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在口腔颌面部骨移植中的临床应用

张景波;陈立忠;王继华

关键词:高压氧, 口腔颌面部, 游离骨移植, 游离植骨, 自体, 应用
摘要:我科近2年来将高压氧(Hyperharic oxygen,HB0)应用于口腔颌面部的游离骨移植中,探讨HB0对自体游离植骨的作用.
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面肌抽搐型癫痫病1例报告

    1病例简介`患者,女,27岁,蒙族.2000年3月份因左面部抽搐来我科就诊.细问病史得知,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且于精神紧张时加重,其中以口角抽搐为明显,每次持续1~2min,每日发作1次,同时伴有同侧头痛及幻视症状.

    作者:谢旭;陈燕;刘元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游离皮瓣血管危象处理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游离皮瓣移植后血管危象挽救处理中的影响因素.方法36块兔耳背皮瓣移植成功后将其静脉回流血管阻断,以模拟临床上静脉性血栓形成,分别于阻断后4h、6h和8h进行再通.以观察处理时间对挽救血管危象的影响.对部分皮瓣采用局部肝素利多卡因液动脉灌注冲洗和皮瓣轻柔挤压.结果4h组挽救全部成功;6h组挽救41%成功;8h组皮瓣挽救失败.局部肝素利多卡因液动脉灌注冲洗和局部皮瓣轻柔挤压,可提高皮瓣挽救的成功率.结论实验游离皮瓣出现血管危象后争取时间早期处理是挽救皮瓣的关键.皮瓣灌注冲洗和局部挤压有利于皮瓣的挽救成功.

    作者:杨建荣;秦涛;李宏卫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Dyract AP复合体充填牙体缺损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Dyract AP复合体充填治疗牙体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Dyract AP复合体充填治疗牙体缺损患者120例355颗牙,1年后复查临床疗效情况.结果Dyract AP复合体充填治疗楔状缺损、龋齿、冠折的成功率分别为92.39%、90.74%、84%,总成功率为91.55%.结论Dyract AP复合体是一种充填治疗牙体缺损的理想材料.

    作者:赵玉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恶性成釉细胞瘤AgNOR及PCNA表达的定量研究

    目的探讨AgNOR计数、形态分型及PCNA蛋白表达在恶性成釉细胞瘤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及AgNOR染色检测17例恶性成釉细胞瘤组织中PCNA的表达及AgNOR计数和形态特征.结果恶性成釉细胞瘤中AgNOR计数(3.92±0.87)及PCNA增殖指数(18.78±3.34)均显著高于良性成釉细胞瘤(2.04±0.58,6.86±1.25;P<0.01).恶性成釉细胞瘤中AgNOR形态主要为弥散型,而良性成釉细胞瘤中主要为单一型,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gNOR计数和形态分型及PCNA增殖指数有助于恶性成釉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作者:崔淑霞;刘进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隐形义齿制作新法的临床效果探讨

    隐形义齿是引进美国Valplast公司的一种新型修复技术,但在应用的过程中有时出现了注压不全,人工牙脱落移位,(牙合)支托移位等许多问题,我们改进了制作方法,经两年的实践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洪学;许美莲;刘延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大鼠舌癌变过程中MMP-2及MMP-9基因表达的变化

    目的通过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在大鼠舌癌变过程中的不同表达,分析MMP在口腔鳞癌(OSCC)及其癌变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探讨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80例4NQO饮水诱发大鼠舌癌变各期组织MMP-2和MMP-9基因表达.结果正常粘膜、轻中度异常增生、原位癌、鳞癌的MMP-2mRNA阳性率分别为8.3%,22.6%,35.7%,73.9%;MMP-9 mRNA阳性率分别为8.3%,19.4%,35.7%,82.6%.结论MMP-2、MMP-9基因上调表达与口腔粘膜基底膜破坏密切相关,是口腔癌浸润生长的重要分子机制.

    作者:李文荟;周磊;王余濮;杨桂;金青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颞下间隙恶性肿瘤15例报告

    目的总结颞下间隙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经治的15例(其中10例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诊治情况作回顾性研究.结果颞下间隙恶性肿瘤多见于青壮年,多数可在耳屏前乙状切迹处、上颌结节外侧、咽侧壁出现隆起或包块,三叉神经第二、三支的感觉异常,张口受限及中线偏移.结论由于颞下间隙恶性肿瘤临床症状的复杂性和不典型性,在上述临床症状持续存在或不断加重时应高度重视,及时进行CT检查或穿刺涂片细胞学检查,以利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徐保华;史宗道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后牙和骨骼变化的研究

    目的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后,牙和骨骼的变化.方法选择14例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年龄10~12岁,后牙均为远中关系.全天戴用Twin-block矫治器9~12个月,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NB角减小1.68°(P<0.01),Pg-OLP增加3.23mm(P<0.01),上切牙唇倾度(1s-NSL)减小5.61°(P<0.01),下切牙唇倾度增加2.96°(P<0.01),覆盖及磨牙位置关系均有显著差异(P<0.01),腭平面角、(牙合)平面角、下颌平面角均未发生显著性改变.结论Twin-block矫治器用于早期以下颌功能性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功能性矫治,可取得明显的牙(牙合)骨骼的改变.

    作者:徐学军;黄吉娜;张君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左侧口腔上颌窦瘘1例报告

    患者,男,25岁,因左上后牙萌出后塞食约2年,于2000年1月18日来我科就诊.否认既往肿痛史.查:8前倾低位阻生,龈正常,松(-),叩(-),无炎症表现.

    作者:高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根管低位断髓术治疗乳磨牙牙髓病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乳磨牙牙髓病根管低位断髓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38例乳磨牙随机分为根管低位活髓切断术直接盖髓充填治疗212例和FC半失活根管低位断髓术充填治疗126例.结果治疗后分别观察6个月~3年.两组乳磨牙根管低位断髓术治疗的成功率分别为82.08%和83.33%.结论乳磨牙有其生理的特殊性,对乳磨牙牙髓病作根管低位断髓应尽量去除病变的冠髓组织,严密充填根管口和覆盖封闭髓室底副根管,减少根分又及根尖周病变的发生,提高疗效.

    作者:耿文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自制血竭膏治疗颌面部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制血竭膏对颌面部擦伤、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用自制血竭膏敷贴创口与用凡士林油纱布覆盖创口进行比较.结果用血竭膏敷贴创口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用凡士林油纱布覆盖(P<0.01).结论血竭膏对颌面部擦伤和烧伤有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夏志刚;李云;周培贵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双氧水通过治疗窦型慢性根尖脓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对窦型慢性根尖脓肿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281例窦型慢性根尖脓肿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189例采用3%双氧水窦道通过后常规根管治疗.对照组92例常规根管治疗.结果甲醛甲酚根管消毒1周后,治疗组的窦道愈合率为85.2%,对照组为52.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根充后经过1年至1年半的随访,治疗组的有效率达92.0%,对照组为79.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3%双氧水窦道通过加上常规根管治疗对窦型慢性根尖脓肿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建中;吕思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儿童前牙冠折氢氧化钙盖髓保存根髓疗效观察

    我科自1996年开始开展儿童前牙冠髓切除氢氧化钙盖髓保留根髓的治疗,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于永义;刘金城;汤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游离端后牙远中邻(牙合)洞银汞合金湿性粘接修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汞合金湿性粘接术修复游离端后牙远中邻(牙合)洞的疗效.方法将190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银汞合金粘接修复,对照组用传统银汞合金充填.结果追踪观察2年,两组成功率分别为96.8%和85.2%,P<0.01,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银汞合金湿性粘接修复游离端后牙远中邻(牙合)洞,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作者:秦天牧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上颌后牙牙根进入上颌窦36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牙槽窝开窗法或加冲洗法取上颌窦内牙根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患者采用牙槽窝开窗法或加冲洗法取根.结果36例手术全部顺利,术后无不良反应.结论牙槽窝开窗法或加冲洗法均为临床上取上颌窦内牙根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来杰;陶阳;朱志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肿痛安用于预防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中成药肿痛安定风止痛胶囊(ZTA)用于预防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作出评价.方法随机选择进行根管治疗术后的18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术后当日起口服ZTA0.56g,每日3次,连服3天.同时选择150例未服ZTA的根管治疗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之间术后疼痛的发生情况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疼痛发生率为6.66%,对照组为32%(P<0.01).结论ZTA用于预防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疗效良好.

    作者:张利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应用深入访谈法对阻碍牙列缺损早期修复原因的调查

    目的探讨阻碍牙列缺损早期修复的原因.方法采用深入访谈法对120名患者用20~30min进行逐渐深入主题的访谈.结果患者的认知水平及对修复的畏惧程度可能是阻碍牙列缺损早期修复的决定性因素,而患者的医疗负担、工作性质和就诊的方便程度为非决定性因素.结论口腔临床医师除应大力宣传口腔医学知识外,还应用生物-心理-社会这一现代医学模式去对待每一位患者,为他们营造一个快捷、舒适、卫生的医疗环境.

    作者:谢培豪;周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自制牙弓夹板结扎钢丝断端调整器

    牙弓夹板结扎牵引术广泛应用在颌骨骨折治疗中,其操作过程比较费时,尤其对结扎钢丝断端调整进入牙间隙或牙弓夹板两侧较难,断端过长易损伤周围软组织,过短则不易钳夹扭转至合适位置.

    作者:杨家军;朱国雄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口腔2号口服液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我院研制的口腔2号口服液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口腔2号口服液,对照组单纯行腋窝淋巴结注射转移因子.用药3~6个月后,从临床表现、病理切片变化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测定等方面对两组治疗前后及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组临床表现及病理切片复查有效率100%,治愈率85%,对照组有效率仅60%,无1例治愈,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两组患者IgA、IgM、IgG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而补体C3无明显改变(P>0.05).(3)治疗3~6个月后,两组之间Ig、C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纯行腋窝淋巴结注射转移因子虽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但不能治愈口腔扁平苔藓,口服口腔2号口服液,能达到治愈口腔扁平苔藓的目的.

    作者:朱群强;翦新春;凌天牖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青年人正常牙左右侧同名牙牙动度的对比研究

    目的分析青年人左右侧同名牙牙动度参数是否有双侧对称性.方法使用自行研制的FX-1型牙动度测量系统,对200名汉族青年人左右侧同名牙牙动度测量,得出参数范围,对比分析其有无差异.结果诸参数中,Q、R、S值因受系统本身误差及外界实验条件干扰的影响不够稳定,且两侧同名牙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而TM、K值稳定性好,统计学上差异不显著.结论TM、K等参数值被证明重复性好,有明显的双侧对称性,是反映临床牙动度的较为稳定的指标.

    作者:彭栗;施生根;宋应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口腔医学杂志

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