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亚玲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6例,常规应用西药洛伐他汀胶囊治疗,治疗组8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降脂汤(处方:生山楂、何首乌、泽泻、草决明、稀莶草、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甘草)治疗.两组均以30 d为1疗程,2疗程及停药3月后分别统计近远期疗效.结果:近期疗效有效率治疗组为95.16,对照组为82.61%,远期疗效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近远期疗效均显著.
作者:师卿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拟方青城散在四川抗震救灾官兵湿疹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686名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8例,对照组218例.治疗组给予自拟青城散糊剂外用,对照组给予皮炎平乳膏外用,2次/日,14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4%,对照组有效率85.3%,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瘙痒程度及皮疹面积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瘙痒程度及皮疹面积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自拟青城散荆在四川地震灾区湿疹治疗中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郑梦利;郭青云;黄振俊;杜国盛;郭立新;蒲秀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自2001~2007年以来,我们运用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灼热足综合症90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作者:李秋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通过病案举隅,对徐力教授辨证论治胃癌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中医药的准确辩证论治能较好的改善胃癌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毒副反应;而准确辨证是成功施治的前提和保障,在古方基础上灵活化裁是临证取效的关键所在.
作者:安慧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总结1999年1月至2008年1月中医药关于艾滋病腹泻的研究进展,提出应着手阐明艾滋病腹泻所特有的中医病因病机,以更好的指导临床.
作者:王永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B型超声显像在慢性肝炎分级分期中的作用,寻求超声检查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分级分期的诊断标准.方法:对2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B超表现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声像图征象如肝脏的包膜、实质回声、血管走形和胆囊壁的改变及门静脉、脾静脉、脾脏厚度和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B超的声像图在评价慢性病毒性肝炎病情的轻重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杨健;张金良;涂燕云;典迎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外伤性膝关节僵直,是下肢骨折常见的后遗症,由于膝关节屈曲功能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采用针刀松解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伸直位僵直患者62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勾瑞恩;张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骨性关节疾病,它的主要病理机制主要是软骨的破坏丢失和骨赘的形成.它严重的影响老年人生活水平及质量,随着中医药对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观点及治疗方法的提出,将更加有利于膝骨性关节炎的恢复和治疗.
作者:段戡;姚弘毅;袁长深;陈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将盆腔炎分为湿热毒盛、脾虚湿滞、肝郁脾虚三型,分别用易黄汤、完带汤、逍遥散加减并配合天仙藤散外敷及中药灌肠治疗100例,15 d为1疗程,一般需治疗1~3疗程,有效率达95%.
作者:陈丽;林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由动脉硬化、颈椎病等原因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的眩晕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占中老年各种眩晕的60%以上,其特征为头晕目眩,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来舟车,天旋地转,或伴耳鸣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属真性眩晕,有别于因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头晕.常有引起脑动脉硬化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中医药在治疗本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王法德主任医师是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本文总结了王法德老师多年来的临床辨治体会,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作者:王文明;魏洪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的疗效.方法:将60例E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为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肾康宁Ⅰ方治疗,疗程8周.比较两组总疗效,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Uβ2-MG).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P<0.05),治疗组治疗后UAER和β2-MG明显降低(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EDN疗效显著,可降低UAER和Uβ2-MG.
作者:王文凤;黄庆仪;赖小菊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舒颈止晕汤(自拟)治疗颈椎病所致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法将11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采用舒颈止晕汤和颈复康颗粒治疗15 d后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中药治疗组显效率82.2%,有效率95.6%;对照组显效率60%,有效率8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O.05),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拟舒颈止晕汤治疗颈椎导致的眩晕在临床上可明显提高显效率.
作者:张玉贤;廉向阳;赵金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银屑病又名牛皮癣,中医称之为白疕,是一种常见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云母状鳞屑、红膜症、点状出血为临床特征.近年来,银屑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其初期有明显的季节性,呈冬重夏轻,无论男女老幼皆可发病,目前病因未明,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自2000年以来,我们根据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将其辨证分型为:血热毒盛,寒湿侵袭、脉络瘀阻、血虚风燥、肝肾亏虚等五型,对证治疗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疗效,现予介绍,以求同道斧正.
作者:孙治安;李相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优选红花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红色素和黄色素为指标,考察渗漉流速、乙醇浓度、收集量对提取效率的影响.优选出红花的佳提取条件.结果:红花的佳提取条件为:用50%乙醇为溶媒,流速(1~3)ml·min-1·kg-1,收集渗漉液5倍量.结论:正交实验优选出的红花提取工艺科学、可行.
作者:于红艳;董玉秀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肢体震颤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临床表现,多见于锥体外系病症,此症多顽固难愈,治疗棘手,给病人的日常生活及心理造成严重伤害.笔者以<温病条辨>中名方大定风珠加减治疗以肢体震颤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收到较好疗效,兹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杨珂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祛风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印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服用祛风通痹汤及前列地尔静滴治疗;对照组40例,弥可保注射液肌注.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为62.50%.治疗组在改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及调节血脂方面优于时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祛风通痹汤治疗DPN疗效肯定.
作者:梁晓夏;王彦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对100例艾滋病相关皮肤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艾滋病患者皮肤病的状况与普通皮肤病有很大区别.如普通人患带状疱疹,治愈后可获得终身免疫,而艾滋病者惠带状疱疹治愈后,仍可第二次复发,说明可能与艾滋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有关.
作者:何英;徐立然;王丹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当今社会临床常见病,Igl其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引起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从而使机体发生心、肺、脑并发症乃至多系统脏器损害,生活质量明显降低,甚至发生粹死.同时患者因疲劳嗜睡,易诱发工伤、交通事故和其他意外从而造成社会危害,已引起全球广大学者的关注.正确的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可以逆转疾病的发展,取得较好的疗效.近年来西医对此病的认识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治疗上多采用人工机械通气,但成本高、治疗不方便,患者难以接受.而在内科治疗方面尚缺乏确切有效的药物,中医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已有一定的认识,并在中医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经验,针对病因病机辨证施治进行整体调节,能改善本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现就近年来对本病在中医治疗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秦玉玲;王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主要表现为肌衄,其病位可涉及肝、脾、心、肾、肺等脏,病理多责之火、瘀、虚三种,临床分型为热盛破血证,阴虚火旺证,气不摄血证,瘀血内阻证等,本文对其运用中医药治疗进行了综述.
作者:吕昆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索8周游泳运动和葛根素干预对雄性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RBP4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高糖高脂肪食物喂养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茵素部分破坏胰腺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放射免疫法等方法观察游泳运动和葛根素干预对大鼠附睾脂肪组织RBP4蛋白表达和胰岛素敏感的影响.结果:糖尿病游泳组、糖尿病葛根素组和糖尿病游泳、葛根素联合应用组附睾脂肪组织RBP4蛋白表达较糖尿病组分别显著下调,HOMA-IR明显降低(P<0.01);RBP4蛋白表达与HOMA-IR呈正相关(r=0.977,P<0.01);结论:游泳运动和葛根素干预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附睾脂肪组织RBP4蛋白表达,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作者:张明军;王清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