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细胞内液对ELISA OD值的影响观察

余育胜;郑曦

关键词:细胞内液, 血红蛋白, 现报告如下, 红细胞胞浆, 血清标本, 血浆, 溶血标本, 浓度, 化学组成, 多项指标, 标本溶血, 转氨酶, 电解质, 实验, 筛查, 酶类, 测定
摘要:在日常抗-HIV筛查工作中,经常遇到溶血标本.标本溶血后,在血红蛋白逸出的同时,红细胞胞浆中的电解质和酶类等成分也进入血浆或血清标本中,导致血浆或血清的化学组成发生了改变,影响钾、镁、转氨酶等多项指标的测定.这种改变是否会影响ELISA的OD,作者用血红蛋白的浓度代表红细胞内液的浓度,进行了实验,现报告如下.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湖北省二例丝虫病网络直报疫情的调查处理

    湖北省原为丝虫病中度流行区,1988年达到基本消除丝虫病标准.防治后期病原学监测自1993年以来,未再发现微丝蚴血症者,2001年达到消除丝虫病标准,实现全省消除丝虫病.但2004年6月和2005年3月,网络直报丝虫病2例.接报后,作者即赴疫情报告单位及患者居住地进行调查处理.

    作者:王莉莉;余品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国际尿控学会(ISC)将其定义为:构成社会问题和卫生问题,且客观上能被证实的不自主的尿液流出[1].它是女性常见病和多发病,35%~45%的女性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症状,其中压力性尿失禁占大多数,且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增高、症状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作者:高萍;姚启盛;陈洪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相关因素分析

    糖尿病(DM)是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合并钙磷代谢紊乱及骨质疏松已被多数学者所公认.因此,防治骨质疏松对糖尿病患者有重要意义.通过对68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骨密度测定,并对相关生化指标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浩华;徐焱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饮用酒中甲醇含量的一种现场快速分析方法

    少量甲醇进入人体就可导致双目失明等严重健康损害.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谷物类和薯干类饮用酒中,甲醇含量分别不得超过0.4 mg/ml和1.2 mg/ml.由于甲醇与乙醇理化性质极为相似,要检测饮用酒中的微量甲醇,国内外多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GC法).GC法耗时较长、仪器庞大,不便于现场监测,使用受到限制.

    作者:陆华新;杨明茂;段奇翠;李忠珍;宋为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浅谈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潜在的危机与防范

    2003年春夏,我国24个省区市先后发生非典疫情,共涉及266个县和市(区),截止8月16日共报告非典临床诊断病例5 327例.这场突如其来的疫病灾害,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不可避免地给我国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带来巨大影响.

    作者:徐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乡村卫生站消毒效果调查分析

    乡村卫生站作为广州市花都区卫生网络的基层单位,分布在农村乡镇,为解决广大农村居民基本的医疗问题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解该区乡村卫生站的消毒效果,以便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卫生管理部门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现将广州市花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年对该区内195所乡村卫生站消毒效果监测情况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徐胜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2005年鄂州市医疗机构消毒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鄂州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状况,指导医疗机构规范化开展消毒灭菌工作,于2005年4月15日~5月30日对鄂州市12家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江义;欧阳芳;张有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测及预警工作的质量控制指标研究

    目的总结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测及预警工作的质量要求,形成质量控制指标,为工作的质量考核提供标准.方法明确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各方工作职责,按照工作流程和步骤,查阅文献,归纳现有质量控制要求或者指标,通过专家咨询提出质量控制指标,再通过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意向论证提出关键质量控制指标.结果总结出12个质量控制指标,4个关键质量控制指标,分别是监测点设点率、培训合格率、传染病报告卡的完整率和传染病疫情判断准确率.

    作者:徐鹏;罗力;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刘岭;施培武;雷杰;滕贵明;陈政;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临床医学生对预防医学教学认识的调查

    为了解临床医学生对预防医学教学的认识,促进预防医学教学改革,在临床医学生中对预防医学教学的认识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方;胡小兰;何小兵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酵母硒对小鼠EAC瘤生长和抗氧化机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酵母硒对小鼠艾氏腹水瘤(EAC)生长及机体氧化机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小鼠分为3组(对照组、低剂量酵母组和高剂量酵母组),酵母硒组小鼠通过灌胃的方法分别灌注酵母硒溶液,剂量分别为107 μg/kg·BW·d和214 μg/kg·BW·d,灌胃第13 d接种EAC,第23 d后测定小鼠肿瘤重和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酵母硒可抑制小鼠EAC的生长,同时显著提高血清GSH-Px活性(P<0.05),极显著提高血清SOD活力(P<0.01),高剂量酵母硒降低血清MDA水平(P<0.05).结论酵母硒可抑制小鼠移植肿瘤的生长,显著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作者:龚晨睿;王玉娥;林乔;赵京杨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围绝经期激素替代疗法68例临床分析

    对68例围绝经期妇女给予口服结合型雌激素(CE)治疗,以探讨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妇女的血清雌二醇(E2)、子宫内膜、阴道细胞学评分及更年期症状的影响,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杏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某芳烃抽提装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某石化公司始建于1971年,目前已开工生产的装置有18余套,拟新建一套15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与公司现有的催化重整装置组成联合装置,新建将采用环丁砜抽提工艺,通过对来自重整装置原料油的分离、环丁砜抽提、芳烃分离、抽余油加氢及溶剂油分离等工艺,生产苯、甲苯、混合二甲苯以及6#溶剂油和120#溶剂油等产品.

    作者:梅良英;王和平;王景江;叶莉敏;黄健;夏颖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为探讨在中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于2005年3~5月,在临沂市4所中学中开展了预防艾滋病知识培训活动,并对活动效果进行了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体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如何科学地运用实验方法发现新型病原体

    传染病一直在威胁人类的健康.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陆续发现了30余种新型传染病,而在我国就存在20余种.

    作者:郭毅;蒋明森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仙桃市2003~2005年桶装纯净水卫生质量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桶装纯净水(下称纯净水)已成为部分城乡居民的主要饮水方式之一,它在减少各种化学性污染,提高饮用水的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纯净水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不容忽视,为了解仙桃市纯净水的质量,提高居民饮用水卫生,对全市纯净水生产企业2003~2005年的产品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恒平;杨保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CYFRA21-1和CA-125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糖链抗原-125(CA-125)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83例肺癌患者、28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25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A-125和CYFRA21-1.结果肺癌组血清CA-125和CYFRA21-1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肺良性疾病组;CYFRA21-1在肺鳞癌中表达水平高,CA-125在肺腺癌中表达水平高;CA-125和CYFRA21-1联合检测肺癌的敏感性为83.9%,特异性为80%.结论联合检测CA-125和CYFRA21-1对于临床诊断肺癌,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姚群峰;薛津若;肖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某县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和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评估某县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探讨HIV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在某县戒毒所和社区征集满足条件的吸毒者,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单独的房间内进行访谈,同时采集血样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调查注射吸毒人群269人,HIV感染率为26.0%(70/269).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中,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有统计学意义.危险因素包括家庭所在地为县城(相对于其他乡镇)(OR=4.08,95%CI:1.65~10.08)、注射总次数≥1 000次组(OR=7.45,95%CI:2.62~21.16)或注射总次数100~999次(OR=3.03,95%CI:1.04~8.86),在戒毒所内有共用针具行为(OR=8.32,95%CI:2.77~24.98)或仅有戒毒所外共用针具行为(OR=5.54,95%CI:1.97~15.60).结论目前该县注射吸毒人群HIV流行处于较高水平,需加强共用针具危险性的宣传教育,加强打击毒品隐蔽进入戒毒所的力度.

    作者:徐翠玲;郑锡文;汪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用cDNA微阵列芯片检测苯中毒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差异

    目的利用cDNA芯片技术检测苯中毒细胞色素P450的基因表达谱差异.方法选取7名诊断为不同程度接苯中毒的工人(疑似1例、轻度2例、中度2例和重度2例),并设年龄、工龄匹配的健康者做对照,分离外周血白细胞,用Trizol试剂盒抽提总RNA,纯化、逆转录生成cDNA产物,分别用荧光染料Cy3和Cy5标记后与含32条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微阵列芯片进行杂交.结果共有6条细胞色素P450基因呈差异性表达,包括CYP4F3、CYP1A1、CYP27A1、CYP1B1、CYP2B6、CYP51,其中CYP4F3基因在所有苯中毒工人中均表达上调.结论苯中毒工人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表达异常可能在苯诱导的血液毒性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徐持华;张国梁;赵职卫;夏颖;张秋萍;毕勇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罗田县1995~2005年麻疹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急性传染病,麻疹疫苗使用前,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处于罗田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前3位.自麻疹疫苗的广泛使用,特别是1986年实施冷链接种以来,改变了传统的接种模式,使计划免疫工作得以常年开展,疫苗质量大幅度提高,全县麻疹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大幅度降低.为制定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对罗田县1995~2005年麻疹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锡纯;王学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原子吸收测定饮用水中铜的不确定度评定

    据GB/T 15481-2000idtISO/IEC 17025:1999规定[1],校准实验室或进行自校准的检测实验室,对所有的校准和各种校准类型都应具有并应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构成不确定度的来源,包括(不限于)所用的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方法和设备、环境条件、被检测或校准物质的性能和状态以及操作人员.

    作者:陈然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