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伟伟;叶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和装修业发展与日俱增,在人们追求豪华、舒适的同时,居室的使用者不只关心自己的健康,亦关注居住的温馨与舒适.但有时人们忽视了对居室环境质量的要求,加之建材、装修和家具市场鱼龙混杂,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我们于2008年4~5月、9~10月对上海市部分地区的60户居室进行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俞佩芳;杜向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高血压是目前国内发病率高的心血管疾病,也是人群脑卒中发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国际上称之为人类的无声杀手.我国目前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亿人.为了解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状况,掌握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及其有害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而为开展社区高血压防治提供有效干预和控制措施,于2007年8~11月对广州市桥南街进行社区慢病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松波;李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餐具集中式消毒供应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产业.为了解宜昌市集中式餐具消毒企业的产品质量,加强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分别于2008年9月和2009年2月,对宜昌市所有集中式餐具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刘立屏;孔祥雄;王明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自2004年开始,湖北省来凤县法定传染病实现了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使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和准确率得到提高.到2006年12月底,来凤县辖区内8个乡镇卫生院、5个县直医疗单位和2所民营医院全部实现了传染病网络直报,改变了过去几十年一直采用的手工方式报告和电话报告传染病疫情的落后模式.为了解湖北省来凤县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及变化趋势,也为制定新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2007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疫情进行分析.
作者:张雄志;陈治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铅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用途,但对人体有较强的毒性.铅作业工人在生产环境中长期接触铅烟或铅尘会引起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主要作用于人的神经、造血、消化及心血管系统.尿铅含量可直接反映人体接触铅的情况,为做好铅中毒的早期诊断与预防工作,湖北省黄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某企业铅作业工人进行尿铅含量测定,结果如下.
作者:万松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营养供给及体格发育状况,探寻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存在的健康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外出打工人群较多的3个县为调查现场,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共2170人,其中留守儿童1085人,对照组儿童1085人.进行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查,对两组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农村儿童的贫血患病率均在44.00%以上,其体重、身高、头围、胸围和上臂围等5项体格发育指标均值均低于<2005年中国九市郊区儿童体格发育标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体格发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留守儿童5项体格发育指标均值略低.结论 农村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堪忧,留守儿童更为突出.应加强农村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监测,普及健康教育,开展营养指导,增强抚养人的监护意识和养育水平.
作者:龚正涛;王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2008年8月,武汉市发生一起霍乱疫情,作为这起霍乱疫情的主管检验技师,经历了处理的全过程,结合此次疫情处理,总结金标试纸法、PCR法的特长,对常规检验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在霍乱高发时期,合理使用3种检验方法,采用分级防控预案,提高霍乱防控工作效率的思路.
作者:张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武汉市农村地区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武汉市农村地区18岁以上的常住(具有武汉市户口,并住满1年以上)居民2257人,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22.0%(标化率为18.8%),随着年龄的升高,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升高,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9.6%.结论 武汉市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应积极开展宣教工作,改变当地居民的不良生活方式.
作者:张刚;朱朝阳;张志峰;段纪俊;夏江;龚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老年性疾病的研究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在诸多老年性疾病中,长期困扰并造成老年人主要死因之一的下呼吸道感染的防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文章首次调查在急慢性下呼吸道感染人群中中老年人感染情况.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张仲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铅是神经毒性为主的重金属元素,对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均有明显的损害作用.学龄前儿童神经系统正处于快速生长及成熟阶段,对铅毒性尤为敏感.儿童多为慢性铅中毒,其发展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铅的神经毒性作用往往在明显的临床表现出现之前的亚临床阶段即能危害儿童的行为发育,特别是智力发育,而且是不可逆的损害.人体血铅水平是了解人体体内铅含量的佳指标.为了明确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与智商水平的相互关系,对血铅检测超标和不超标的5~6岁儿童进行智商评测,并对其血铅水平和智商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友明;王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在我国,约有1.5亿人口感染了乙肝病毒,慢性乙型肝炎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目前公认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1].阿德福韦酯和苦参素是近年应用于临床的抗病毒药物,为了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文章观察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乔;林明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自2004年起建立了麻疹主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以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依托,建立了麻疹监测实验室,开展了加速麻疹控制工作.现将洪山区2006~2008年报告的199例确诊及临床诊断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李新跃;陈洁;李春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开展健康人群的麻疹免疫抗体水平监测,是卫生部<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消除麻疹措施之一.为了解儿童麻疹疫苗免疫状况,评估适龄儿童麻疹的免疫水平,为更有效地控制麻疹疫情提供科学依据,崇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8年10月在全县开展了健康人群麻疹抗体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斯文;廖伦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居妇女恶性肿瘤首位.我国属乳腺癌低发国家,但近年发病率也在明显上升并逐渐趋向年轻化.因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很大意义.该文回顾性分析了1995年1月~2006年12月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妇幼保健所门诊经近红外线扫描检查与病理检查确诊的319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就其肿瘤大小、近红外线扫描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乳腺癌近红外线扫描检查诊断符合率的影响因素,提高乳腺近红外线扫描检查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
作者:闵汉珍;容红;李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参与美沙酮维持的静脉吸毒人群特征及HIV感染危险因素,为实施有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医院美沙酮门诊82例静脉吸毒者,调查分析其HIV感染危险因素.结果参与美沙酮维持静脉吸毒者HIV经血液、性、母婴传播途径知晓率均在87.8%以上,蚊虫叮咬、共用游泳池或浴缸HIV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分别为54.9%、65.9%;认为没有感染HIV风险、不愿意与HIV/AIDS一起生活或交往、对HIV/AIDS继续工作学习持否定态度、如果不幸感染HIV将放弃治疗等负性态度分别占调查对象的78.0%、23.3%、29.2%、28.0%;调查对象中共用注射器、有2个或2个以上性伴侣、非固定性伴不使用安全套、美沙酮维持期间偷吸毒品等危险行为分别占37.8%、64.6%、23.2%、29.3%.结论 美沙酮维持者AIDS防治非传播途径等知识知晓率偏低,其HIV感染危险行为主要有共用针具、不安全性行为、美沙酮维持期间偷吸毒品等.
作者:皮琦;朱长才;许珊丹;刘旺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性传播疾病(STD)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死灰复燃以来,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当阳市STD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加强STD的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当阳市1997~2007年STD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肖海涛;陈发春;童绪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是引起人类水痘和带状疱疹两种疾病的病原体.水痘是病毒原发感染的表现,多发于儿童,是一种常见的急性高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其典型特征为瘙痒性水疱疹,而免疫功能低下者会病情加重,病死率明显提高.带状疱疹是体内潜伏病毒被激活所致,多发生于成人、老人和免疫缺陷个体,其临床表现为神经疼痛及沿周围神经分布成堆的水疱样皮疹.目前临床对水痘无特效治疗方法,预防接种是控制感染的有效手段.为了解国产水痘减毒活疫苗的临床反应和免疫原性,进行了现场试验,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喻红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及运动量的减少,使糖尿病大幅度上升[1].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良,可引起眼、神经、肾脏、心血管及感染等多种并发症,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但糖尿病的并发症是可防可治的,其前提是及早地发现和科学的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
作者:范青兰;宋晶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简称速冻食品)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快的食品工业之一,从1995年起,我国速冻食品的年产量每年以20%的幅度递增,成为20世纪90年代发展快的食品工业,速冻食品年产量近1000万吨.
作者:李喜仙;常海泉;侯玉泽;刘开永 刊期: 2009年第04期
2009年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警戒级别提高到6级,即高级别,也就是说WHO正式宣布这种流感进入了大流行阶段(pandemic).
作者:代永安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