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湖北省1997~2003年AIDS流行病学分析

张艺;彭国平;赵明江;李玲

关键词:AIDS, 流行病学, 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湖北省1997~2003年AIDS发病和死亡的流行病学分析,为制定湖北省AIDS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全省各地监测报表、常规监测资料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3年全省共发现472例AIDS病人,其中185例死亡,以青壮年农民为主,发病和死亡男女比例分别为1.38:1和1.26:1,感染途径以有偿献血为主,占61.02%,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部机会性感染.结论湖北省艾滋病正处于发病和死亡高峰,为AIDS患者提供关怀及医疗支持是当前为紧迫的任务.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正常人群白喉免疫水平调查分析

    通山县自1967年正式开展在易感人群中进行有计划地使用百白破三联菌苗及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等制品的预防接种以来,白喉的发病率已有显著下降.1983年以后全县又实施了冷链,计划免疫制品的接种工作由以往的每年冬季1次转入每2月1次.为了考核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和正常人群对白喉的免疫水平,于2001年6月在城乡开展了正常人群的白喉免疫水平调查.

    作者:杨保国;舒进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女大学生痛经症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根据学校新生中女大学生痛经患病率较高的情况,2003年对部分新老女大学生痛经患病情况与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王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防范护理纠纷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护理学科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同时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巨大变革,21世纪的护理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尤其自2002年4月9日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事故<举证倒置>措施的相继出台,对医疗护理安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而加强护理质量管理,防范护理纠纷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杨世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卫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为全面了解卫生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充分掌握卫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客观行为表现,认真做好卫生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2004年4月我们对咸宁市卫生学校1129名一、二年级在校生进行了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态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学校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作者:曹树泉;卢玉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宜昌市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为了解宜昌市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特征及相关因素,提高儿童保健水平,于2002年4~6月,对全市城区25所幼儿园7 587名儿童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晓虹;赵军;杨荣;李俊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2002年佛山市孕妇碘营养状况分析

    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IDD)是我国目前发病率高的地方性疾病.孕妇是碘缺乏病敏感的群体,预防孕妇缺碘,是关系到优生优育、预防残疾、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卫生健康问题.尿碘测试水平是评价人体碘摄入状态的主要手段,也是碘营养水平的监测和碘干预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佛山市于1995年全面供应碘盐至今,为弄清佛山市孕妇的碘营养水平,按孕妇人口比例1%随机抽取佛山市四个区的孕妇进行尿碘测定,以评价佛山市孕妇的碘营养状态.

    作者:张国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病房管理要求与病人主体之间矛盾的探讨

    管理是将人员组织起来朝着一项目标共同完成工作的过程.病房管理的中心目标,是为病人创造一个整洁、安静、舒适安全的医疗环境,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作者:吴华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铁路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初探

    广州铁路管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大多为职工集体食堂、学校食堂,主要为沿线铁路职工及家属服务,其食品卫生质量直接关系着铁路生产的安全,广州铁路卫生监督所对本铁路管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以探讨铁路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模式,提高食品卫生管理水平.

    作者:陈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重复使用无菌物品灭菌前的质量管理

    控制消毒灭菌质量是医院感染控制的三大要点之一[1],尤其是重复使用无菌物品的消毒灭菌.目前医院大多采用压力蒸汽灭菌,而且十分重视灭菌过程中的工艺、化学、生物监测的质量管理,而灭菌前的质量管理是一个薄弱环节.

    作者:刘荣辉;胡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小儿川畸病诊治问题探讨

    川畸病(kawasak disease KD)近年来已成为儿童常见病,其并发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已超过风湿性心脏病,而成为小儿主要后天性心脏病[1].其预后与该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关系密切,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自1998年6月至2003年6月共收治该病102例,其中32例并发冠状动脉损害,3例并发冠状动脉瘤.为交流经验,改善该病预后,现将有关资料讨论报告如下.

    作者:鲁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低出生体重对儿童认知发展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对8~11岁儿童认知能力发展以及对儿童心理行为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对两组儿童进行韦氏智力测验、精神运动能力测试、感觉统合功能评定、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调查和一般情况问卷调查研究.结果两组儿童的智商、精神运动能力、感觉统合功能、多动指数等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LBW(Low Birth Weight)不仅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能力.LBW儿童的认知能力不能依靠自然恢复达到NBW(Normal Birth Weight)儿童的认知水平.必须及早给予积极的干预措施.

    作者:杨红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489例慢性血吸虫病合并HBV感染情况报告

    2002年元月至2003年12月,荆门市血防所共收治慢性血吸虫病人489例,住院期间,作肝功能及HBV检查,测得HBV阳性56例(大三阳18例,小三阳38例),合并HBV感染率为11.4%.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天秀;陆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2003年底至2004年初韩国、泰国、日本、越南和我国相继暴发禽流感,越南、泰国出现了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并致死的病例.经实验检测证实,此次流行的禽流感病毒为H5N1变异株,目前,从亚洲禽类分离出的H5N1病毒株变异迅速,在鸟类中出现大范围禽流感流行,增加了人类暴露的机会.随着感染人数增多,会增加禽和人流感病毒株的基因重组机会[1].由于流感病毒抗原的特异性,其变异株和疫苗的预防效果均密切关联.因此,对流感病毒变异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门课题.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早已开始从分子水平探讨流感病毒的变异机制及其流行规律,人类流感与动物流感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均已取得了重大进展.现将流感病毒基因组结构,病毒变异特性,病毒在不同宿主中的变异速度及其变异的分子基础等诸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潘南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合并糖尿病肺结核患者的护理

    襄樊市结核病防治院1993~2003年共收治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72例.除2例因糖尿病控制不良转院,1例因咳血时间较长放弃治疗外,其余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72例患者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崔爱琴;杨爱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氮乙酰化转移酶1基因多态性和Hp感染与胃腺癌关联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目前仍有争议.N-乙酰基转移酶1(NAT1)是I相毒物代谢酶的重要成员,广泛存在于肝、肺、消化道等组织的细胞液中,含NAT1等位基因4、3、10和11四种基因型.其中NAT1等位基因10(NAT1*10)为唯一的快代谢基因型,其碱基序列中1 088位碱基T→A突变后,含6个A重复序列,基因结构改变,酶活性升高[1],对进入机体的多种致癌物的降解能力发生变化,与多个部位肿瘤的易感性有关[2-4].本研究探讨NAT110和Hp感染与胃腺癌(GAC)易感性的相关性.

    作者:吴茜;陈金霞;张友才;王大斌;邓长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甲醛致人血淋巴细胞DNA-蛋白质交联作用的定量研究

    目的探讨甲醛致DNA-蛋白质的交联作用以及交联的检测方法.方法以人血淋巴细胞为材料,设定0、0.005、0.025、0.125、0.625 mmol/L五个甲醛浓度梯度,采用KCl-SDS沉淀法来检测染毒后细胞中DNA-蛋白质交联的含量.结果甲醛浓度在0、0.005、0.025 mmol/L时,交联现象不明显或不能诱导DPC(P>0.05);在0.125、0.625 mmol/L时交联程度显著增加(P<0.01),并有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在低浓度时,甲醛诱导DNA-蛋白质交联现象不明显或不诱导该现象,在高浓度时可显著诱导交联现象.KCl-SDS沉淀法检测DNA-蛋白质交联的含量是有效的.

    作者:刘英帅;鲁志松;杨继文;吴连锋;杨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0例临床观察

    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0例,设拉米夫定对照组40例,共治疗3~12个月,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古群山;田勇;李小武;杨树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湖北省1997~2003年AIDS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通过对湖北省1997~2003年AIDS发病和死亡的流行病学分析,为制定湖北省AIDS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全省各地监测报表、常规监测资料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3年全省共发现472例AIDS病人,其中185例死亡,以青壮年农民为主,发病和死亡男女比例分别为1.38:1和1.26:1,感染途径以有偿献血为主,占61.02%,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部机会性感染.结论湖北省艾滋病正处于发病和死亡高峰,为AIDS患者提供关怀及医疗支持是当前为紧迫的任务.

    作者:张艺;彭国平;赵明江;李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儿较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由不同的病毒所致,临床以喘憋为主.由于机体缺氧,酸中毒,导致多种器官功能受损.为探讨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肾脏功能受损情况,该文对42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测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丹娅;邹慧承;郭十庆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监利县实施免疫接种门诊化建设的做法与体会

    监利县位于长江中下游,人口140万,面积2 900平方公里,0~7岁儿童数102 989人,分布在全县23个乡镇场,全县原有接种门诊23个,产科接种点4个,村级接种点778个,每年冷链运转6次.结合本地实际、通过综合分析对传统的接种模式进行改革,取消村级接种点,规范建设免疫接种门诊,实现预防接种门诊化.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对监利县免疫接种门诊建设作一报道.

    作者:易生华;周红兵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