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7例手掌逆行撕脱伤的治疗体会

刘卫祥;左之良;张志韧

关键词:手掌, 逆行撕脱伤, 现报告如下, 皮肤撕脱伤, 综合治疗, 治疗效果, 机械挤压, 保护性, 临床, 患者
摘要:手掌逆行皮肤撕脱伤临床上比较常见,多由于碾轴机械挤压患者保护性回抽造成.我们自2000~2003年收治手掌逆行撕脱伤共17例,通过综合治疗,收到满意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颈部肿块的临床分析

    颈部肿块由多种疾病引起,一旦发现,应予以高度重视,必须追踪其来源,判明其性质.临床上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曹翠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腹腔镜在不孕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腹腔镜作为诊断手段,由于它的微创、安全、精确,又能融诊断与治疗同一过程之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妇科领域.我院自1998年8月开始应用腹腔镜技术于不孕症的诊断与治疗中,使80%以上既往必须进腹的经典不孕症矫治术转化为腹腔镜下手术,使不孕症得到较明确的治疗.本文通过我院腹腔镜下84例不孕症的诊治,探讨腹腔镜在不孕症诊疗过程中的价值.

    作者:孙勃;邢燕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思密达治疗小儿口腔溃疡40例疗效观察

    我科自2001年6月~2002年12月收治诊断为口腔溃疡患儿40例,采用思密达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病例为门诊和住院因各种疾病所致口腔溃疡患儿共40例,男21例,女19例,其中≤2岁3例,~3岁12例,>3岁5例.病程2~6天.40例患儿除基础疾病的表现外,均表现为齿龈和口腔粘膜充血、水肿,口唇、舌面、颊、腭部见单个或数个大小不等散在的溃疡,溃疡表面可见灰白色或黄色物覆盖.

    作者:蒋玉平;卢乃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法洛四联症术后延迟关胸的护理体会

    法洛四联症(F4)是一种常见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左右,在发绀型心脏病中占50~90%,大多数四联症病人为右向左分流,主动脉右移骑跨越多;右室流出道越窄,右室负荷就越重,右室严重肥厚,左室常发育差,术后右室及左室均易衰竭,手术死亡率为5%…,手术完毕,心脏自动复跳后出现低心排,关胸时血压持续下降无法维持,所以未关胸入ICU监护,等循环稳定后择期关胸.

    作者:吴召华;赵慧;裴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为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的健康教育措施,分析了73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及效果.方法:对73例患者实施细致的健康教育和及时的治疗.结果:平均3.5天眼压降至10~21mmHg,平均住院日数11天,出院时眼压控制满意.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及时治疗的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平均住院日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玉美;卞彩玲;杜惠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疗效观察

    流行病学、病理学和临床研究均已证实脂质代谢失调,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是导致动脉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洛伐他汀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脂药,它能显著降低胆固醇水平,且能稳定动脉硬化粥样斑块、减少斑块的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防止急性冠脉事件发生.

    作者:陈叶柔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恒牙(牙合)早期上颌尖牙阻生36例临床分析

    临床上尖牙阻生并不少见,且多见于上颌[1].此类患者常因牙齿阻生导致错(牙合)畸形、颌面部发育不良、面部畸形而就诊.正确处理阻生尖牙的存留问题,对患者的面容及整个身心健康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程恩祥;封华;方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脊柱爆裂骨折X线及CT表现

    目的:认识脊柱爆裂骨折的X线及CT影像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56例脊柱爆裂骨折病例进行X线及CT影像分析.男43例,女13例,年龄17~63岁.结果:56例骨折累及74个椎体.三柱骨折21例,二柱骨折27例,单柱骨折8例.0度,正常椎管10例;1度,椎管狭窄1/3,24例;2度,椎管狭窄2/3,17例;3度,椎管完全狭窄6例.结论:X线平片和CT扫描在脊柱爆裂骨折诊断中,各有所长.脊柱外伤需行平片检查,发现异常,首选CT扫描证实.CT与X线相结合,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鱼腥草双黄连治疗上呼吸道感染52例疗效观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占儿科疾病的首位,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春冬季发病率更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故必需采取积极、及时的治疗.针对该病原体90%以上为病毒感染,少数合并有细菌感染,我院自2000年1月采用鱼腥草、双黄连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香丽;李海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动态心电图在检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应用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重要临床类型,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且观察心肌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我们动态心电图观察冠心病患者5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纳洛酮临床新用途

    纳洛酮(naloxone)又名烯丙羟吗啡酮,是吗啡样物质的特异拮抗剂.内源性吗啡样物质主要有三组:β-内啡肽类、脑啡肽类及强啡肽类,存在于脑组织、垂体及下丘脑中,它们在调节感知与运动、睡眠和觉醒、心血管功能与呼吸活动等均起着神经递质和调质作用.吗啡样物质可与体内的吗啡受体结合.

    作者:从莉萍;刘庆彦;赵凯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右侧梨状窝巨大脂肪瘤切除术的麻醉1例

    患者,女,18岁,体重35kg,身高150cm,因夜间打鼾,呼吸不畅5年,加重2月入院.术前检查,会厌居中,受肿物压迫无法活动,会杓皱襞左侧正常,右侧无法窥见;梨状窝左侧可见,右侧肿物表面光滑,呈粉红色,约3.5cm3类圆形带蒂,盖声门上区.

    作者:马向军;师书芹;李风英;郭栓娥;王红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55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胸部物理治疗

    物理疗法是运用各种物理因素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法.恰当的物理疗法可以引流及清除气道分泌物,防止气道梗阻.它可以增进胸壁活动,锻炼呼吸肌,预防静脉淤滞,改善全身肌肉张力,增进心肺功能.本科自2000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CABG术后患者58例,死亡3例,本文就其康复的55例患者的术后胸部物理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姚天宇;赵慧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应用B超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体会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经研究现在已知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病理基础为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广泛性损害,临床上有高热、出血、休克、肾功能损害等多脏器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其病理改变是导致全身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升高,各脏器充血水肿及出血,甚至弥漫性细胞变性坏死.

    作者:贾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采用小气管导管作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在声带疾病手术中的应用

    自1990年6月~2002年12月,我院对124例声带疾病手术采用小气管导管作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增早;滕少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复方利福平涂膜剂的制备和应用

    利福平为广谱抗生素,对结核杆菌和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很强的抗菌作用.我院制备的复方利福平涂膜剂,试用于外科门诊换药室治疗创伤致延期愈合的创面及某些慢性、化脓性皮肤病,均获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巧;卢公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细菌性肝脓肿的CT诊断

    肝脓肿分细菌性和阿米巴性,前者多见,可单发也可多发,通常以肝右叶多见.临床症状较重,常表现为发热、腹痛、肝肿大,但少出现黄疸.CT检查特别是增强后多期扫描,有助于本病的早期发现.近年来开展的CT下定位穿刺引流,不仅提高诊断,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有效的方法.

    作者:段惠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上石膏病人的护理

    随着社会发展,生产工具机械化程度提高,交通车辆增加,交通事故及各种外伤显著增多,需上石膏病人也逐渐增多,对上石膏病人的妥善护理显得十分重要.本组30例均为2002年元月至2003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上石膏患者,因车祸及外伤后骨折上石膏的26例.因关节畸形行整形术后上石膏的4例,年龄小6岁,大75岁.经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无1例发生伤口感染,皮肤溃疡或坏死,全部治愈出院.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洗胃与导泻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的危急病种之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而治疗有机磷中毒中,及时、彻底、有效的洗胃与导泻是减轻中毒,缩短病程,预防反跳的首要措施.

    作者:赵娟;李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营养防治在冠心病中的护理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疾病谱也随之改变,这说明需要人们采取合理的膳食营养.而对于我们内科来说,冠心病的发病率已逐年上升.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管腔狭窄或阻塞,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状态的一种疾病.

    作者:潘玉萍;范秀花;李艳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