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蛋白质芯片及其应用

赵文丽

关键词:蛋白质芯片, 生物芯片, 蛋白质微阵列
摘要: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大量珍贵的功能基因组数据的获得,使得蛋白质研究显得越发重要.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较传统的凝胶电泳更为方便和快速的研究方法.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结合基因工程药(干扰素)对抗乙肝纤维化的研究

    肝纤维化是指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综合症,若造成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形成的则为肝硬化.任何病因造成的肝脏损害和炎症均可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并在肝内沉积,而形成肝纤维化.近年来,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在肝硬化患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作者:青献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外台秘要方》对经络·腧穴·灸疗学发展的贡献

    <外台秘要方>是唐朝中叶王焘所纂,全书共四十卷1104门,所论的内、妇、儿、外、眼科、五官科诸病的治疗中,多有灸疗,间或有针刺,该书卷三十九专论经络、腧穴,创绘十二经彩色腧穴图,以经统穴,将所载的665穴统归于十二经及奇经之中,突破了<甲乙经>649穴之数.还对灸疗筛选艾叶的实践经过予以记载.

    作者:张登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药聪脑汤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聪脑汤和双益平(石衫碱甲)片剂治疗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疗效.方法:35例AD病人随机分为2组,聪脑汤组20例,双益平组15例;分别给予聪脑汤50 ml,口服,日3次和双益平片剂0.15 mg,口服,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8 w.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积分均有显著性改善(P<.05),聪脑汤组和双益平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和73.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聪脑汤对AD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

    作者:穆俊霞;李新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mRNA差异显示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技术和mRNA差异显示技术(different display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DDRT-PCR)者是当前为广泛应用的基因表达检测技术.前者用来大规模地了解已知基因变化,而DDRT-PCR则可以了解广泛未知基因的变化.

    作者:高丽;李杰芬;白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蛋白质芯片及其应用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大量珍贵的功能基因组数据的获得,使得蛋白质研究显得越发重要.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较传统的凝胶电泳更为方便和快速的研究方法.

    作者:赵文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综合治疗盆腔炎97例疗效观察

    盆腔炎是妇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者由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而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笔者近年来运用自拟盆腔炎方配合灌肠、针灸治疗盆腔炎97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素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自拟方治疗泌尿系结石82例

    根据中医理论和笔者十余年的临床实践,笔者用自拟方治疗82例泌尿系结石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姚淑贤;燕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加味四君子汤诱导小鼠肿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中药复方加味四君子汤抗肿瘤作用的机理.方法:1.运用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组织中凋亡细胞的超微结构.2.运用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并计数,计算凋亡指数.3.运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加味四君子汤对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1.透射电镜观察到凋亡细胞超微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典型变化.2.原位末端标记法镜下可见不同时期的凋亡细胞,加味四君子汤组凋亡指数为12.29%,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3.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加味四君子汤组G0-G1期细胞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减少,中药组处于G0-G1期的细胞占57.88%,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加味四君子汤抗肿瘤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继而导致受阻滞的细胞发生凋亡.

    作者:王玉荣;王泽时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仙人强心片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家兔氧自由基清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仙人强心片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家兔的作用机理.方法:42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地高辛组(C组),仙人强心片小剂量组(D组),仙人强心片大剂量组(E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造成家兔CHF模型,应用仙人强心片及对照药治疗后观察各组动物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血浆MDA含量上升,SOD活性下降,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仙人强心片能明显改善上述改变且优于对照组.结论:MDA与SOD是参与心衰发病的重要因素,而仙人强心片的作用机理与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有关.

    作者:韩红亚;李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扶正杀虫法治疗霉菌性肠炎30例

    霉菌性肠炎是慢性消化道疾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笔者用黄芪建中汤与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该病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利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四物合剂在药物流产中的应用体会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早孕期药物流产已有多年,但常因不全流产导致大出血、盆腔感染、或因流产不全而再次吸宫、清宫.为解决困扰多年难题,笔者观察了42例早孕妇女药物流产后加服四物合剂后的妊囊排出时间、清宫情况等,以期找出消除药物流产副作用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克华;张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系统萎缩病

    多系统萎缩(MSA)是一类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因不十分清楚,多50岁左右起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无家族史.MSA主要分为自主神经受累(即过去称SDS)、小脑症状(即以往称散发的OPCA)和帕金森症状为主(即以往称SND)的三大类表现[1].

    作者:郝丽霞;陈改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辨证施穴治疗重症面瘫52例

    面瘫是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西医多用扩血管及神经营养药为主治疗,但疗效欠佳.笔者从2000年3月至2002年10月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辨证施穴,治疗重症面瘫5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乃煜;史华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傅青主女科》论产后诸痛

    产后病多虚多瘀,由于分娩时的创伤和出血,以及临产用力,耗气亡血伤津,故产后多虚;又由于产时亡血伤津,百脉空虚,易感外邪,导致恶血当下不下,败血残留,瘀血内阻,故产后多瘀.

    作者:鄢爱珍;陈世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疏肝和胃汤对消化不良大鼠胃窦组织中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对消化不良大鼠胃窦组织中胃动素(MTL)和胃泌素(GAS)的影响,揭示其促胃动力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夹尾激怒法制作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观察治疗后模型大鼠胃窦组织中MTL及GAS的变化.结果:模型大鼠胃窦组织中MTL及GAS含量显著降低,经治疗后疏肝和胃汤各组及莫沙比利组的含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疏肝和胃汤大、中剂量组胃窦中MTL含量与莫沙比利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莫沙比利组显著高于疏肝和胃汤小剂量组;疏肝和胃汤大剂量组胃窦中GAS含量与莫沙比利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莫沙比利组显著高于疏肝和胃汤中、小剂量组.结论:疏肝和胃汤具有升高模型大鼠胃窦组织中MTL和GAS含量的作用,上述激素含量的增加及其发挥的效应可能是其促胃动力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刘松林;梅国强;赵映前;孙江桥;万晓刚;张茂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治验52例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病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病临床上治疗方法颇多,如手术切除、激光、冷冻及药物外涂等.本院自2000年1月~2003年1月采用高频电离子手术治疗去除疣体加局部外涂爱宝疗液的方法,临床疗效显著,不易复发,价格低廉,适合基层医院推广,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福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固本止漏汤治崩漏39例临床报道

    崩漏是指妇女非行经期阴道出血的证候,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生殖器炎症,肿瘤及人工流产后引起的阴道出血,皆属于崩漏范畴.笔者在临床中用自拟固本止崩汤治疗崩漏39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俊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柔肝养胃汤治疗胃痛临床观察

    近年来,笔者在对胃痛治疗的临床实践中,本着脏腑虚实辨证的原则,自拟柔肝养胃汤治疗38例胃痛患者,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爱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0例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而秋季腹泻好发于秋冬季节,尤以6个月~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高,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秀华;冯宝平;岳瑞芝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50例临床疗效观察

    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早期有效的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我们自2001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5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韩渝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山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