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养阴平肝汤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杜臣斌;薛立新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阴虚阳亢型, 养阴平肝汤
摘要:目的:观察养阴平肝汤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EH)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病例均为2015年12月-2016年4月在吕梁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9例)和试验组(22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养阴平肝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4.7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中医症候改善总有效率84.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5.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平肝汤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良好,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温胆汤临床应用验案举隅

    温胆汤为中医经典名方,是祛痰行气的要方,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与确切的临床疗效.导师张晓雪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主要从事脑病方向,临床善用温胆汤加减治疗中医疑难杂病,对温胆汤的临床应用有独到的见解,且临床疗效颇佳.现将导师张晓雪教授临床加减运用温胆汤经验阐述如下.

    作者:张思雨;张晓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促醒针刺疗法在昏迷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促醒针刺疗法在昏迷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对收治的昏迷患者26例(其中中风昏迷患者19例,颅脑外伤6例,心肌梗死导致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运用促醒针刺疗法进行治疗,评价疗效.结果:26例中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1%.结论:促醒针刺疗法对于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等导致的昏迷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涛;冀来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远志多糖的纯化分离研究

    目的:对远志多糖进行纯化分离,观察其具有药用功效的单一多糖,为其药用功效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远志粗多糖,用酶法和Sevage法除蛋白,活性炭脱色,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00分离纯化,并对分离得到的多糖进行初步的结构分析.结果:分离纯化得到的远志单一多糖,紫外可见光260 nm、280 nm处有多糖无蛋白质和核酸的吸收峰,在红外光谱也有表现出多糖的特征官能团.结论:推测该多糖为β-吡喃糖,而非α-吡喃糖,并且不合蛋白质.

    作者:张丽丽;孙胜杰;罗秀夏;王颖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消痔化瘀洗剂熏洗联合温和灸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痔化瘀洗剂熏洗联合温和灸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手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消痔化瘀洗剂熏洗联合温和灸、消痔化瘀洗剂熏洗、温和灸、温开水熏洗4种处理方法,治疗2w.观察4组患者在治疗14d后的临床疗效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4组术后2w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痔化瘀洗剂熏洗联合温和灸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与消痔化瘀洗剂熏洗组、温和灸组和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痔化瘀洗剂熏洗联合温和灸对低位单纯性肛瘘的术后创面愈合疗效显著,为肛瘘术后创面的愈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唐蕾;韩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养阴平肝汤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养阴平肝汤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EH)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病例均为2015年12月-2016年4月在吕梁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9例)和试验组(22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养阴平肝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4.7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中医症候改善总有效率84.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5.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平肝汤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良好,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杜臣斌;薛立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李俐教授辨治咳嗽变异型哮喘经验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之一,需要长期吸入激素治疗,预防典型哮喘的发生,但中医治疗该病有其优势.李俐教授为广东省首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在肺系疾病中医诊治有较深研究.李俐教授认为本虚标实是CVA的基本病理特征,本虚多涉及肺、脾、肾等脏腑,而标实不仅与外邪入侵有关,还与饮食不当有关.在治疗上强调驱祛外出,扶助正气.

    作者:熊艳云;李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内外合治治疗痰热郁肺型AECOPD生存质量和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合内服加减桑白皮汤内外合治对痰热郁肺型AECOPD的生存质量、BODE综合预后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中药熏洗足部和内服中药加减桑白皮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4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和BODE指数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生存质量总均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抑郁心理症状、焦虑心理症状因子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社会活动状况因子无明显改善.治疗后治疗组FEV1、6MWT、MRC及BODE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P<0.01),BMI指数无明显改善.结论:采用加减桑白皮汤合中药熏洗治疗痰热郁肺型AECOPD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生存质量、预后指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刘新宇;李俐;叶焰;里自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栀子清肝散泡脚联合优甲乐治疗肝气郁结型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栀子清肝散泡脚联合优甲乐治疗肝气郁结型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肝气郁结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联合治疗组采用栀子清肝散泡脚联合优甲乐治疗,单纯组采用优甲乐治疗.结果:经2个月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与单纯组疗效比较,甲状腺结节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时,两组甲状腺结节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毒副作用方面,治疗3个月后,两组毒副作用发生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3个月后的组间疗效相当,但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组.治疗2个月时,两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栀子清肝散泡脚联合优甲乐治疗肝气郁结型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华东;马晓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王洋教授自拟哮平方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哮平方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哮平方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和FEV1/FVC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哮平方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洋洋;李冬霞;温利强;王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葫芦蛾药材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葫芦蛾药材中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干法消解和以浓硝酸:高氯酸(4∶1)为消解剂的湿法消解两种方法处理葫芦蛾药材,利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葫芦蛾药材中Cu、Zn、Mn、Fe、Ca、Mg、Na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干法消解测定值低于湿法消解的测定值.葫芦蛾药材中微量元素含量从高到低为Mg>Ca>Zn>Fe>Cu>Na>Mn.含量测定方法的回收率为99.44%~102.22%;RSD值为1.18%~2.25%.结论:该实验建立的测定方法简便、准确、稳定性好,其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葫芦蛾药材资源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裴香萍;裴晓丽;刘海霞;孙晓丹;裴妙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加味五苓散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加味五苓散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水肿的影响,并探讨加味五苓散与甘露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水肿不同时间点的疗效差异.方法: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在脑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加味五苓散和20%甘露醇治疗,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治疗,疗程均为8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在降低脑组织MDA含量及提高脑组织SOD活性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五苓散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脑水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星瑞;王爱梅;马聪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逍遥散对肝郁气滞证视神经炎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肝郁气滞证视神经炎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的影响,为临床应用逍遥散治疗视神经炎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将60只大鼠按RAND函数随机分为正常组、肝郁气滞证视神经炎组(病证结合组)、逍遥散加肝郁气滞证视神经炎组(给药组),应用慢性应激方法建立肝郁气滞证动物模型,并采用EAE动物模型方法建立视神经炎动物模型,记录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光镜下观察视网膜形态学变化,利用上述指标评价造模成功.第14天、第28天时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光镜下观察并记录3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CGs)凋亡数量,计算各组凋亡指数并比较.结果:在免疫后第14天,除正常组外其余两组视网膜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在免疫后28 d,病证结合组视网膜的病变的程度和范围较治疗后14d时重;TUNEL法检测,14d时,正常组大鼠视网膜未见凋亡,病症结合组及给药组可见一定数量的凋亡,两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8 d时,病证结合组及给药组大鼠仍可见一定数量的凋亡,但病证结合组大鼠RCGs较14d增多,给药组大鼠较病证结合组大鼠凋亡数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对肝郁气滞证视神经炎有干预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视网膜病变程度和降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琦;柴金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舒脊片中白芍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目的:建立舒脊片中主药白芍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其制定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方法分别对舒脊片中白芍进行薄层色谱实验.结果:方法四操作简便,色谱斑点显色清晰,分离效果好,而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四可行,专属性强,可作为定性鉴别舒脊片中白芍的方法.

    作者:曾聪彦;陈逸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针刺夹脊穴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针刺夹脊穴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取两个组,每组选取抑郁症患者60例,一组在应用三环类抗抑郁药丙咪嗪的基础上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针刺夹脊穴治疗,二组只运用传统方法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丙咪嗪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一组优于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应用抗抑郁药基础上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针刺夹脊穴治疗抑郁症相对于传统单纯运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效果更好.

    作者:申尧;高建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两头尖多糖的单糖组成

    目的:测定两头尖多糖中单糖的组成.方法:两头尖多糖采用2 mol/L三氟醋酸水解后通过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测定;检测波长250 nm.结果:两头尖多糖由D-葡萄糖、D-核糖、L-鼠李糖、L-阿拉伯糖、L-岩藻糖、D-甘露糖、D-半乳糖、D-木糖)组成.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两头尖多糖的单糖组成,操作方法简便,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及稳定性.

    作者:闫攀凤;樊东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阳虚失眠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失眠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常见及多发的疾病,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其病机多从“阳热亢盛,阴血亏虚,神失其用”而立论,认为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亏,阴阳失衡[1],鲜有从阳虚论治者.然而中医治疗疾病的优势在于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对阴虚型失眠法当滋阴降火,对阳虚型失眠则当扶阳、护阳、潜阳.但就目前临床实际情况来看,医者在辨治失眠时,往往多从阴虚阳热人手,极少有虑及阳虚者.本文旨在探讨阳虚失眠的病因病机以及运用脏腑辨证的方法对其进行辨证施治.

    作者:李彪;任郭英;严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X线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X线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X线平衡针法,同时在患侧下肢及健侧上肢取穴针刺;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有效率、下肢运动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ugl-Meye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盛;文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盐酸川芎嗪与丹参素配伍的稳定性实验研究

    目的:考察盐酸川芎嗪和丹参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常用浓度,将盐酸川芎嗪和丹参素分别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使盐酸川芎嗪和丹参素的浓度分别为26 mg/L和40 mg/L,混匀后放置在室温(25±1)℃下.于0h、0.5 h、1h、2h、3h、4h、5h、6h、21 h分别取配伍液进行配伍液外观的观察,采用HPLC法测定配伍液中盐酸川芎嗪和丹参素的含量.结果:配伍液中的盐酸川芎嗪和丹参素在21 h内外观无明显变化,配伍液中盐酸川芎嗪和丹参素的含量稳定,RSD均<2.0%.结论:室温条件下,盐酸川芎嗪和丹参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稳定.

    作者:王益华;来丽丽;刘巧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乌梅汤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乌梅汤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以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乌梅汤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临床指标恢复到正常的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梅汤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人生命活动的“气化层次”特征

    中医学的气是指构成人的生命体的运动变化着的基本物质,也是指由基本物质构成的生命体的功能活动.“气”是物质与运动的统一,也是对构成人体的基本元素的同一性认识.气化,是由气运动而发生的气的存在形式的变化.气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医认为人体气的升、降、出、人有序转输活动,是气化活动的基本形式.气通过升、降、出、人有序转输,完成组成人体,推动、激发人的生命活动的过程,称为气机.

    作者:宋欣;宋泰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山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