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闫庆娜
目的:观察氟康唑治疗肺结核合并肺念珠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03例肺结核合并肺念珠菌感染者,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均给予氟康唑治疗,疗程3周~4周,观察痰中真菌清除率及副作用.结果:老年组痰中真菌清除率89.6%,中青年组97.2%,两组副作用均较轻;结论:氟康唑治疗肺结核合并肺念珠菌感染有效、安全,尤其适合于老年患者.
作者:张建武;杨秀清;乔素芳;吉焕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在整体护理中,各项工作是硬件,护理人际关系是软件.护士作为轴心人物,如何协调好自己和周围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创造性地完成好护理程序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邓信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通过对我院检验科目立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具体操作,发现了一些常见问题,结合实践总结出仪器的一些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和正确的日常维护保养方法,以利于仪器检测的准确性和使用寿命的延长.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晚期癌症患者26例进行临终的心理和饮食护理,提供舒适的环境;结论: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作者:乔日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2 小柴胡汤的应用小柴胡汤乃张仲景<伤寒论>之方,由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炙甘草、大枣组方而成,功在和解少阳.临证见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或妇人伤寒,热入血室;以及疟疾、黄疸与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均可运用.
作者:赵晔;陈江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法莫替丁、丽珠得乐加抗生素三药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我们选择了18岁~63岁消化性溃疡病人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用法莫替丁加丽珠得乐的基础上加用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观察8周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张慧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Bcl-2和Survivin在宫颈癌变过程中的表达,以探讨宫颈癌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正常宫颈组织的石蜡标本进行Bcl-2、Survivin的检测.结果:Bcl-2、Survivin的阳性率在宫颈癌组织中与CIN、正常宫颈组织有显著性差异.Bcl-2表达的阳性率和Survivin的阳性率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Bcl-2、Survivin的表达率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Bcl-和Survivin有相关性.结论:宫颈癌组织中Bcl-2、Survivin的异常表达和宫颈癌的恶变程度有关,可作为筛查宫颈癌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作者:侯亮;穆雅琴;赵富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紫杉醇与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顺铂75 mg/m2,分3天静脉滴注,21天一周期,连用2周期;结果:31例均有疗效,总有效率(CR+PR)为38.2%(12/31),其中初治者有效率为40%(8/20),复治者有效率为36.4%(4/11).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脱发和关节肌肉疼痛;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获得较好疗效,毒副反应较小,是一个较好的化疗方案.
作者:胡志红;张月芬;杨苏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淋病患者合并其它病原体感染的情况;方法:收集2003年2月至2005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久治不愈的87例淋病患者,进行非淋球菌、念珠菌、滴虫、线索细胞和其它细胞(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等)的检测;结果:合并非淋球菌感染的49例,占56.32%,三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的26例,占29.89%;结论:对久治不愈的淋病患者,特别是女性应警惕合并其它病原菌的感染.
作者:杜增兰;张建忠;刘卫东;张秀桃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Bcl-1、Survivin、CD44V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以探讨宫颈癌的发生机制,指导其诊断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正常宫颈组织的石蜡标本进行Bcl-2、Survivin、CD44V6的检测,同时采用TUNEL法和PCR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和HPV16/18感染情况;结果:Bcl-2、Survivin、CD44V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与CIN、正常宫颈组织有显著性差异,且随着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升高,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其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HPV16/18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逐渐升高,差异有显著性,但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转移无关.AI在宫颈癌中显著高于CIN和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显著性,且其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Bcl-2、Survivin和AI均与HPV16/18感染有相关性;结论:Bcl-2、Survivin、CD44V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HPV16/18感染有关,与宫颈癌的恶变程度有关,可作为筛查宫颈癌和判断预后的有利指标.
作者:赵富玺;穆雅琴;郭俊晨;刘润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亚急性重型肝炎病人的效果及护理.方法:人工肝治疗组48例,与非人工肝对照组42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人工肝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20例,好转出院6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70.83%;对照组42例,显效8例,有效10例,好转出院11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20例,总有效率42.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0.05>P>0.01).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能迅速缓解肝脏细胞的大量坏死,阻断毒素对肝脏的损伤,促进肝功能的恢复,降低死亡率.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的无菌技术,术后合理的药物治疗和饮食指导及心理和伤口护理是人工肝支持系统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郑志红;张月铭;张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鞍区肿瘤眼部病变的特点,从眼科角度提高对鞍区肿瘤眼部病变的早期认识;方法:对18例误诊为眼科疾患的鞍区肿瘤病例的眼部临床表现及相关阳性体征、影像学检查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18例鞍区肿瘤患者早期可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视神经萎缩、视乳头水肿等眼部症状;结论:医生只有充分认识鞍区肿瘤发病情况与眼科疾病的互相关系,才可避免或减少鞍区肿瘤的误诊.
作者:夏毓;侯江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脊索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9例脊索瘤的临床表现、X线平片及病理形态.结果:29例脊索瘤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发生在骶尾部者25例.病史长者4年半,短2个月.随访5年10例术后复发.结论:脊索瘤复发率高,组织像中出现软骨化生可能是预后良好的指标.
作者:刘宁;闫庆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阑尾炎的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应用低频超声(简称低频)及高频超声(简称高频)对58例可疑阑尾炎进行检查并诊断;结果:阑尾炎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低频为42%,高频为92%;结论:高频对阑尾炎的显示率明显高于低频.
作者:李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1 病例:王某,男,7岁,因流涕、咽痛3天,发热、咳嗽1天于2005年12月9日上午就诊,患者家人诉说3天前因发汗后出院玩,于傍晚出现流涕、咽痛、自服感冒胶囊、维C银翘片、阿莫西林未见效,于1天前晚上出现咳嗽、咳痰和发热,体温38.5℃,用退热栓略微退烧.患儿既往无过敏史,曾患过肺炎.查体:T:39.5℃,R:20次/分,P:105次/分.急性发热病容,咽充血,双腭扁桃体Ⅱ度大,未见脓点.双肺呼吸音粗,肺底可闻及固定湿性罗音.心脏、腹部、四肢未见异常.血常规:WBC;14.1×109/L,中粒:0.82,淋巴:0.26.胸片示:两肺下野中内带出现大小不等的点状阴影,遂诊断为急性支气管性肺炎(细菌性).给予鱼腥草注射液100毫升、5%葡萄糖注射液150毫升加菌必治1.5克、5%葡萄糖注射液150毫升加维生素C注射液1.0克静脉点滴.另给予安痛定1毫升和柴胡1毫升肌肉注射.
作者:石天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本文详细地提出生理学设计性实验的尝试方案和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旨在加快包括生理学在内的医学基础机能学科实验教学的改革步伐,突出机能学科为临床医学服务的特点,尽快培养出大批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医学人才.
作者:施彦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综述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统计各种治疗方法.结果: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效果不同.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应个体化.
作者:刘英春;张立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降脂益肝丸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还原性谷胱甘肽注射液和降脂益肝丸,对照组口服脂必妥.治疗三个月后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的改善,化验肝功能,进行B超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而对照组为4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降脂益肝丸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明显优于脂必妥.
作者:李美英;周丽霞;张海霞;王栋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都可喜联合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有特效.本实验旨在研究都可喜联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护理体会;方法:我院从2001年3月~2006年3月五年间共收治216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均给予都可喜联合高压氧治疗和良好的护理,观察病情改善情况;结果:除2例无明显变化外,其余均在3个月内好转或痊愈.结论:都可喜联合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疗效确切,良好的护理可促进病情好转.
作者:王夏卿;张守文;陈晨;陈烜;孟爱华;张爱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更年期女性乙肝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对本组52例更年期女性乙肝患者调查其心理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暗示性护理措施;结果:51例(98%)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改善;结论:暗示性心理护理对更年期女性乙肝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作者:吴秀琳;车秀英;席利平;王励;霍润枝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