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2年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王燕;高东霞

关键词: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现患率调查, 医院感染监测, 住院患者, 预防控制, 管理工作, 发生情况, 卫生部, 意识, 规范
摘要:为调查我院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查找和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一步强化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有针对性地做好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与管理工作,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我们于2012年8月17日至19日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现将结果回报如下.
山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西药房药患纠纷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法律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要求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门诊西药房作为医院门诊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成为引起患者投诉、药患纠纷集中的科室之一.为了减少药患纠纷,改善药患关系,笔者整理了我院门诊西药房药患纠纷记录,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我院常见药患纠纷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作者:覃柏;季波;欧茜;金环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肿瘤患者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护与治疗进展

    目前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行之有效的经典疗法,随着当前大剂量多药联合冲击化疗的应用,提高了抗肿瘤的疗效,但给给药静脉带来严重的损伤,它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会影响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近年来广大护理同仁就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护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润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针灸治疗癌性疼痛的应用进展

    针刺治疗癌痛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近些年研究发现的针刺对内源性阿片肽的调节作用是针刺镇痛的生化基础,这说明针刺镇痛有应用于癌性疼痛的基础,国内已陆续有应用针刺治疗癌性疼痛的报道,现将近些年来针刺用于癌痛治疗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郭世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Fahr病一家系三例

    例1,女性,64岁.主因活动后心前区疼痛伴胸闷、气短2周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年,高达170/90 mm Hg(1 mm Hg=0.133kPa),平素有间断性头晕不适,易激惹.发现脑钙化病史2年.其母亲多年前诊为Fahr病[1].内分泌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功能检查正常,血清钙、磷正常.入院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Ⅱ级;Fahr病.CT表现:两侧豆状核、尾状核、丘脑、枕叶、放射冠、额、顶叶、小脑齿状核、桥臂见广泛对称性高密度钙化影,钙化呈斑块状、线条状及放射骨针状,CT值40~1521Hu.脑室系统及脑池扩大,脑沟增宽.印象:①Fahr病;②脑萎缩.

    作者:王俊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前正中切口双柱固定治疗C3型股骨远端骨折

    股骨远端骨折按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ASIF)分型标准[1]可分为关节外骨折(33-A型)、部分关节内骨折(33-B型)、完全关节内骨折(33-C型),其中C型中的C3型骨折为复杂,多由高能量损伤所致,骨折粉碎严重,易发生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致残率高,是临床骨科难题之一.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采用前正中切口切开复位双柱内固定治疗22例C3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贾健;张志敏;刘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妊娠期孕妇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研究

    维生素D是一个与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secosteroids)紧密相关家族的总称,主要存在于脂肪组织当中,与维生素D结合蛋白和白蛋白结合进入循环系统.在肝脏中,维生素D羟化为25-羟基维生素D.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是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活性产物,是评价维生素D营养水平及诊断佝偻病可靠而敏感的指标[1].由于胎儿生活在子宫环境中,母体骨矿代谢的异常情况,可以影响胎儿的骨骼发育.研究表明胎儿骨骼发育受到不利因素刺激,可以影响骨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2].

    作者:蒋洁;许飞;赵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子宫动脉下注射甲氨蝶呤并栓塞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下注射甲氨蝶呤并栓塞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58例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试验组经双侧子宫动脉注射甲氨蝶呤并栓塞治疗,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治疗时间为1周,分析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孕囊大小、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并发症等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1年,观察疗效.结果 2组孕囊大小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56,t=4.01;P<0.05);而各组孕囊大小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4,t=5.00;P<0.05);血清β-HCG 2组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t=10.65;P<0.05);各组血清β-HCG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43,t=157.54;P<0.05).结论 子宫动脉下注射甲氨蝶呤并栓塞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效果较好,能有效减小孕囊大小,利于终止妊娠.

    作者:席岚;高楠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小儿静脉输液技巧

    为了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同时也避免了护患矛盾,现将临床中静脉穿刺操作时的技巧总结如下.1 操作前的准备1.1 心理准备:提高自身修养,同时具有良好的忍耐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理解家属心情,患儿哭闹时,家长心情紧张,心疼孩子,遇事易冲动,激动的情绪会干扰护士的操作,因此作为护士要理解家长的心情,用自己博大的爱心和宽容心,理解和宽容患儿家长的过分语言和行动,用温暖的语言化解家长的不安情绪.

    作者:刘晋华;郭云晓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

    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胎盘早剥.该病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1].尽早诊断对于孕产妇及胎儿预后十分关键.超声检查是本病诊断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本研究旨在总结胎盘早剥声像图特点及漏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刘艳荣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血清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在评价老年精神病患者中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评价老年精神病患者中血管疾病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确诊的老年精神病患者447例,根据血清NT-proBNP水平和血管疾病的存在与否将患者分为4个亚组,对所有患者的年龄,NT-proBNP,血清同型半胱氨酸(tHcy),胱抑素C(Cys-C),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存活时间及病理CT结果的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存在血管疾病且血清NT-proBNP水平正常的患者相比,有血管疾病且血清NT-proBNP水平升高的患者认知水平显著降低,存活时间更短,肾功能更低,出现病理CT结果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NT-proBNP水平对于检测精神疾病患者伴严重心血管疾病有临床提示意义.

    作者:彭紫元;李卓成;李玉珠;张琼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婴幼儿与年长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ueoplasma pneumomiae pneu-momia,MPP)是学龄儿童常见的一种肺炎,随着肺炎病原学的变迁,肺炎支原体(MP)已成为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体[1].支原体肺炎以年长儿、青少年多见,近年来婴幼儿发病率明显增高.为进一步了解婴幼儿与年长儿MPP的临床差异.现将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90例MPP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宋志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离心条件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存期末溶血率影响的比较

    溶血是红细胞膜的完整性受到破损或裂解并释放血红蛋白的过程,虽然已有多种措施能提高红细胞在血液处理、保存和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但红细胞离体后仍将增加溶血的危险,其溶血率随保存期的延长而明显升高,致使保存期末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升高.红细胞制品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过高,对于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具有潜在的安全隐患[1],因为游离血红蛋白将裂解成二聚体与结合珠蛋白结合,进而通过网状内皮系统清除,一旦超出结合珠蛋白的结合能力,将会发生血红蛋白血症.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中增加了储存期末溶血率这项标准,规定了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存期末溶血率<0.8%,在制备过程中,过滤和离心会对红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为了解白细胞过滤后不同离心条件对红细胞的损伤程度,我们于2012年10月对3种不同离心条件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存期末溶血率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亦弛;郑文君;李美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不同温度热疗对人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的影响

    目的 观察热疗对人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的影响,为临床上应用热疗及热化疗联合治疗耐药胃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温度热疗、热化疗对SGC7901/DDP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热疗、热化疗对细胞GST-π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不同温度热疗处理SGC7901/DDP细胞后对顺铂的敏感性均有提高,以43 ℃时佳;43 ℃热疗2 h处理前后此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11.7±0.6)μg/mL及(7.2±0.7)μg/mL.耐药逆转倍数RF为1.63倍;热疗后尤其是热化疗后SGC7901/DDP细胞GST-π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 热疗能提高人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对顺铂的敏感性,热化疗可能更大限度地抑制SGC7901/DDP细胞增殖;热疗部分逆转其耐药机制可能与下调GST-π蛋白及mRNA表达有关.

    作者:蒋丽媛;韩英;李密;姜达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参地生津胶囊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C肽的影响

    参地生津胶囊是我院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制剂,用于气阴两虚兼血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1,2].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笔者应用参地生津胶囊配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老年2型糖尿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汝铎;潘秉余;张红红;韩召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献血者血红蛋白含量与献血不良反应的关系分析

    献血前测定献血者血红蛋白(Hb)含量不仅为了保证所采集血的质量,也是为了保护献血者安全.目前我国<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要求中明确规定献血者Hb含量标准为:采用硫酸铜法检测男性≥1.0520,女性≥1.051 0;其数值相当于男性≥120 g/L, 女性≥115 g/L.而我国当前判定贫血标准为:男性<120 g/L,女性<110 g/L.为了解Hb含量:男性≥120 g/L,女性≥115 g/L的献血者在献血中和献血后是否会发生献血反应,笔者对2012年我站无偿献血反应发生情况与Hb含量的关系做了分析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徐文琴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新订小柴胡汤合攻坚汤治疗乳腺增生185例分析

    乳腺增生是妇女乳腺疾病中的常见疾病,以乳房肿物和疼痛为主要特点.研究数据显示,乳腺增生患者的乳腺癌发病率是未患此病女性的3~5倍,且病理证明, 20%~61%的乳腺癌患者并发乳腺囊性增生病.治疗乳腺增生对于乳腺癌预防显得极为重要.现将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病例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韩振国;闫卫军;张迪迪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枸橼酸坦度螺酮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焦虑作用的临床研究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该病在成年人口中的终生患病率将近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除有典型的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外,常伴有明显的焦虑症状.焦虑症状影响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及疗效,影响患者的康复.枸橼酸坦度螺酮是一种新型抗焦虑药物,临床上主要治疗焦虑障碍.目前临床上应用劳拉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发的焦虑症状效果较好.本文旨在对枸橼酸坦度螺酮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症状及不良反应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李广玉;白树新;李莉;王德斌;刘思宏;兰波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GRACE评分冠状动脉病变及6个月内预后研究

    目的 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全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注册(GRACE)危险评分、冠状动脉病变及6个月心血管事件.方法 研究入选我院心内科ACS患者263例,其中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128例,肾功能正常者135例.入选患者进行GRACE危险评分,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计算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所有患者随访观察6个月;比较2组GRACE评分、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院内及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肾功能不全组较对照组相比,GRACE评分分值增高(P<0.05),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病变程度更严重(P<0.05),6个月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高(P<0.05).结论 ACS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GRACE危险评分分值增加,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及狭窄的程度更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预后差.

    作者:王亚蓉;李彪;陈耀贵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结直肠癌肝左右叶转移瘤分期切除40例分析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腹部恶性肿瘤之一,而肝脏是结直肠癌常见的转移器官[1].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新的认识,手术治疗被认为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手术后总的5年生存率可达40%[1,2].但是尽管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可以达到很好的预后,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都有机会接受手术治疗,由于原发病灶无法根治性切除,或者因为肝转移瘤广泛分布于肝脏左右叶不能保证残余肝脏功能而放弃手术治疗.由于肝脏自身代偿能力强,有学者尝试对肝转移瘤分期进行切除的报道[3,4].本文将对我中心结直肠癌肝转移瘤左右叶分布患者40例临床资料和随访进行分析和总结.

    作者:刘武君;邵建富;赵志强;王铁利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出院后应用降压药情况调查

    高血压病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大部分脑卒中患者都会合并高血压病,那么,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出院后是否能按医嘱规定应用降压药物,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非常重要,本研究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出院后应用降压药的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令海;尚淑玲;张贺齐;李迥;于心洋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山西医药杂志

山西医药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