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
目的:研究法莫替丁与硫糖铝联合治疗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医的急性胃炎患者(98例、2016年11月22日到2017年11月11日),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组(分2组).分别选择法莫替丁、法莫替丁与硫糖铝联合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例数有40例、腹痛症状消失时间为(21.24±5.41)小时、腹泻症状消失时间为(15.42±6.24)小时、恶心呕吐症状消失时间为(8.87±2.22)小时、发热症状消失时间为(11.52±5.55)小时,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2组对比无差异性,P>0.05.结论:法莫替丁与硫糖铝联合治疗急性胃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推广.
作者:张文秀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观察PICC置管应用于胸外科肿瘤病人中的效果和护理.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接受治疗的肿瘤病人99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病人全部实施置管给药同时分析其置管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应用PICC导管病人99例,其中插管成功的病人达到了97.4%,平均的置管留置时间为55.2±2.1天.结论:PICC置管应用于胸外科肿瘤病人中的效果显著.
作者:崔娇娇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诊断膀胱癌中B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经过经手术治疗且被确诊为膀胱癌的患者50例,然后对这些患者进行B超诊断结果分型分析,后将分析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作比较.结果:B超声的膀胱癌诊断符合率高达94%(47/50),假阳率为6%(3/50),并且还分析了造成假阳性的原因.结论:使用B超诊断膀胱癌,具有显著的临床诊断效果,不仅具有高效的诊断效率,还有很高的诊断准确率,成为了为常见的膀胱癌检查方法,为后期的治疗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诊断信息,值得推广.
作者:和辉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椎体压缩性骨折相关性便秘患者实施桃核承气汤加减结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本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6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相关性便秘患者,实施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30)、结合组(n=30),常规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结合组采取桃核承气汤加减结合针灸治疗,对比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结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结合组患者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椎体压缩性骨折相关性便秘患者实施桃核承气汤加减结合针灸治疗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杰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产科高危患者的转诊因素和妊娠解决,为预防和减少高危产妇转诊死亡率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4月~2013年4月收治并转外院ICU的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转诊因素、妊娠结局等.结果:受产科相关疾病或相关疾病影响,产科高危转诊因素很多,妊娠结局也也很大不同.结论:为了预防和减少产科高危转诊患者的死亡率和胎儿的成活率,应加强产妇的妊娠晚期和产后监护,完善转诊制度和救治方案.
作者:何静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对潜在于孕前免费优生健康检查对象中的危险因素接触进行探讨,并分析其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这一期间在我站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1656对夫妇当作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访,分析其潜在危险因素与妊娠结局.结果:检查方现,主要潜在接触的危险因素是生殖系统异常、吸烟史、饮酒史、辐射史、宠物接触情况等,1656对夫妇中,75.3%的已经妊娠,随访发现不良妊娠结局率为5.04%.结论:对备孕夫妇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可了解潜在的危险因素接触情况,并给以相应指导与干预,以保证优生优育.
作者:张文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8年1月治疗的7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对其临床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查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配78例新生儿为观察组和対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31%)明显大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6.92%),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俞柏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微炎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从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中抽取6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血清C反应蛋白作为微炎症的标记物,并选取3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血液透析治疗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其中,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C反应蛋白升高组中有患者40例,占总人数的59.70%,而C反应蛋白升正常组中有27人,占总人数的40.30%.同时,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有无高血压、出现高血压的时间、病死率和学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等方面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就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来说,微炎症状态是导致其出现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陈环宇 刊期: 2018年第20期
随着现代教育的改革和现代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单纯的实习带教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临床护理的需要.制定有效、适宜的带教模式成为护理核心.因此组织护士进行规范化的临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带教成为护理临床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作者:罗凤云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支气管炎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40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方法.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实验组好于参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综合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支气管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顾丹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拇外翻患者的综合护理要点及预防拇僵硬方法.方法:收集我院拇外翻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护理相同,研究组术后加用综合护理以预防拇僵硬.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跖屈+背伸角度;两组术后拇僵硬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前跖屈+背伸角度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手术后跖屈+背伸角度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术后拇僵硬的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科学的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拇外翻术后患者跖屈、背伸能力,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拇僵硬的发生.
作者:张海萍;郝媛媛 刊期: 2018年第20期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较多,容易出现一些不安全事件,从而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骨科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行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论:心理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骨科患者的心理状态,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云相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老年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肿瘤患者620例,按照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心理组,每组310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心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在采取护理干预后,心理组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评分低于常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闫雪铭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脑白质疾病的MRI影像学特征及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116例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脑白质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血管性脱髓鞘72例,硬化性脱髓鞘24例,外伤性脱髓鞘4例,中毒性脱髓鞘6例,感染性脱髓鞘8例,营养不良性脱髓鞘2例.MRI表现为侧脑室前后角、体旁及半卵圆中心多发片状T2WI高信号.结论:MRI能准确反映脑白质病的异常和病理改变特点,是诊断脑白质病的佳检查方法.
作者:王晓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临床思维其实并不是一个空洞的词汇,每个门诊医生在每天的工作中都在不断地进行思考,每个病人的检查和诊断过程就是医生临床思维的体现.但是对于某些医生,思维活动已经成为了惯性,病人说白带多就认为是阴道炎,阴道流血就诊断为功血,下腹痛就是盆腔炎.作为一名妇科医生,光有手巧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临床思维和决策,否则只能成为一名医匠.急性下腹痛一般起病急骤,疼痛剧烈,可伴有恶心、呕吐、出汗、发热等症状.女性急性下腹痛应首先考虑妇科疾病,但也要排除因内外科疾病引起的急性下腹痛.
作者:许姗姗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结合目前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特征进行生殖健康教育,观察其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下乡收集留守儿童的资料共120例进行跟踪调查,对该调查的对象进行生殖健康教育的讲座,并通过问题互动的形式,了解留守儿童掌握的生殖健康有关知识层次,并对留守儿童的个人健康问题作答,促使留守儿童对生殖健康具备科学的认知,为其一个月的教育活动中,每天一个小时的讲座互动,结合不同年龄的留守儿童生殖卫生习惯与农村的留守儿童卫生条件,提出对应性的建议,一个月后进行统一的测评,考察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殖健康干预效果.结果:留守儿童从苍白的生殖认知到全面的了解,完成了健康认知的转化,在考核中,留守儿童100%达到合格,其中有82%的留守儿童达到优秀水平,对于随机化提出的有关生殖健康问题,留守儿童能够应对自如,生活中留守儿童也开始沿用所学的知识,更加注重健康与卫生,总体的干预效果较好.结论:农村留守儿童处于较为封闭的环境中,对于普及的生殖健康知识与青春期的健康问题关注度不高,通过为其一个月的生殖健康教育,随着与留守儿童的互动探究,留守儿童逐渐建立了生殖健康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袁桂花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4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延续以往的功能制护理模式,进行对症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对症护理基础上采取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老年患者在肺炎改善率、气管插管率、住院平均时长、死亡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老年病患者在肺炎改善率、气管插管率、住院平均时长、死亡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均有显著提高.结论:责任制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康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瘢痕子宫中期妊娠中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进行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中期自愿终止妊娠的瘢痕子宫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做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的随机分配.对照组,只使用依沙吖啶进行引产操作,实验组,使用依沙吖啶加用米非司酮进行引产操作.手术实施后,对2组患者的引产效果、并发症、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引产效果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的发生例数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手术中,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的使用可以显著加快患者宫缩,减少引产的时间以及产出血量,取得很好的引产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几率,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杨朝文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清宫术中的应用效果,探究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确诊为子宫瘢痕妊娠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分别给与常规治疗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3.40±0.20)d低于对照组(6.90±1.20)d,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23.05±4.28)ml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月经恢复时间和hcg恢复时间差异不明显,两组患者清除组织量差异不明显.结论:对于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瑞 刊期: 2018年第20期
小儿过敏性咳嗽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由于他们的支气管粘膜娇嫩,抵抗外界病菌感染的能力低,因而很容易发生炎症,引起小儿过敏性咳嗽症状.小儿咳嗽本是一种排除呼吸道痰液和异物的有效途径,但是对于频繁发作、难以控制的过敏性咳嗽容易引发展成过敏性哮喘,应当充分引起重视.
作者:任爽 刊期: 201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