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予东;石进;马潞娜
目的 构建由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调控的NIS基因以及由早期生长应答因子1(Egr1)启动子调控的人纤溶酶原Kringle 5(K5)基因的双启动子重组杆状病毒载体,探讨同时靶向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基因治疗模式的可行性.方法 将h TERT启动子和NIS基因片段以及Egr1启动子和K5基因片段分别亚克隆至杆状病毒载体,经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Sf9)包装并扩增得到重组杆状病毒(Bac-h TERT-NIS-Egr 1-K5),同时将CMV启动子调控的重组杆状病毒(Bac-CMV-NIS-Egr1-K5)以及不含NIS基因或不含K5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Bac-h TERT-0-Egr 1-K5、Bac-hTERT-NIS-Egr1-0)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分析NISmRNA和蛋白在人宫颈癌细胞HeLa中的靶向表达,以及131I辐射对K5 mRNA和蛋白的表达调控.通过摄碘实验、NaClO4抑制实验以及细胞增殖抑制实验验证NIS蛋白的功能及由其介导的131I抑瘤作用.通过细胞凋亡实验评估K5蛋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促凋亡作用.统计学检验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杆状病毒Bac-hTERT-NIS-Egr1-K5.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显示肿瘤特异性启动子hTERT介导的NIS基因仅在HeLa细胞中有表达,而在正常肺纤维细胞MRC5中无表达.131I可以调控辐射敏感启动子Egr1下游K5基因的转录和翻译.细胞摄碘实验显示Bac-hTERT-NIS-Egr1-K5感染的HeLa细胞摄碘增加了5.6倍,与未加NaClO4组比,其摄碘能被NaClO4显著抑制(F=199.296,P<0.05).131I对Bac-h TERT-NIS-Egr 1-K5感染的HeLa细胞的抑制效果明显,细胞存活率仅为38.3%.Bac-hTERT-NIS-Egr1-K5感染的HUVEC细胞在131I照射下的凋亡率(30.8%)显著高于Bac-h TERT-NIS-Egr1-0组和未加病毒组(11.2%和10.9%,F=19.926、45.409,均P<0.05).结论 重组杆状病毒Bac-h TERT-NIS-Egr 1-K5可使NIS基因在肿瘤细胞中靶向表达并介导131I的摄取,同时还可通过131I照射调控血管内皮细胞K5基因的表达,为开展体内NIS介导的131I摄取与K5介导的抗血管生成的协同治疗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张敏;郭睿;石朔;苗莹;徐昊平;李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患者女,62岁,因“气紧15 d”于2013年9月24日入院.入院后出现反复高热,体温高达38.6℃,并肝功能轻度异常(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下同):ALT 42(10~40) U/L,AST 50(10~40) U/L,病毒学、免疫学检查无明显异常,真菌G试验示1,3-β-D葡聚糖>1 000 μg/L,结核菌素试验、T细胞斑点试验、痰培养及巨细胞病毒DNA扩增均为阴性.骨髓穿刺检查提示骨髓增生活跃,骨髓活组织检查示增生偏低下,见少数淋巴细胞散在或小灶性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考虑为反应性聚集.凝血功能及血常规示纤维蛋白原、Hb及PLT均显著下降.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突变分析结果示,所有检测到的突变位点均不属于目前已经鉴定出来的HPS相关病理性突变位点.给予多种抗生素及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滴注后体温恢复正常.
作者:吉婷;匡安仁;尹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脑动脉狭窄会导致脑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进而造成脑血管储备力(cerebrovascular reserve,CVR)下降,CVR受损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测定CVR可以预测卒中的发生[1].笔者用SPECT显像结合CO2吸入试验测定单侧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CVR的变化.
作者:陈予东;石进;马潞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准确的临床分期对宫颈癌患者治疗方案确定、疗效监测、预后评估及治疗方案的调整等有重要价值.应用18F-FDG PET/CT全身肿瘤代谢显像,可较清楚地了解宫颈癌原发灶及转移灶的代谢变化,有利于指导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治疗方案选择,也有利于监测疗效和评估预后.
作者:李欢欢;游金辉;谌伦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叶酸受体靶向载紫杉醇(PTX)高分子造影剂(FOL-PLGA-PTX)的体外寻靶能力与超声显影情况.方法 通过单乳化法及碳二亚胺法制备叶酸受体靶向载PTX高分子纳米微球,利用Malvern激光仪检测造影剂平均粒径和表面电位,用HPLC检测包封率和载药量,并通过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造影剂表面叶酸连接情况及和荧光抗体的结合率.体外培养人卵巢癌SKOV3细胞,观察靶向造影剂与细胞的结合情况,评价其体外寻靶能力.考察靶向造影剂经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辐照后增强超声显影特性,并以DFY型定量仪进行定量.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数据.结果 叶酸受体靶向载PTX高分子超声造影剂的平均粒径为(244.43±13.32) nm,包封率及载药量分别为(86.23±1.23)%和(8.62±0.12)%;流式细胞术测得FOL-PLGA-PTX表面叶酸平均连接率高达(98.49±1.28)%,体外细胞寻靶实验中FOL-PLGA-PTX与SKOV3细胞平均结合率为(84.32±4.25)%,高于非靶向造影剂组(16.45±2.89)%(F=289.45,t=10.654,P<0.01)和游离叶酸干预组(36.33±3.23)%(t=8.923,P<0.01);FOL-PLGA-PTX经HIFU体外辐照前后平均灰度值分别为39.32±3.64和126.44±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9,P<0.01).结论 成功制备了叶酸受体靶向载PTX高分子超声造影剂,其包封率与载药量均较高,具备良好的体外寻靶能力与HIFU辐照增强超声显影特性.
作者:何子朋;王志刚;李攀;王冬;柯青兰;岳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制备131I标记的抗神经纤毛蛋白-1(NRP-1)单克隆抗体A6 (131I-A6),探讨其作为NRP-1靶向显像新型分子探针的可行性.方法 (1)采用Iodogen法对A6进行131I标记,检测其标记率、放化纯和体外稳定性.(2)以人胶质瘤细胞株U87MG为实验细胞进行体外实验,测定131I-A6生物学活性、结合率及其与受体的亲和力.(3)将荷U87MG胶质瘤模型裸鼠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5组,每组5只,分别于注射1.2 MBq 131I-A6后24、48、72、96和120 h处死,计算各脏器放射性摄取(%ID/g)、肿瘤/血液(T/B)和肿瘤/肌肉(T/M)比值.(4)取6只荷瘤裸鼠,以随机抽样法分为未阻断组和竞争阻断组,前组注射3.7 MBq 131I-A6;后组注射3.7 MBq 131I-A6和未标记的700 μg A6,均分别于注射后24、48、72、96和120 h行SPECT/CT显像.采用两样本t检验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131I-A6标记率为(95.46±3.34)%,放化纯>95%;131I-A6在室温下PBS溶液中放置至96 h,其放化纯仍>85%.(2)131I-A6与U87MG胶质瘤细胞特异性结合率1h达到高值,为(15.80±1.30)%,在加入未标记的抗体A6时,U87MG细胞对131 I-A6明显受抑制(t=2.862,P<0.05);与细胞表面抗原的亲和力(Kd)为(1.67±0.14) nmol/L.(3)24h时131I-A6在荷瘤裸鼠血液放射性高,为(8.00±1.42) %ID/g;其次是肝脏和肿瘤组织,分别为(7.68±1.56)和(6.00±1.24) %ID/g;脑、骨、肌肉组织放射性计数较低.给药后24h,T/B和T/M分别为0.78±0.10和3.20±0.30,随时间延长比值逐渐增高,在120 h达到高,分别为1.87±0.50和7.13±0.24.(4)体内显像示,注射131I-A6后24 h肿瘤略显影,随时间延长变清晰,120 h显影为清晰,阻断后未见肿瘤显影.结论 131I-A6的标记方法简单易行,标记率高,产物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NRP-1靶向性和特异性,有望成为一种新型肿瘤诊断和治疗的药物.
作者:豆晓锋;张亚飞;蒋怡臻;刘鹏;颜江华;吴华;苏新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一、总则为了保证在SPECT、PET、SPECT/CT和PET/CT检查中获得高质量的图像,以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开展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和实现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此,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在参考相关标准和文献[1-15]基础上,结合国情制订了本基本要求.
作者: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患者女,31岁,发现右手掌大鱼际肌内侧肿物4个月,肿物逐渐增大,有异物压迫感,伴轻微疼痛,无红肿破溃,无手指麻痹乏力,右小腿肿胀3个月,活动时轻度疼痛.患病以来,反复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无昏迷、呕吐,精神尚可,大小便正常.曾于外院诊治(具体不详),症状未见好转.体格检查:右手掌大鱼际肌内侧肿物稍隆起,触之质中,边界清晰,约3 cm×3 cm大小,表面光滑,轻压痛,稍可推,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辅助检查(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范围):血常规示Hb 98(120~170)g/L,红细胞压积0.32(0.40~0.50),红细胞平均体积68.4(80.0~ 100.0) 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20.8(27.0~31.2) pg,WBC 4.0(3.2~ 10.0) ×109/L,RBC 5.0(4.0~ 5.5)×1012/L,PLT 264(100 ~ 500)×109/L,中性粒细胞2.3(2.0~6.9)×109/L,尿β2-微球蛋白205.1(0.8~ 13.6)nmol/L,血β2-微球蛋白356.5(68.4~ 223.3) nmol/L;凝血常规示凝血酶原活度78%(80% ~ 120%),纤维蛋白原1.7(2.0~4.0)g/L;生化检查示血清乳酸脱氢酶344(109~245) U/L;术前4项、EB病毒3项、血红细胞沉降率、尿常规、大便常规均无明显异常;自身免疫组合、类风湿4项示抗环瓜氨酸肽抗体(+),IgG型类风湿因子(+),本周蛋白未见异常;CA19-937.0(0~37.7)kU/L、血清铁蛋白242.4(6.9~233.1) mg/L;肥达试验示伤寒沙门菌(-).
作者:姚红霞;张金山;袁文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回顾性探讨PET/MR在全身性肿瘤筛查、局部肿瘤显像及神经系统功能成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共入组志愿者425例[男149例,女276例,年龄21~82(平均56)岁],其中全身性肿瘤筛查58例,局部肿瘤显像264例,神经系统功能成像103例,均行全身或局部18F-FDG PET/MR检查.结果 58例PET/MR全身性肿瘤筛查结果阳性49例(84.48%),均为良性病变;局部肿瘤显像中,病灶阳性显示率(含34例18 F-FDG PET阴性肿瘤患者)为100% (264/264),诊断准确性为95.45%(252/264),其中56例宫颈癌PET/MR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诊断准确性为92.86%(52/56),46例鼻咽癌患者近期疗效评价CR率为69.57% (32/46);103例神经系统功能成像中,92例(89.32%) PET/MR阳性诊断经手术及临床随访证实为真阳性.结论 PET/MR一站式检查可显著提高疾病的显示及诊断的准确性,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病变定位、定性、定量及功能信息.
作者:辛军;孙洪赞;王鹏远;徐微娜;于树鹏;翟伟;刘长平;赵珑;田嘉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放射性核素显像和心血管造影,观察心外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ETCPC)手术后完全旷置右心对肺血流灌注的长期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3月至2005年12月间行ETCPC手术的53例[男29例,女24例,平均年龄(10.8±6.1)岁]患者资料.其中43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均于术后1个月内(早期)及5年(中期)随访时行99Tcm-MAA肺灌注显像和心血管造影检查,并分别计算各肺段灌注比值、PVR及肺动脉指数.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患者早、中期的肺血流分布变化.结果 99Tcm-MAA肺灌注显像结果示,中期随访与早期随访患者的肺总放射性计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1.91±8.26) ×103计数/s和(698.93±12.0)×103计数/s;t=0.38,P>0.05],右肺/左肺灌注比值(1.06±0.01和1.03±0.03;t=1.12,P>0.05)及下腔静脉右肺灌注比值(0.61±0.06和0.60±0.06;t=0.74,P>0.05)无有意义的改变,全肺上段/下段比值下降(0.72±0.20和0.75±0.01;t=2.54,P<0.05),肺下叶背段灌注比例升高(0.12±0.00和0.10±0.03;t=2.16,P<0.05).中期随访患者的PVR下降[(142.98±2.61) dyn·s·cm-5(1 dyn·s·cm-5=0.1 kPa·s·L-1)和(146.95±2.54) dyn·s·cm-5; t=2.08,P<0.05],腔静脉压下降[(9.35±0.24) mmHg(1 mmHg=0.133 kPa)和(9.95±0.23) mmHg;t=2.69,P<0.05],动脉血氧饱和度未见明显改变[(92.70±0.30)%和(92.86±0.29)%;t=1.12,P>0.05].5例患者术后早期存在肺动脉造影与核素显像明显不匹配.结论 在研究功能性肺血流灌注方面,放射性核素显像效果优于心血管造影.Fontan循环的长期弱动力、无搏动血流会引起肺血流坠积性重新分布.
作者:尹宗涛;王辉山;方敏华;韩宏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比较PET/CT和PET/MR,初步探索PET/MR一体机的操作流程和成像优化方案.方法 228例患者同日内接受PET/CT和PET/MR检查,通过6种不同MR序列与PET采集组合方案,比较图像质量的优劣,以在保证诊断信息基础上缩短患者扫描时间的原则分析判断,并初步确定优PET/MR一体机采集方案.结果 PET/MR结果与PET/CT相近,但其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有独特之处;在6种方案中,以躯干和头部各有独立序列组合、兼顾各向同性结构显示与突出病灶特点的方案6效果优;PET/MR比PET/CT更易产生伪影.结论 在优化方案基础上,PET/MR可获得与PET/CT一致的诊断级图像,但PET/MR采集时间长、伪影多,有待进一步完善.
作者:刘家金;陈英茂;张雄伟;富丽萍;田嘉禾;尹大一;徐白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1998至2013年发表的高被引论文特点.方法 通过万方数据库查询《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1998至2013年发表论文的各篇被引次数(统计截至2013年12月31日),采用共时法中的百分比法确定高被引论文篇数.分析高被引论文的年份、作者、地域、栏目、主题词和基金项目分布情况.结果 共纳入高被引论文140篇,占全部发表论文的5.43%(140/2 580),总被引次数占全部发表论文的37.49%(2 533/6 757),均被引次数18.09次/篇.高被引论文发表年份2000至2005年所占比例高,为77.86% (109/140).作者数3~6之间的文章篇数所占比例高,为65.00%(91/140);发表高被引论文3篇及以上者7名.北京、广东、上海为《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高被引论文主要产出地区.肿瘤核医学、内分泌系统核医学及中枢神经系统核医学栏目高被引论文篇数较多,分别占总篇数的16.43%、10.00%和9.29%.结论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高被引论文具有发表时间、研究方向、作者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为杂志今后选题策划组稿等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作者:盛艳霞;朱伟卿;丁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与PET/CT在病灶检测及定量分析方面的比较,论证PET/MR一体机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方法 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共300例患者同天间隔15 ~ 35 min行PET/CT和PET/MR检查,其中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完整的277例[男165例,女112例,平均年龄(52.9±12.6)岁]纳入该研究.扫描范围由下颌至大腿根部.PET/CT采集为2或3 min/床位,PET/MR采集为5 min/床位,MRI图像包括T1、T2及弥散加权成像,图像重建采用Vender软件及MRI散射校正Mu图.PET、CT、MRI中只要有1项为阳性,即认为PET/CT及PET/MR的结果为阳性.勾画ROI并计算SUVmax..不同显像技术间探测效率的比较采用配对x2检验,并对PET/CT与PET/MR的SUVmax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77例患者随访证实阳性220例,病灶353个.与PET/CT比,PET/MR少发现了6个病灶,但多发现了30个病灶.两者的探测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灶和患者计,两者的一致性分别为89.8%(317/353)和85.9% (189/220).相同部位病灶PET/CT和PET/MR的SUVmax.的相关性良好(rs=0.91,P<0.01),多数正常组织(除肺和主气管)的SUVmax.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s=0.62~0.76,均P<0.01).结论 PET/MR一体机在半定量分析方面与PET/CT有良好的相关性,在躯干部尤其是腹、盆腔病变及软组织病变检测方面优于PET/CT,可以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徐白萱;富丽萍;关志伟;尹大一;刘家金;杨晖;张锦明;陈英茂;安宁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人体内有2种功能不同的脂肪组织: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和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影响BAT摄取18F-FDG的因素有温度、性别、年龄等.国外研究[1]主要集中在单一因素对BAT摄取18FFDG的影响方面,且可能不适合中国人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成人BAT摄取18F-FDG的影像特征,并进行多因素分析,以提高对BAT摄取18F-FDG影响因素的认识.
作者:邵小南;邵晓梁;王小松;王跃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创伤性颅脑损伤对人类健康危害巨大.传统的CT、MRI检查手段主要反映患者脑部形态结构的改变,结合PET后可以同时了解脑代谢功能的改变,在创伤性脑损伤诊断、治疗、预后评估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价值.笔者对近年来PET在创伤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包龙;章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患者女,25岁,藏族,在牧区生活25年,以“右上腹疼痛3年,加重2周”为主诉入院.谷氨酰转移酶:65.8(正常参考值11.0~50.0)U/L,丙氨酸转氨酶:36.6(正常参考值5.0~40.0) U/L;乙肝5项定量检测:均(-);包虫4项检查:抗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抗体(±),抗EgP抗体(+),抗EgB抗体(-),抗多房棘球蚴抗体(-).头颅CT示:右侧额叶皮质区及右侧丘脑病变,结合病史考虑泡球蚴.腹部CTA示:肝尾状叶囊性包虫病灶,其余肝内病变考虑泡状棘球蚴病变、并脾门区及腹膜后多发转移;双肺下叶胸膜下病变,考虑双肺泡球蚴病;门静脉肝主干受压变细,肝左及肝中静脉于病变边缘走行.肝胆MRI示:肝内多发占位,考虑多发肝包虫;脾脏轻度增大.
作者:李肖红;吕洁;张奇洲;李毓斌;赵晓佳;秦永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Meckel憩室是胃肠道常见的先天性变异,发生率0.5% ~3.0%[1].99TcmO4异位胃黏膜显像可帮助诊断Meckel憩室,病灶定位不明确时采用SPECT/CT融合显像能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笔者对104例怀疑为Meckel憩室的患者进行99TcmO4-平面及SPECT/CT融合显像,探讨其诊断价值.
作者:陈碧玲;江雪;欧晓红;黄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主动靶向脂质体作为MRI对比剂的载体,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主动靶向性等特点在肿瘤诊断及治疗领域显示出独特的优势.通过在脂质体上标记特殊的分子识别系统或制成对pH值、温度敏感的脂质体,实现肿瘤靶向成像是研究的热点.该文就各种主动靶向脂质体在肿瘤MRI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唐文洁;杨蕊梦;江新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鉴定131I-K237多肽(H-组氨酸-苏氨酸-蛋氨酸-酪氨酸-酪氨酸-组氨酸-组氨酸-酪氨酸-谷氨酰胺-组氨酸-组氨酸-亮氨酸-OH)在体外与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亲和性和对其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应用Iodogen法对K237多肽进行131I标记,用TLC测定标记率及经SephadexG25层析柱分离纯化后的131I-K237放化纯.于96孔板接种LNCaP细胞,分4组,每组设3个复孔:实验组加入15 kBq 131I-K237;阴性对照组加入Na131I,设5、10、15 kBq 3个亚组;竞争组加入K237(质量浓度分别为1、2、4、8、16 μg/μl)后加入15 kBq 131I-K237;空白对照组加入PBS.48 h后测定放射性计数并计算各组细胞结合率.在24孔板接种LNCaP细胞,分3组:131I-K237干预组分别加入5、10、15 kBq的131I-K237,K237干预组分别加入100μl质量浓度为1、2、4μg/μl的K237,空白对照组加100μl PBS;温育48 h后,分别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荧光显微镜鉴别凋亡细胞,再行核酸凝胶电泳,并以流式细胞术(FCM)检测LNCaP细胞的凋亡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小显著差异t检验比较数据差异.结果 131I-K237标记率达(73.7±3.2)%,分离纯化后放化纯为(96.7±0.6)%.实验组、阴性对照3个亚组和空白对照组的LNCaP细胞结合率分别为(95.8±1.5)%、(8.2±0.4)%、(8.3±0.6)%、(8.6±0.5)%和0.竞争组实验结果显示,131I-K237与LNCaP细胞的结合率随未标记多肽K237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t=4.71,P<0.01).LNCaP细胞经131I-K237干预后,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凋亡细胞,DNA电泳可见明显的梯形条带.5、10、15 kBq 131I-K237组LNCaP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4.1±2.9)%、(37.3±3.4)%、(41.7±3.6)%;质量浓度为1、2、4 μg/μl的未标记K237组凋亡率分别为(10.8±1.0)%、(12.5±2.1)%、(13.1±2.4)%;空白对照组中自然凋亡率为(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31,P<0.05);131 I-K237组各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3.27和4.52,均P<0.05).结论 131I-K237能与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特异性结合,对LNCaP细胞具有显著的凋亡诱导作用.
作者:李娟;张瑜;赵倩;郭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患者女,56岁,乏力3个月伴发热半个月,呈弛张热,体温高40℃.1个月前患者因乏力加重、嗜睡、自测血压降低[80/40 mmHg(1 mm Hg=0.133 kPa)]住院治疗.查血常规(括号中为正常参考值,下同)示:WBC:3.0(4.0~ 10.0)×109/L,Hb:95(110~ 160) g/L,PLT:92(100~ 300)×109/L.肝肾功能指标:白蛋白:28.5(35.0~50.0) g/L,乳酸脱氢酶:659(93~245) U/L,C反应蛋白:89.3(0~10.0) mg/L.骨髓穿刺示:有核细胞增生重度减低,粒系明显增生,成熟分叶核细胞比例增高,红系分类未见幼红细胞,单核细胞及网状细胞增多,偶见淋巴瘤样细胞;1周后复查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系成熟障碍,红系明显增生,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伴PLT减少,偶见异型淋巴细胞.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可见噬血细胞.腹部超声示:脾大(肋下4.6 cm).激素退热效果不佳.血常规示三系细胞持续性下降,低WBC为2.4× 109/L,Hb为64 g/L,PLT为32×109/L.
作者:贺琦;刘士远;萧毅;蒋涛;余润泉;刘凯;李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