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严重先兆子痫患者剖宫产术行等比重腰麻的可行性分析

邢书军

关键词:先兆子痫, 患者, 剖宫产术, 等比重, 腰麻, 硬膜外麻醉, 严重低血压, 心血管系统, 血压升高, 血管痉挛, 生理特点, 重比重, 血容量, 休克, 全身, 高阻, 产妇, 病理
摘要:严重先兆子痫患者由于其病理生理特点,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心血管系统处于低排高阻状态,全身血容量相对不足[1],剖宫产时采用硬膜外麻醉或重比重腰麻时可出现严重低血压导致产妇处于休克状态.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自发性气胸23例临床分析

    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常见内科急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由于其多存在基础疾病,发生时症状不典型,容易被漏诊、误诊.收集我院2003年至2006年的60岁以上老年人自发性气胸23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姜永康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气管切开并发气管食管瘘原因分析与防治

    气管食管瘘是气管切开术后较为少见的并发症,各种原因导致气管后壁及食管前壁形成瘘管,大量气体可通过气管瘘口进入胃肠道,导致胃肠胀气,大量的消化液和食物也可通过气管瘘口涌入呼吸道,导致肺部感染、胃液腐蚀气管壁及窒息死亡等严重并发症.

    作者:曾慧;陈羽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剖宫产相关因素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产妇选择剖宫产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方法 设计剖宫产调查表,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1582例剖宫产的产妇进行调查统计.结果 我院3年来剖宫产率及社会因素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结论 对孕妇应保护、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做好健康教育,严密观察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来庆平;邱文红;王建珍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125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接受1个疗程的治疗,疗效优82例,良33例,可5例,优良率为96%.5例接受2个疗程的治疗,疗效优1例,良2例,可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河秋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我院2008年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我院2008年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共监测到药物不良反应(ADR)106例,按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类别、给药途径及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类型进行汇总统计分析.

    作者:傅岩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5例

    目的 比较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与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69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用奥曲肽加泮托拉唑,对照组34例用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加泮托拉唑.比较两组止血率、止血时间、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6 h内止血率分别为57.04%和14.71%,12 h内止血率分别为80.0%和52.94%,24 h内止血率分别为97.14%和76.47%,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6.3±2.4)h和(13.4±4.0)h,再出血率分别为5.71%和26.4%,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2%和3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沣托拉唑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明显优于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加泮托拉唑,且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是内科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宁家辉;霍大浪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婴幼儿内斜视手术治疗65例

    目的 探讨婴幼儿内斜视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76例术前常规0.5%阿托品眼膏滴眼,每日3次,5 d后验光,配戴镜6个月后观察眼位.术前3 d三棱镜后反复检查.在全麻下采用Parks切口.结果 术后随访1周~3年,65例中术后1周眼正位61例,占93.8%.术后6个月眼正位42例,占75.0%,明显低于术后1周的眼正位率(P<0.05).结论 婴幼儿内斜视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有利于提高视力、三级视功能建立.

    作者:钱立峰;张五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子宫腺肌病105例病因与防范措施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不明确,近年来有明显上升的趋势[1],相对应子宫腺肌症的发病率也有上升.虽然有很多保守治疗方法,但效果不很理想,终需要切除子宫.我院自2002年5月至2008年4月共收治子宫腺肌病105例,对其病因与预防措施分析如下:

    作者:张惠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不同血管活性药物纠正感染性休克患者高乳酸血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在本实验中选择符合感染性休克诊断标准的患者,用不同血管活性药物纠正感染性休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廷旭;朱琳;夏铭;苗龙;曾海龙;王伟;姚建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与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

    宫颈癌目前仍是危害全球女性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o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是宫颈癌发生的必经阶段.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uomavims,HR-HPV)感染已被证实是CIN及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1-3],HR-HPV DNA检测为CIN进展风险及宫颈癌发生风险提供了评估指标.

    作者:曹媛;史惠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急症抢救病例病因及死因分析

    我院急诊科于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内科儿科急诊总人数为11160例次,现将4380例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留观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急诊病种的发展趋势、病因及死因.

    作者:刘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宫腔镜联合B超监护电切子宫纵隔120例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监护电切子宫纵隔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宫腔镜联合B超进行诊断的120例子宫纵隔患者在联合B超监护下进行宫腔镜子宫纵隔电切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诊断符合率38.33%(46/120),子宫榆卵管造影诊断符合率23.33%(28/120),宫腔镜诊断符合率100%,术中均采用B超监护,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0例,流产率由术前的87.94%降到16.67%,妊娠率91.67%,其中有86例足月分娩,14例34~37周早产,10例现孕20~35周.结论 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纵隔的准确方法,而在B超监护下行宫腔镜子宫纵隔电切是治疗子宫纵隔的佳手术方式.

    作者:申玉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定君生治疗阴道炎305例

    目的 探讨定君生治疗各种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年龄20~48岁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混合性阴道炎患者共305倒.将定君生1枚放入阴道,10 d为1个疗程.结果 总治愈率为84.9%,总有效率为97.7%,细菌性阴道病治愈率为92.4%,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治愈率为78.3%.滴虫性阴道炎治愈率为79.11%,混合性阴道炎治愈率为84.9%.结论 定君生对治疗多种阴道炎均有很好疗效.

    作者:叶顺举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布地奈德联合速尿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速尿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即分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布地奈德及速尿雾化吸入.结果 治疗组在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布地奈德、速尿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及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姬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经尿道腺性膀胱炎汽化电切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提高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进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灼术,术后用丝裂霉素做膀胱灌注治疗,并定期复查膀胱镜.结果 随访4-48个月,平均18个月,58例患者中50例在术后3个月内症状消失,4例复发,均再次手术治疗,无癌变.结论 经尿道膀胱黏膜电灼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邓小虎;艾克拜尔;钱建荣;黄辉建;淦勇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所有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维生素C、辅酶A、三磷酸腺苷及甘草酸二铵等护肝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及还原型谷胱甘肽,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的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有效抑制肝脏组织炎症,减少肝细胞的变性及坏死,对慢性肝炎有协同治疗作用.

    作者:李书印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本文对B超检查360例甲状腺疾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总结,并与手术穿刺病理、临床、化验对照分析,以提高正确诊断率.

    作者:许彤;张硕;于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我院67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抽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涉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报告67例做回顾性分析,探讨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特点、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67例中药注射液引起ADR报告相关项目进行统计、归纳、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荆以皮肤反应多,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注射部位疼痛.具体品种以鱼腥草引起的不良反应多.无严重致死致残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常见有自身和人为的因素,应保持高度警惕,做好预防工作.

    作者:张新岩;李刚;刘丹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2008年我院住院处方抗生素合理应用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的抗生素应用情况,并对各个科室抗生素联用情况和不合理用药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调查住院患者的2008年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 2335张住院患者处方中含抗生素的比例为49.33%,其中单用抗生素的占73.51%,两药联用占20.44%,三药联用占4.85%,多药联用占1.20%.结论 我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李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凯西莱治疗酒精性肝炎40例

    目的 观察凯西莱治疗酒精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酒精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护肝治疗基础上加用凯西莱治疗.结果 两组比较,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对肝功能指标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凯西莱治疗酒精性肝炎有较好疗效且安全.

    作者:兰丙欣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