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熙
目的: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的痰培养病原菌谱以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的敏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36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培养获得的菌株及药物敏感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60例痰培养呈阳性结果者共196例,阳性率为54.44%.其中位居前三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绝大多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仍然敏感.绝大部分细菌均对青霉素类和头孢唑啉耐药.讨论: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对常用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所以治疗时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
作者:潘慧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疗效.方法:针对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患者34例,经手术方法,在围手术期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在本组34例中,治愈31例,术后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梗阻1例.结论: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雪颖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分布宽度(RDW)及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对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中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K5000型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50例健康体检者及100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者进行血常规测定,并进行红细胞的MCV及RDW的对比监测及分析.结果:(1)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中48例MCV明显降低,RDW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2)18例无转铁蛋白血症例中MCV及RDW均高于正常范围,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3)6例慢性感染性贫血MCV均在正常范围,RDW均略高于正常,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4)14例β地中海贫血例中13例,铁粒幼细胞贫血中12例MCV及RDW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上述几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中的红细胞的MCV及RDW的改变各具特征,这充分表明MCV及RDW对诊断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高了血常规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很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卿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探讨乳腺癌术后护理、康复指导.方法:通过49例乳癌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实践经验,资料分析结果,改进护理措施,采取患侧手臂的护理,化疗,心里护理和功能锻炼,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实践证明,我们的护理措施是行之有效的,使患者术后恢复了自信,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王文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针刺走罐配合科学饮食减肥瘦身的疗效.方法:随机设置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针刺走罐配合科学饮食.对照1组34例采用针刺走罐治疗.对照2组单纯科学饮食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显效率为50.O%,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85.4%,显效率为20.6%,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62.5%,显效率为6.3%,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走罐配合科学饮食有较好疗效.
作者:张智芳;蔡琛;王海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研究HSP70、ICAM-1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胃腺癌手术切除标本,其中维吾尔族30例,汉族30例,所有患者术前未行放疗和化疗,高、中、低分化腺癌例数分别为11、28、21例.淋巴结有转移19例,未见淋巴结转移41例.另选切端正常黏膜组织10例作对照.所有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后常规石蜡包埋.以上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诊断明确无误.观察HSP70、ICAM-1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的关系.结果:(1)60例胃腺癌组织中HSP70、ICAM-1的表达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5.0%(21/60)、51.7%(31/60).而在胃粘膜正常组织中,HSP70、ICAM-1的表达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0/10)、10%(1/10).(2)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织中HSP70高、中、低分化腺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23%、25.0%、57.1%,χ2值是4.677,P<0.05.ICAM-1在高、中、低分化腺癌不同分化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5%、32.1%、81.0%,χ2值是5.421,P<0.05,统计学均有显著性差异.(3)胃腺癌淋巴结有癌转移及无癌转移的HSP7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4%、29.3%.χ2值是1.956,P>0.05.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胃腺癌淋巴结有癌转移及无癌转移的ICAM-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2%、46.3%,χ2值是3.143,P<0.05.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4)胃腺癌临床分期为T(0-1)及T(2-4)HSP70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8.9%、60.9%,χ2值是7.127,P<0.05.胃腺癌临床分期为T(0-1)及T(2-4)的ICAM-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5.1%、78.3%,χ2值是6.442,P<0.05.结论:不同分化程度的胃腺癌HSP70、ICAM-1在低分化腺癌高表达提示HSP70、ICAM-1与胃腺癌的恶性程度有相关性,淋巴结转移、无转移胃腺癌组织中,ICAM-1的表达提示其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作者:肖立新;肖雪晴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月~2009年7月各种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所进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论: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采用康复欣液切口腔内保留能促进切口愈合,此法经济价廉,可操作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陈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对医院药库进行规范化管理.方法:从改善硬件设施,规范药品的采购、入库、储存、出库、近效期药品和特殊药品等方面的工作模式进行探讨,并对医院门诊药房特别需要注意的方面进行论述.结论:鉴于药品的重要性,保证药品质量安全是每个医药管理人员的职责.
作者:王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加强急诊科的护理质量控制,对提高急诊急救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对急救患者的正确诊断、成功治疗和有效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急诊科的护理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为:加强医院急诊科的硬件建设,保障基本医疗护理的需要;加强医院急诊科的软件建设,提升医务人员的服务技能;医务人员要更新管理和服务的观念,提高和改善服务意识;医院要规范服务流程,保障救护的措施到位;实施风险意外管理,制定有关的防范应对对策.
作者:郭艳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器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60例牙周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65颗牙)采用钢丝结扎与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观察组(80颗牙)采用固定矫治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的治疗效果、牙齿松动度、固定物完整性及牙槽骨重建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牙齿松动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成功率为93.3%(75/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39/65),P<0.05.且观察组的同定物完整性、牙槽骨重建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定矫治器可有效的防止牙周病治疗的固定物松脱,有利于畸形的矫治和牙周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玮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联合介入输卵管再通术治疗女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实验组22例,对该组患者行介入输卵管再通术,术后服用活血化瘀的中药(红花、当归、桃仁、路路通等),连服3月,然后随访12个月;对照组23例,仅行常规单纯输卵管再通介入治疗.结果:治疗组术后症状改善显著的患者20例,术后一年随访症状没有改善者2例,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症状改善显著者18例,术后一年症状没有改善者5例,总有效率78.29%;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7.16,P<0.01).结论:活血化瘀中药配合介入输卵管再通术的治疗,可以提高疗效,无不良反应,病人耐受佳,可作为输卵管再通术治疗不孕不育的优选方法.
作者:王桂春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加曲班治疗组(25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25例).治疗组予静脉滴注阿加曲班,开始2 d内每天60 mg,24 h持续静脉滴注,其后的5 d每天20mg,一日一次静点,同时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舒血宁,依达拉奉等脑保护治疗;对照组不用阿加曲班,其他同治疗组.两组治疗14 d后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结果:治疗组CSS、BI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应用阿加曲班联合脑保护治疗有效.
作者:赫丹丹;李永男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产科80例有先兆早产的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起效时间,有效时间,延长孕周时间,新生儿出生结局,不良反应及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使用盐酸利托君的治疗组起效时间,有效时间,延长孕期时间均显著高于使用硫酸镁对照组.治疗组新生儿状况改善,不良反应率下降,患者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盐酸利托君抑制宫缩作用强,能有效地延长孕周时间,成功率较高,安全有效,可作为目前治疗先兆早产的首选药物.
作者:石洁花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中三氯叔丁醇的含量.方法:采用固定液聚乙二醇的毛细管柱程序升温;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监测.结果:三氯叔丁醇的进样量在0.010~0.101u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加样的回收率为101.3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有效.
作者:宋建建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膝关节腔内透明质酸钠注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内服、外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73.7%.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腔内透明质酸钠注射联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唐志宏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本文从植物形态、性状、显微、理化等方面,比较鉴别西洋参、人参的正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更好地指导临床,准确用药.
作者:宋秀菊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我科自2005-2011年,5年内共收治食管癌病人病人396人,其中男235人,女161人,通过调查及详细询问诱因发现这些病人与经常食用腌制食品的有342人,遗传因素有40人,热饮热食268人,吸烟的有302人,饮食局限的有76人,其他的有20人,通过以上流行病调查我们证实了诱发食管癌的成因,虽然现代医学仍不知道引起食管癌的真正原因,但还是发现一些会增加患食管癌的危险因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简介如下:
作者:牛之芬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随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观察治疗效果和止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平均止血时间(19±4)h,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6%,平均止血时问(29±5)h.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止血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奥美拉唑联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肯定,再出血率低、不良反应少.
作者:谢妙时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浮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疗效方法.方法:将10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口服阿米替林;治疗组采用浮针针刺穴位,并用复方丹参、2%利多卡因、维生素B12混合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结果:治疗组在起效时间、镇痛及总体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配合穴位注射能显著提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
作者:贺青涛;刘悦;曾科学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保持内科老年病人的良好心境,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疗.方法:根据内科老年病人在住院过程中存在的心理状态,采取正确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效果采取正确的、有针对性护理措施,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治疗信心.结论:正确的心理护理能保持内科老年病人的心境,促进病人的康复.
作者:李琼芝 刊期: 2011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