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拇外翻患者的综合护理要点分析及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张海萍;郝媛媛

关键词:拇外翻, 综合护理, 关节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拇外翻患者的综合护理要点及预防拇僵硬方法.方法:收集我院拇外翻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护理相同,研究组术后加用综合护理以预防拇僵硬.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跖屈+背伸角度;两组术后拇僵硬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前跖屈+背伸角度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手术后跖屈+背伸角度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术后拇僵硬的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科学的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拇外翻术后患者跖屈、背伸能力,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拇僵硬的发生.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管理中病案统计的价值

    针对医院管理中病案统计的价值进行分析,突出表现在提升医院经营管理服务的质量,扩展科研教学活动的病案内容,发挥医学服务监督与评估价值及提供医院核算与绩效考核依据等方面,且提出医院管理中病案统计的应用方式.病案统计工作的开展,能够有序完成患者疾病的分析工作,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医院服务质量的提升等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杨方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潜在危险因素接触和妊娠结局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象中的分析

    目的:对潜在于孕前免费优生健康检查对象中的危险因素接触进行探讨,并分析其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这一期间在我站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1656对夫妇当作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访,分析其潜在危险因素与妊娠结局.结果:检查方现,主要潜在接触的危险因素是生殖系统异常、吸烟史、饮酒史、辐射史、宠物接触情况等,1656对夫妇中,75.3%的已经妊娠,随访发现不良妊娠结局率为5.04%.结论:对备孕夫妇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可了解潜在的危险因素接触情况,并给以相应指导与干预,以保证优生优育.

    作者:张文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非甾体抗炎药美洛昔康的药理作用分析

    目的:非甾体抗炎药美洛昔康的药理作用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4月收治的骨关节炎(OA)患者80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美洛昔康组以及双氯芬酸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药理作用.结果:治疗前两组骨关节炎(OA)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均得到一定改善,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耐受度低、治疗中断、急性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甾体抗炎药美洛昔康具有很强的镇痛、抗炎、解热、抑制肿瘤等作用,极其有效与安全,需要进行推广.

    作者:李平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浅析导乐陪伴联合分娩镇痛仪在提高初产妇阴道分娩率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导乐陪伴联合分娩镇痛仪在提高初产妇阴道分娩率中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分娩的115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研究组采用导乐陪伴联合分娩镇痛仪,对比两组初产妇的疼痛程度与阴道分娩率.结果:研究组初产妇的疼痛程度、阴道分娩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采用导乐陪伴联合分娩镇痛仪,能有效提高初产妇阴道分娩率,缓解产妇分娩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蒲维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干扰素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将干扰素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应用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日期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含有62例患儿;对照组患儿根据病症采用更替罗伟注射液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6(90.32%),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8(61.2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在对小儿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干扰素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病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其松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肾功能衰竭并发全身感染的治疗及护理

    目的:分析肾功能衰竭并发全身感染的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根据乱数表法择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4例肾功能衰竭并发全身感染患者行对比实验.予以对照组常规血液透析,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肾康注射液.对比其结果.结果:实验组Cr、UA、EPO、IL-17和IL-23等各项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P<0.05).结论:于肾功能衰竭并发全身感染中应用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有助于优化其肾功能、改善肾性贫血状态、降低机体肾间质纤维化细胞因子含量.

    作者:李金花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的来源与影响因素等,分析对于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的解决对策以供临床参考和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手术室护士2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手术室护士的一般资料如年龄、学历、护理工作时间、家庭状况等进行了解和分析,探究其与护士心理压力的关系并提出对策进行解决.结果:手术室护士的压力主要来自处理危急情况、病人突然死亡、社会压力和医患关系紧张等,随着年龄增加压力增大P<0.05;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压力增大,P<0.05.结论:当前手术室护士的压力较大,可通过提高护士的自身水平、改善手术室环境等尽量减轻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压力.

    作者:司苏州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两例极低体重儿毛细血管渗透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极低体重儿毛细血管渗透综合征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分析我科收治的两例毛细血管渗透综合征(capilaryleaksyndrome,CLS)患儿的护理方法、预后情况,总结极低体重儿CLS的正确护理方法.结果:我科两例CLS患儿均出现了明显的水肿、呼吸困难、休克、无尿、低白蛋血症等表现.通过我科个体化护理后,均治愈出院.结论:极低体重儿CLS发病率低,但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对护理要求水平甚高.临床中通过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掌握输液护理、皮肤粘膜护理、呼吸支持护理等个体化护理技能可增加患儿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翠铃;杜风玲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疼痛护理增强肝胆外科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术后患者疼痛护理及恢复效果.方法:总结我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300例术后患者疼痛护理成效,随机分组,A组术后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B组在此基础上强化疼痛护理干预.以VAS法评价疼痛程度,统计护患满意率,对比两组差异性.结果:B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的激反应与痛苦.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可促使患者精神饱满自信,增强自我心理调控能力,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而早日康复.

    作者:舒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规范化静脉输液流程在门诊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探讨规范化静脉输液流程在门诊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门诊输液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规范化静脉输液流程,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等待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静脉输液流程在门诊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缩短了等待时间,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王玉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关于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本院收接收并行保守治疗的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甲组,另选同期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40例同疾病患者作为乙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均接受不同方法治疗后,甲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75.0%;乙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1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手术治疗,能够获得较高的临床效果,与保守治疗相比较,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杨盼勇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对CCU静脉留置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以减少CCU静脉留置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5月入住CCU且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395例作为对照组,统计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并对原因进行分析,将2017年7-9月入住CCU且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425例作为干预组,针对静脉炎的发生原因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有无差别.结果:干预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使用留置针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CCU住院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冯玲凤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从我院于2017.1-2017.12收治的肠梗阻患者中,选择39例采用小肠内排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择39例采用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术中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管损伤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术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肠内排列术较传统肠梗阻手术更简单、可靠,在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方面,有很好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宏君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B超定位下右美托咪啶联合左布比卡因在老年患者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研究进展

    B超定位下右美托咪啶联合左布比卡因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够借助B超清晰掌握穿刺路径,避免穿刺失败、麻醉药物误入血管的风险,同时还可实时调整穿刺与剂量,提高麻醉效果.右美托咪啶联合左布比卡因有助于降低血压及心率,减少对心脏的毒性.综上,此种方案的安全性更为理想,值得在老年上肢手术患者的临床麻醉中开展应用.基于此,本文就对以此种麻醉方案作为论述重点展开综述,希望能对相关人士起到些许参考作用.

    作者:韦启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肝癌肝切除术后随访患者营养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肝癌肝切除术后随访患者营养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本院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行肝癌肝切除术患者208例作为研究资料,结合微型营养评估表法进行术后随访,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并探讨影响患者营养的危险因素.结果:208例患者中营养状态良好占比80.77%,潜在营养不良占比15.38%,营养不良占比3.85%;其中营养不良中62.50%患者存在焦虑症状,50%患者存在抑郁症状,87.5%患者存在不良症状.结论:在肝癌肝切除术后部分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情况,认为与患者心理状态、不良症状等因素有关,应通过加强心理调节和不良症状预防调节营养状态,临床研究价值较高.

    作者:占丽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不同采样时间,不同性状痰标本抗酸染色阳性率分析

    目的:比较不同时段、不同性状痰标本涂片,检出抗酸杆菌阳性率,探讨痰标本的质量、标本采样时间与抗酸杆菌检出结果的关系.方法:采用痰抗酸杆菌直接涂片检查,齐-尼抗酸染色,统计分析不同采样时间和不同性状痰标本的涂片检查的阳性检出率.结果:750份初诊夜间、清晨、即时咳出的干酪痰、血痰、粘液痰、唾液标本的涂片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晨痰、干酪痰检出率高为28%、66.2%;不同性状,不同时间标本中阳性标本的分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痰标本的质量、标本留取时间对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有很大影响.

    作者:李志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探讨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8年1月治疗的7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对其临床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查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配78例新生儿为观察组和対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31%)明显大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6.92%),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俞柏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观察并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心血管内科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护理联合优质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患者人数相同各62例,对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度对照组,两组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仲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晓平;张静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下颌骨升支骨折手术入路改良31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下颌骨升支骨折改良手术入路后的体会及手术技巧.方法:对2014年01月至2017年09月我科为31例下颌骨升支骨折患者应用改良耳垂下切口穿嚼肌手术入路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手术疗效.结果:本组31例患者应用该改良手术入路治疗后均获得满意效果,切口均I期愈合,下颌功能恢复正常,咬合关系恢复良好,无面神经损伤的表现,张闭口功能恢复正常,经颌骨三维CT术后检查发现骨折断端复位对位情况良好.结论:在治疗下颌骨升支骨折时应用该改良耳垂下切口穿嚼肌手术入路进行下颌骨升支骨折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具有切口隐蔽、骨折断端暴露充分、复位准确、固定可靠、手术效果明显等优点,该手术入路是下颌骨升支骨折手术治疗手术入路的佳选择方案.

    作者:甘雪冬;刘宏伟;高翔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转移因子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转移因子联合伐昔洛韦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血清趋化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2016年7月~2017年12月本院收诊的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3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7例.对照组服用伐昔洛韦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服用转移因子胶囊治疗.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复发次数、治疗有效率及血清趋化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2%,对照组为56.8%,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39,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发生胃肠道不适、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对照组为4.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05).结论:转移因子联合伐昔洛韦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血清趋化因子水平具有显著影响,有效提高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很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