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健;王建国;穆丽华
目的:用GAP质控下栽培的中药丹参作为重金属内控标准物,研究其制备和表征方法.方法:采用四川中江GAP栽培条件下的丹参制备标准物,经浓硝酸-过氧化氢微波消解体系处理后用ICP-MS测量其重金属含量,方法准确、可靠.结果:用国家一级标准参考物质检验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回收率大部分在90%~110%,精密度小于5%.结论:经过不同实验室测试和不同时期稳定性测试的实验结果表明,丹参内控标准重金属含量的数据准确可靠,稳定性好,可作为丹参中药材重金属质量控制的参考标准,也可作为其他中药GAP规范管理中有毒元素的内部质量控制的参考标准.
作者:黄志勇;庄峙厦;王小如;Frank S C Lee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中药材基地建设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不能理解为简单地掌握了某一种药材的栽培技术就能搞成功一个药材基地.笔者根据20余年的学习和实践,投资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研究及药材基地建设,在北京郊区大兴怀柔房山建有60 hm2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在全国协助地方建有100余个药材基地,总面积达2 000 hm2.
作者:周成明;周风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熟地黄对动物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及机理.方法:采用氯化铝(AlCl3)拟痴呆小鼠模型和谷氨酸单钠(monosodium glutamate,MSG)毁损下丘脑弓状核大鼠模型,通过跳台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熟地黄对学习记忆的影响;薄层扫描测定脑组织谷氨酸(glutanate acid,Glu)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 )含量;免疫组化观察大鼠海马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1(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one,NMDAR1)和GABA 受体( GABAR )在海马的表达.结果:熟地黄能延长痴呆动物跳台实验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缩短水迷宫实验寻台时间;调节痴呆模型动物脑Glu和GABA含量,提高NMDAR1,GABAR在海马的表达.结论:熟地黄有改善AlCl3小鼠和MSG大鼠学习记忆作用,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脑Glu和GABA含量,提高MSG大鼠NMDAR1,GABAR在海马的表达有关.
作者:崔瑛;颜正华;侯士良;常章富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对乙肝欣泰颗粒进行了定性定量方法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黄柏、丹参、苦参、水飞蓟素进行了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栀子所含栀子苷的含量测定进行了方法学研究.结果:本法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RSD为1.3%(n=5);乙肝欣泰颗粒中栀子苷平均含量为每袋17.4 mg.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回收率高,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孙明玉;李明炬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大豆苷元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常规抗心律失常方法.结果:大豆苷元(3.0,5.0 mg*kg-1)对氯仿诱发的小鼠室颤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大豆苷元(0.8,1.0 mg*kg-1)对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大豆苷元(0.2,0.3 mg*kg-1)还能对抗肾上腺素诱发的家兔心律失常,大豆苷元(0.03%,0.05%)能明显降低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动作电位振幅.大豆苷元(0.8,1.0 mg*kg-1)对氯化钙诱发的大鼠室颤具有预防作用,且能明显的降低大鼠的死亡率.以上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大豆苷元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其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a+内流或Ca2+内流及与阻断β-肾上腺素受体有关.
作者:叶和杨;邱峰;曾靖;姚新生;赖飞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宽叶缬草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肾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用含4%胆固醇和1%胆酸钠的高脂饲料饲喂大鼠建立高脂模型,观察宽叶缬草对大鼠血脂、尿蛋白和肾功能的影响,以及对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增生、TGF-β1和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结果:宽叶缬草有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蛋白和血肌酐的作用,肾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宽叶缬草在降脂同时,能减轻肾小球系膜病变和细胞外基质产生,降低肾组织内TGF-β1和Ⅳ型胶原表达.结论:宽叶缬草对高脂血症肾脏有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肾组织内TGF-β1表达有关.
作者:司晓芸;贾汝汉;黄从新;丁国华;刘红燕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向日葵茎髓Helianthus annuus L.为菊科植物向日葵的茎髓,又名向日葵茎芯。其味甘、淡、性平,有利水消肿、通淋泻浊之功效。
作者:杨树平;温爱平;吴冬梅;李俊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毅爱迪胶囊为西洋参茎叶皂苷加工制成的胶囊剂,为国家级二类新药,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进肿瘤细胞逆转,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
作者:周春玲;张满来;王伏燕;杨宁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保护脊髓神经元与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鼠胚脊髓神经细胞,划痕法建立周围神经损伤模型,用Griess法间接测定NO含量.结果:损伤组的NO含量比非损伤组高,损伤时人参皂苷培养组的NO含量比常规培养基组的含量低.结论:周围神经损伤时NO含量增高,人参皂苷保护神经作用可能通过抑制NO释放实现的.
作者:潘树义;潘晓雯;王苏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头花蓼为蓼科蓼属植物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 Ham.ex D.Don的全草.主产于贵州[1],为贵州地道苗药药材,贵州苗族人民广泛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疾病[2].
作者:张丽艳;杨玉琴;高言明;叶晓鸣;谭启林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前列回春对实验性大鼠前列腺组织Fas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去势后注射丙酸睾酮引起前列腺增生法造模,灌胃给药30 d后,处死大鼠取前列腺组织并称湿重,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前列腺组织中Fas阳性细胞的表达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观察细胞凋亡峰.结果:前列回春各组前列腺组织湿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前列回春各组和雌二醇组前列腺组织中Fas表达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 0.05,P< 0.01);与正常组和模型组比较,前列回春和雌二醇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 0.01).结论:前列回春可增加实验性大鼠前列腺组织中Fas的表达,促进大鼠前列腺组织细胞凋亡,降低大鼠前列腺组织的重量,而且呈明显量效关系,表明前列回春可抑制前列腺增生.
作者:段登志;于玲;张鸿青;杨玉琪;陈黎明;段呈玉;曹继刚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生物活性与理化性质是筛选中药有效成分的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从研究与制剂和临床相关的理化性质入手,筛选出适合制剂和临床应用的化学成分,再从中筛选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效率大为提高.现代先进的测试研究手段,给这一筛选途径提供了有利条件,因而这一研究途径在国际上正被广泛采用并日臻完善.中药化学成分理化性质关系到药物制备工艺和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可对中药的整个开发研究过程以及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作预测,对其可发展性进行评估,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俭;谢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姜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对DNA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姜油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用比色法检测对人红细胞溶血和兔肝匀浆丙二醛(MDA)生成的影响;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对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姜油可明显抑制本底的发光强度;对H2O2诱导的红细胞溶血和DNA损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能抑制兔肝匀浆MDA的生成,抑制率为48.16%.结论:姜油具有较强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防护DNA损伤的作用,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
作者:路萍;赖炳森;梁萍;陈镇童;孙树秦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黄芪、当归不同配伍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horioallantoic membrane, CAM)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制备CAM模型,观察应用黄芪与当归5∶1配比的含药血清后CAM血管生成的情况.结果:黄芪与当归合用后,在血管生成表现以及血管计数方面,均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及其他配比组.结论:黄芪与当归按5∶1配伍具有较好的促进CAM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表明当归补血汤原方配比为佳组合,提示中医自古倡导的方剂配伍原则具有一定的科学内涵.
作者:雷燕;王军辉;陈可冀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吉林产西洋参根中的皂苷成分.方法:西洋参根的甲醇提取物用氯仿和正丁醇萃取,正丁醇萃取物经硅胶和RP-8反相硅胶反复柱层析分离,得到纯化合物.通过谱学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0个单体皂苷,分别鉴定为24(R)-假人参皂苷RT5(1),人参皂苷Rg1(2), 20(R)-人参皂苷Rg3(3), 24(R)-假人参皂苷F11(4),人参皂苷Re(5),三七皂苷K(6),人参皂苷Rd(7),人参皂苷Rc(8),人参皂苷Rb1(9),以及人参皂苷Rb2(10).结论:对吉林产西洋参的皂苷成分进行了较系统的化学研究,分离鉴定10个单体皂苷,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西洋参中分离得到.
作者:苏健;李海舟;杨崇仁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建立平痔胶囊和过路黄药材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柱,以甲醇-0.2%磷酸水溶液(47∶53)为流动相,流速 1 mL*min-1,柱温 40 ℃;检测波长371 nm.结果:槲皮素线性范围0.1218~1.948 4 μg,r=0.999 9,过路黄药材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1.5%;制剂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1.7%.结论:反相HPLC法测定平痔胶囊和过路黄药材中槲皮素方法简便、重现性好,适用于过路黄药材和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兰燕宇;王爱民;王永林;何迅;李勇军;刘丽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建立芒果叶中芒果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不同产地和月份芒果叶中芒果苷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法,内标法定量,Shim pack CLC-ODS柱分离,流动相:甲醇-0.05 mol*L-1H3PO4(三乙胺调pH为3.5)65∶134,检测波长258 nm,柱温为室温,流速1 mL*min-1.从广西南宁市、钦州市和田阳县分别采集芒果叶供试品;测定南宁市1~12月份同一株芒果树的芒果叶中芒果苷的含量.结果:所建立的RP-HPLC含测方法平均回收率99.2%,RSD=1.05%(n=5).不同产地和月份的芒果叶中芒果苷的含量存在差异.结论:所建立的RP-HPLC含测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快速,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南宁市和田阳县芒果叶中芒果苷的含量相差不大,均明显比钦州的高.7~10月份的芒果苷含量较高,高的为9月,低的为2月份.
作者:黄海滨;李学坚;梁秋云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对常用传统中药细叶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的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1H,13C-NMR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4-C-β-D-吡喃葡萄糖-1,3,6-三羟基-7-甲氧基氧杂蒽酮苷(1), 4-C-[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1,3,6-三羟基-7-甲氧基氧杂蒽酮苷(2),远志皂苷元(3),远志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苷(4)和β-胡萝卜苷(5).结论:其中化合物1,3,4和5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1为新的天然产物.
作者:汪豪;童玉新;叶文才;赵守训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对黄芩汤及其经肠道菌群作用后的代谢产物的体内保肝作用进行比较研究.方法:使用普通和伪无菌小鼠,用D-半乳糖胺造成肝脏损伤模型,分别给予黄芩汤和黄芩汤的代谢产物,测定给药3 d后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的活性.结果:普通小鼠口服黄芩汤后,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水平明显下降,与模型组产生显著差异;伪无菌小鼠口服黄芩汤代谢产物之后,高、中剂量组血清中ALT水平显著下降,但黄芩汤3个剂量组对其无相似的药理作用.结论:黄芩汤经过肠道菌群作用后的代谢产物是体内产生保肝降酶作用的物质基础.
作者:左风;周钟鸣;熊玉兰;王彦礼;严梅桢;宋红月;吴子伦;贺蓉;回连强;叶文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穿山龙为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 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 的干燥根茎,收载于<中国药典>,含有多种水溶性和水不溶性皂苷,其中水不溶性皂苷主要为薯蓣皂苷元(diosgenin,C27H42O3)与不同糖类而成的薯蓣总皂苷[1].
作者:徐雄良;张志荣;柯尊洪 刊期: 200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