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原体肺炎26例临床分析

霍松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抗体检测, 正确诊断, 其它疾病, 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 检查手段, 急性炎症, 肌肉酸痛, 呼吸道, 误诊, 头痛, 咳嗽, 肺部, 发热, 病变
摘要: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病变,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过去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加之检查手段受限,不能作出正确诊断,常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就我院开展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3年来所确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26例作一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了解其临床特点.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产后出血是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据有关文献报道,上海市产科出血占孕产妇死亡的25.3%,全国占孕产妇死亡的45.9%.我院近五年来共收治孕妇近500例,年龄在20~32岁之间,产后出血16例,死亡2例,及时发现出血倾向和出血后的治疗护理非常重要,是产后出血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丽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鼻小柱侧切口鼻中隔手术56例体会

    鼻中隔手术切口分内外两种进路,其优缺点各有千秋,笔者运用鼻小柱侧切口入路行鼻中隔矫正、再次鼻中隔矫正、歪鼻整形及辅助性手术5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梁礼建;张国民;缪增华;谢铠鹏;康霜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牛奶皮试引起过敏性哮喘1例

    患者,女,5岁,河北籍,患儿自2岁断奶后常出现全身皮疹瘙痒,并伴有哮喘,至今已三年,忌奶后病情减轻,但偶尔食用含奶食品可发作,食醋、菠菜后亦可诱发.既往有湿疹病史,其父亦患有哮喘病.1999年6月5日来我院就诊要求明确过敏原因.

    作者:万东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成人型巨结肠2例报告

    例1:男,36岁,以上腹痛2天为主诉收入院.呈持续性钝痛不适,伴恶心、腹胀、纳差、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无发热、寒战、返酸、呕吐、腹泻、黑便.输液治辽无效,症状进行性加重.既往3年前曾有类似症状发作.

    作者:陈颢;王兆刚;梁文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两种剂量DA方案治疗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临床疗效观察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HLA)病人由于年龄偏大,骨髓增生低下,对是否给予常规剂量治疗目前尚无肯定意见.本文对我院1985年10月至2002年8月收治的22例HAL病人在两种剂量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DA方案)化学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尹振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洁尔阴洗液冲洗、消毒对感染根管治疗的临床观察

    洁尔阴洗液为妇科用药.笔者自2000年以来引用于牙髓病、根尖周病治疗时的冲洗、消毒剂,共治疗64颗各型牙髓病、根尖周病,总有效率为90.62%.作者在文中介绍了治疗方法,初步探讨了洁尔阴洗液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的药物机理为消炎、止痛,促进引流.

    作者:吴斐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把6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6例应用奥曲肽针50μg/h维持静滴,32例应用奥曲肽针25μg/h维持静滴,其止血率分别为91.67%、69.75%,再出血率分别为5.56%、6.25%.经χ2检验两组止血率有显著性差异,再出血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奥曲肽止血作用可能与剂量有相关性.大剂量奥曲肽较小剂量奥曲肽止血效果更好.

    作者:张晓慧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急性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9例治疗体会

    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病急骤,治疗困难,死亡率高达90%,我们1986年至2001年共收治9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2例,年龄5~76岁,平均40.5岁,致伤原因主要为车祸、坠落及打击伤.

    作者:赵建平;孙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食道心房调搏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检查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临床多见,一般资料报道为常人的5‰左右,经食道心房调搏术(TEAP)系无创检查手段,能正确揭示其发生机理和分型,不失为一种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伊书红;宋菊梅;张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硝苯吡啶与复方黄连液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2例临床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病,属非感染性肠道炎症,治疗比较棘手.近三年来,笔者采用硝苯吡啶与复方黄连液联合治疗22例本病患者,较单用硝苯吡啶治疗本病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兰成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2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及护理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传统的牵引治疗方法与多方位牵引治疗方法相结合,对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病情的腰椎间盘突出病人的治疗观察,配合药物治疗及护理.结果:传统牵引治疗方法与多方位牵引治疗方法的痊愈、显效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传统牵引治疗方法与多方位牵引治疗方法,各有其长,临床中根据病人病情、体质选用不同牵引治疗方法,加以有效的护理,可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李洪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纯癫痫性腔隙性脑梗塞42例诊疗体会

    腔隙性脑梗塞临床常见,但纯癫痫性脑梗塞则少见.作者自1990年5月~2002年6月诊治腔隙性脑梗塞280例,其中纯癫痫性腔隙性脑梗塞4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翟丰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α-2b干扰素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60例疗效观察

    观察α-2b干扰素(安福隆)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60例临床效果,发现治疗组少尿期缩短,血尿素氮(BUN)增长幅度小,且较快修复正常,尿蛋白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提前,越少尿期人数多,多尿期持续时间缩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玉洁;袁翠云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肌纤维组织炎200例分析

    我科自1996年6月至2001年11月采用穴位注射、中草药活血化瘀、疏风散寒除湿治疗腰肌纤维组织炎,疗效显著.1一般资料本组200例中,男105人,女95人,其中年龄30~60岁者103例,16~30岁97例;农民108例,工人80例,其他12例.

    作者:陈凤军;陈欣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26例脑室出血治疗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室出血常见的主要病因,其中破人脑室系统的脑室出血病情往往较重,死亡率较高,本文根据26例脑室出血CT分型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含蓄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1一般资料治疗组29例中男2例,女27例,年龄小25岁,大44岁,病程4个月至11年.对照组28例中男1例,女27例,年龄小20岁,大39岁,病程4个月至10年.

    作者:石新荣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低分子肝素华法令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华法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治疗组使用低分子肝素2周,此后长期口服华法令,对照组30例硝酸甘油10mg/d.疗程2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华法令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较好.

    作者:赵雪艳;王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冠心病患者介入检查和治疗的术前教育

    介入心脏病学是心脏病学中一个新的、蓬勃发展着的分支.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给护理和康复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对2001年326例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检查和治疗的情况和2000年235例作比较进行了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实施护理和健康指导,收到了良好效果.

    作者:姚爱珍;韩花花;詹玲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原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以其典型的胸痛症状,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改变,使患者得以及时诊断、治疗,但临床上常常遇到一些不典型的心肌梗死而致临床漏诊、误诊.本文在临床工作中通过近几年的临床观察,总结72例误诊病例,旨在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意识.

    作者:武占红;殷胜利;李援立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的护理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是临床上治疗风湿性心脏二尖瓣狭窄的主要方法.由于病人痛苦小,创伤小,疗效可靠,术后恢复快,经济易于负担,患者易于接受.我科从1993年开展此项业务,为265例患者实施了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全部成功.现将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范喜勤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