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跃;陈洁;李春芳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的温饱问题己解决,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劳动强度和身体活动量大大减少,致使慢性病的发病率与日俱增[1].不论是死亡人数还是社会、家庭、财政等诸多负担,慢性病均数倍于任何其它类别的疾病[3,4].
作者:易国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伤害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各国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预防控制伤害是健康安全保障行业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对14953例伤害急诊病例分析,掌握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伤害在各时段的特点,并提出针对伤害的控制对策.
作者:谢俊卿;白祥军;李树生;杨光田;郑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2008年12月25日,十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竹溪县某中学电话报告,该校近几日发现10多名学生出现发热、出疹症状,疑似麻疹,请求指导处理.十堰市和竹溪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报后,迅速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采样进行检测,较好地控制了该起疫情.
作者:梅玉发;刘经凤;徐世海;沈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在我国,约有1.5亿人口感染了乙肝病毒,慢性乙型肝炎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目前公认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1].阿德福韦酯和苦参素是近年应用于临床的抗病毒药物,为了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文章观察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乔;林明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性传播疾病(STD)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死灰复燃以来,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当阳市STD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加强STD的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当阳市1997~2007年STD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肖海涛;陈发春;童绪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是妇女常见病,据近的数据显示,临床诊断的女性生殖道疾病发病率很高,有些地方达69.00%[1],如不及时治疗,不仅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而且还会贻害后代,应引起广大育龄妇女的重视.为了解黄石市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对3 437名妇女健康普查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汤瑾;费安兴;张晓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FB)是一种较常见的心电图异常,其诊断标准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目前意见尚未统一.该文对武汉市中心医院388例经心电图与心电向量图确诊的LAFB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探讨LAFB的心电图诊断标准.
作者:黄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2009年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警戒级别提高到6级,即高级别,也就是说WHO正式宣布这种流感进入了大流行阶段(pandemic).
作者:代永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AMI为内科常见急症,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如果在发病早期得到及时处理,就可以减少梗塞范围和并发症的发生,这是降低AMI死亡率的关键.对AMI患者密切观察病情,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每一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现将53例AMI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高血压是目前国内发病率高的心血管疾病,也是人群脑卒中发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国际上称之为人类的无声杀手.我国目前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亿人.为了解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状况,掌握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及其有害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而为开展社区高血压防治提供有效干预和控制措施,于2007年8~11月对广州市桥南街进行社区慢病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松波;李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公共卫生系统能力的明显提高.SARS以后,政府加大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度,但我们应认识到,公共卫生体系的软件建设相对滞后,人力资源的发展尤为明显.要着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控,提高公共卫生水平,现有市级疾控机构人才队伍的建设就是一个关键.为了解十堰市疾控中心队伍现况,对人才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辜伟伟;叶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法定传染病流行规律及变化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环江县2004~2008年上报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5年间传染病总发病数5 184例,年均发病率为283.84/10万,年均死亡率为1.53/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14种4 248例,丙类传染病6种936例.发病分类构成以呼吸道传染病占的比例高为39.64%,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27.12%,肠道传染病占13.54%,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1.29%,其他传染病占18.40%.结论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传染病疫情基本稳定,但控制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应是该县近期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蒙日朗;莫华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营养供给及体格发育状况,探寻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存在的健康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外出打工人群较多的3个县为调查现场,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共2170人,其中留守儿童1085人,对照组儿童1085人.进行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查,对两组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农村儿童的贫血患病率均在44.00%以上,其体重、身高、头围、胸围和上臂围等5项体格发育指标均值均低于<2005年中国九市郊区儿童体格发育标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体格发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留守儿童5项体格发育指标均值略低.结论 农村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堪忧,留守儿童更为突出.应加强农村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监测,普及健康教育,开展营养指导,增强抚养人的监护意识和养育水平.
作者:龚正涛;王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中泛酸(或泛酸钙)的测定已有国家标准[4],但是测定含大量粘稠性明胶的复合维生素类胶囊中的泛酸含量时,国标样品处理方法对泛酸提取比例非常低,而且采用该流动相体系不能很好地分离被测组分.为此对方法的流动相和样品提取溶剂进行改进,以期取得良好的萃取和分离效果.
作者:邵生文;闻胜;聂晓明;王艳;陈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近年来,武汉市卫生局对武汉市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组织了多次专业培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解这些培训的实际效果以及学员和用人单位对培训的满意程度,课题组受武汉市卫生局委托作为第三方对培训实施全面的评估.本文旨在通过一定的评估体系,评估该培训项目的科学合理性和有效性,为建立更加完全的培训体系,提高培训效率,改进培训效果,也为以后的评估工作做好基础工作.
作者:王亮;蔡莉;孙凤华;谭晓东;徐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是引起人类水痘和带状疱疹两种疾病的病原体.水痘是病毒原发感染的表现,多发于儿童,是一种常见的急性高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其典型特征为瘙痒性水疱疹,而免疫功能低下者会病情加重,病死率明显提高.带状疱疹是体内潜伏病毒被激活所致,多发生于成人、老人和免疫缺陷个体,其临床表现为神经疼痛及沿周围神经分布成堆的水疱样皮疹.目前临床对水痘无特效治疗方法,预防接种是控制感染的有效手段.为了解国产水痘减毒活疫苗的临床反应和免疫原性,进行了现场试验,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喻红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自2004年开始,湖北省来凤县法定传染病实现了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使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和准确率得到提高.到2006年12月底,来凤县辖区内8个乡镇卫生院、5个县直医疗单位和2所民营医院全部实现了传染病网络直报,改变了过去几十年一直采用的手工方式报告和电话报告传染病疫情的落后模式.为了解湖北省来凤县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及变化趋势,也为制定新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2007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疫情进行分析.
作者:张雄志;陈治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简称速冻食品)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快的食品工业之一,从1995年起,我国速冻食品的年产量每年以20%的幅度递增,成为20世纪90年代发展快的食品工业,速冻食品年产量近1000万吨.
作者:李喜仙;常海泉;侯玉泽;刘开永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为进一步深化卫生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提高卫生行政效能,在卫生行政审批过程中提速增效,南通市卫生监督所于2004年开始实行告知承诺制,卫生许可告知承诺制充分体现了<行政许可法>简化程序、方便申请人的特点,是审批制度改革的一个方向,但在实行过程中出现申请人不诚信、事后监管有难度等问题,因此于2006年开始主动调整告知承诺方式,将预防性卫生监督相结合,并在其基础上开展告知承诺服务,文中就南通市卫生行政许可实施告知承诺审批方式前后两种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其实施前景,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作者:吴骅;倪春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控制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04~2008年荆州市9个县(市、区)血吸虫病疫情资料.2008年考核评估时现场随机抽查人群、耕牛血吸虫感染情况,并核对2004年以来防治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结果2008年全市人群和耕牛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3.36%和2.58%,分别比2004年下降了64.03%和65.33%.人群病情分层无一、二类村,耕牛血吸虫感染率无5%以上的村.发生急性血吸虫病例3例,比2004年下降了94.44%.连续3年未发生突发疫情.现场考核评估,人群和耕牛平均感染率分别为1.24%和1.58%.结论 2004年以来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逐年下降,2008年各项疫情指标已达到国家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的要求.
作者:王加松;卢显辉;何亮才;荣先兵;王锦文;罗运贵;彭又新;袁梅枝;付正银;赵耀升;彭孝武;董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