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围术期平衡针促醒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非随机对照研究

奎瑜;陈秀华;韩富;王文远

关键词:围术期, 重型颅脑损伤, 平衡针, 昏迷
摘要:目的 探讨围术期平衡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的促苏醒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观察研究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30例分为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平衡针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疗程、2疗程、3疗程进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治疗1个疗程,GCS评分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3个疗程,GCS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示平衡针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可能有促苏醒作用,从而缩短患者昏迷时间.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股骨顺粗隆间骨折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我院于2005年-2008年共收治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股骨顺粗隆间骨折53例,在积极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上,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张银良;张竹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90例不同病变程度(轻度组30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30例)的HIE患儿和30例正常新生儿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并对患儿组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动态测定(分别于治疗第7天、第14天和第30天).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IE患儿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且病变程度越重下降越明显,其中轻度组下降至(9.97±0.97)mg/L,中度组下降至(9.01±0.32)mg/L,重度组下降至(6.34±1.50)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病变程度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过程中,随病情的好转,血清脂联素水平有上升的趋势,在治疗第7天、第14天扣第30天与第1天相比,脂联素水平持续上升(P<0.01),且在治疗第30天与对照组比较,轻度组与中度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E患儿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神经系统损伤程度和炎症存在状态呈明显的负相关,连续测定HIE患儿血清脂联素水平,对病情估计、用药指导、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卢志权;侯燕明;林冬云;杨彩娴;冼英杰;李玉权;邓惠燕;李介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碳氧血红蛋白在一氧化碳中毒动物体内的死后分布

    目的 研究碳氧血红蛋白在一氧化碳(CO)急性中毒家兔和大鼠体内的死后分布.方法 实验大鼠和家兔通入CO致死后,取心血、体腔液和各脏器组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样品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饱和度.结果 大鼠体腔液和心血中HbCO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兔肌肉与心血中HbCO含量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样品与心血HbCO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CO在家兔和大鼠体内广泛分布,心、肝、睥、肺和肾HbCO含量可以作为CO中毒死因判定的依据.

    作者:曹洁;贾娟;贠克明;梁丽君;王玉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脑钠肽结合超声多普勒评价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目的 采用血浆脑钠肽(BNP)浓度测定结合超声多普勒心动图的参数来评价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为临床提供判断舒张性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的敏感和特异的客观指标.方法 选择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85例(心力衰竭组),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1例、Ⅲ级36例、Ⅳ级18例,以及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血浆BNP浓度,超声多普勒结合组织多普勒显像(TDI)测定左室结构、左室舒张功能及左室舒张末压.结果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且随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P<0.001).舒张性心力衰竭组左房内径(LA)、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舒张早期流速峰值/舒张早期速度峰值(E/Em)较对照组升高,E/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降低(P<0.01),血浆BNP浓度与E/A比值呈负相关(r=-0.634,P<0.01),与E/Em比值呈正相关(r=0.728,P<0.01).结论 血浆BNP浓度测定结合超声多普勒心动图的参数判断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简便准确.

    作者:于健;关锐;张英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益气活血方对球囊损伤大鼠颈总动脉胶原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方对球囊损伤大鼠颈总动脉增殖的干预机制,对损伤血管壁Ⅰ型、Ⅲ型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进行观察.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方大、小剂量组,球囊损伤前1 d给对照组与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益气活血方组给予中药灌胃,至第5天和第28天处死大鼠,取其损伤的颈总动脉,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个时相点MMP2蛋白和第28天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Ⅰ型胶原及MMP2表达阳性,对照组Ⅲ型胶原表达阴性或有极少量表达,模型组各指标表达明显增多,用药后各组表达显著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益气活血方大、小剂量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对球囊损伤后血管增生的抑制作用机制与下调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及MMP2的表达,抑制血管细胞外基质,进一步减少血管重构有关.

    作者:艾文;唐其柱;程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益气化瘀汤治疗心源性瘀血肝36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9例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男33例,女26例,年龄21岁~66岁,平均48.5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5例,肺源性心脏病16例,心肌病8例,心包疾病5例,先天性心脏病5例,均有反复右心衰竭或全心衰竭.全部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梁胜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不同类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heartprotect musk pill,HMP)治疗不同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 4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和B组(20例),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C组(20例)和D组(20例).A组和C组给予HMP 2丸(每丸22.5 mg)1次,每日3次;B组和D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1片(30 mg)1次,每日1次口服.经40 d治疗后,比较A组和B组,C组和D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和B组在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日耗量、改善心电图ST压低总和(∑ST),改善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各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和D组在以上各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C组和D组在发生不良反应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于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麝香保心丸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的疗效相仿;而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麝香保心丸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赵磊;周逸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6例家族性特发性房颤临床及超声心动图分析

    无确切病因的房颤称为特发性房颤,特发性房颤临床上常见,但家族性特发性房颤罕见,近我院收治1例,根据先证者线索,经咨询及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其家族中两代共6人患本病,分别为先证者、先证者的姐姐及其四个子女.现对其临床及超声心动图分析如下.

    作者:姚玉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蝮蛇抗栓酶治疗急性发作期慢性肺心病146例

    目的 探讨蝮蛇抗栓酶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29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6例)和对照组(15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蝮蛇抗栓酶0.75 U溶于250 mL生理盐水或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4%,对照组为59.6%(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氧分压(PaO2)明显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蝮蛇抗栓酶对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高黏滞状态有明显治疗作用.

    作者:刘玲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自拟清热化痰方治疗痰热型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清热化痰方对痰热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6例痰热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均予阿司匹林、尼莫地平为基础治疗后,将其中54例予清热化痰方治疗(治疗组),52例予培他啶治疗(对照组),结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评定,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和痰热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75.93%与对照组71.15%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痰热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化痰方可明显改善痰热型脑梗死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和痰热症状.

    作者:尹爱兵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前列地尔与西洛他唑联用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与西洛他唑(Cilostazol,CS)联用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 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用前列地尔组与联用西洛他唑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观症状、血管踝臂指数(ABI)、大行走距离和足背动脉血流量的变化.结果 前列地尔组与联用西洛他唑组间歇性跛行、疼痛感及麻木感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显效率比较西洛他唑组明显高于前列地尔组(P<0.05),在冷感改善方面联用西洛他唑组明显好于前列地尔组(P<0.01).两组大行走距离、ABI、足背动脉血流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大行走距离、足背动脉血流量联用西洛他唑组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 前列地尔与西洛他唑联用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

    作者:卢冬喜;于常英;张建东;朱海英;吴颖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依达拉奉联合苦碟子对急性脑梗死C反应蛋白和IL-6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苦碟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92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和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测定血浆CRP和IL-6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CRP较治疗前分别地降低18.8%、46.7%,IL-6浓度较治疗前分别降低12.7%和9.6%,经统计学处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应用苦碟子可通过降低CRP及IL-6水平来发挥保护脑组织作用.

    作者:郑泽荣;黄敏;林风阳;刘晖;陈建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血府逐瘀汤对血管平滑肌细胞c-fos及c-jun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及其拆方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MAPK下游效应因子c-fos、c-ju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主动脉c-fos、c-jun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fos、c-jun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汤组和桃红四物组c-fos表达均降低(P<0.05或P<0.01);血府逐瘀汤组、桃红四物组和四逆散组c-jun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四逆散组c-f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可以有效降低血管平滑肌c-fos、c-jun阳性颗粒的表达,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

    作者:谢辉;龙志江;罗尧岳;周小青;李雪晶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甲钴铵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20例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甲钴铵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40例确诊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联合甲钴铵组(治疗组)和甲钴铵组(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睡眠质量的改变.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均有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19/20)和60%(12/20),睡眠质量改善率分别是85%(17/20)和55%(1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甲钴铵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梁勇前;罗蓓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超声诊断对结核性肺心病急性期中西医疗效的评估

    目的 用彩色超声评估中西医治疗慢性结核性肺心病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58例慢性结核性肺心病患者,并采用彩色Doppler观测了右室功能及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变化.结果 右室前壁增厚5.53 mm,15 d治疗后为4.89 mm,治疗前右室腔增大为30.12 mm,治疗后为28.89 mm;治疗前右室流出道增宽为33.58 mm,治疗后为31.29 mm,治疗前右下肺动脉增宽为25.35 mm,治疗后为22.89 mm.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对改善右心功能有明显临床价值,而改善左心功能尤其是收缩功能也起到一定作用,但对改善左室舒张功能无明显作用.

    作者:尉新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脂汰清颗粒对高脂血症兔血清锌、铜、镁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脂汰清颗粒对高脂血症兔血清微量元素锌(Zn)、酮(Cu)、镁(Mg)的影响.方法 将1.5 kg~2.0kg普通级雄性新西兰兔随机选取10只作空白对照组,喂普通饲料.余兔按高脂饲料配方1饲喂6周,制成高脂血症模型,再随机分为模型组、脂汰清治疗组、辛伐他汀对照组、山楂精降脂片时照组.从第7周开始,正常组喂全价营养饲料,余组改喂高脂饲料配方2.同时,脂汰清组及两对照组分别给相应溶化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给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1周后取血清检测微量元素Zn、Cu、Mg.结果 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Zn、Cu、Mg均呈降低趋势(P>0.05).脂汰清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Zn、Cu、Mg含量轻度上升,且Cu、Mg值超过空白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山楂精降脂片对照组Mg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空白组和辛伐他汀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汰清颗粒对血清Zn、Cu、Mg元素的调节作用不明显.

    作者:叶世龙;彭智勇;许文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汉防己甲素对大鼠迟发性脑血管痉挛CGRP 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汉防己甲素(Terandrine,TET)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大鼠SAH后DCVS脑组织、血管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mRNA表达.结果 对照组CGRF mRNA表达水平依次为基底节区、海马、大脑皮层和脑血管;注血3 d各脑区、血管CGRP 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注血后30min、注血后7d显著下调(P<0.01);TET组在注血3d虽然仍较同期正常对照组降低,但较同期注血组高(P<0.01).结论 TET可能是通过抑制CGRP mRNA表达下调而达到防治SAH-DCVS及其所致的迟发性脑缺血的目的 .

    作者:张惠光;吴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Caspase-9蛋白的表达

    目的 研究Caspase-9蛋白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神经细胞死亡情况,再灌注6 h、12 h、24 h后缺血皮层Caspase-9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Caspase-9蛋白表达在各手术组明显升高,并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Caspase-9表达逐渐升高,于再灌注24 h到达高(P<0.01).结论 Caspase-9蛋白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作者:于荣波;刘瑞珍;徐伟丽;刘郁;谢宝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心脏损害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laematosus,SLE)是一种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脏的病变是SLE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SLE可累及心脏的各个部分,其导致心脏损害的机制与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有关.可累及心包、心肌、心内膜、冠状动脉及传导系统 [1,2],而系统性红斑狼疮所导致的胸膜或心包积液、继发肾脏疾病、高血压则可能导致进一步的心脏损害,一般可表现为冠心病、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心脏瓣膜损害和心律失常等.损害特点具有早期发生,较高的发病率和辅死率.SLE心脏受累发生率国外报道为52%~98% [3],国内报道为52%~89% [4],心血管损害目前被公认为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亡的三个主要原因之一 [5].

    作者:郭寒;蔡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86例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依伦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服用厄贝沙坦150 mg,氢氯噻嗪12.5 mg;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平欣)40 mg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2.5 mg 口服,1次/日.结果 观察组显效35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76.8%(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可靠.

    作者:周明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