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NA-SF在老人院老人营养评价方面的应用

窦志飞;赵玲

关键词:MNA-SF, 营养评价, BMI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很多老年人选择老人院养老.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危害大,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利用MNA-SF量表对老人院的老人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可及早发现营养不良,早期进行营养干预和制定整体护理计划,改善多数老人的健康状况,降低慢性病的发生.224例休养者中,MNA-SF值≥11者182例,MNA-SF值≤11者42例,11≤MNA-SF值≤12者26例.MNA-SF量表法简便、快捷,对老年人营养不良的评价有很强的实用性,医护管理者可据此及时了解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并进行干预,值得推广.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硬膜外麻醉在剖腹产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在剖腹产手术中对产妇呼吸和血压的影响.方法:102例产妇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多数病人术前未使用药物,穿刺点选腰2~腰3间隙,选用药物为2%利多卡因注射液.结果:大多数病人麻醉后对呼吸影响较小,麻醉平面出现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一般在20mmHg左右,其中以产前有先兆子痫及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病例血压波动较大.结论:硬膜外麻醉技术操作难度大,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手术期间要严密观察.

    作者:张夺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肾阴虚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研究建立肾阴虚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四氧嘧啶组、四氧嘧啶合甲状腺素组(简称四合甲组).观察造模后各组大鼠的一般生理情况、血糖和痛阈变化.结果:四氧嘧啶组、四合甲组大鼠均表现为神态呆滞,反应迟钝,体毛无光泽,大便干结、色黑,测定肛温和血糖值升高,体重和痛阈值降低,饮水量、食量、尿量均增加,与空白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P

    作者:朱欣佚;谢建军;王长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浅谈检验标本质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标本质量的合格与否决定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性.检验人员不仅要按标准操作程序做好标本的采集、检测,而且有责任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核实检测结果是否与临床病情相符,来判定标本质量是否合格.严格把好标本质量关,做好临床检验全程质量控制,这是每个检验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职业道德.

    作者:席菊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3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氯氮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中药顺气导痰汤治疗.8w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1.87%,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50%,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自拟冠心Ⅰ号方治疗痰浊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冠心Ⅰ号方治疗痰浊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60例冠心病心绞痛属痰浊血瘀型病例均采用自拟冠心Ⅰ号方治疗.结果:60例患者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心电图疗效显效15例,改善22例,无效23例,加重0例,总有效率为61.67%.结论:冠心Ⅰ号方治疗痰浊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周人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针刺配合远红外线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远红外线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采用针刺配合远红外线治疗.结果:60例患者中痊愈49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7%.结论:针刺配合远红外线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梁东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婴儿湿疹76例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婴儿湿疹的疗效.方法:78例病例均采用自拟中药方煎汁外涂治疗.结果:78例患儿中临床治愈61例,显效8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4%.结论: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婴儿湿疹,疗效显著,取材方便,经济实惠,药汁外涂,直达病所,作用迅速,安全可靠,无口感不适及苦寒败胃之虞,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陆奎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口服颈复康冲剂结合手法治疗颈椎病55例疗效观察

    2004年10月~2006年10月我们采用颈复康冲剂结合手法按摩治疗神经根型及混合型颈椎病5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苏理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闭合复位及经皮克式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75例疗效观察

    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X线透视下闭合复位及经皮克式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7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新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药炎克宁汤剂对大鼠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模型Bcl-2及EGFR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药炎克宁汤剂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模型大鼠输卵管上皮Bcl-2及EGFR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96只8 w~12 w Wistar 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妇乐冲剂组、炎克宁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6只.造模后20 d开始给药,给药后15 d、30 d处死各组大鼠.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榆卵管上皮细胞Bcl-2及EGFR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输卵管未见有Bcl-2 mRNA表达,妇乐冲剂组与模型组比较15 d、30 d Bcl-2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EGFR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炎克宁低剂量组Bcl-2及EGFR 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炎克宁中剂量组Bcl-2及EGFR mRNA 表达与妇乐冲剂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炎克宁高剂量组Bcl-2及EGFR mRNA表达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解毒除湿、化瘀止痛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模型大鼠,能抑制输卵管细胞凋亡,可能与调节Bcl-2和EGFR mRNA 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刘丽;高磊;侯丽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74例分析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74例妊娠满28w~不满37w的胎膜早破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妊娠满28w~34w,B组妊娠34w~37w,分析两组不同潜伏期及分娩方式孕妇的新生儿结局和孕妇感染情况.结果:A组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和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不同潜伏期不同分娩方式孕妇感染情况、新生儿结局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妊娠28w~34w期间发生的胎膜早破,主张行期待疗法,力求延长孕周,减少围产儿病死率.

    作者:何银芳;石红英;冀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电针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牵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电针治疗,15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显效率为87.9%,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两组患者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针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备解除突出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消除无菌性炎性水肿,改善神经功能等多方面作用.

    作者:张慧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传统方法与手术方法相结合治疗脾外伤患者41例疗效观察

    2001年~2006年我们采用传统与手术方法相结合治疗脾外伤患者41例,疗效显著,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加味芍甘附子汤改善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加味芍甘附子汤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血流变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尪痹颗粒组、甲氨蝶呤组、加味芍甘附子汤大中小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6组均复制成AA大鼠模型,于实验第18d开始灌胃给药,连续37d,采血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结果:加味芍甘附子汤大、中剂量组AA大鼠血流变高切变率明显降低,且大剂量组与尪痹颗粒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加味芍甘附子汤大、中、小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AA大鼠血流变低切变率明显降低,且与尪痹颗粒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加味芍甘附子汤大、中剂量组及甲氨蝶呤组AA大鼠血浆黏度明显降低;加味芍甘附子汤中剂量组及甲氨蝶呤组AA大鼠血沉明显降低.结论:加味芍甘附子汤能降低AA大鼠血液浓、黏、聚程度,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其机理与其降低红细胞聚集性、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改变血浆中大分子物质含量有关.

    作者:王醊恩;杨景锋;杨毅;赵天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病41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9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单纯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41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5.8%,不良反应率为42.1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2%,不良反应率为26.83%,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秀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8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司帕沙星联合马沙尼片口服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西药司帕沙星联合中成药前列通瘀胶囊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患者疼痛不适、排尿症状、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有效率、总评分、疼痛不适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评分、疼痛不适评分、排尿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王进喜;关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概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与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共同构成糖尿病三联症,严重影响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临床表现为四肢末端袜套样分布区域的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且多数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采用针灸治疗疗效肯定,而且安全、方便、经济、无毒副作用,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任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肝与衰老关系的理论探讨

    衰老指生物体在其生命的后期阶段所出现的进行性、全身性、内在性的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循序渐进的退化过程.肝脏可济心行血、协脾运化、助肺理气、启肾发元,直接影响着其他脏腑的功能,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升阳发阴、启陈从新的作用.肝和则体强,肝衰则体损,肝衰是机体衰老的开始.人之五十肝脏功能减退是机体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作者:王明明;张茂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复方大黄栓剂治疗慢性肾衰竭45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大黄栓剂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治疗组4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并控制在较理想水平,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尿毒清冲剂治疗,治疗组予以复方大黄栓剂治疗,疗程为2个月.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并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1%,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BUN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大黄栓剂通过降低血中的Scr、BUN,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从而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该药对于慢性肾衰竭早、中期患者疗效肯定.

    作者:于为民;李荣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2 160例患者输血前4项检测结果分析

    输血在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中是一项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但在输血治疗中由于导致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经血传播性疾病而产生的医疗纠纷,也引起了医患及政府部门的重视[1].因此,为了加强血液及血制品的安全使用,我国政府出台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作者:李桂风;刘惠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山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