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8例疗效观察

曹慎华

关键词:尿激酶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塞, 临床状态, 静脉点滴, 常规治疗, 应用, 猝死
摘要: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容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甚至猝死.1998年以来,我们应用尿激酶静脉点滴及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96例,观察报道如下: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呼吸系统感染118例

    克林霉素磷酸酯(Clindamycin phosphate)是克林霉素的酯化衍生物.克林霉素于1996年由Magerlein等以氯取代林可霉素分子中第7位的羟基首次合成,与林可霉素相比,克林霉素的抗菌活性增强4~8倍.注射给药可获更高的血浓度,克林霉素穿透力强,可广泛分布到组织和体液中[1].我们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病人,对其疗效,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了评估.

    作者:张传军;鲁惠敏;李玉成;邵永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大肠癌手术后化疗56例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4~1996年,行大肠癌根治术56例,术后以甲酰四氢叶酸(CF)+5-氟脲嘧啶(5FU)及优福定(UFT)化疗,现将其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杨学堂;朱志琼;王勇;朱冬梅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肺结核合并乙肝73例护理分析

    1991~1997年我院内科收治合并活动性乙肝的初治肺结核7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初治肺结核入院后常规检测肝功能及乙肝标志物,发现合并活动性乙肝的初治肺结核73例,男性45例,女性28例,年龄14~34岁36例,35~59岁29例,60岁以上8例.治疗:抗结核、保肝、免疫调节剂及护理治疗.结果:73例肺结核有69例治愈,治疗失败4例,肺结核疗程结束时肝功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无持续性肝功恶化情况发生.

    作者:杨红美;郭荣华;孙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显微手术配合

    垂体瘤是临床上常见的颅内肿瘤,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0.3%,男女患者之比为5:3,经蝶窦手术是垂体瘤切除术的方法之一,较之颅内进路,本手术创伤小,取瘤方便,合并症少,恢复快,死亡率低,特别适于微型及中等大小的垂体瘤,现将进行此类手术配合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美英;姜艳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新型白内障手术,手术切口小,无缝线,切口愈合快,术后散光小,早期即可获得满意的视力,是白内障患者目前较理想的复明术式.我科自1997~2000年10月共做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462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范晓晔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大肠癌伴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

    我科自1998年2月~2001年2月,共收治大肠癌伴糖尿病患者20例.由于注重了各项围手术期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现将大肠癌伴糖尿病病人的围手术期治疗特点及方法作一讨论.

    作者:余卫元;余俊祖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8例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容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甚至猝死.1998年以来,我们应用尿激酶静脉点滴及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96例,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曹慎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参麦联合多巴胺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心病40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1].急性呼吸道感染常为急性发作的诱因.我科应用参麦注射液联合多巴胺、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心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文金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87例牙隐裂的治疗体会

    牙冠隐裂是临床较常见的非龋性疾病,在磨牙尤其多见.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漏、误诊率高.作者自1991~1997年共对87例牙隐裂的患者进行治疗,现总结治疗体会如下:

    作者:徐红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封闭式套管针的留置及管理

    近年来,国内也逐步提倡中心静脉穿刺及套管针的留置,根据我们使用封闭式套管针的情况,介绍一下套管针的穿刺技术及管理方法.

    作者:杨彩平;张彩霞;刘燕侠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56例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中医又称时复症,好发于青少年,眼部刺激症状重,且影响眼睛外观美,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不利.自1995年7月至2000年7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共诊治此病56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俊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肝炎后肝硬化临床疗效分析

    肝炎后肝硬化其残留黄疸、低蛋白血症以及顽固性腹水,迄今为止仍是治疗的一大难题.我院1999年5月~2000年7月应用前列腺素E1注射液(商品名谱斯泰)治疗肝炎后肝硬化31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运军;孙春霞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双J管在上尿路手术中的应用

    自1997~1999年,我院在上尿路手术中应用双J管作内支架和内引流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0例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0~70岁,平均39岁.其中复杂性肾结石15例,输尿管狭窄10例,输尿管结石1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13例,输尿管膀胱再植8例,巨输尿管裁剪成形术2例.

    作者:郭保伟;刘艳梅;王有昌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纳络酮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20例

    我院2000年7~9月共收治中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41例,其中21例为常规组,行常规治疗,20例为纳络酮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纳络酮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宋金梅;封金伟;马自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38例临床观察

    我们自1998年以来,用中药宫瘤清胶囊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3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8例子宫肌瘤系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均经B超及妇科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分治疗组38例,中药组15例,西药组15例.其中治疗组年龄为25~50岁,浆膜下肌瘤6例,肌壁间肌瘤28例,粘膜下肌瘤4例.病程3个月~10年.中药组15例,年龄26~40岁.浆膜下肌瘤5例,肌壁间肌瘤8例,粘膜下肌瘤2例,病程5个月~8年.西药组15例.年龄32~48岁,浆膜下肌瘤4例,肌壁间肌瘤10例,粘膜下肌瘤1例,病程6个月~11年.

    作者:司秀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情绪障碍及胃肠道症状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胃肠道动力功能紊乱的疾病,本文通过对FD患者进行情绪状态评分和上消化道症状疗效的观察,应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帕罗西汀(商品名:赛乐特),观察了其对FD患者情绪状态对上消化道症状的影响.

    作者:姬文燕;徐桂芳;耿新梅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低血钾性麻痹128例治疗体会

    我院从1995年10月~2000年9月共收治了128例低血钾性麻痹患者,现将我们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8例患者中男97例,女31例,年龄15~49岁,平均29.5岁.其中47例为轻度低血钾(血清钾浓度为3.0~3.4mmol/L),56例为中度低血钾(血清钾浓度为2.5~2.9mmol/L),25例为重度低血钾(血清钾浓度为2.0~2.4mmol/L);96例表现为双下肢肌力0~3级,32例四肢均肌力低,其中4例伴呼吸肌麻痹,2例伴吞咽肌群麻痹.患者均在起病后16小时内就诊,其中94例在4小时内就诊.

    作者:田永琴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31例肺癌误诊的临床影像学分析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在国内外均有迅速增加的趋势,及时发现和作出诊断至关重要,有少数病例因种种原因,而不能做出正确诊断,以致延误治疗.为了提高对这类疾病的认识,本文从我院近10年来230例原发性肺癌资料中,筛选出31例首诊误诊病例,进行临床影像学分析,探讨误诊原因.

    作者:杨传东;栾成明;丁锦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胃癌的螺旋CT表现及临床价值

    近年来螺旋CT(SCT)的应用,使胃癌分期的准确性明显提高,现就44例胃癌的螺旋CT诊断与病理对照,评价胃癌大体分型及分期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纪周;皇甫幼田;赵华;单国用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临床观察

    自1993年1月至2001年1月,我科共收住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156例,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宋玉伦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