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腹产腹部横切口后一层缝合的改良

陈明枝;张永霞;郭冬丽

关键词:剖腹产, 腹部横切口, 缝合方法, 异物反应, 手术时间, 伤口愈合, 皮下组织, 皮内缝合, 脂肪层, 可吸收, 增强, 应用, 液化, 皮肤, 排线, 临床
摘要:剖腹产腹部横切口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于手术后一步,以往为了腹部皮肤美观,常规缝合方法为细线缝合皮下组织,可吸收细线真皮内缝合,此种缝合方法增强异物反应出现硬结,脂肪层液化、排线、不利于伤口愈合,而且延长手术时间.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医院感染及对策

    医院感染与护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措施都离不开护理工作,如消毒隔离技术与物品管理,物品的消毒和供应、无菌技术操作规范、病房的管理、患者的生活护理、基础护理[1]、抗生素的应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及医疗废弃物的管理等,无一不与护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我院对护理工作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探讨各种不规范护理操作诱发的危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医院感染措施.

    作者:唐炎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鱼腥草双黄连治疗上呼吸道感染52例疗效观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占儿科疾病的首位,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春冬季发病率更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故必需采取积极、及时的治疗.针对该病原体90%以上为病毒感染,少数合并有细菌感染,我院自2000年1月采用鱼腥草、双黄连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香丽;李海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产科子宫切除术指征

    目前,妇科与产科由于各种因素,施子宫全切术及次全子宫切除术较多,下面仅浅谈一下产科子宫切除术指征:1子宫破裂子宫破裂特别是由农村急症入院,子宫破裂严重伴有明显感染者,无法保留子宫,均需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如破口累及宫颈或穹窿部者,则需行全子宫切除术.

    作者:郑香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B超诊断泌尿系结石几种方法价值探讨

    本文报告200例泌尿系结石经常规法、膀胱充盈法、清洁洗肠法三种方法联合应用,互为弥补,其效果是令人满意的,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本组200例患者均系我院2000年1月~2003年6月的住院及门诊病人,其中住院患者62例,门诊患者138例.男性142例,女性58例,年龄大65岁,小16岁.

    作者:郜友礼;郜彩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细菌性肝脓肿的CT诊断

    肝脓肿分细菌性和阿米巴性,前者多见,可单发也可多发,通常以肝右叶多见.临床症状较重,常表现为发热、腹痛、肝肿大,但少出现黄疸.CT检查特别是增强后多期扫描,有助于本病的早期发现.近年来开展的CT下定位穿刺引流,不仅提高诊断,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有效的方法.

    作者:段惠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疗效观察

    流行病学、病理学和临床研究均已证实脂质代谢失调,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是导致动脉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洛伐他汀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脂药,它能显著降低胆固醇水平,且能稳定动脉硬化粥样斑块、减少斑块的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防止急性冠脉事件发生.

    作者:陈叶柔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羊水过少142例临床分析

    随着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羊水过少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越来越为产科工作者重视.所谓羊水过少是指羊水少于300ml.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月间,142例羊水过少的病例,以探讨其对围产儿的影响,以助于今后的临床处理.

    作者:邵明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肌注链霉素致皮下硬结形成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链霉素为治疗结核病的一线药物,临床上一般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给药,3月为一疗程.但肌注后易产生硬结,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又影响了继续治疗.临床上我们对采用链霉素肌注治疗的肺结核病人250例进行观察,其中有236例病人形成了皮下硬结.现就肌注链霉素至皮下硬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梁焕;甄秀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小儿遗尿症56例

    小儿遗尿症是儿科常见疾病,以往多采用口服药物或针灸治疗,但疗效不够满意,自1998年3月~2002年3月期间,我们采用He-Ne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小儿遗尿症56例,并进行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静;曲冬梅;刘金荣;刘爱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联邦止咳露止咳去痰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联邦止咳露对肿瘤病人的止咳去痰作用.方法: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联邦止咳露.对照组:采用磷酸可待因片口服.结果:联邦止咳露可以明显镇咳、去痰,改善通气功能,且副作用小,病人良好耐受,生活质量不受影响.结论:联邦止咳露对于年老体弱,无力咳嗽,痰多粘稠所致的通气功能障碍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未见有明显的毒副作用,病人能良好的耐受.

    作者:臧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洗胃与导泻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的危急病种之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而治疗有机磷中毒中,及时、彻底、有效的洗胃与导泻是减轻中毒,缩短病程,预防反跳的首要措施.

    作者:赵娟;李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55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胸部物理治疗

    物理疗法是运用各种物理因素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法.恰当的物理疗法可以引流及清除气道分泌物,防止气道梗阻.它可以增进胸壁活动,锻炼呼吸肌,预防静脉淤滞,改善全身肌肉张力,增进心肺功能.本科自2000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CABG术后患者58例,死亡3例,本文就其康复的55例患者的术后胸部物理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姚天宇;赵慧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继发中间综合征29例临床分析

    中间综合征(中间肌无力综合征IMS)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经积极救治,急性胆碱能危象消失后,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出现之前发生的一组以肌无力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本组收集我院从1997年~2003年期间收治的33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继发IMS诊断的29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徐买生;曹春栓;宋晓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应用B超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体会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经研究现在已知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病理基础为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广泛性损害,临床上有高热、出血、休克、肾功能损害等多脏器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其病理改变是导致全身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升高,各脏器充血水肿及出血,甚至弥漫性细胞变性坏死.

    作者:贾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先心病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监护

    我院2000年~2003年三年中收治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20例,经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收缩压均在4kPa以上,PS/PP >0.3,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8例,约占40%,现将手术期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高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思密达治疗小儿口腔溃疡40例疗效观察

    我科自2001年6月~2002年12月收治诊断为口腔溃疡患儿40例,采用思密达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病例为门诊和住院因各种疾病所致口腔溃疡患儿共40例,男21例,女19例,其中≤2岁3例,~3岁12例,>3岁5例.病程2~6天.40例患儿除基础疾病的表现外,均表现为齿龈和口腔粘膜充血、水肿,口唇、舌面、颊、腭部见单个或数个大小不等散在的溃疡,溃疡表面可见灰白色或黄色物覆盖.

    作者:蒋玉平;卢乃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上石膏病人的护理

    随着社会发展,生产工具机械化程度提高,交通车辆增加,交通事故及各种外伤显著增多,需上石膏病人也逐渐增多,对上石膏病人的妥善护理显得十分重要.本组30例均为2002年元月至2003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上石膏患者,因车祸及外伤后骨折上石膏的26例.因关节畸形行整形术后上石膏的4例,年龄小6岁,大75岁.经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无1例发生伤口感染,皮肤溃疡或坏死,全部治愈出院.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胆石症并发急性胰腺炎1例护理体会

    1病例报告患者男,74岁.腹痛(开始以右上腹疼痛为主,并放射至右肩背部),恶心,呕吐,腹胀6h.以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石症于2002年10月12日急诊入院.患者有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病史,经常反复发作.近1年来发作频繁,并越来越重.

    作者:亓玉媛;魏丽芹;孙洪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冷冻在耳鼻喉科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随着一些新技术,如激光、微波在临床的兴起及广泛应用,冷冻治疗逐渐陷入低谷,但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观察,冷冻在耳鼻喉科疾病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作者:张巧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动态心电图在检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应用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重要临床类型,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且观察心肌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我们动态心电图观察冠心病患者5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