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脉注射液对实验性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与活性的影响

林丽娜;张圣恭;王万铁;习建华;邱晓晓;戴雍月

关键词:参脉注射液, 再灌注损伤, 肺, 血红素氧合酶-1
摘要:目的:探讨参脉注射液对兔肺缺血一再灌注损伤时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与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兔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兔20只,随机均分为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和参脉注射液治疗组(SM组,15mL·kg-1).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HO-1在兔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及肺泡损伤数(IAR);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HO-1在I-R组、SM组肺血管内皮、部分血管平滑肌、外膜层及部分气道上皮均有阳性表达,原位杂交的平均吸光度分别为0.148±0.013,0.158±0.012,SM组H0-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I-R组(P<0.01),W/D,IAR值显著低于I-R组(P<0.01),肺组织形态学异常改变轻于I-R组.结论:参脉注射液可通过提高肺组织HO-1的表达水平,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积极的保护作用.
中国中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

    丹参药材的代表性成分为水溶性丹酚酸B和脂溶性丹参酮ⅡA,大量的药理实验证明这2种成分具有改善心肌缺血,清除自由基等作用,因此这2种成分是丹参药效的主要物质基础[1].<中国药典>2005年版以这2种成分作为丹参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但是使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和不同的测定方法,操作复杂[2].有文献报道使用HPLC法同时测定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但分析时问较长,不适合大量样品的测定[3].

    作者:刘梅;俞桂新;张勉;张朝凤;王峥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药口服缓控释制剂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进展

    介绍缓控释制剂的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使其能更好地模拟体内状态,得到好的体内外相关性;对近的国内外文献中有关缓控释制剂的体内评价、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具有良好体内外相关性的体外评价方法的建立对中药缓控释给药制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丽华;徐德生;冯怡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对认识中药和发展中药的思考

    认识中药和发展中药不仅涉及到一般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进步还涉及到生命科学的学术和技术进步.人体生命运动是生命科学中为复杂的运动形式,现有自然科学知识还远不能满意地解释人体生命运动现象.因此,用一般自然科学知识和尚未充分发展的生命科学知识来阐述和界定中药对人体生命运动过程的影响是远不充分的.认识中药和发展中药还涉及到诸多人文科学事项.就认识论而言,应当在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学、伦理学、哲学等事项的综合平衡前提下,考虑对中药的科学实践和法规要求做出某些社会调整.

    作者:尹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牛黄解毒片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

    牛黄解毒片为常用中成药,由牛黄、黄芩、雄黄、石膏、大黄、桔梗、冰片、甘草等药材组成,组方中的雄黄主含硫化砷(As2S2),砷(As)含量约为75%,硫(S)约为24%[1].牛黄解毒片的不良反应主要由雄黄中的砷引起[2].近年来有关牛黄解毒片的不良反应屡有报道[2-6],因此,牛黄解毒片在临床应用的现状值得人们关注.

    作者:张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对《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含牡丹皮制剂质量控制的探讨

    对<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含牡丹皮的35个制剂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发现只有11个制剂的含量测定指标选择了牡丹皮中的丹皮酚,其余制剂以其他成分作为测定指标,或者没有测定指标.通过对含牡丹皮制剂含量测定现状、含量测定指标选择、丹皮酚含量测定方法选择等方面进行探讨,为<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的修订提供了一些参考和依据.

    作者:田友清;丁平;燕宪海;胡文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聚酰胺-大孔树脂联用富集益母草总黄酮

    目的:寻找一种有效富集益母草总黄酮的方法并对工艺条件进行初步摸索.方法:样品液以聚酰胺吸附,水洗除杂.将除杂后的聚酰胺加于大孔吸附树脂柱顶部,以乙醇洗脱富集总黄酮.结果:聚酰胺与D101树脂联合应用能很好的富集益母草总黄酮.佳工艺条件为:药材与聚酰胺比为5:1,药材与树脂比为1:3,树脂径高比为1:7时,以5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7 BV.富集物总黄酮纯度可达23%,黄酮转移率为69%.结论:该方法优于目前常用黄酮富集方法且工艺简单,树脂再生容易,具有良好的运用前景.

    作者:余丹妮;徐德生;冯怡;卫洪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紫菀挥发油中祛痰活性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紫菀挥发油中祛痰活性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气.质联用法分析挥发油成分;另以硅胶薄层色谱法进行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根据各种有机波谱鉴定其结构.同时以酚红法进行祛痰活性研究.结果:以气-质联用法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是(R)-(-)-p-menth-1-en-4-ol(1),2-undecanone(2),n-decanoic acid (3),(-)-spathulenol(4),hexahydrofarnesyl acetone(5),hexadecanoic acid(6),cis-9,cis-12-octadecadienoic acid(7);分离鉴定1-乙酰基-反式-2-烯-4,6-癸二炔(8),具有祛痰作用.结论:紫菀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1-乙酰基-反式-2-烯-4,6-癸二炔具有祛痰作用.

    作者:杨滨;肖永庆;梁日欣;王若菁;李文;张村;曹莹;王谦鹏;王岚;王永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药用植物多级遥感监测体系中定量估计的若干关键问题

    多学科技术的发展进步促进了药材资源调查新体系的建立.建立多级遥感平台、粗中细分辨率互补的药用植物资源监测系统是资源调查技术发展和现实需求的必然结果.作者探讨了多级遥感资源调查的技术思路,并针对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和有关数学理论进行了初步研究,提高药用植物的调查精度,对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作者:谢彩香;陈士林;王瑀;周应群;李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云南黄连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及生物量的比较研究

    云南黄连Coptis teeta Wall.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也称云连或云黄连,主产于云南省怒江地区.植株含药根碱、小檗碱、巴马亭等多种生物碱,其含量和抗菌消炎药效比川黄连(味连)好[1].云南黄连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株寿命长达10年以上,其有性生殖退化,而无性生殖发达,具有发达的地下营养繁殖体(觅养体),一般在其植株形成根系后,每年产生一定数量的觅养体,而觅养体又可以分化出二级觅养体,后形成多级的分支无性系.

    作者:张金渝;王波;金航;潘俊;张智慧;赵振玲;杨维泽;李晚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不同产地黄芪中元素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中药材黄芪中元素的分布规律及其与药材产地之间的关系,从元素组学的角度为黄芪中药材建立无机元素的特征图谱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辅以原子荧光和原子吸收分析方法,对选自7个不同省份40份黄芪样本中的42种元素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了黄芪中元素间的相关性.结果:①不同产地黄芪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呈现相似的元素谱排列,其表现为的上下起伏的波浪状分布,稀土元素含量的波浪状分布更具规律性,即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比相邻原子序数为奇数的元素的含量高,并随质量数的增加含量依次降低.②不同地域的黄芪中各元素的绝对含量存在较大差异.③黄芪药材中部分元素间存在相关性.结论:黄芪中元素含量呈现特征的上下起伏的波动折线元素谱.由于受土壤、气候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各产地黄芪药材中元素的绝对含量呈现地域性差异.山西、甘肃、内蒙古几个黄芪药材道地产地以及黑龙江等地区所产黄芪药材的质量较好.

    作者:雷连娣;欧阳荔;刘雅琼;黄宁华;王京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柱前衍生化法评价不同品种和产地柴胡药材和饮片的质量

    目的:通过对大量柴胡药材和柴胡饮片样品中柴胡总皂苷和柴胡皂苷a,d的含量进行测定评价不同产地、不同品种柴胡样品的质量优劣.方法:分光光度法测定柴胡总皂苷的含量;柱前衍生化HPLC-UV测定柴胡皂苷a,d的含量.结果:红柴胡、黑柴胡的皂苷类成分较北柴胡低,竹叶柴胡几乎检不出柴胡皂苷;北柴胡的柴胡皂苷a的质量分数主要在0.100%~0.330%,柴胡皂苷d 0.200%~0.400%,柴胡总皂苷1.00%~2.00%;粗根无分支柴胡皂苷成分明显低于细根或粗根多分支柴胡药材.结论:建议北柴胡的柴胡皂苷a的含量不得低于0.100%,柴胡皂苷d不得低于0.200%,柴胡总皂苷不得低于1.00%;北柴胡的适宜产区为山西中部的太谷,山西南部的芮城,平陆,万荣,山西东南部的长治,甘肃的陇西,礼县等地;选育北柴胡品种时优先选取根粗且多分支的品种.

    作者:李媛媛;秦雪梅;王玉庆;岳建英;郝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白术种子生活力测定方法及其与发芽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筛选佳的白术种子生活力和发芽率测定方法,明确生活力与发芽率的相关性.方法:以12个白术地方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四唑染色法、红墨水染色法、BTB法、农家简易法测定种子生活力,用种子发芽试验测定发芽率.结果:四唑染色法测定白术种子生活力的结果是4种方法中高的,它与发芽率的相关系数(r)为0.915,也比其他3种方法高得多,并且达到了显著水平,进一步求得四唑法测定的生活力(X)与发芽率(Y)回归方程为U=-0.083 4+0.995 4X.结论:四唑染色法是测定白术种子生活力的佳方法,其测得的生活力与发芽率呈显著的正相关.

    作者:沈宇峰;王志安;俞旭平;沈晓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声光可调-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分析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新方法

    目的:建立一种用声光可调(AOTF)-近红外(NIR)光谱技术快速测定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新方法.方法:依据2005年版<中国药典>复方丹参片含量测定方法,以HPLC测定其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运用偏小二乘(PLSl)法建立NIR光谱与2个成分HPLC分析值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对未知样品进行含量预测.结果:建立的定量模型准确性好,丹参酮ⅡA、丹酚酸B的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分别是0.010 3,0.186 8,决定系数分别是0.987 3,0.983 2,并对外部验正集样品进行外部验证,丹参酮ⅡA、丹酚酸B预测值与真值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974 3,0.988 6.该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好,RSD分别是1.756%,1.980%和1.193%,1.869%.预测回收率分别为103.O%,99.0%.结论:AOTF.近红外光谱法对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预测结果较好,为中药生产过程的在线、无损定量分析提供了依据.

    作者:王宁;蔡绍松;魏红;董海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HPLC分析天山雪莲组培苗与实生苗3种有效成分含量

    菊科植物天山雪莲,又称新疆雪莲 Saussurea involucrata Kar.et Kir,属多年生的高山草本植物,5~8年一次开花结实,是我国珍稀名贵中药材,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和食疗保健价值.近年来,天山雪莲在抗炎镇痛、抗早孕、抗衰老及抑制癌细胞增生方面的作用备受关注[1].

    作者:欧元;袁晓凡;陈文浩;赵兵;王晓东;王玉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多伦野生芍药中芍药苷含量动态变化

    目的:探讨多伦野生芍药芍药苷含量动态变化.方法:定株、定时原产地多样本采样,用HPLC测定芍药苷含量,数据经统计分析.结果:5月(苗期)采集的多伦野生芍药芍药苷质量分数平均值低(3.05%),8,9月(幼果期和果期)采集的含量较高(4.72%,4.58%);6-10月平均含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别.野生芍药个体差异很大,当根直径范围<1 mm(0.51~0.60 cm)时,芍药苷含量变异系数可达47.17%.结论:野生芍药显蕾以后至枯萎前均可采挖,农闲采挖的现实情况是可行的.首次报告和提出野生芍药株间芍药苷含量差异很大,取样不当,植株个体差异可能影响芍药苷动态变化测定结果.

    作者:冯学锋;胡世林;张永欣;赫炎;张启伟;格小光;杨京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萱草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萱草根Hemerocallis fulva 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自萱草根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苷类化合物:獐牙菜苷(1),laganin(2),picraquassioaide C(3),葛根素(4),3-甲氧基葛根素(5),7-hydroxylnaphthalide-O-β-D-glucopyranoside (6),3,5-二羟基甲苯-3-O-β-D-葡萄糖苷(7),HN saponin F(8),长春藤皂苷元-3-O-β-D-葡萄糖吡喃-(1-3)-α-L-阿拉伯糖吡喃基苷-28-O-β-D-葡萄糖吡喃基酯(9).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作者:杨中铎;李涛;李援朝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冰片对川芎嗪经鼻腔吸收入脑的影响

    目的:探讨冰片对川芎嗪经鼻腔吸收入脑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芎冰喷雾剂组、川芎喷雾剂组、芎冰灌胃剂组.给药后分别于不同的时间点断头取全脑,匀浆后以气相色谱法测定脑组织中川芎嗪浓度.结果:与川芎喷雾剂组比较,芎冰喷雾剂组川芎嗪更迅速进入脑组织并达到峰浓度,其峰值也高于前者;与芎冰灌胃剂组相比,芎冰喷雾剂吸收迅速、分布迅速,消除迅速.结论:鼻腔给药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机能不全急性期的一种速效途径;冰片提高了川芎嗪经鼻腔吸收入脑的速度,增加了脑组织中川芎嗪的吸收量.

    作者:刘煜德;孙寒静;李荣;吴伟;陈宏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复方扭肚藤胶囊对实验性腹泻的影响

    复方扭肚藤胶囊是中山大学在验方的基础上研制的中药新药,该药系由岭南特色中药扭肚滕、火炭母、石榴皮3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该3味中药在民间均常用来治疗腹泻、痢疾.

    作者:李沛波;王永刚;彭维;苏薇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蝉拟青霉多糖对老年大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目的:研究蝉拟青霉水提物多糖对老龄大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以生理盐水处理的10~12周龄SD青年大鼠、18月龄SD老龄大鼠为对照组,实验组以不同剂量蝉拟青霉水提物多糖(50,100,200 mg·kg-1·d-1)处理老龄大鼠3周,观察对照组、实验组大鼠腹腔、肺泡巨噬细胞对葡萄球菌的吞噬作用;以MTT法检测大鼠脾组织细胞分别在刀豆蛋白A(ConA),磷酸脂多糖(TPS)诱导下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同时检测大鼠脾组织细胞内酸性磷酸酶(ACP),乳酸脱氢酶(LDH),精氨酸酶(ARG)等酶活力,并于透射电镜下观察大鼠脾组织超微结构.结果:与青年组比较,老龄组大鼠巨噬细胞的噬菌能力及脾组织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显著降低(P<0.01),脾细胞内ACP,LDH,ARG等酶活力也显著低下(P<0.01).各种剂量蝉拟青霉多糖作用3周后老龄大鼠的这些指标均有改善,脾组织超微结构显示线粒体、内质网结构明显且数量增多.结论:蝉拟青霉水提物多糖能提高老龄大鼠腹腔、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脾细胞免疫功能及增殖反应能力,使老龄大鼠低下的免疫功能得以改善,可能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杨介钻;卓佳;陈柏坤;金丽琴;吕建新;李兰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国黄花蒿主产区种质资源评价

    目的:评价筛选出优良的黄花蒿种质资源,为我国黄花蒿种质资源数据库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方法:在黄花蒿主产区采集种质资源72份,引种至广西靖西县和广西药用植物园(南宁)种质资源圃,于现蕾期采收叶片和花蕾,采用超声波法提取青蒿素,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多数不同黄花蒿种质之间的叶片产量和青蒿素质量差异显著.黄花蒿的青蒿素含量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同一黄花蒿种质种植于不同地点,其青蒿素含量不同.黄花蒿的遗传变异比较大,引种后第2年的黄花蒿青蒿素含量有下降趋势.结论:原产南方的7份种质表现较好,其青蒿素质量分数均高于0.90%,理论产量在2 250 kg·hm-2以上.黄花蒿的青蒿素含量与其自身遗传特性及生长环境的差异有较大关系.

    作者:韦树根;马小军;冯世鑫;黄荣韶;董青松;闫志刚;黄秋银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主管:中药通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