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美凤;熊美泉;文芳
目的:探讨针刀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针刀松解术适当结合手法腰椎整复.结果:本组选择相关病人168例.临床治愈135例,占80.013%;显效30例,占17.85%;总显效率为98.2%.结论:针刀松解术结合手法腰椎整复是当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 Lumbar disc prolapse LDP)在下腰痛(Low back pain LBP)中占33%左右,用手术疗法副作用大、疗效低、费用高,常规非手术疗法疗效甚微,是临床上棘手的疾病.我们选择适应症相符的病例进行针刀松解术适当结合手法腰椎整复取得了显著疗效,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突症)又叫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或髓核脱出症,是腰骶腿痛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2007年5月以来,我们用消痛液注射加针刀松懈术治疗腰突痘168例(以下简称针刀租),同时将2007年5月以来用消痛液注射加针刺1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下简称针刺组),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对比报道如下:
作者:刘镜洪;吕芙蓉;姜琳昭;王洪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高热引发的小儿惊厥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总结对高热惊厥小儿护理时的注意事项.方法:将168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抗惊厥药物治疗和常规的退热、原发病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退热和原发病治疗,不给于任何的抗惊厥药物治疗.结果:168例患儿治疗1~2周之后全部痊愈出院,2年内随访,治疗组84例有惊厥复发的18例,复发率为21.4%,对照组84例有惊厥复发的39例,复发率为46.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以认为抗惊厥药物有利于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并可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在应用抗惊厥药物的基础上,护理患儿时还应保持环境安静、进行物理降温、注意饮食调护等,降低惊厥引发的脑损伤,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良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护生在护校学习并掌握了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如何让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完美结合,顺利完成由护生到护士的角色转换,带教老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操 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操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有了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操,才能拥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对病人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
作者:于洪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方剂配伍中药物功效的发挥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用药的剂量、药性、药物间相互关系等多种相关条件.通过对各因素的分析、试验及结果讨论得出:组方药物剂量、药物功效间作用、药物的寒热属性及甘草等特殊药物都是影响药物功效在方剂配伍中发挥的重要因素.
作者:院民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疗效不满意的患者行血管性与非血管性介入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疗效不满意的27例患者,进行血管性与非血管性介入联合治疗,评价其肿瘤细胞坏死率及患者的生存率.结果:27例患者经联合介入治疗后,肿瘤细胞完全坏死率81.48%;患者生存6个月、9个月、一年以上、超过一年半的生存率分别为100%、92.59%、81.48%、66.67%,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管性与非血管性介入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提高肿瘤的坏死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多;王志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外科急性腹痛(也称急腹症)是外科常见临床症状之一,总结外科急性腹痛的观察与护理,对急性腹痛患者严密观察腹痛及伴随症状、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的变化,鉴别是否为外科急腹症,可提供诊断依据,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对诊断未明确者慎用镇痛剂,重视身心整体护理及周密的术前术后护理,特别是术后给予有效的半卧位及早期下床活动,预防并发症,使病人早日康复.现结合临床护理实践浅谈如下体会.
作者:颜淑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开辟新的药物资源,研究植物药新的化学有效成份,离不开实验的基础工作,作为一个医药工作者,为开展丰富的药物植物资源,作一些基础的研究工作是应该的.贯叶连翘浸膏的工艺研究,对进一步提取该中药的有效成份有重要的意义.目的:研究贯叶连翘有效成份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TLC法进行定性比较.结果:确定自制贯叶连翘浸膏与贯叶连翘浸膏对照品及金丝桃素对照品斑点相一致.结论:此研究方法实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雷承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加,巩膜、皮肤、粘膜黄染、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引起该病的原因除生理性黄疸外,还有母乳性黄疸,ABO溶血、新生儿感染等.严重的可引起核黄胆,造成严重神经系统的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蓝光治疗作为降低血清间接胆红素的有效方法,是通过蓝色光谱照射,使未结合胆红素光氧化分解为无毒的水溶性衍生物,易于从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而退黄的方法.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姚银兰;贵州·凯里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进行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给予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对产后出血进行预防,对照组单纯给予缩宫素预防,对两组临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观察组中有1例出现轻微瘙痒症状,停药后缓解.结论:缩宫素受体在较多的情况下,对缩宫素越敏感.半衰期为3-10min,作用快,但维持时间较短,且药敏在个体中存在较大差异,单用缩宫素行子宫收缩效果不佳.米索前列醇作用持久,半衰期长,两者共同作用可起到协同效果,有明显个体差异的药物敏感性,达到促进宫缩的目的,使产后出血得到了有效防治.
作者:耿学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小儿脑性瘫痪病因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目前公认的脑瘫病因主要有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疽及迁延性黄疽、早产、未熟儿.新生儿痉挛、新生儿脑血管障碍.作者认为,应把脑瘫病因学研究转入胚胎发育生物学领域,重视对孕期孕母相关环境、遗传因素及相关疾病等多种因素的探讨.
作者:布力布力克孜·阿不都米吉提;阿布力克木·库尔班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人数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在我国,20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9.7%,糖代谢异常人群高达15%.由此可见糖尿病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作者:刘双;李柏岩;张春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动态观察中医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以此来了解其治疗效果.方法:应用金标法检测病人72例,用药前检测两次,之间间隔20天.并分别于用药后15天和30天再作检测.治疗前两次检测虽然均高于20mg/L,但两次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中药治疗15天检测和治疗前第二次检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30天的检测结果则和治疗前第二次检测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作者:牛军启;刘倩倩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建立参芪健胃颗粒中芍药苷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VP-ODS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为230nm,流速为0.8mL·min-1,柱温为30℃.结果:芍药苷进样量在0.1626~1.0841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45%,RSD为1.28%(n=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作为参芪健胃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春丽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参附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仅给予放射治疗,参附组在放疗期间给予参附注射液50ml(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放疗后随访3至6个月,比较两组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结果:0、1、2、3、4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对照组为33%、27%、23%、12%、5%;参附组为40%、38%、17%、5%、0.参附组放射性肺炎有降级趋势,≤2级RP例数增多,3、4级RP例数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以降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并降低放射性肺损伤的严重程度.
作者:王强;叶涛;陈宏林;谢玉秋;张旭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潜阳安神汤治疗不寐的疗效.方法:将56例不寐患者用潜阳安神汤治疗.结果:治愈30例,好转21例,末愈5例,总有效率91%.结论:潜阳安神汤治疗不寐具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丰志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患者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4例经螺旋CT检查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观察血栓累及的部位、程度及范围.结果:PE诊断的直接征象显示,中心型充盈缺损24例;平扫的间接征象为局部肺纹理稀疏16例,胸腔少量积液22例.结论:多层螺旋CT敏感性高、方便、无创伤、无并发症,为临床及早发现并明确诊断PE的可靠检查手段之一,对于PE的诊断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志夫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结肠灵保留灌肠对慢性结肠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和地塞米松保留灌肠,观察组予结肠灵保留灌肠,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6.7%,观察组总有效率87.5%,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肠灵保留灌肠是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急性期患者的有效方法.
作者:肖政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索利用中药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方法.方法:对照组,治疗组均采用常规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微循环治疗,对照组采用丁胺卡那、654-2、胰岛素换药,治疗组给予中药熏洗、中药换药等处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96.4%,两组比较p<0.01.结论:中药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耀武;曹红九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侧卧位病人体位摆放的工作心得.准确的体位不仅易于术野的暴露,而且易于医生准确方便操作,更可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正确的体位摆放,不仅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而且有利于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于敏;杜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综述了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探讨其应对措施,主要采取面对、淡化等较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以达到减少或控制压力源的目的,对维护病人权益,体现医院职能,更好地推动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
作者:万小亚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