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热尼沙·塔瓦尔
目的:制备清脑消痛丸,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并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研究.方法:照薄层色谱法试验鉴别川芎、白芷,制定质量标准;小鼠灌胃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研究.结果:本药制备合理,制剂稳定,按高浓度及小鼠灌胃大容量(0.4ml/10g),计算小鼠的给药剂量为26.92g/kg,按公斤体重计算,相当于60kg体重成人每日用量(0.09 g/kg)的299倍.结论:本品制备工艺可靠,质量可控,口服给药是安全的.
作者:王映联;何继红;王世彪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早期喂养、游泳和抚触;对照组常规护理.记录胎便初排及转黄时间、新生儿体重、经皮测胆红素值.结果:干预组经皮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增加新生儿体重、降低胆红素值,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作者:卜庆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文章对医院中药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从抓好质量关,树立竞争意识,改善服务态度等多方面进行了浅述.
作者:肖新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急性腹泻多由细菌及病毒感染而发,以腹泻、腹胀、肠道痉挛性腹痛等为临床症状.研究发现.在急性腹泻患者中,湿热型(腹痛、腹胀,发热、肛门灼热、口干口苦)占较高比例.本研究参照《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1]关于急性湿热型腹泻的诊断标准,采用单药番石榴叶治疗与对照思密达对比,发现番石榴叶组效果理想,其价格低廉、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尤其适合医药不便的农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
作者:陈明仁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随着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不断改进,灌注培养体系以其特有的优势取得了广泛的发展.本文依据不同灌注培养系统的特点划分分为微载体悬浮灌注培养、悬浮细胞截流灌注培养、流化床及固定床灌注培养等几类,并对各类型的灌注体系进行了概述.随着单克隆抗体药物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大规模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不断提高.利用动物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已成为当前生物制药的发展方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灌注培养技术的出现为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作者:吕中华;李国军;王锐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患儿,男性,3月,因“口腔肿物影响进食3月”,于2010年3,月入院.患儿母亲代诉患儿出生后即发现口腔有2个椭圆形肿物,表而光滑,淡红色,基本充满整个口腔,影响吸允及闭嘴,患儿3个月龄后肿物与出生时大小无明显变化.查体:口腔内有2个椭圆形肿物,一个位于右侧舌中前1/3,大小约20×18×4.5cm,另一个位于硬腭左侧中部,大小约2.5×2.0× 3.5cm,肿物均呈淡红色,表而光滑,质软,基底宽.
作者:梁永宏;谢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用综合的方法对Ⅲ级膜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本院Ⅲ级视膜脱离36例,应用巩膜外冷凝、垫压、环扎、压力空气作分离膜牵引的操作工具,塑形充填于Ⅲ级膜视膜脱离的治疗.结果:30例治愈,治愈率为83%,未愈6例.结论:应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Ⅲ级膜视网膜脱离对于尚无配套内路手术条件的医院,或不能支付昂贵的手术费用贻误治疗的患者是可行的方法,可以使患者恢复部分有用的视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万初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早期整体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脑梗死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整体康复护理训练.并对每例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进行Fugl-Meyer评定法评定上下肢运动功能;观察两组患者肌肉萎缩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足下垂、足内翻、肩关节半脱位和肩痛等;观察两组患者肌力的改善情况:肌力提高2个级别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功能均有提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功能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减少.结论:整体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孙静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72小时内的脑出血患者60例,出血部位在基底节、脑叶和丘脑,中医辨证为风火上扰,痰热内闭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根据住院时间的长短,治疗2-3周,然后随访90天,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意识改变情况,血肿吸收情况,NIHSS评分,合并症及死亡率,以及随访90天时mRS评分等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意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及血肿吸收情况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合并症较对照组减少,90天mR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可以加快意识恢复,减少并发症,改善90天的mRS评分.
作者:谭爱玲;吕端;袁民绍;魏博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节切断术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本院2008年3月-2011年2月38例手汗症患者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节切断术,并进行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治愈33例,术后双手转暖,症状完全消失,手掌皮肤温度升高>1.5℃;好转5例,术后双手转暖,手掌出汗症状较前明显减轻,手掌皮肤温度升高1.5℃;无无效病例.结论: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节切断术对手汗症有理想的疗效,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是其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叶翠萍;黄燕菊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加强医院医学服务是推进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对医院、患者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医院的医学服务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建立健全药学服务的法律法规、转变观念和完善药学服务机制.
作者:孙静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肛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观察记录患者围手术期的饮食、疼痛、伤口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的护理结果.结果:经过细心的治疗与护理,50例肛瘘患者中,47例一次性治愈,治愈率为94%.且术后随访时间为5个月-3年,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的出现.结论:肛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伤口的愈合尤为重要,值得推广应用干临床.
作者:彭高慧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的现状,并且阐明了中医药理论防治乙肝的机制、定位和优势,详细介绍了多种抗乙肝病毒颇有疗效的单味中草药及其中有效化学成分.后,笔者指出了目前临床上治疗乙肝的存在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蓝明雄;谢仕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或仅见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常用的药物有抗凝、降纤、溶栓、防止脑水肿、神经保护剂、扩容、扩血管和活血化瘀、通脉舒络、豁痰开窍、醒脑安神、益气固脱等中药.
作者:马春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症的患病率日趋增加且愈发低龄化,成为全球流行病,其伴随的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如何安全有效地防治肥胖症一直都是医学界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目前肥胖症的发病机理和防治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丁岚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索利用中药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方法.方法:对照组,治疗组均采用常规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微循环治疗,对照组采用丁胺卡那、654-2、胰岛素换药,治疗组给予中药熏洗、中药换药等处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96.4%,两组比较p<0.01.结论:中药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耀武;曹红九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诊断、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7年3月-2010年7月收治的1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7例患者经治疗后,随访6-12月,均恢复良好;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应规范化,当积液量大、积液明显增加、或积液转化为血肿时则需积极行手术治疗.
作者:华瑞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作为终止正常早孕的一种非手术方法已广泛用于临床,用于稽留流产尚处在临床观察中,稽留流产可造成稽留时间过久,可能发生凝血机制障碍,导致DIC,造成严重出血.
作者:黄群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结节性红斑的发因、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收集39例结节性红斑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病因、临床特征、治疗反应及转归.结果:结节性红斑多发生在青年女性中;病因较复杂,其中结核杆菌感染12例,链球菌感染13例,合并有结缔组织病3例,淋巴瘤1例,病因不明7例.主要表现为双胫前的疼痛性红斑、结节,可伴有关节痛和发热等全身症状.患者对治疗反应较佳,预后良好.结论:结核杆菌以及链球菌等感染是结节性红斑的主要发病原因,要根据不同病因对结节性红斑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曾田青;范华;颜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总结儿童鼻窦炎在临床表现与治疗上的特殊性.方法:儿童鼻窦炎患儿经鼻负压治疗、鼻喷激素、上颌窦穿刺综合保守治疗,部分患儿配合腺样体刮除术.结果:综合保守治疗治愈率达96.4%,配合腺样体刮除术治愈率可达99.9%.结论:儿童鼻窦炎早期药物治疗非常关键.
作者:张薇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