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收集脐血的体会

薛秀华;李华;王茜

关键词:收集, 婴儿出生, 脐带血, 采集方法, 胎盘, 脐血, 科学
摘要:脐带血是婴儿出生时留在脐带以及胎盘内的特殊血,难得的是能在孩子刚出生时争取的这一生中唯一的机会,一旦失去,再也不会复得.所以科学,正确的脐血采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癌症化疗病人的健康教育

    为了保护癌症病人住院期间化疗的顺利进行,帮助患者渡过化疗期,我们对所住病区化疗的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可使病人掌握相关的知识,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为,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王秀珊;王娟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纳洛酮防治早产儿呼吸暂停临床观察

    呼吸暂停是早产儿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其发病率高.我们应用纳洛酮观察对其发生呼吸暂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亚浩;李春霞;贾连忠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病人的护理

    1999年~2003年我们胸心外科应用电视胸腔镜为58例病人成功的实施了手术.此手术是医学领域的一项新生事物,病人及家属多持怀疑态度,担心手术效果,护理人员在收集这些资料后,针对不同的病人,进行不同心理护理、术前健康教育、术后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武金花;孙玉红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老年人窒息的紧急处理和护理

    由于老年人吞咽功能下降或痰粘调不易咳出,均可导致误吸而堵塞气管造成窒息.一旦窒息,危及生命,应紧急处理.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8例,男5例,女3例.年龄70~84岁,经抢救及时,护理措施得当,均抢救成功.

    作者:黄茜;蔡慧芳;李茵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系儿科急重症之一,死亡率高,后遗症多,应高度重视,在临床上,药物治疗与护理都至关重要.我院2001年10月~2003年10月共收治此类患儿18例,现将其急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丽萍;孟现良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重度妊高征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

    近年来,为降低母婴死亡率,我院采取妊高征患者在经药物治疗24~48h无好转或胎儿已经成熟或>36孕周时行剖宫产终止妊娠.通过对12例患者的护理,证明剖宫产是抢救妊高征的有效手段.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保证母婴安康起着重要作用,现将护理体会综述如下.

    作者:张敏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基层医院开展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的体会

    以人为本的内涵是指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人存在的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由的发展,诊视和关注的思想.在护理实践中,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病人的价值,即对病人的生命与健康、病人的权利和需求、病人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它既可体现为整体护理内外环境所需的人性氛围,也可体现为护士个体的素养和品格;它是一种对护理真善美追求过程中的认知和情感,也是一种实践人性化、人道化护理服务的行为和规范.以人为本是整体护理的理论和向导,整体护理则是以人为本具体的实践和应用.在基层医院如何开展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如何引导护士进行以人为本的护理实践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仅就近两年多来开展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许秋霞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血液透析救治急性肾衰40例临床分析

    急性肾衰(ARF)是内科、外科及妇产科临床医生较常遇到的一种危害病.目前随着透析疗法的不断改进和早期预防性透析的广泛开展,直接死于肾功能衰竭的病例显著减少,主要死于原发病和并发症,尤其是多脏器功能衰竭(MSOF).据统计,内科病因和产科病因者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外科病因和败血症所致急性肾小管坏死的病死率仍高达50%[1].我们对40例ARF患者进行了162例次血液透析(HD),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明生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与影像学诊断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指食管本身无病变,又无外伤和器械性操作而发生的食管破裂.本病是一种少见的急性胸科疾病,临床上早期误诊率较高.我院自1996年2月~2003年12月共收治12例,均经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班珂;孙天成;江志勇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措施

    骨质疏松症是指骨结构变得稀疏、骨重量减轻、骨脆性增加、容易骨折的一种疾患,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形式之一.骨质疏松常见于老年,而居国外文献报道,男性超过50岁、女性超过40岁都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与性激素减少、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骨质疏松症常使病者感到腰酸背疼,并容易引起骨折,给病者带来诸多痛苦与不便,因此做好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从以下几点做好预防工作.

    作者:刘庆英;梁迎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静脉留置针病人的感受以及护理评价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已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应用,因其在减少穿刺次数、减少液体外渗、延长每次静脉穿刺间隔时间等方面的显著优越性,已逐步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并在国内开展起来.这些调查主要从护士的角度进行的,本调查旨在了解病人使用留置针的需求,在进一步做好病人护理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其在无心理负担的状态下配合医务人员完成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冰李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眼球破裂的治疗及护理探讨

    目的:对眼球破裂的临床治疗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总结我科眼外伤因眼球破裂伤住院患者50例(50眼).结果:眼球破裂是严重的眼外伤.及时正确的处理尤为重要:显微手术及粘弹剂的作用及心理护理使破裂伤的预后得到改善.结论:对眼球破裂伤应及时处理伤口,有效控制感染以有效恢复视力功能.

    作者:张凤霞;郝淑青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泰必利联合654-2治疗血管性头痛110例

    血管性头痛(亦称血管神经性头痛)是常见病多发病,尤以青年女性患病率较高.近几年在我院治疗的110例血管性头痛,应用泰必利联合654-2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海峰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胸腺肽致过敏性休克1例

    胸腺肽属多肽类,此药为免疫调节药,具有调节和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现将1例因输注胸腺肽致过敏性休克报告如下.

    作者:王金波;于秀香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脏介入手术,是目前诊断和治疗冠心病为可靠的方法和基本手段,其手术方法简便,创伤小,病人痛苦少,临床效果好,适用于各年龄段的病人.但大多数病人缺乏对手术的了解,存在忧虑、恐惧、紧张心理,护士应向病人及家属做适当解释,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规律和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苏清;赵瑞青;刘红让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凝血酶雾化吸入治疗咯血的疗效观察

    咯血是支气管和肺部疾病的常见症状,也是肺部常见的急诊之一.自1999年6月~200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咯血患者62例,采用凝血酶雾化吸入治疗咯血32例,并与同期常规静脉应用止血药物治疗比较,发现前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君;廖红丽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抗氧化剂与东莨菪碱辅助治疗小儿肺炎80例疗效观察

    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科采用抗氧化剂复方丹参及维生素C、维生素E联合小剂量东莨菪碱皮下注射辅助治疗小儿肺炎8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春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

    烧伤是对人体破坏性很大的创伤,尤其是大面积烧伤,治疗护理复杂,病程冗长,频繁换药,多次手术,以及烧伤后瘢痕形成、毁容和功能障碍均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我科2003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了32例大面积烧伤病人,我们对其病程不同阶段心理反应作出记录分析,并给予相应心理护理,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张小红;邢桃红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护患矛盾的原因及优化护患关系避免护理纠纷的探讨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护患矛盾不断出现,优化护患关系避免护理纠纷是提高护理质量和医院整体形象的合理选择.

    作者:刘学云;陈淑芳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健康教育在儿科病房的实施与体会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儿科病房的护理实施.方法:多种多样,灵活运用,有书面形式教育、问答式教育、示范式教育、讲课式教育、电化教育、随机性教育等,针对儿科病房的特点展开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患儿主动接受并配合治疗,护理顺应性提高.结论:对儿科病房加强健康教育,不仅密切了护患关系,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使患儿家长的卫生知识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密切了护患关系,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日期,明显提高了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扩大了健康知识的宣传范围.

    作者:周玉梅 刊期: 2004年第23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