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红霞;张金山;袁文金
目的 探讨化疗中期及终末期18F-FDG PET/CT显像对DLBCL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1年经手术或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110例(男62例,女48例,中位年龄52岁)DLBCL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结果.其中在化疗中期(4周期)、化疗终末期(6~8周期)、化疗中期+终末期行PET/CT检查的患者分别为42、44和24例.根据显像结果将患者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以无进展生存(PFS)期及总体生存(OS)期为评价指标,对各组患者进行预后评估.组间PFS率及OS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预后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结果 化疗中期18F-FDG PET/CT显像阳性组28例,阴性组38例,2组中位PFS期分别为20和37个月,3年PFS率分别为17.9% (5/28)和52.6% (2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85,P<0.01);中位OS期分别为28和39个月,3年OS率分别为35.7% (10/28)和55.3% (21/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73,P>0.05).化疗终末期18F-FDG PET/CT显像阳性组20例,阴性组48例,2组中位PFS期分别为21和54个月,3年PFS率分别为20.0% (4/20)和77.1%(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215,P<0.01);中位OS期分别为26和57个月,3年OS率分别为25.0%(5/20)和83.3% (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1.462,P<0.01).结论 化疗终末期PET/CT是DLBCL患者预后评估的可靠方法,而化疗中期PET/CT对患者的预后评估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丁重阳;李天女;孙晋;段丽敏;杨文平;徐绪党;丁其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准确的临床分期对宫颈癌患者治疗方案确定、疗效监测、预后评估及治疗方案的调整等有重要价值.应用18F-FDG PET/CT全身肿瘤代谢显像,可较清楚地了解宫颈癌原发灶及转移灶的代谢变化,有利于指导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治疗方案选择,也有利于监测疗效和评估预后.
作者:李欢欢;游金辉;谌伦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创伤性颅脑损伤对人类健康危害巨大.传统的CT、MRI检查手段主要反映患者脑部形态结构的改变,结合PET后可以同时了解脑代谢功能的改变,在创伤性脑损伤诊断、治疗、预后评估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价值.笔者对近年来PET在创伤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包龙;章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Meckel憩室是胃肠道常见的先天性变异,发生率0.5% ~3.0%[1].99TcmO4异位胃黏膜显像可帮助诊断Meckel憩室,病灶定位不明确时采用SPECT/CT融合显像能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笔者对104例怀疑为Meckel憩室的患者进行99TcmO4-平面及SPECT/CT融合显像,探讨其诊断价值.
作者:陈碧玲;江雪;欧晓红;黄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90Sr-90Y敷贴联合噻吗洛尔局部外涂治疗婴幼儿浅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9例浅表皮肤血管瘤患儿分为2组:观察组33例(≤3月龄15例,>3月龄18例),采用90Sr-90Y敷贴加0.5%噻吗洛尔溶液局部外涂联合治疗;对照组26例(≤3月龄10例,>3月龄16例)采用相同剂量90Sr-90Y敷贴加生理盐水局部外涂治疗.对比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对相关数据行x2检验.结果 观察组总显效率为18/18,治愈率为14/15(≤3月龄)和16/18(>3月龄).对照组总显效率分别为8/10(≤3月龄)和11/16(>3月龄),治愈率为6/10(≤3月龄)和9/16(>3月龄).观察组总显效率和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x2=22.22与30.29,≤3月龄;x2=36.69与27.31,>3月龄;均P<0.01).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90Sr-90Y敷贴联合噻吗洛尔局部外涂治疗婴幼儿浅表血管瘤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朱鸿剑;刘庆红;关晏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主动靶向脂质体作为MRI对比剂的载体,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主动靶向性等特点在肿瘤诊断及治疗领域显示出独特的优势.通过在脂质体上标记特殊的分子识别系统或制成对pH值、温度敏感的脂质体,实现肿瘤靶向成像是研究的热点.该文就各种主动靶向脂质体在肿瘤MRI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唐文洁;杨蕊梦;江新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患者女,25岁,藏族,在牧区生活25年,以“右上腹疼痛3年,加重2周”为主诉入院.谷氨酰转移酶:65.8(正常参考值11.0~50.0)U/L,丙氨酸转氨酶:36.6(正常参考值5.0~40.0) U/L;乙肝5项定量检测:均(-);包虫4项检查:抗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抗体(±),抗EgP抗体(+),抗EgB抗体(-),抗多房棘球蚴抗体(-).头颅CT示:右侧额叶皮质区及右侧丘脑病变,结合病史考虑泡球蚴.腹部CTA示:肝尾状叶囊性包虫病灶,其余肝内病变考虑泡状棘球蚴病变、并脾门区及腹膜后多发转移;双肺下叶胸膜下病变,考虑双肺泡球蚴病;门静脉肝主干受压变细,肝左及肝中静脉于病变边缘走行.肝胆MRI示:肝内多发占位,考虑多发肝包虫;脾脏轻度增大.
作者:李肖红;吕洁;张奇洲;李毓斌;赵晓佳;秦永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与PET/CT在病灶检测及定量分析方面的比较,论证PET/MR一体机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方法 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共300例患者同天间隔15 ~ 35 min行PET/CT和PET/MR检查,其中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完整的277例[男165例,女112例,平均年龄(52.9±12.6)岁]纳入该研究.扫描范围由下颌至大腿根部.PET/CT采集为2或3 min/床位,PET/MR采集为5 min/床位,MRI图像包括T1、T2及弥散加权成像,图像重建采用Vender软件及MRI散射校正Mu图.PET、CT、MRI中只要有1项为阳性,即认为PET/CT及PET/MR的结果为阳性.勾画ROI并计算SUVmax..不同显像技术间探测效率的比较采用配对x2检验,并对PET/CT与PET/MR的SUVmax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77例患者随访证实阳性220例,病灶353个.与PET/CT比,PET/MR少发现了6个病灶,但多发现了30个病灶.两者的探测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灶和患者计,两者的一致性分别为89.8%(317/353)和85.9% (189/220).相同部位病灶PET/CT和PET/MR的SUVmax.的相关性良好(rs=0.91,P<0.01),多数正常组织(除肺和主气管)的SUVmax.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s=0.62~0.76,均P<0.01).结论 PET/MR一体机在半定量分析方面与PET/CT有良好的相关性,在躯干部尤其是腹、盆腔病变及软组织病变检测方面优于PET/CT,可以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徐白萱;富丽萍;关志伟;尹大一;刘家金;杨晖;张锦明;陈英茂;安宁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负荷双时相(早期相+延迟相)18 F-FDG PET/CT心肌显像诊断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 选取中华小型猪10头制作心肌缺血模型,分别进行如下3组显像:造模前负荷双时相显像(8头)、造模后静息双时相显像(8头)和造模后负荷双时相显像(10头).(造模前、后)负荷双时相显像:实验猪显像前禁食12h以上,全程麻醉,按体质量静脉注射18F-FDG 5 MBq/kg,静息50 min后连续采集PET图像10 min(早期相);后经静脉持续泵入多巴酚丁胺,50 min后再次采集PET图像10 min(延迟相).造模后静息双时相显像:除未泵入多巴酚丁胺外,余步骤同负荷双时相显像.对显像结果进行分析:(1)定性分析.观察各显像组双时相显像左室心肌18 F-FDG摄取情况,分为1~4级.1或2级均判定为无心肌缺血,3或4级中如果存在前壁或间壁局灶性摄取则判定为心肌缺血.利用配对x2检验分别比较3组显像中早期相与延迟相发生缺血的心肌比例.(2)定量分析.测定左心室前壁和下壁SUVmean并计算其比值K,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K1(早期相)、K2(延迟相)间的差异.结果 造模后CAG显示全部猪LAD冠脉狭窄程度均大于70%.造模前负荷双时相显像:早期相及延迟相中全部8头均为1或2级,判定为心肌缺血的比例均为0;K1、K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8±0.10和1.11±0.10;Z=-1.48,P>0.05).造模后静息双时相显像:早期相与延迟相中心肌缺血比例分别为1/8和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0,P>0.05);K1、K2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1.47±0.28和1.28±0.40;Z=-2.02,P>0.05).造模后负荷双时相显像:早期相与延迟相的心肌缺血比例分别为4/10和1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7,P<0.05);K1、K2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1.55±0.32和1.86±0.39;Z=-2.49,P<0.05).结论 负荷双时相18F-FDG PET/CT心肌显像可用于心肌缺血的诊断.
作者:高伟;王铁;李燕;窦克非;杨敏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制备131I标记的抗神经纤毛蛋白-1(NRP-1)单克隆抗体A6 (131I-A6),探讨其作为NRP-1靶向显像新型分子探针的可行性.方法 (1)采用Iodogen法对A6进行131I标记,检测其标记率、放化纯和体外稳定性.(2)以人胶质瘤细胞株U87MG为实验细胞进行体外实验,测定131I-A6生物学活性、结合率及其与受体的亲和力.(3)将荷U87MG胶质瘤模型裸鼠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5组,每组5只,分别于注射1.2 MBq 131I-A6后24、48、72、96和120 h处死,计算各脏器放射性摄取(%ID/g)、肿瘤/血液(T/B)和肿瘤/肌肉(T/M)比值.(4)取6只荷瘤裸鼠,以随机抽样法分为未阻断组和竞争阻断组,前组注射3.7 MBq 131I-A6;后组注射3.7 MBq 131I-A6和未标记的700 μg A6,均分别于注射后24、48、72、96和120 h行SPECT/CT显像.采用两样本t检验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131I-A6标记率为(95.46±3.34)%,放化纯>95%;131I-A6在室温下PBS溶液中放置至96 h,其放化纯仍>85%.(2)131I-A6与U87MG胶质瘤细胞特异性结合率1h达到高值,为(15.80±1.30)%,在加入未标记的抗体A6时,U87MG细胞对131 I-A6明显受抑制(t=2.862,P<0.05);与细胞表面抗原的亲和力(Kd)为(1.67±0.14) nmol/L.(3)24h时131I-A6在荷瘤裸鼠血液放射性高,为(8.00±1.42) %ID/g;其次是肝脏和肿瘤组织,分别为(7.68±1.56)和(6.00±1.24) %ID/g;脑、骨、肌肉组织放射性计数较低.给药后24h,T/B和T/M分别为0.78±0.10和3.20±0.30,随时间延长比值逐渐增高,在120 h达到高,分别为1.87±0.50和7.13±0.24.(4)体内显像示,注射131I-A6后24 h肿瘤略显影,随时间延长变清晰,120 h显影为清晰,阻断后未见肿瘤显影.结论 131I-A6的标记方法简单易行,标记率高,产物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NRP-1靶向性和特异性,有望成为一种新型肿瘤诊断和治疗的药物.
作者:豆晓锋;张亚飞;蒋怡臻;刘鹏;颜江华;吴华;苏新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叶酸受体靶向载紫杉醇(PTX)高分子造影剂(FOL-PLGA-PTX)的体外寻靶能力与超声显影情况.方法 通过单乳化法及碳二亚胺法制备叶酸受体靶向载PTX高分子纳米微球,利用Malvern激光仪检测造影剂平均粒径和表面电位,用HPLC检测包封率和载药量,并通过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造影剂表面叶酸连接情况及和荧光抗体的结合率.体外培养人卵巢癌SKOV3细胞,观察靶向造影剂与细胞的结合情况,评价其体外寻靶能力.考察靶向造影剂经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辐照后增强超声显影特性,并以DFY型定量仪进行定量.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数据.结果 叶酸受体靶向载PTX高分子超声造影剂的平均粒径为(244.43±13.32) nm,包封率及载药量分别为(86.23±1.23)%和(8.62±0.12)%;流式细胞术测得FOL-PLGA-PTX表面叶酸平均连接率高达(98.49±1.28)%,体外细胞寻靶实验中FOL-PLGA-PTX与SKOV3细胞平均结合率为(84.32±4.25)%,高于非靶向造影剂组(16.45±2.89)%(F=289.45,t=10.654,P<0.01)和游离叶酸干预组(36.33±3.23)%(t=8.923,P<0.01);FOL-PLGA-PTX经HIFU体外辐照前后平均灰度值分别为39.32±3.64和126.44±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9,P<0.01).结论 成功制备了叶酸受体靶向载PTX高分子超声造影剂,其包封率与载药量均较高,具备良好的体外寻靶能力与HIFU辐照增强超声显影特性.
作者:何子朋;王志刚;李攀;王冬;柯青兰;岳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鉴定131I-K237多肽(H-组氨酸-苏氨酸-蛋氨酸-酪氨酸-酪氨酸-组氨酸-组氨酸-酪氨酸-谷氨酰胺-组氨酸-组氨酸-亮氨酸-OH)在体外与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亲和性和对其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应用Iodogen法对K237多肽进行131I标记,用TLC测定标记率及经SephadexG25层析柱分离纯化后的131I-K237放化纯.于96孔板接种LNCaP细胞,分4组,每组设3个复孔:实验组加入15 kBq 131I-K237;阴性对照组加入Na131I,设5、10、15 kBq 3个亚组;竞争组加入K237(质量浓度分别为1、2、4、8、16 μg/μl)后加入15 kBq 131I-K237;空白对照组加入PBS.48 h后测定放射性计数并计算各组细胞结合率.在24孔板接种LNCaP细胞,分3组:131I-K237干预组分别加入5、10、15 kBq的131I-K237,K237干预组分别加入100μl质量浓度为1、2、4μg/μl的K237,空白对照组加100μl PBS;温育48 h后,分别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荧光显微镜鉴别凋亡细胞,再行核酸凝胶电泳,并以流式细胞术(FCM)检测LNCaP细胞的凋亡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小显著差异t检验比较数据差异.结果 131I-K237标记率达(73.7±3.2)%,分离纯化后放化纯为(96.7±0.6)%.实验组、阴性对照3个亚组和空白对照组的LNCaP细胞结合率分别为(95.8±1.5)%、(8.2±0.4)%、(8.3±0.6)%、(8.6±0.5)%和0.竞争组实验结果显示,131I-K237与LNCaP细胞的结合率随未标记多肽K237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t=4.71,P<0.01).LNCaP细胞经131I-K237干预后,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凋亡细胞,DNA电泳可见明显的梯形条带.5、10、15 kBq 131I-K237组LNCaP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4.1±2.9)%、(37.3±3.4)%、(41.7±3.6)%;质量浓度为1、2、4 μg/μl的未标记K237组凋亡率分别为(10.8±1.0)%、(12.5±2.1)%、(13.1±2.4)%;空白对照组中自然凋亡率为(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31,P<0.05);131 I-K237组各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3.27和4.52,均P<0.05).结论 131I-K237能与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特异性结合,对LNCaP细胞具有显著的凋亡诱导作用.
作者:李娟;张瑜;赵倩;郭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放射性核素显像和心血管造影,观察心外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ETCPC)手术后完全旷置右心对肺血流灌注的长期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3月至2005年12月间行ETCPC手术的53例[男29例,女24例,平均年龄(10.8±6.1)岁]患者资料.其中43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均于术后1个月内(早期)及5年(中期)随访时行99Tcm-MAA肺灌注显像和心血管造影检查,并分别计算各肺段灌注比值、PVR及肺动脉指数.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患者早、中期的肺血流分布变化.结果 99Tcm-MAA肺灌注显像结果示,中期随访与早期随访患者的肺总放射性计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1.91±8.26) ×103计数/s和(698.93±12.0)×103计数/s;t=0.38,P>0.05],右肺/左肺灌注比值(1.06±0.01和1.03±0.03;t=1.12,P>0.05)及下腔静脉右肺灌注比值(0.61±0.06和0.60±0.06;t=0.74,P>0.05)无有意义的改变,全肺上段/下段比值下降(0.72±0.20和0.75±0.01;t=2.54,P<0.05),肺下叶背段灌注比例升高(0.12±0.00和0.10±0.03;t=2.16,P<0.05).中期随访患者的PVR下降[(142.98±2.61) dyn·s·cm-5(1 dyn·s·cm-5=0.1 kPa·s·L-1)和(146.95±2.54) dyn·s·cm-5; t=2.08,P<0.05],腔静脉压下降[(9.35±0.24) mmHg(1 mmHg=0.133 kPa)和(9.95±0.23) mmHg;t=2.69,P<0.05],动脉血氧饱和度未见明显改变[(92.70±0.30)%和(92.86±0.29)%;t=1.12,P>0.05].5例患者术后早期存在肺动脉造影与核素显像明显不匹配.结论 在研究功能性肺血流灌注方面,放射性核素显像效果优于心血管造影.Fontan循环的长期弱动力、无搏动血流会引起肺血流坠积性重新分布.
作者:尹宗涛;王辉山;方敏华;韩宏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脑动脉狭窄会导致脑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进而造成脑血管储备力(cerebrovascular reserve,CVR)下降,CVR受损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测定CVR可以预测卒中的发生[1].笔者用SPECT显像结合CO2吸入试验测定单侧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CVR的变化.
作者:陈予东;石进;马潞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纳米抗体是一种由骆驼源的重链可变区组成的单域抗体,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小、亲和力高和化学稳定性好等特性,非常适于进行肿瘤以及其他疾病的PET、SPECT显像和辅助治疗研究.纳米抗体在分子影像诊断方面的优势很可能使其成为新一代核医学显像剂.
作者:周晓靓;王浩;刘鉴峰;孟爱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金属核素多功能模块自动化及手工合成68 Ga-1,4,7,10-四氮杂十二烷-N,N,N,N-四乙酸-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奥曲肽(68Ga-DOTATATE)的可行性,并探讨其生物学分布及肿瘤显像特点.方法 采用强阳离子交换(SCX)柱金属核素多功能模块自动化及手工方法合成68Ga-DOTATATE,并对产品注射液进行质量控制.取ICR小鼠30只,分为5组,分别于注射68Ga-DOTATATE后10、30、60、120和240 min处死,取各脏器、称质量并测定放射性计数,计算放射性摄取值(%ID/g),观察生物学分布.对荷AR42J大鼠胰腺外分泌腺肿瘤裸鼠注射68Ga-DOTATATE后行microPET显像,观察肿瘤对68Ga-DOTATATE的摄取情况.结果 金属核素多功能模块自动化与手工合成2种方法均能顺利合成68Ga-DOTATATE.产品均为无色澄明溶液,pH值为6.5±0.1,放化纯均大于99%,室温放置4h仍大于99%.自动化合成需时约30 min,放化产率为(51.8±3.2)%(时间衰减校正);手工合成需时约20 min,标记率大于99%.14 d细菌培养及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ICR小鼠体内生物学分布结果显示,肾脏为药物排泄器官,肝、脾、胰腺和肾上腺摄取较高,肌肉软组织摄取低;药物的血液清除快,10 min为(4.41±0.81) %ID/g,1h时仅为(0.78±0.32)% ID/g.荷AR42J瘤裸鼠microPET显像示,肿瘤组织对68Ga-DOTATATE明显高摄取,T/NT分别为2.01 ±0.29(10 min)、6.74±2.90(30 min)和4.46±2.05(60 min).结论 68Ga-DOTATATE合成工艺简单、质控合格、动物实验结果良好,是一种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新型生长抑素类特异性正电子显像剂.
作者:张静静;朱朝晖;党永红;史继云;赵晓斌;杜延荣;李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PET/CT和SPECT/CT临床应用获得的成功显示了其对临床医学的重要价值及融合影像时代的来临.2010年,PET/MR的上市,进一步证明融合已经成为医学影像发展的必然趋势[1].本期《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刊发了国内数家单位PET/MR的使用经验[2-5],表明中国核医学界正在紧跟世界医学影像学术发展前沿,在该领域的工作开始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这是中国核医学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核医学进入了解剖-生理-分子多模式影像发展的快车道,是中国核医学几代人共同努力和多年期盼的结果,可喜可贺!
作者:田嘉禾;张永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患者女,56岁,乏力3个月伴发热半个月,呈弛张热,体温高40℃.1个月前患者因乏力加重、嗜睡、自测血压降低[80/40 mmHg(1 mm Hg=0.133 kPa)]住院治疗.查血常规(括号中为正常参考值,下同)示:WBC:3.0(4.0~ 10.0)×109/L,Hb:95(110~ 160) g/L,PLT:92(100~ 300)×109/L.肝肾功能指标:白蛋白:28.5(35.0~50.0) g/L,乳酸脱氢酶:659(93~245) U/L,C反应蛋白:89.3(0~10.0) mg/L.骨髓穿刺示:有核细胞增生重度减低,粒系明显增生,成熟分叶核细胞比例增高,红系分类未见幼红细胞,单核细胞及网状细胞增多,偶见淋巴瘤样细胞;1周后复查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系成熟障碍,红系明显增生,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伴PLT减少,偶见异型淋巴细胞.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可见噬血细胞.腹部超声示:脾大(肋下4.6 cm).激素退热效果不佳.血常规示三系细胞持续性下降,低WBC为2.4× 109/L,Hb为64 g/L,PLT为32×109/L.
作者:贺琦;刘士远;萧毅;蒋涛;余润泉;刘凯;李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人体内有2种功能不同的脂肪组织: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和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影响BAT摄取18F-FDG的因素有温度、性别、年龄等.国外研究[1]主要集中在单一因素对BAT摄取18FFDG的影响方面,且可能不适合中国人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成人BAT摄取18F-FDG的影像特征,并进行多因素分析,以提高对BAT摄取18F-FDG影响因素的认识.
作者:邵小南;邵晓梁;王小松;王跃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一、总则为了保证在SPECT、PET、SPECT/CT和PET/CT检查中获得高质量的图像,以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开展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和实现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此,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在参考相关标准和文献[1-15]基础上,结合国情制订了本基本要求.
作者: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