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印模消毒的研究进展

高传飞;张怀勤

关键词:印模材料, 消毒, 消毒剂, 效果
摘要:口腔中存在着大量微生物,口腔印模在制取过程中会接触到患者的唾液、龈沟液甚至血液,因此印模表面必然会携带大量微生物.污染的印模如果不经过消毒就会成为医院交叉感染的途径,有关印模的消毒问题越来越受到口腔医务工作者及医疗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印模的消毒方法主要有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该文就目前印模消毒方法及其效果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氟离子导入对早期釉质龋再矿化效果的体外研究

    目的 研究氟离子导入法对早期釉质龋的再矿化效果.方法 早期人工釉质龋模型样本经7 dpH循环及2d再矿化处理,于扫描电镜(SEM)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下摄片分析.结果 SEM图片示对照组呈粗糙酸蚀状釉质表面,1.23%酸性氟磷酸盐(APF)凝胶组及氟离子导入(FI)组釉质表面相对平整;CLSM图片分析示APF与FI组病损深度(H)分别为(40.51 ±4.26)、(41.90±6.83) μm,荧光面积(A)分别为(38 230.87±2 704.43)、(43 407.27±4 666.09) μm2,较对照组显著减小(PH,A<0.001),但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H=0.912,PA=0.679).结论 氟离子导入可有效促进早期釉质龋再矿化,且效果与1.23%酸性氟磷酸盐凝胶无异.

    作者:冯颢;陈亚明;夏露;嵇颖辰;郑春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上颌中切牙缺失牙槽嵴厚度不足的美学种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上颌中切牙缺失且无明显垂直骨高度缺失患者的美学种植手术的方案设计与术后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25例上颌中切牙缺失的患者,植入ITI种植体34颗,骨量不足者,在缺损区植入Bio-Oss人工骨粉,覆盖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植入后3~6个月完成上部结构修复,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25例患者共34颗种植体稳固无松动,患者无明显不适感,短期种植成功率100%.随访期间,1例患者唇侧牙龈退缩.临床效果满意率达96%.结论 上颌中切牙缺失且牙槽嵴厚度不足时,可根据牙槽嵴宽度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术式,同时采用引导骨再生技术来恢复牙槽嵴的丰满度,保证种植成功率,满足患者的美学要求.

    作者:杨光;严敏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牙周成形术-桩冠联合修复前牙错位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利用牙周成形术和带角度桩冠联合治疗前牙严重错位的美容修复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上前牙严重唇腭向错位,前牙列不齐的病例行前牙美容修复.在修复前应用牙槽骨成形术及龈成形术等美容牙周手术,重建牙和牙周组织的正常关系.术后2个月行带角度桩冠修复,改变前牙牙冠方向,排齐前牙.修复后1周、2个月、6个月时进行检查,从牙龈、牙周组织健康,使用情况,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采用牙周成形-桩冠联合修复后,患者前牙龈缘线的协调性得以调整,前牙牙列不齐得到很大改善,修复体有良好的美学效果.但修复体初期行使功能时患者感觉不适,半年后不适感逐渐减弱并消失.结论对前牙严重错位,牙列不齐的病例常需要行牙周成形术-桩冠联合修复,可兼顾修复体牙周组织健康及美观,获得良好的美容修复效果.但同时应避免核桩过度倾斜,导致牙根内应力集中而产生不适.

    作者:林艺华;张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生物膜在犬上颌窦提升黏膜穿孔中的作用

    目的 探究上颌窦提升术并发黏膜穿孔时,生物膜应用与否的相关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杂种犬3只,选取6个种植位点.随机分2组:对照组:建立上颌窦窦底黏膜穿通模型,黏膜穿孔直径为5 mm,同期植入种植体,植入自体骨+人工骨粉(羟基磷灰石).实验组:模型建立同对照组,于窦底黏膜穿孔处与种植体之间覆盖生物胶原膜.术后1、3个月分别拍摄CT片.3个月后,处死动物获取标本,观察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窦底黏膜愈合情况、以及种植体突入上颌窦腔内长度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有1颗种植体发生脱落,上颌窦腔内见有大量脓液溢出,其余5颗种植体均形成良好的骨结合.3个月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种植体顶端暴露长度均增加,2组统计学差异(P>0.05).上颌窦窦底黏膜肉眼观察下愈合良好,HE染色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有窦底黏膜黏膜下层增厚,黏膜上皮纤毛细胞脱落.结论 本实验中,上颌窦提升并发窦底黏膜穿孔应用生物膜对于骨粉的保存和转化没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作者:赵阳;文勇;林庆杰;梁晋;徐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van der Woude综合征家系1例报告

    Van der Woude综合征(VWS)是一种少见的颌面畸形,又称唇瘘、腭裂及唇裂综合征.其特征是家族性下唇瘘复合唇裂或腭裂,患者通常智力正常,可伴有缺牙.VW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致病基因定位于1q32-q41[1],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30000~ 3/30000,后代基因携带率为50%,遗传外显率为100%.我们近期治疗一位单纯唇瘘的VWS患者,现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24岁,自出生起即发现下唇正中两侧各有一个瘘孔,偶有分泌黏液,随患者生长渐大,一直未予治疗,无感染出血等异常表现,现为求美观,来我院治疗.

    作者:刘法昱;周青;徐中飞;孙长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口腔锥形束CT在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口腔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根管治疗中诊断治疗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初次根管治疗失败的下颌第二磨牙62颗,根尖片不能确定根管解剖形态以及可疑遗漏根管,患牙采用CBCT进行扫描三维重建.结果 使用CBCT确定下颌第二磨牙中52颗为C形根管,C形根管发生率达83.87%,C形根管中28颗为C1型变异根管(53.84%),18颗为C2型变异根管(34.62%),6颗为C3型变异根管(11.54%).52颗患牙除2颗因根管侧穿导致根管治疗失败外,其余50颗患牙通过热牙胶充填与垂直加压技术将软化的牙胶充入不规则的根管系统,达到严密充填根管,根管再治疗后患牙成功治疗的有50颗(96.15%),均无不适症状.CBCT在根管治疗中辅助定位变异根管,定位准确率较高.结论 CBCT影像精密度高,可从三维角度分析根管,在根管治疗中诊断治疗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吴顺英;冯浩;邹小贤;邵文龙;吕凡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一次法根管充填治疗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一次法根管充填治疗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用Metapex糊剂作根充材料,将160颗患有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乳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颗,试验组进行一次法根管充填,对照组采用常规根管治疗即多次法根管充填,并分别于2周及6个月后复诊观察疗效.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2周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1.25%和92.50%;6个月后复查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5.00%和9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Metapex糊剂一次法根管充填治疗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疗效肯定,可以缩短疗程,减少就诊次数.

    作者:甦罡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人工老化对全瓷贴面树脂粘结剂颜色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人工老化对全瓷贴面树脂粘结剂颜色的影响.方法 用VITABLOCS MARK-Ⅱ制作厚度为1 mm的试件40个,随机分为4组(n=10).分别采用Superbond C&B化学固化粘结剂、VariolinkⅡ双重固化粘结剂、RelyX Veneer光固化粘结剂和Filtek Z350 Flow流动复合树脂进行粘结,4种粘结剂颜色均为A3.在黑暗环境下保持24h后用色度计测量色度值.再将各组试件置于紫外光老化实验箱中进行老化后再次测量其色度值,比较4种树脂粘结剂的颜色稳定性.选定ΔE <3为临床可接受范围.结果 Superbond C&B、VariolinkⅡ、RelyX Veneer和Filtek Z350 Flow粘结剂的ΔE分别为2.32 ±0.21,2.50 ±0.29,0.68 ±0.24和0.79 ±0.20.其中Superbond C&B和VariolinkⅡ的ΔE高于其他组(P<0.05).Superbond C&B和VariolinkⅡ之间,RelyX Veneer和Filtek Z350 Flow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4种树脂粘结剂在人工老化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颜色变化,但这种颜色改变程度在临床美学要求范围内.RelyX Veneer和Filtek Z350 Flow树脂具有较好的颜色稳定性.

    作者:李齐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牙冠延长术联合桩冠修复保留后牙残根残冠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牙冠延长术在后牙牙体缺损达龈下的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将48例患者的50颗牙体缺损达龈下的患牙,术前按断端位于龈下深距离分为A组:距离<3 mm;B组:3 mm≤距离≤4mm;C组:距离>4 mm,均采用牙冠延长术暴露牙体断面,术后6周行桩冠修复.分别记录和比较手术前和手术后6周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和术后龈缘至牙体断端的距离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6周,A、B2组病例牙体断端均暴露较好、牙周组织健康,术后修复效果有效率为100%,C组60%患牙断端暴露良好,修复效果尚可,与A、B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阶段3组的PD、SBI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A、B2组术后牙周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牙冠延长术对于保存后牙残根残冠有较好的疗效,但适应证的选择较为关键.

    作者:周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临床诊断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为放疗后骨代谢性疾病,传统影像学检查往往难以显示确切病变范围,而患者多伴有张口受限,口内检查不满意,这给临床诊断造成困难.本人综述相关文献,总结颌骨放射性骨坏死诊断要点.

    作者:李儒煌;蔡志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luxS基因在变异链球菌铁代谢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luxS基因在变异链球菌铁代谢中的作用.方法 在不同铁限制条件培养基中对培养24 h的变异链球菌标准株和缺陷株进行吸光度(A)值的测定和分析;并对luxS基因缺陷株在铁限制培养基中加入外源性铁或者标准株无菌上清液的生长进行A值的测定和进一步分析.结果 培养24 h,2种菌株在螯合剂浓度为0.1 mmol/L的培养基中均未表现明显生长抑制(P>0.05),在螯合剂浓度增大至0.3 mmol/L时,缺陷株表现出生长抑制(P<0.05),在螯合剂浓度至0.5 mmol/L时,生长抑制更为显著(P<0.001).在铁限制培养基中生长抑制的缺陷株转移至新鲜培养基、外源性铁或标准株上清液加入的同浓度铁限制培养基中培养24 h,缺陷株的生长均能达到较高细胞密度(P<0.05).结论 luxS基因在变异链球菌生长中具有铁代谢作用,其可能通过AI-2部分调节变异链球菌铁限制条件下的生长.

    作者:张娅;于丹妮;赵巍;李娜;韩育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软衬及赝复硅橡胶与基托树脂的粘结及影响因素

    口腔软衬及赝复硅橡胶材料与基托树脂材料间的粘结是通过粘结性偶联剂来实现的,二者的粘结受多种因素影响.该文对软衬硅橡胶材料和赝复硅橡胶材料进行概述,同时对硅橡胶与基托树脂材料粘结强度的影响因素作简要综述.

    作者:李晓娜;赵铱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颏下岛状皮瓣在颊癌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颏下岛状皮瓣在修复颊癌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对7例颊癌术后的缺损的患者,同期行颏下岛状皮瓣修复.结果 随访6 ~36个月,7例皮瓣均完全成活,未发生感染、坏死等并发症,无下颌缘支面瘫症状,皮瓣色泽红润,言语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颏下岛状皮瓣血供恒定,制备简单,供区并发症少,成活率高,是修复颊癌术后组织缺损较理想的皮瓣.

    作者:岳万远;王卫红;张莉萍;邹大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正常(牙合)青少年颈椎骨龄定量分析法(QCVM)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探讨

    目的 探讨正常青少年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QCVM)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方法 以Fishman手腕骨龄分期法为金标准,将口腔正畸门诊正常(牙合)青少年患者分为4期,每期30例,共120例患者入选.再在双盲的情况下,由专家组和研究生组(初学组)分别根据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QCVM),对患者进行骨龄分组.比较2组观察者用QCVM法进行分期和手腕骨龄分期的一致性,从而检验QCVM的准确性和重复性.结果 从QCVM准确性来看,专家组与初学组对总样本的颈椎骨龄分组与手腕骨分组结果高度一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QCVM的重复性来看,专家组与初学组内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专家组重复性相对优于初学者,但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QCVM的应用,专家组与初学组具有同样的准确性同时重复性良好.QCVM简便快速,能够为正畸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客观可靠的依据,同时减少手腕部X线辐射.

    作者:李陆玥;林久祥;陈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2例CBCT影像学分析

    目的 通过2例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的病例分析,回顾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该2例病源牙为左下颌磨牙,疑似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患者行CBCT检查,明确诊断.结果 分别行CBCT检查后,CBCT征象符合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结论 CBCT技术的临床应用,对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邵文龙;冯浩;邵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含镁羟基磷灰石涂层对卵巢摘除大鼠种植体骨整合的影响

    目的 探讨羟基磷灰石涂层(hydroxyapatite,HA)中加入镁元素对植入卵巢摘除(ovariectomized,OVX)大鼠体内种植体的稳固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种植体表面涂层,对照组为传统的羟基磷灰石涂层,实验组为用镁元素替代羟基磷灰石中10%钙元素的涂层(magnesium-containing hydroxyapatite,MgHA).另取18只OVX大鼠,随机分为2组,一组在双侧股骨远心端各植入1枚HA涂层种植体,另一组则植入MgHA涂层种植体.12周后,连同周围骨组织取出种植体进行组织形态计量分析、Micro-CT评价、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MgHA组骨-种植体接触率、骨面积比率分别为(52.57±4.73)%、(36.76±3.31)%,HA组为(34.06 ±5.20)%、(27.26±2.92)%;MgHA组的大推出强度、界面剪切强度为(63.98±4.08)N,(2.63±0.25) N/mm2,HA组为(41.44±7.07)N,(2.22±0.33) N/mm2,P<0.01.此外,MgHA组骨体积分数(24.5±6.1)%、骨小梁厚度(80.6±11.9) μm、骨小梁数量(5.8 ±0.5)mm-1、骨小梁分离度(194.7±38.2)μm、连接密度(51.9±5.6)mm-3、骨整合率(58.6±6.2)%;而HA组为(16.6±4.3)%、(68.4±10.3)μm、(5.2±0.6) mm-1、(220.8±30.6) μm、(44.1 ±4.5)mm-3、(45.1±3.8)%,除骨小梁分离度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P<0.05.结论 镁元素能改善骨质疏松骨中种植体的生物性能.

    作者:彭生诚;李旭东;胡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IPS e.max CAD LT低度透明瓷块修复后牙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应用IPS e.max CAD LT低度透明瓷块切割形成全解剖形态全冠修复后牙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就诊的54例IPS e.max CAD LT瓷全冠修复后牙患者、共计86颗牙单位为研究对象,修复后3、6、12个月根据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对修复体进行评价,并调查满意度.结果 12个月的追踪调查显示,86个修复体中,折断并脱落1个,96%的修复体颜色、形态、边缘着色、边缘密合度等各项检查达到A级,满意度达到94%.结论 IPS e.max CAD LT低度透明瓷块整体切割形成全解剖形态全冠修复体可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雪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青少年正畸患者心理状况和正畸治疗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理因素影响青少年正畸患者配合程度和治疗效果自我评价,综合把握青少年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保证正畸治疗顺利进行,提高临床治疗满意度和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是正畸医生关注的问题,该文就近年来青少年正畸患者心理状况和正畸治疗的相关因素的研究,并结合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和正畸治疗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何浏;李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双侧全埋伏智齿压迫第二磨牙致牙根吸收1例报告

    近中倾斜,部分萌出的下颌智齿致第二磨牙远中龋,临床不鲜见[1],而下颌阻生智齿致第二磨牙远中根、颈吸收临床罕见报道[2].我院收治1例双侧全埋伏近中倾斜的智齿,压迫第二磨牙致其牙根、颈吸收,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24岁,因右侧下颌后牙隐痛不适1个月至江苏省宿迁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病史:1个月前感到右侧下牙隐痛,咀嚼时尤甚,无明显肿胀,未曾就诊,自服1周抗生素好转.近3d来又疼痛如初.口腔检查:(76541)探无龋,阴性.

    作者:周平;杨圣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口腔印模消毒的研究进展

    口腔中存在着大量微生物,口腔印模在制取过程中会接触到患者的唾液、龈沟液甚至血液,因此印模表面必然会携带大量微生物.污染的印模如果不经过消毒就会成为医院交叉感染的途径,有关印模的消毒问题越来越受到口腔医务工作者及医疗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印模的消毒方法主要有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该文就目前印模消毒方法及其效果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作者:高传飞;张怀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口腔医学杂志

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