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感染根管一次疗法100例疗效观察

张开敏;王静

关键词:感染根管, 疗法, 一次性治疗, 牙髓组织, 根管治疗, 感染途径, 感染灶, 方法及, 疗效, 坏死, 病变, 报告
摘要:根管治疗的目的是消除感染和坏死的牙髓组织,消除感染灶,阻断感染途径,使尖周病变得以痊愈.我科近几年来对根管一次性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治疗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膜变化的临床观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行手术治疗.我院对560例子宫肌瘤行手术治疗,并送病理检查.结果:在月经周期早、中期手术的234例病例,子宫内膜应为增生期,其中有46例内膜却呈分泌期反应;在月经周期中-后期手术的260例,此期子宫内膜应为分泌期,其中有62例内膜呈增生反应.说明存在内分泌紊乱.结论:子宫肌瘤的治疗除手术治疗外,对于小肌瘤、有手术禁忌症者、或合并不孕的患者可给予内分泌治疗.

    作者:陈美秋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中耳癌误诊2例临床分析

    1病例报告例1,男,58岁.因双耳反复流脓、听力下降30年,右耳脓中带血、头痛半月、右侧面瘫6天入院.查体:右额纹消失,右眼睑闭合不全,口角向左偏斜.右外耳道深部见暗红色肉芽样物,表面有脓.

    作者:张国民;梁礼建;康霜莲;缪增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经尿道机械碎石治疗膀胱结石32例体会

    膀胱结石在泌尿外科是一种常见疾病,临床上一般多采用手术治疗一膀胱切开取石术[1].我院于1998年3月~2001年5月应用国产大力碎石钳经尿道直视下机械碎石32例,作到了不开刀取尽结石,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毅;谭伟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改良子宫次全切术式临床体会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也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子宫次全切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方法.

    作者:王海鹤;李路伟;赵玉亭;王朝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150例临床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老年人常见的内科疾病之一.1992年2月至2001年11月我科共收治150例,现将有关临床及内镜资料加以分析,以总结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经验.

    作者:贾新明;刘学进;鲁富珍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男性左输尿管异位开口至漏尿合并泌尿系多发畸形1例

    患儿,男,9岁.从出生起,除有正常排尿外在两次排尿之间还有尿液外漏.体检: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肺未见异常.

    作者:文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CT诊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价值

    目的:探讨CT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SAH患者的CT、腰穿、MRA、脑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T对急性期SAH的诊断安全、可靠,对明确病因有帮助,可发现脑积水、脑梗塞等并发症.结论:CT可作为SAH诊断的首选检查,但CT阴性者需作腰穿进一步明确.

    作者:彭忠兴;黄旭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空肠蠕动同步胆管空肠Y型吻合抗返流作用25例体会

    目的:探索胆肠内引流术后预防返流的有效术式.方法:25例病人,行胆肠吻合并保留桥袢肠管40cm,作长约肠管半周经之横切口,剥除部分肠壁浆肌层约5cm,近端空肠断端与该横切口端侧吻合.结果:治疗组:术中观察,桥袢肠蠕动波在切除部分浆肌层平面消失;空肠蠕动波达吻合处,经短暂停顿后向下继续蠕动;在吻合口近端桥袢与空肠平行缝合段,空肠与桥袢肠管均出现自近而远的蠕动;术后2例间断发烧、黄疸,优良率73%;对照组无此现象,优良率25%,两组对比P<0.01.结论:空肠蠕动同步胆管空肠Y型吻合具有一定的抗返流作用.

    作者:段国祥;孟凡起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后护理体会

    2000年2月~2001年2月,我院妇产科共施行剖宫产术326例.其中一组为观察组(n=120),采用术后18小时内拨除尿管,然后协助其下床活动;另一组为对照组(n=120),采用术后24小时后拨除尿管,然后协助其下床活动.

    作者:孙惠琴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外科手术后病人疼痛的观察及护理

    疼痛是外科手术后病人共同存在的症状,疼痛因手术的部位、手术的大小、病人自身的敏感情况不同而不同.尽管术后疼痛为常见症状,但是直接影响病人的休息活动,延长病程及住院时间.因此,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根据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能及时发现各种术后并发症及合并症.

    作者:刘娟;刘俊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颌骨牙源性囊肿及造釉细胞瘤206例X线分析

    颌骨牙源性囊肿及造釉细胞瘤早期皆无任何症状,不少病例是常规X线检查时发现的,而面颊不对称也常成为病人就诊时的主诉[1],临床较难鉴别.

    作者:王佩丽;屈道利;季文斌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离子透入中药肠腔内滴入治疗慢性结肠炎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提高对慢性结肠炎的治愈率,并为此病的治疗护理开辟一条新路子.方法:离子透入肠腔内滴入中药.结果:腹痛、腹泻等症状消失,溃疡愈合.结论:离子透入肠腔内滴入中药,优于单纯口服中药治疗,具有创新性,方便简单,见效快,治愈率高.

    作者:王晓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律方法对比分析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VST)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须尽快转复为窦性心律.临床上转复PVST的方法很多,现就我们自1992年以来用迷走神经刺激、西地兰、异搏定、心律平、经食道心房起搏、电复律治疗的PVST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张军;杨平林;石振刚;杨苗玲;田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多抗甲素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目的:探讨多抗甲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COPD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人73例,随机分成多抗甲素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抗生素或抗病毒类药物及对症治疗,不用激素或其它影响免疫功能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多抗甲素,3mo,每月10天为一疗程,静脉滴注,每日1次,每次10mg;对照组35例,同治疗组相似的常规治疗.观察随访两组病人用药后6mo内的临床状况.结果:治疗组病人下呼吸道急性感染发作次数显著减少,感染持续时间显著缩短,抗生素的用量显著减少;治疗组治疗后IgG和IgA均较治疗前提高.结论:多抗甲素防治COPD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好而安全,免疫功能提高.

    作者:韩召选;王晓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高聚金葡素联用顺铂治疗恶性胸水的观察护理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癌症的主要并发症,各种恶性肿瘤都可导致胸腔积液,其特点是胸水生长迅速,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目前治疗方法多为局部应用化疗药物.

    作者:望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随机分为复方丹参组30例,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30例.复方丹参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1次/d,连续14天,观察28天,评定疗效.结果:复方丹参组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73.33%(P<0.05):复方丹参组治疗14天CT复查血肿平均吸收率为62.%96%,优于对照组44.96%.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有较好疗效,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来群;于纯文;梁中奎;王举文;张忠峰;李振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5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护理体会

    毛细支气管炎一种婴儿较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由于婴儿微小管腔易因粘性分泌物、水肿及肌收缩而发生梗阻,并可引致肺气肿或肺不张,为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和肺脏充分扩张,从而改善通气和氧合功能,我科于2000年11月~2001年3月对5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了肺部物理治疗,对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通气功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魏金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的特点和防治

    总结了68例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的状况,重点对感染的部位、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方法.认为院内感染在脑卒中患者的抢救和治疗的全过程中都应高度重视,自觉遵守抢救治疗的各项规章制度,改善抢救条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可能引起感染的一切因素,是积极预防感染,降低感染率重要的保证.

    作者:刘笑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阴道后穹窿放置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减轻人工流产时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分实验组(用药组),对照组.实验组手术前用浸润利多卡因的大棉球置阴道后穹窿,观察孕妇术中、术后的反应.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结果:实验组孕妇术中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无1例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术中出血较少,亦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方法简便,安全,能有效减轻孕妇人工流产时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平传芬;王学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578例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总结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鉴别诊断,旨在提高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578例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病理组织形态学为主的复诊和结果分析.结果:女性患者占86.3%.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比例1:4.9.结论:病理诊断应重视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鉴别诊断,更准确地指导临床治疗和随访工作.

    作者:范瑞;蒋德琴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