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分析

邵宏元;路顺义;张振国;孙利明

关键词:自发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 急性期, 病死率, 远期预后, 生活自理, 年发病率, 病例分析, 神经科, 常见病, 资料, 住院, 治疗, 文献, 病人
摘要: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神经科的常见病.有资料报道年发病率为6/10万[1].急性期病死率高,而远期预后尚好.有文献报道在存活病人中的67%可生活自理,恢复正常工作[2].因此,减少SAH急性期的病死率是治疗的关键.现将我院1995年5月-2000年5月住院的SAH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对中风先兆证的干预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针剌对中风先兆证治疗的机制.方法对30例中风先兆病人(治疗组)针刺治疗后血浆TXB2、6-Keto-PGF1α含量进行检测,并与健康同龄人作对照(对照组).结果中风先兆证病人血TXB2含量明显升高,6-Keto-PGF1α含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提示中风先兆证病人的二者含量有改变,经针刺治疗后对此能做明显的调整,这种作用与临床疗效呈正相关.结论针刺能治疗中风先兆证,其机制可能与调整其血浆TXB2、6-Keto-PGF1α之间的平衡,改善脑血流量,提高脑代谢率有关.

    作者:章小平;林雪霞;黄凡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7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分析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神经科的常见病.有资料报道年发病率为6/10万[1].急性期病死率高,而远期预后尚好.有文献报道在存活病人中的67%可生活自理,恢复正常工作[2].因此,减少SAH急性期的病死率是治疗的关键.现将我院1995年5月-2000年5月住院的SAH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邵宏元;路顺义;张振国;孙利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通脉胶囊治疗脑梗死54例临床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06例病人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经CT或MRI确诊.男性58例,女性48例,年龄55岁~76岁,平均年龄62.7岁.脑梗死部位:基底节区42例,脑叶58例,脑干2例,小脑4例.发病时间2 d~5 d,因不在急性溶栓时间窗内,并排除脑出血,未用抗凝及溶栓药物.将106例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4例),两组一般资料、既往史、伴发病、发病时间、神经功能起点积分等基线水平无明显差异.

    作者:王萍;汪维君;陈彦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华法林预防慢性心房颤动病人血栓栓塞的临床研究

    血栓栓塞是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一大并发症,病人往往因此致死、致残.因此,我国每年有数百万病人须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栓塞发生.不同抗凝强度的华法林对慢性房颤病人血栓栓塞发生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的研究国内报道较少.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慢性房颤病人(心脏瓣膜病、扩张性心肌病所致)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继强;王新宙;张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比索洛尔联用地高辛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联用地高辛治疗风湿性心脏病(RHD)伴快速心房颤动(AF)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2例风心痛伴快速房颤病人,分析比索洛尔联用地高辛治疗前后的心室率变化及治疗后第3周长R-R间歇(≥1.5s).结果7 d内控制心室率为81.63%(18/22),21例病人睡眠中检出长R-R间歇,清醒后消失.结论比索洛尔联用地高辛是控制RHD伴快速AF心室率安全有效的方案.

    作者:杨达夫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益气活血片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片对脑缺血大鼠模型学习记忆和凋亡相关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不完全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观察益气活血片在防治脑水肿,改善学习记忆能力以及神经细胞凋亡相关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结果益气活血片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治疗后脑水肿减轻,可显著提高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模型组Bcl-2、Bax表达明显增强,益气活血片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均可降低缺血中心区和周围区Bcl-2的表达,益气活血片高剂量组降低缺血中心区和周围区Bax的表达,中剂量组仅降低中心区Bax的表达.结论不完全性脑缺血与细胞凋亡有关,益气活血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根成;胡金城;朱成全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附子对谷氨酸钠致癫痫大鼠脑电图的影响

    目的研究附子提取液对癫痫大鼠发作的影响.方法以大鼠为实验对象,用谷氨酸钠致癫痫,采用脑电图,观察附子提取液对癫痫模型大鼠大脑皮层放电的影响.结果腹腔注射附子提取液后可使癫痫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明显减少,发作间隔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附子提取液具有抑制谷氨酸钠诱发癫痫的作用.

    作者:吴萍;陈红;钱小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理学研究进展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冠状动脉斑块破裂,继而血栓形成表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目前认为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起源于破裂性斑块、侵蚀性斑块和钙化结节.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血管病变有一定联系.

    作者:白枫;吕吉元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乌灵胶囊治疗颅脑外伤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治疗早期颅脑外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8例早期颅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78),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n=80),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乌灵胶囊3粒,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4周治疗后,治疗组在急性期症状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乌灵胶囊佐治早期颅脑外伤综合征疗效确切,可避免或减少颅脑外伤后神经症的发生.

    作者:汪俊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博乐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65例疗效观察

    脑卒中病人除有不同程度躯体功能障碍外,同样还由于脑部的病变及家庭社会心理学等多因素而产生情感性精神障碍,如情绪低落、性格改变、喜怒无常甚至对生活产生绝望念头等,临床称为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由于其较高的发病率和对中风康复的不良影响,因而日益受到重视.2002年1月-2003年6月对65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人采用博乐欣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铭耀;赖汉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冠心病病人免疫功能紊乱及中医药干预

    冠心病(CHD)病人免疫机能常处于紊乱状态,表现为体液免疫功能亢进、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细胞亚群比例失衡、补体系统处于活化状态等.临床药物干预对调整冠心病病人免疫功能有着积极作用,其中中医药的干预研究较多,临床症状、有效指标的显著改善表明了中医药对冠心病病人免疫功能的调整作用.

    作者:李虹;张琬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生脉注射液、酚妥拉明与多巴胺联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32例

    目的比较和评价生脉注射液、酚妥拉明、多巴胺联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RHF)的疗效.方法将64例RHF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生脉注射液40 ml、酚妥拉明20 mg、多巴胺40 mg持续静脉输注,对照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硝酸甘油等常规治疗,两组其他治疗相同,均以14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副反应发生率为6.3%,对照组有效率为75.0%,副反应发生率为1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酚妥拉明、多巴胺三药联合治疗RHF,合理安全,疗效显著,较单纯西药治疗方法优越.

    作者:钟小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羚蝎胶囊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组织ATP酶的影响

    目的了解羚蝎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3组,用MCAO法复制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和脑组织ATP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再灌注后3 h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显著低于模型组,治疗组Na+-K+-ATPcase、Ca2-ATPcase、Mg2+-ATPcase活性均较模型组高(P<0.01或P<0.05).结论羚蝎胶囊能提高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组织ATP酶的活性.

    作者:朱冬胜;麻志恒;祝鋆;陈忆伟;卫洪昌;徐敏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得高宁治疗高血压100例疗效观察

    得高宁-硝苯地平缓释片,是一种较常用的抗高血压药,为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临床应用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近年来,降压药物种类发展迅速,但得高宁仍然以它良好的降压效果和合理的价格受到高血压病人的欢迎.我院自1999年2月~2004年2月用该药治疗高血压100例,临床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玲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5F共用型造影管经右侧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近年来,随着心导管器械的小型化,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人治疗已逐渐增多,成为一种有益的替代途径.通过对我院20例采用较小直径5F共用管经右侧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总结,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

    作者:杨和平;宋艳霞;张芸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幽门螺杆菌致冠心病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近年来冠心病(CHD)的发生与发展的新危险因素研究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大量研究资料证实,微生物的感染可能是促进CHD发病的因素.本文就幽门螺杆菌与冠心病的研究状况及中药防治进展综述如下.表明中药防治幽门螺杆菌致冠心病具有广阔前景.

    作者:李媛;戴万亨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息风康系列方药治疗中风病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息风康系列方药治疗中风病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174例病人,随机分为息风康系列方药治疗组140例和西药尼莫地平对照组34例.其中息风康治疗组中,采用辨证论治的原则,针对不同病证分为1号治疗组37例,2号治疗组42例,3号治疗组31例,转化治疗组30例,分别应用息风康1号、2号、3号流膏配以息风康胶囊.治疗45 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息风康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57%、100.0%、97.62%、96.77%、100.0%,西药对照组为85.29%,经统计学处理,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各组与对照组起效时间、症候疗效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结论应用息风康系列方药治疗中风病恢复期具有明显疗效.中风病恢复期病机复杂多端,不宜仅针对某一病因病机或局部病变采用单一治疗方法,应突出中医特色,根据病情演变及病机变化随时辨证施治.

    作者:曹晓岚;孙西庆;杨军;相修平;关新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血压健4号治疗气虚痰浊型高血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血压健4号对气虚痰浊型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以西药心痛定缓释片为对照组,以中药血压健4号治疗为观察组(气虚痰浊组)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观察组降血压总有效率为91.07%,与西药对照组相似(P>0.05);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2.86%,控显率为64.29%,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P<0.001).眩晕、头痛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84.91%和95.45%,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P<0.001).结论血压健4号治疗气虚痰浊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有明显的降压疗效.

    作者:陈宁;王清海;李爱华;李桂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主动脉夹层114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诊断方法,以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诊断结果.结果114例主动脉夹层病人均表现胸、腹及腰背疼痛,并伴有不同系统损害,以心、脑血管系统损害常见;MRI、CT、UCG等影像学诊断方法对主动脉夹层有极大临床价值.结论主动脉夹层病人均以疼痛为表现,可伴有各个系统损害;MRI、CT、UCG等影像学检查对主动脉夹层有极大临床价值,是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

    作者:杨春万;李挺;黄奕高;王卫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丹血蛭甲逍遥汤治疗糖尿病足3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从肝论治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糖尿病足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两组基于相同的基础治疗(扩血管、抗凝以及外治),治疗组加用丹血蛭甲逍遥汤.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Ⅱ级、Ⅲ级、Ⅳ级例数减少,恢复为0级例数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溃疡大小、肉芽例数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从肝论治糖尿病足比单纯西药治疗疗效好.

    作者:王智明;刘诗荣;呙青松;曹爱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