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萃
临床上经常遇到脑溢血、农药中毒的昏迷病人,笔者自1996年元月~2002年12月共遇120例浅昏迷病人,经临床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提文侠 刊期: 2003年第19期
食道、胃手术后出血是手术后一个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临床工作中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和/或周围循环衰竭.出血可发生在食道、胃手术后近期内(1~20天),亦可发生在手术后远期.一旦发生,若诊断、处理不当,可能危及病人生命.笔者根据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食道、胃手术后出血病例的诊疗体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结合有关文献报道,指出引起食道、胃手术后出血的有关原因及处理原则,以减少其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付铭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独一味胶囊对米非司酮抗早孕减少阴道出血的效果.方法:对160例妊娠≤49天的早孕妇女分两组进行药物流产.治疗组: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和独一味胶囊;对照组: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结果:治疗组平均流血时间(10±4)天,阴道流血量≤月经量者占88.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一味胶囊能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减少阴道流血量.
作者:路平;仝丽丽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评价小剂量胺碘酮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的疗效.方法:有头晕、心悸、胸闷症状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32例,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均能于48小时内恢复窦性心律,胺碘酮0.2每日4次,7天后改为0.2每日2次,14天后改为0.2每天1次,维持6~12个月.结果:阵发性房颤完全不发作26例,阵发性房颤发作减少65%以上(时间和次数)4例,无效2例.结论:小剂量胺碘酮预防阵发性房颤发作,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作者:张合民;亓令志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我院自1986年2月~2002年2月,共收治12例经CT证实的外伤性脑梗塞的患儿,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传金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我院从1997年6月~2000年6月采用综合疗法椎动脉型颈椎病7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刘燕芝;王秋英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时间长,部分病例可呈慢性进行性过程,长期的病毒伴随炎症的终结局是扩张性心肌病.我科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粉针剂和黄芪注射液,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芳 刊期: 2003年第19期
变应性鼻炎分为常年性与季节性,其发病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有人报道应用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但近期疗效不满意[1]鼻腔副交感神经至少有两个来源,翼管神经和筛前神经[2].筛前神经分布于鼻腔粘膜浆液腺高密度区和鼻腔敏感部位、鼻丘等部位,据此,1998~2002年,我院门诊通过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200例,伴有下鼻甲肥大者(80例)同时行下鼻甲微波凝固,经随防1~2年,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对喷嚏、水样涕、鼻塞等症状,有明显疗效,总有效率90%,本法简单易行,无出血,无并发症,显效迅速.
作者:李书伟;李九玲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我院从2002年5月开始采用后穹窿穿刺注药加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8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景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NSCLC占肿瘤发病率的70~80%,晚期病人已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因此,积极的内科治疗对这类病人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科于1998年7月~2002年11月对60例晚期患者分别采用含铂类化疗和支持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取得了不同的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爱霞;侯开娟;刘华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近十多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再灌注治疗大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为了评价基层医院AMI治疗现状,现就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162例AMI患者资料作一总结.
作者:冉华中;时永联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神经衰弱是临床上常见病,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0例,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程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方法:用百胜AU3超声诊断仪,频率3.5MHz及10MHz探头,对72例门诊初诊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检查.结果: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共计63例,其它腹部疾病共计8例,超声诊断不明确1例.结论:腹部超声对急性阑尾炎显示明确,诊断率高,与腹部其它常见疾病鉴别诊断明确.
作者:孙立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紧急避孕是指那些在无防护性交后或者避孕失败后几小时或几日内,妇女为防止非意愿性妊娠的发生而采用的避孕方法[1].紧急避孕在防止意外妊娠,降低人工流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米非司酮用于性交后早期(72小时内)紧急避孕的文章报道多见.但用于性交后晚期(72~120小时)的紧急避孕报道较少,作者用米非司酮200mg顿服,用于性交后晚期避孕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爱英 刊期: 2003年第19期
2000年2月~2002年6月间,我科应用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呼吸衰竭20例,现将临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董子云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潘南金)对AMI溶栓后心律失常预防效果.方法:将60例AMI随机分为两组:①尿激酶对照组;②潘南金+尿激酶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符合静脉溶栓入选条件,入院后按AMI常规进行了一般处理,包括收住CCU监护病房进行心电监护,绝对卧床、镇静、吸氧、扩冠、抗凝等.治疗组用5%葡萄糖500ml加潘南金30ml,2~3周出院时统计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心律失常发生率治疗组尿激酶+潘南金为33%,对照组尿激酶为53.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潘南金在AMI溶栓后可较好的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且副作用少,可列为常规用药.
作者:赵云霞 刊期: 2003年第19期
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是指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肌体缺氧,从而引起呼吸困难、紫绀以及精神状态的改变.呼吸衰竭是引起肺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病死率高,病情变化迅速,需要大量细致的护理工作.现就178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汇报如下.
作者:赵不思;李淑芳;周艳萍 刊期: 2003年第19期
随着医院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同,而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肺结核是常见的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之一[1].为探讨育龄期女性患者的心理特点,为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我们对30例未婚女性患者进行有关心理方面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萃 刊期: 2003年第19期
自2001年12月至今,我们采用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训海;陈仲川;崔友福 刊期: 2003年第19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快速型心律失常,常突然发作,持续时间长短不一,随着心脏电生理技术的发展,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手段亦不断多样化,包括物理方法,药物,程控刺激,电复律等,现将我科1999~2001年药物治疗PSVT 32例报告如下.
作者:魏传峰;李建伟 刊期: 2003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