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于冬雪;刘朝新;王少明;肖杨;彭月华;王冬明;余金聪;韦威全
多溴联苯醚(PBDEs)根据溴原子数量和所在位置不同共有209种同系物[1],羟基和甲氧基引入后,可被引入到联苯醚键的邻、间和对位上,因此209种PBDEs化合物羟基化和甲氧基化后将产生上千个不同结构的化合物,同时形成新的两类对人体健康损伤的复杂化合物.目前PBDEs、甲氧基化多溴联苯醚(MeO-PBDEs)和羟基化多溴联苯醚(OH-PB-DEs)已经在非生物样品(如地表水、瀑布和雪[2]、沉积物[3]等)和生物样品(如蓝藻[4]、海洋哺乳动物[5])中均有检出.在人的血液、母乳、组织和胆汁中也被检出OH-PBDEs[6-8],OH-PBDEs有生物蓄积性、神经毒性、细胞毒素等,氢氧基的代谢产物与甲状腺荷尔蒙输送蛋白有很高的亲和性,更易与甲状腺荷尔蒙接受体TRα1和TRβ1结合,其某些毒性甚至超过PBDEs母体本身[9-11].
作者:施玉泉;闻胜;李永刚;李敬光;赵云峰;吴永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SWCNTs)对小鼠成神经瘤细胞(N2a)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SWCNTs悬液(0、12.5、25、50 μg·ml-1)对N2a细胞进行24 h染毒处理后,检测细胞活力,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 随着N2a染毒浓度的增加,N2a细胞活力下降,ROS含量增加,GSH含量下降.在维生素C(Vit C)存在的情况下,高浓度组(50 μg·ml-1)产生的细胞损伤大程度上得到缓解.结论 SWCNTs的暴露在某种程度上可对N2a细胞产生一定的细胞毒性,并且VitC可以通过降低氧化损伤对N2a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彭梅;于悦;刘旭东;晏彪;付超;钟柏桦;杨旭;李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刺梨原汁对不同时期的实验性高血脂小鼠模型的降血脂.方法 雄性C57小鼠40只,按照建立高脂模型小鼠的时间90d(以3M组表示)和180d(以6M组表示),随机分为两个大组,每组再各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刺梨组,共8个小组,每组5只.高脂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刺梨组在给予90d和180 d的高胆固醇饲料后,分别灌胃生理盐水,100 mg/kg血脂康胶囊和25%浓度的刺梨汁.各组均灌胃40 d.比较不同组别小鼠的降血脂效果以及肝脏的形态学差异.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ALT,AST,CHOL和TG升高,HDL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6M和3M血脂康组的ALT,AST,CHOL和TG均较模型组降低,HDL下降(P<0.05),6M和3M刺梨组的ALT,AST和TG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不同时期的高脂模型组比较:3M模型组的ALT,AST,GLU和TG均较6M组的值低(P<0.05);不同时期血脂康组比较:其CHOL,TG,HDL均有差别(P<0.05);不同时期的刺梨组比较:其CHOL和HDL值存在差别(P<0.05).结论 刺梨原汁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不同时期的降血脂效果存在差异.
作者:崔俊英;甘露;万为人;熊日波;张哲;罗炳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马鞍山市巨大儿的发生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在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出生的定期来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监测的单胎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收集孕妇的社会人口统计学资料、妊娠情况、母亲孕前体重、孕期高体重、妊娠并发症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等信息.终对2 333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使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巨大儿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马鞍山市巨大儿的发生率为10.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母亲文化程度高、胎次多、孕期增重过多、妊娠期糖尿病是巨大儿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87 (95%CI:1.40~2.51),2.64(95%CI:1.65~4.23),1.83(95%CI:1.22~2.73),2.50(95%CI:1.81~3.45),1.99(95%CI:1.16~3.41);另外,随着胎龄的增加、孕前BMI增加巨大儿的发生率增加,其OR值分别为1.70(95%CI:1.48~1.95)和1.13(95%CI:1.08~1.19).结论 重视加强宣教,科学调整孕前及孕期体重,加强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与管理,对预防巨大儿的发生至关重要.
作者:曹慧;严双琴;顾春丽;李晴;蔡智玲;杜宇青;汪素美;朱海琴;谢亮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为了解成都市危害居民健康寿命的主要因素,为制定有效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对成都市2008-2012年居民的死亡年龄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死亡数据来源于成都市2008-2012年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人口数据来源于成都市公安局.1.2 方法 全死因资料按ICD-10进行分类,采取Access 2000数据库管理,使用SPSS 13.0和EXCEL2007统计软件,采用描述分析、t检验、F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
作者:彭中;廖江;冯曦兮;何燕;张孟群;王琼;夏劲节;姚思君;魏咏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是指在知情和保密的情况下人们经过咨询,对是否做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做出选择的过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工作在社会上广泛而有效的开展,是早期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重要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作者:王睿;唐桂珍;陈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近1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手术前、输血前、介入前以及辅助生殖技术前患者血清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抗体的检测情况,对梅毒的疾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方法 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idine Red Untreated Serum Test,TRUST)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hemiluminescence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分别检测TP非特异性抗体和特异性抗体.结果 手术前、输血前、介入前和辅助生殖技术前患者TP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4%,1.40%,1.79%和1.44%,TP非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28%,0.23%,0.11%,0.41%.统计学分析发现,男、女组TP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组间TP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组>60岁患者TP抗体阳性率高,女性组年龄41~50岁患者TP抗体阳性率高.结论 手术前、输血前、介入前及辅助生殖技术前患者的TP检出率均较高,且与年龄有关.有必要对手术前、输血前、介入前及辅助生殖技术前患者进行TP检测.
作者:邓亚云;张平安;吴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广西不同社区吸毒人员的生存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健康教育,制定社会综合矫治方案和改善吸毒人员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WHO对生存质量的界定,参照《药物式瘾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O-DAV2.0)对广西桂东南、桂西南和桂北不同地区吸毒人员进行调查,用POMS-2.0医学统计程序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吸毒人员年龄在40岁以下占90.94%,离婚和未婚占比例较高,文化程度较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桂东南占82.35%,桂西南为93.50%,桂北88.03%.桂西南与桂东南吸毒者文化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0,P<0.05).社区吸毒人员就业机会难,总体生存质量中等,桂西南4个维度得分高于桂东南和桂北吸毒者,躯体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和t=2.18,P<0.05),社会功能得分与桂东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P<0.05).女性各维度总得分均低于男性,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P<0.01).吸毒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环境气氛、亲朋和社会关心与支持,日平均吸毒量等是影响吸毒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相关部门应根据对吸毒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进一步提高吸毒人群的生存质量.
作者:陆贤杰;吴琪俊;梁峰;庞雅琴;李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追溯武汉市首起家庭聚集性布鲁氏菌病疫情的来源,为制定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专项监测工作进行分析.结果 2例确诊病例和1例隐性感染者均来自同一家庭,在2012年购进种羊后陆续发病.结论 本起疫情家庭中的传播是由于接触病死羊引起,其感染来源为购进的山东某地检疫情况不明的染疫种羊.
作者:杨小兵;汪鹏;熊燕;陶志阳;王高明;邢学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掌握湖北省2012年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方法 按照《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在全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07个流行村作为监测点,开展人畜查病和钉螺调查.结果 207个监测点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为0.55%,50~岁和60~岁年龄组人群感染率分别为0.92%和0.90%,高于其他年龄组;牧民、渔民、农民和船民感染率分别为1.37%、0.72%、0.67%,0.67%,高于其他职业人群感染率.耕牛血吸虫感染率为0.38%.活螺平均密度为0.367 49只/0.11 m2,感染螺平均密度为0.000016只/0.11 m2,钉螺感染率为0.0042%.结论 与2011年相比,2012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明显下降,但是仍需加大家畜传染源控制措施的实施力度,同时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教育.
作者:夏菁;蔡顺祥;涂祖武;苏正明;陈艳艳;单晓伟;刘建兵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提高所在科研团队SCI论文的影响因子和他引次数,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同仁的共同愿望.近5年来本实验室采用了一种新的毒理学研究策略——“环境相关疾病导向性分子毒理学研究”,使课题组SCI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因子迅速提升.为了与毒理学界同仁分享心得,受《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社的邀请,特撰写本短文.
作者:杨旭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我国于2004年实现了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网络直报,大大提高了传染病报告的效率和质量.而医院内部的传染病报告流程一直是医生发现传染病后填写纸质卡片,疫情管理专职人员每天到全院各科室收集传染病报告卡,再完成网络直报.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在2011年11月在门诊医生工作站中嵌入传染病报告子系统,实现了门诊传染病的院内网络直报.为了解门诊传染病报告子系统的使用效果,也为进一步完善院内网报系统提供依据,现对该院门诊传染病报告系统使用前后的传染病报告质量进行调查.
作者:潘淼;肖义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武汉市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切合实际的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武汉市江汉区和黄陂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1 632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身高、体重、血压测量,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患病影响因素.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武汉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3.27%,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6.92%;女性患病率为30.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45~60岁及≥60岁(OR=3.20、7.16)、BMI指数24.0~28.0及28.0岁以上(OR=1.52、3.00)和高盐饮食(OR=1.43)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武汉市高血压患病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一致,已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吴晓旻;赵颀涵;何振宇;闫俊;罗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广东省不同经济水平地区的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度,改进和完善新农合相关政策,为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根据人均GDP水平将广东全省分为高、中、低3层,然后对入选地区的农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收回有效样本1 586份.结果 3层地区的农民对新农合的整体满意度、医疗机构和经办机构相关项目的满意度选择均是持“一般”态度的人多.结论 新农合几年来的探索和实施能够为农民所接受,但满意度普遍不高,反映出新农合的实施现状与农民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相关部门要针对问题不断地、逐步完善相关政策,全面提高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
作者:王珍珍;胡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肺结核是一种古老的传染性疾病,我国是世界22个肺结核高负担国家之一,病例总数仅低于印度居第二位[1],具有患病率高、耐药性高的特点[2].近年来虽然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引进和利用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防治项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以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结核病项目等,但肺结核年递减率依然偏低,肺结核依然是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公众卫生问题之一[3].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肺结核患者生活满意度关注程度不断提升,为深入研究和探索咸宁市肺结核患者生活满意度情况,研究对该市821例结核病患者人口特征、主观评价、家属态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统计分析,以期对提升肺结核患者生活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提供依据.
作者:陈建兰;葛木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消毒工作是切断托幼机构传染病传播途经的有效途径,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2012年对石家庄辖区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进行了抽测,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按托幼机构的性质分为公立、私立托幼机构2类.在市区和县乡托幼机构抽取公立、私立托幼机构,共监测公立托幼机构63所、私立托幼机构69所.主要对托幼机构的活动室空气,卧室空气,保教人员手、玩具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餐(饮)具、消毒剂浓度进行监测.
作者:庞志钊;万丽;马志辉;张世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暗娼人群是HIV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经异性性传播的重要桥梁人群[1].控制艾滋病经性接触传播己成为我国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为了解湖北大冶市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掌握、性行为特征及性病感染情况,为下步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及评估干预效果提供依据,现对2009-2013年大冶市暗娼人群哨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暗娼哨点监测数据.
作者:叶晟;尹礼满;柯静;雷建萍;陈敦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观察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激活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促增殖作用,探讨其在心血管和肿瘤疾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免疫荧光检测GPER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采用GPER特异性激动剂G1(10nM)和阻断剂G15(1μM)以及ERK信号阻断剂PD98059(1μM)干预血管内皮细胞,用细胞增殖试剂盒、cck-8试剂盒、Hanging Cell Culture Inserts小室测定G1对内皮细胞增殖以及迁移的作用.结果 GPER在牛主动脉内皮细胞中有所表达,GPER的激活对内皮细胞的增殖、活性和迁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在G15和PD98059作用下这种促增殖作用消失(P<0.05).结论 GPER通过ERK1/2信号通路介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作用.
作者:金鑫;左学志;田翀;丁世斌;范瑛;应晨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食品安全问题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和人们的关注,为了解秭归县熟肉制品的微生物学情况,对可能发生的食品污染事件和食源性疾病的进行预警,秭归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0-2012年共采集392件熟肉制品,并对其微生物指标进行了检测.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来源 2010-2012年共采集392件市售熟肉制品,其中秭归县农贸市场卤菜店284件,夜市摊点26件,专卖及酒店宾馆82件.
作者:崔敏;张晓芬;郑祥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V)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严重的危害动物健康与人类偶发的烈性传染性疾病综合症.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存在着部分感染来源不明的情况,如深圳市首例人禽流感病例通过分子进化分析,出现了与正常时间空间上进化不符合情况[1],故推测健康禽类接触史和访问活禽市场可能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重要高危因素[2],故在秦巴山区选择十堰市开展外环境的禽流感病毒相关监测,可以进一步监测感染来源,确定感染高危因素,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控措施.
作者:董芳;刘经凤;沈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