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下腹部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中的应用

陈金明;贺方坤;王辉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自控镇痛
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普通下腹部手术120例,随机分A组B组,每组60例.A组舒芬太尼0.04ug/kg/h,托烷司琼5mg.B组舒芬太尼0.02ug/Kg/h,托烷司琼5mg,右美托咪定0.1ug/g/h.结果:两组血流动力学、呼吸抑制率、尿潴留发生率、便秘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48h镇痛效果、满意度AB(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普通下腹部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可明显提高镇痛镇静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安全性,增加患者满意度.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ApoB/LDL-C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比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人群中ApoB/LDL-C比值水平的差异,分析ApoB/LDL-C比值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接诊冠心病病例共计262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SA(n=11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n=110例),急性心肌梗塞组AMI(n=39例),同时选取同期来院健康查体冠脉造影结果 正常者135例作为对照组(n=135),分别测定各组ApoB及LDL-C水平,计算ApoB/LDL-C比值,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进行Gensini评分,评价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使用成组t检验分析各组间ApoB/LDL-C比值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poB/LDL-C比值水平在SA、UA和AMI三组中均显著升高(P<0.01).ApoB/LDL-C水平随Gensini积分升高而升高(P<0.01).结论:ApoB/LDL-C水平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冠心病的临床分型和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密切相关.ApoB/LDL-C比值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翟淼浡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中药葛根注射液辅助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

    目的: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时,给以尿激酶溶栓及扩血管、能量合剂等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药葛根注射液,观察对患者治疗心肌梗死效果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葛根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将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仅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35例同时给予葛根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1周后对心肌梗死治疗效果评估的指标如半小时胸痛缓解率、2小时ST下降超过5%的比例、冠脉再通率、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葛根注射液与尿激酶溶栓联合治疗心肌梗死时,能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发病时相关指标,说明引入葛根注射液治疗,对心肌梗死抢救成功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明玉成;邓晓兰;赵丽丽;安小军;李晓光;韩玮;史翠红;王建平;刘艳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医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88例、2016年11月22日-2017年11月30日),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组(分2组).分别给予缬沙坦、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2组空腹血糖、饭后1小时血糖、空腹胰岛素、血压情况.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为(5.21±1.54)mmol/L、饭后1小时血糖为(10.25±1.22)mmol/L、空腹胰岛素为(10.31±1.11)mmol/L、舒张压为(80.12±3.54)mmHg、收缩压为(130.41±2.44)mmHg,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疾病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励叶蓬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养老护理员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策略研究

    心理资本作为个体成长期间一类积极心理状态,是可以借助有效的方式去塑造的.心理资本与护理人员服务态度、行为方式以及工作成效等方面存在直接关系,同时心理资本也会对企业绩效高低产生影响.为了明确养老护理员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性,从三方面对上述命题进行深度解析,希望对有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王盼;吴凯歌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探讨循证护理对预防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总结、归纳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收入ICU行呼吸机治疗的82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为常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统计两组在护理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情况并观察记录两组呼吸机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死亡率情况,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期间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几率为17.07%远低于对照组39.02%,P<0.05.统计呼吸机通气和住院时间数据,观察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转归死亡率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ICU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时,采取循证护理对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不良事件有较好的预防和控制作用,明显降低发生率的同时能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齐晓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治疗过程中氯沙坦和缬沙坦效果比较

    目的:对氯沙坦和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94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采取双盲法分为A组(n=47)及B组(n=47).A组采取氯沙坦治疗,B组采取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降压效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A组患者高尿酸血症治疗总有效率要高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均存在一定幅度下降,但A组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氯沙坦和缬沙坦均可起到降压效果,但氯沙坦在控制血尿酸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吴剑菱;林家乐;姜晓杰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经尿道治疗下尿路结石现状与进展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膀胱结石发病率更是占其中5%,随着腔内器械以及碎石设备不断升级、改进,许多的膀胱结石都可以使用内镜下来处理,钬激光的出现让碎石成功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更是比激光效率更高,操作更快,带给患者的损伤也比较少,出血量也较少.碎石通道也有很多创新的地方,本文主要对经尿道治疗下尿路结石现状以及进展进行了简单阐述.

    作者:王海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品管圈在提高床边交接班规范执行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床边交接班规范执行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在2017年3月确立品管圈,对床边交接班不规范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完善的整改计划,并对活动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策实施后在交接班主要内容不突出,未执行标准流程,未体现专科特色等5个方面都有所提高和改进.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床边交接班规范执行,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作者:王久玲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烤电拔罐治疗,观察组应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第1、2、3疗程后两组痊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第1和第2疗程痊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3疗程痊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更快缓解病痛,提高痊愈率,值得推广.

    作者:买热亚木·阿布来提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乙型肝炎护理心得

    乙肝病人的潜伏期一般为50 -150天,平均为60 -90天.急性期病人是危险的传染源;无黄疸型肝炎是重要的传染源;慢性乙肝病人,也是重要传染源.目前在我国具有很高的发病率,推广和普及乙型肝炎的防治、护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曾晓敏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神经内科老年病人护理管理的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老年病人护理管理的要点,以提高神经内科护理专业工作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易导致安全隐患的行为及老年病患者存在安全隐患的特征,结合专科特点制订单病种护理流程和相关管理措施和制度.结果:实施前后科内护理差错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各项护理指标达标率100%.结论:神经内科应根据专业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对策,能显著提高老年病患者安全管理成效,确保老年病患者住院安全.

    作者:韩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CT和MRI应用于乳腺肿瘤诊断的价值分析与特征表现探究

    目的:分析CT与MRI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与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50例经病理证实乳腺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行CT与MRI检查,并对两种结果 的诊断准去率进行分析.结果:CT扫描检测结果为良性肿瘤17例、乳腺癌11例,MRI检测结果为良性肿瘤27例、乳腺癌21例,MRI在乳腺肿瘤检出率方面明显高于CT(P<0.05).结果:MRI在乳腺肿瘤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影像学资料,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孔祥慧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分析红光联合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治疗面部皮炎的疗效

    目的:分析红光联合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治疗面部皮炎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7年10月于本院实施诊治的58例面部皮炎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组法纳入联合组与参照组(n=29).为两组患者均应用红光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为96.55%,参照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为79.31%,组间差异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中疾病复发1例,参照组患者中疾病复发4例,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红光与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联合治疗面部皮炎的效果比较理想,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

    作者:张照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循证护理在重症脑血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重症脑血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各48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有10例显效患者,11例有效患者,总有效率为43.75%;对照组患中有14例显效患者,18例有效患者,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康复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闫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的心理干预及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还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的产后大出血经积极保守治疗无效可危及孕妇生命,尽快切除子宫是控制大出血的一种急救而有效措施.降低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减少围产期发病,保证母婴生命安全,现将产后出血原因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的护理体会.

    作者:陈一敏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社区高血压伴糖尿患者非药物干预及合理用药预防的效果及随访体会

    目的:探究对社区高血压伴糖尿患者实施非药物干预以及合理用药指导的临床效果,并总结相关的干预经验.方法:将120例社区高血压伴糖尿患者患者选入本次研究,病例选择时间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入选患者被分为2组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对照组(n=60)维持日常生活及医疗状态,观察组(n=60)给予综合性非药物干预以及合理用药指导和定期随访.结果:不同的干预后两组血压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组内比较两组舒展压和收缩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均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伴糖尿患者患者实施综合性的非药物干预及合理用药指导等效果显著.

    作者:张家莲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剖腹洗胃疗效探讨

    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多急骤、凶险.必须及时抢救,洗胃是抢救的重要措施.洗胃的方法得当和彻底与否,将直接影响抢救的质量.本文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体征、发病机制、剖腹洗胃等做了探讨.

    作者:陈卫国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针尖斜面向左、向右穿刺动静脉内瘘减轻患者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尖斜面向左、向右穿刺动静脉内瘘减轻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诊治的66例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穿刺动静脉内瘘的方向将患者分成三组,向上组22例,向左组22例,向右组22例,观察和对比三组患者穿刺的疼痛程度.结果:向上组与另外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向左和向右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尖斜面向左、向右穿刺动静脉内瘘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可推广.

    作者:刘丽松;单汝丽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注射用紫衫醇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注射用紫衫醇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给予两组注射用紫衫醇治疗,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对注射用紫衫醇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郭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对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剖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选取2016年9月一2017年9月期间在医院住院治疗的骨科患者,将其均分为采取了传统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和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实验组,对两组诊疗结果 进行分析.对比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满意度、焦虑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发现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病人焦虑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而病患的满意程度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医院骨科护理过程中,实施综合性的临床护理路径疗效更好,低失误率更低,病患对治疗的满意度更高.

    作者:王忻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