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硝苯吡啶与复方黄连液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2例临床观察

郭兰成

关键词:硝苯吡啶, 复方黄连液, 联合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 现报告如下, 治疗比较, 非感染性, 肠道炎症, 常见病, 临床, 患者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病,属非感染性肠道炎症,治疗比较棘手.近三年来,笔者采用硝苯吡啶与复方黄连液联合治疗22例本病患者,较单用硝苯吡啶治疗本病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在老年肺结核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根据近年来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肺结核患病率明显高于低年龄组.在肺结核病人治疗过程中,除了早期、联合、规则、适量、全程用药,注意合理休息,加强营养及家属密切配合外,还应特别注意老年肺结核病人心理治疗与护理.现就我科根据老年肺结核病人心理状态开展心理护理的体会归纳如下:

    作者:李明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急诊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目的:探讨急诊护士工作满意度及其相关因素,并对相关因素深入分析,提出提高急诊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方法和策略.方法:对我院急诊护士和普通病房护士进行抽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就本人对工作满意度、报酬满意度、工作环境是否具有安全感、工作是否有成就感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急诊护士工作满意度低于病房护士工作满意度.结论:急诊护士工作满意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提高急诊护士工作满意度必须从提高急诊护士社会地位、规范护理管理、发展护理教育、提高急诊护士报酬等多方面做起,据高其工作效率.

    作者:魏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2例入选患者按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尿激酶50万单位加入生理盐水150ml、30min内滴完,然后于脐周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AXaIu/0.5ml,1次/12小时×14天.并配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出血情况.治疗14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复查脑CT.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75%,对照组为75%(P<0.05)并且无脑出血并发症.结论: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效果较好.

    作者:智宏民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两种剂量DA方案治疗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临床疗效观察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HLA)病人由于年龄偏大,骨髓增生低下,对是否给予常规剂量治疗目前尚无肯定意见.本文对我院1985年10月至2002年8月收治的22例HAL病人在两种剂量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DA方案)化学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尹振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低血压倾向的观察与护理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生低血压休克主要原因是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大量外渗到组织间,有效循环量不足所致.若早期发现低血压倾向,并积极合理治疗与护理,能防止低血压休克发展,缩短休克病程,还能减少肾功能衰竭发生率.本文就我院1995年5月~2000年10月观察的162例HFRS患者表现低血压倾向的治疗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淑琴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聚肌胞与叶酸治疗婴幼儿腹泻55例疗效观察

    我们于2001年2月至2002年8月用聚肌胞与叶酸治疗婴幼儿腹泻5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婴幼儿腹泻110例,诊断标准符合1992年10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的标准.上述病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中男33例,女22例.

    作者:滕希群;孙丽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支原体肺炎26例临床分析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病变,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过去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加之检查手段受限,不能作出正确诊断,常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就我院开展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3年来所确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26例作一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了解其临床特点.

    作者:霍松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肌纤维组织炎200例分析

    我科自1996年6月至2001年11月采用穴位注射、中草药活血化瘀、疏风散寒除湿治疗腰肌纤维组织炎,疗效显著.1一般资料本组200例中,男105人,女95人,其中年龄30~60岁者103例,16~30岁97例;农民108例,工人80例,其他12例.

    作者:陈凤军;陈欣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2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及护理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传统的牵引治疗方法与多方位牵引治疗方法相结合,对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病情的腰椎间盘突出病人的治疗观察,配合药物治疗及护理.结果:传统牵引治疗方法与多方位牵引治疗方法的痊愈、显效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传统牵引治疗方法与多方位牵引治疗方法,各有其长,临床中根据病人病情、体质选用不同牵引治疗方法,加以有效的护理,可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李洪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供应室各个环节质量控制的关键

    供应室作为医院物品的回收、消毒、灭菌、供应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它在医院占有重要地位.它既独立又与其它科室保持着密切联系,故质量控制,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杜绝不良隐患刻不容缓.

    作者:赵琪;吴桂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全息经络刮痧法治疗颈椎病186例报告

    颈椎病即是颈椎退行性病变,主要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韧带肥厚、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引起.多为中老年人,由于手术危险性大,费用高,我科自1999年3月以来,对颈椎病采用全息经络刮痧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志伟;王少英;牛顺林;刘清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体内埋藏自动除颤器安装术病人的护理

    我院成功地为患有严重心律失常(室速)的两例患者安装体内埋藏自动除颤器(ICD),本文对术前准备、术后护理、伤口感染处理及心理护理等作了重点阐述.此两例患者,虽病情复杂,但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较好,各种心电参数正常(理想),很快康复出院.

    作者:时芳莉;范喜勤;赵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及诊断

    绝经后出血(postmenpausal bleeding,PMB)是指绝经后一年以上的阴道流血,包括外阴、阴道和子宫出血,是老年妇女常见症状之一,迫切需要处理.其病因错综复杂,疾病性质难定,诊断手段各异.随着现代老年医学的崛起,PMB已经成为围绝经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近几年有关PMB的报道很多,现对PMB的病因和诊断做一综述.

    作者:刘艳生;黄晓燕;刘海宁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心肺复苏过程中易出现的几个问题

    心肺复苏的目的是维持呼吸和循环,保证大脑足够的供氧,进而挽救生命.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如果疏忽或做不到位就直接危及病人的生命,所以护士在操作中应尽量避免一些易出现的问题.

    作者:刘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心衰病人的用药与观察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危重征,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治疗原则是控制诱因、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降低死亡率.为了达到治疗目的,临床上常应用强心、利尿及血管扩张药物治疗,因此,临床护士必须熟悉上述药物的作用机理及副作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詹玲玲;祝捷;李岩;张素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清开灵、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中、重度黄疸肝炎72例

    中、重度黄疸肝炎患者黄疸不易消退,与胆汁瘀积因子的产生、肝脏炎症及微循环障碍、血栓素(TXA2)升高、胆红素代谢障碍有关.临床发现,单纯西药治疗其效果欠佳.近年来,我们应用清开灵、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该种病人取得良好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剑华;许艳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急性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9例治疗体会

    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病急骤,治疗困难,死亡率高达90%,我们1986年至2001年共收治9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2例,年龄5~76岁,平均40.5岁,致伤原因主要为车祸、坠落及打击伤.

    作者:赵建平;孙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鼻小柱侧切口鼻中隔手术56例体会

    鼻中隔手术切口分内外两种进路,其优缺点各有千秋,笔者运用鼻小柱侧切口入路行鼻中隔矫正、再次鼻中隔矫正、歪鼻整形及辅助性手术5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梁礼建;张国民;缪增华;谢铠鹏;康霜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蛛网膜下腔注射皮质醇激素治疗病毒性脑炎27例疗效观察

    病毒性脑炎是近年来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本文收集近两年此类患者27例,采用蛛网膜下腔注射皮质醇激素地塞米松注射液,配合静脉应用抗病毒药物,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田志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甲氨喋呤冲击疗法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护理32例

    我科于1999年5月~2002年5月底收治脓疱型银屑病患者32例,常规治疗疗效欠佳,采用甲氨喋呤冲击疗法使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雪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