ED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碱性调宁蛋白mRNA表达显著减少(4.41±0.29 vs 10.35±0.62,P<0.01),而骨桥蛋白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5.28±0.32vs 1.32±0.24,P<0.01).当CGRP作用的终浓度为100 nmol/L时,糖尿病组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经CGRP作用后,与未经其作用相比,碱性调宁蛋白mRNA表达显著上调(6.90±0.22vs4.41±0.29,P<0.01),而骨桥蛋白mRNA表达水平显著减少(3.26±0.31 vs 5.28±0.32,P<0.01).结论:CGRP可使糖尿病性ED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表型从合成型向收缩型转化.
作者:何书华;韦安阳;叶挺宇;杨勇;罗新贵;刘洋;张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比较麻醉态与清醒态兔单侧睾丸急性缺血对健侧睾丸血流动力学和病理的影响.方法:42只雄性健康大白兔,随机均分为麻醉组(A)和清醒组(B),各组内再设对照组5只( Ao/Bo)、不全缺血组8只( A1/B1)、完全缺血组8只(A2/B2).超声监测下制成单侧睾丸急性缺血模型.缺血组于精索结扎前、后及松解前后相应时间行睾丸超声造影;对照组于相应时间行睾丸超声造影并监测心率、血压.分析两种意识状态下健侧睾丸造影及组织结构变化情况.结果:戊巴比妥钠麻醉后,A组兔心率、血压明显受抑制.单侧睾丸急性缺血后,A组健侧睾丸各造影参数无显著变化;B组健侧睾丸短时间内造影参数峰值基础强度差( PBD)减少,显影时间(AT)、峰值减半时间(HT)延长.精索松解后,A1组、B1组、B2组短时间内PBD增高、HT延长.缺血组健侧睾丸均存在局灶性病理损伤和超微结构变化,但Johnsen's评分各组无显著差异;A1组、B1组、B2组健侧睾丸凋亡细胞显著增多.结论:急性睾丸血运障碍可对健侧睾丸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清醒状态下一侧睾丸急性缺血可引起健侧睾丸血流动力学短期内的变化,神经血管反射可能是一重要原因.麻醉剂对兔神经及心血管的抑制作用可使健侧睾丸血流灌注变化不显著.
作者:谢丽君;薛恩生;林礼务;梁荣喜;陈舜;何以敉;林晓东;俞丽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慢性前列腺炎(CP)是男科常见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CP的不同类型、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都伴随着细胞因子水平的精细调节,炎症、炎症细胞与细胞因子交互作用促进了CP的发生发展.随着对CP发病机制的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不断深入,更多的炎性细胞因子应用于CP的检测过程中,运用细胞因子检测手段对CP进行合理分型,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本文就细胞因子在前列腺炎尤其是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或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的发病中所起的作用,与CP的关系及其在CP/CPPS的分型、诊断中的意义进行综述.
作者:何庆鑫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复方玄驹胶囊对去势雄性大鼠性激素水平及性器官重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空白对照、模型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从60只SPF级雄性幼年SD大鼠中,随机取出12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余大鼠去势(摘除双侧睾丸)后,随机均分4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复方玄驹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正常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采用复方玄驹胶囊配制液灌胃干预,20d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液中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同时称取附睾、包皮腺、精囊腺、前列腺及提肛肌的重量.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去势各组T水平显著降低,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复方玄驹胶囊高、中、低剂量组T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复方玄驹胶囊各剂量组LH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水平虽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包皮腺、精囊腺、前列腺、提肛肌指数明显降低,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复方玄驹胶囊高剂量组精囊腺指数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复方玄驹胶囊不同剂量组之间比较,包皮腺、前列腺、提肛肌指数均未见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玄驹胶囊可改善雄性SD大鼠外周血中激素水平,提高附性器官指数,可能是临床治疗ED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周少虎;翁治委;陈扬前;李翎;方永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未分化肉瘤伴软骨化生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进一步明确其所属类别.方法:分析2009年2月收治的1例前列腺未分化肉瘤伴软骨化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该例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行常规HE及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组织结构和免疫组化表达,并结合文献复习其临床表现.结果:病理诊断:灰白色前列腺肿物,镜下见其含有软骨肉瘤和未分化肉瘤成分.免疫组化染色:波形蛋白(+),局部CD117(±).平滑肌肌动蛋白、结蛋白、肌红蛋白、CD34、细胞角蛋白CK7、CK8均为(一).术后2个月发现肿瘤转移,4个月后患者死亡.结论:本例患者为前列腺未分化肉瘤伴软骨化生,该例肿瘤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侵袭性肿瘤,非常罕见,需经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来确诊.
作者:陈靖;权昌益;畅继武;杨宇明;李博;常文亮;王江;景宝;牛远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合并前列腺炎症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Integrinα2β1/CD133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56例行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手术的BPH患者的前列腺标本,常规HE染色后观察其合并炎症情况,其中单纯BPH(24例)为A组,合并前列腺炎症的BPH(32例)为B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Integrinα2β1/CD133在两组前列腺组织中表达差异.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化Mattern积分结果显示:两组中Integrinα2β1/CD133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Western免疫印迹显示:B组Integrinαt2β1平均相对光密度值高于A组[(0.29±0.18)vs (0.04±0.03)],P<0.05;B组CD133平均相对光密度值高于A组[(0.08±0.07) vs(0.002 0±0.001 8)],P<0.05.提示B组中Integrinα2β1/CD133表达较A组显著升高.结论:炎症可以促进BPH组织中Integrinα2β1/CD133蛋白表达表达.
作者:丁奇;苗文隆;刘硕;畅继武;杨宇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前列腺结核并发前列腺癌国内外尚未见有相关文献报道,本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4岁.因查体发现前列腺低回声结构2周入院.患者半年前出现尿频,尿急,进行性排尿困难,偶伴尿痛.50余年前曾患肺结核.体检:体温正常,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未见异常,心肺腹未见异常,附睾未及异常.血常规正常,尿常规白细胞正常,潜血++.直肠指检:前列腺中间沟变浅,左侧可扪及肿大硬结,右侧质韧~硬,压痛(一).血 PSA 83.2 μg/L.胸部X片:双肺陈旧性肺结核.B超示:前列腺大小3.4 cm ×4.7 cm ×3.7cm,左侧可见2.3 cm低回声结构,膀胱内结石,大直径1.7 cm.
作者:张洪团;徐勇;张志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评估他达拉非在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后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方法:113例TURP术后的ED患者接受为期3个月的希爱力(商品名他达拉非)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在治疗前后及随访6个月后记录各组患者IIEF-5评分及患者性生活日记中插入和保持勃起的成功率并比较研究.结果:患者IIEF-5评分治疗前为(9.83±3.96)分,治疗后为(20.23±3.25)分,随访6个月后为(17.28±3.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后,患者性生活日记中插入和完成性交的成功率分别从治疗前的44.8%和7.5%提高至治疗后的81.7%和63.2%.结论:他达拉非可以作为治疗TURP术后ED的一线用药.
作者:戚敏俊;曹志刚;贾瑞鹏;徐郑;许露伟;刘军;苏江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和纳洛酮联合应用对体外人精子运动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实验选取20例a+b级精子百分率正常的精液标本,每例精液均一式13份,分别经过不同浓度雷米芬太尼或联合不同浓度纳洛酮处理35 min,在计算机辅助的精子分析下观察精子5、10、15、20、35 min时的运动情况.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0.1 ~ 100 μg/L雷米芬太尼作用精子5、10 min时a+b级精子百分率降低,并呈浓度依赖性降低,而作用精子15、30 min时a+b级精子百分率无显著性差异;②与对照组相比,0.004~0.04 mg/L纳洛酮作用精子5~35 min时,a+b级精子百分率无显著性差异;0.4 ~4 mg/L纳洛酮作用精子5~ 20 min时a+b级精子百分率无显著性差异,而作用精子35 min时a+b级精子百分率显著增加;③与同浓度雷米芬太尼组相比,0.004、0.04、0.4、4 mg/L纳洛酮依次联合0.1、1、10、100 μg/L雷米芬太尼共同作用精子5、10 min时a+b级精子百分率显著提高,而作用15、35 min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雷米芬太尼对精子运动的抑制作用起效和消失快,其抑制作用可被纳洛酮所拮抗,推测可能与μ受体有关.
作者:许波;王雁娟;王志萍;胡毅平;汪小海;李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前列腺癌粒子植入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方法,具有微创,对性功能影响小,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低,但粒子植入对排尿状况的影响未见报道,笔者对32例前列腺癌125I粒子植入的患者术后排尿状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收集本院随诊资料完整的早期前列腺癌粒子植入患者32例,年龄58~ 72岁,中位年龄63岁,分期按2009年中国前列腺癌临床分期,均为T1-2 No Mo期,所有患者术前行MRI、ECT未见外侵及骨转移.术前前列腺穿刺活检后病理学诊断为前列腺癌.
作者:张春霆;刘冉录;杨阔;马宝杰;林英立;任海林;张志宏;徐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评估应用改良尿道套入术治疗后尿道狭窄/闭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应用改良尿道套入术治疗的212例后尿道狭窄/闭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狭窄闭锁段长度1.5 ~12 cm.66例曾有1~4次失败尿道手术史,208例经会阴或腹会阴切口、4例经会阴+切除部分耻骨下缘切口.15例应用游离包皮内板或/和膀胱粘膜进行尿道替代成形.结果:198例(93.4%)术后排尿满意,其中16例分别行尿道扩张3 ~15次后排尿正常,14例失败者,10例再次、2例3次手术成功、1例长期尿道扩张、l例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15例应用尿道替代物成形者14例1次取得成功、1例术后19个月仍定期尿道扩张,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尿道套入术治疗后尿道狭窄/闭锁是可行、安全的,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等优点.尿道狭窄段>5 cm者应考虑应用尿道替代物成形.
作者:谢庆祥;韩聪祥;赵力;黄宏伟;林吓聪;谢智明;胡志;朱显钟;许伟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异位睾丸是指睾丸已出腹股沟外环,但未进入阴囊底部,而是位于腹外斜肌腱膜浅面、会阴、股部、阴茎根部,甚至对侧阴囊等部位.此症临床少见,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我科援外人员于也门收治2例,现报告并复习文献如下.1资料与方法病例1,男,4岁,因右侧阴囊空虚伴右侧会阴部包块入院.查体:右侧阴囊空虚,发育较差,未扪及睾丸及精索,于右侧会阴部、肛门前皮下扪及一活动性包块,质地中等,无压痛,无法推入阴囊.左侧阴囊及内容物未及异常.入院诊断:右侧会阴异位睾丸.全麻下行右侧隐睾牵引固定术.
作者:杨玻;黄磊;于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对精子DNA碎片影响及手术效果的评价.方法: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患者34例,均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术前和术后3个月按WHO推荐方法进行精子运动指标(10项)、精子巴氏染色形态分析和精子DNA碎片分析检测.结果:VC患者术后正常精子形态比例明显高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精子DNA碎片比率、精子畸形指数(Sperm deformity index,SDI)和多种异常指数(Multiple anomalies index,MAI)均明显低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精子浓度、b级精子率均较术前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a级精子比率、(a+b)级精子比率均比术前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vC Ⅰ级、Ⅱ级、Ⅲ级组术后精子DNA碎片比率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临床型VC组术后精子DNA碎片比率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VC术后大晕环精子比率较术前明显增多,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中晕环、小晕环、无晕环精子比率均较术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能有效改善VC患者的精子质量.
作者:胡杨杨;林礼彰;李澄棣;蔡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检测前列腺癌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GF-β1及COX-2的表达,初步探讨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在前列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TGF-β1和COX-2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前后(其中前列腺癌局限组11例,非局限组19例)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外周血清中TGF-β1和COX-2的表达.对前列腺癌患者上述指标进行术前术后对比分析,另对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与TGF-β1及COX-2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探讨上述指标在前列腺癌患者局限组和非局限组间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前PBMC中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为(18.32±7.49)%,高于健康志愿者对照组(7.77±1.86)%(P<0.05).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后其比值为(17.34±5.87)%,较治疗前稍减低,但两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ELISA检测外周血清中TGF-β1和COX-2显示,前列腺癌组分别为(215.97±55.16) ng/ml和(6.88±5.14) ng/ml,对照组分别为(149.75±:47.11) ng/ml和(5.65±2.69) ng/ml;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TGF-β1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志愿者对照组(P<0.05),COX-2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前列腺癌患者PBMC中C1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与血清中TGF-β1和COX-2的表达无显著相关.前列腺癌局限组和非局限组外周血中CD4+ CD25 high调节性T细胞、TGF-β1及COX-2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PBMC中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其增殖机制与血清中TGF-β1和COX-2的表达无关,可能与肿瘤本身及肿瘤局部微环境相关.
作者:夏桃林;刘涛;吴振权;张海滨;杨明;刘绍远;何灼彬;李辽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验证帕罗西汀对早泄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早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进入为期4周的基线水平观察期,记录治疗前的阴道内射精潜伏时间(IELT)和性交满意度分值.试验组每天口服帕罗西汀20 mg,对照组口服安慰剂.治疗30 d后记录每个患者治疗后的IELT值和性交满意度分值.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平均IELT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延长(5.75±1.24 min vs0.89±0.21min,P<0.01),性交满意度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提高(6.4±1.2分vs 2.7 ±0.9分,P<0.01).对照组治疗后平均IELT和性交满意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1.06 ±0.28 min vs 0.97±0.18 min,3.6±1.3分vs3.1±1.1分,P >0.05).结论:早泄患者每天口服帕罗西汀20 mg,30 d后IELT和性交满意度均有明显改善.
作者:龚志勇;唐铁龙;崔曙;王继忠;邓显忠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