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无艳
“感冒了多喝热水”“肚子疼多喝热水”“不舒服多喝热水”……生病了总会有人劝:多喝热水.水似乎成了“万能药”.但事实并非如此.那么,生哪些病需要多喝热水?患这些病时多喝热水:(1)风寒感冒.此时多喝热水,不仅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抗击病毒,还能补充水分,有助于退烧.(2)肺炎.热水的作用是让药物快速到达病灶部位,消除炎症.
作者:科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自动过程,帮助我们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然而,睡个好觉不是易事,很多人常年被失眠困扰,严重影响到生活.
作者:金伟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以前至少需要五个人干的事情,现在一个人就干了.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要把我的专利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捧着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证书,从事司鼓打击乐半个多世纪的七旬老人王天刚喜不自禁.
作者:贾黎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像世界上所有坏人本来都是好人一样,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变来的,是正常细胞基因突变的结果.坏人不一定永远坏,可以改邪归正.那么,癌细胞是否也能“改邪归正”呢?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血液肿瘤专家王振义教授,是世界上第一位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的专家.
作者:徐克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上个星期,我和朋友约了去郊外爬山.到半山腰,朋友愉快地说:“好了,追上大部队了!”我抬头一看,前面石头上一群人,中间一位哥们儿坐着轮椅,笑眯眯地跟我们打招呼.那是佐治亚理工学院的一群博士,来自同一个研究机器人的实验室.我特别感兴趣的是那位轮椅里的哥们儿,想想吧,身残志坚的学霸,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影响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探索,造福社会……哦,还能开车带着实验室的同事一起去郊外爬山.
作者:黄昉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咖啡馆里的店员,熟悉之后闲聊,会问我是不是大学里的教授,我向对方解释,自己是个学生,我可以感觉到对方的错愕,然后就转开了话题.这很自然,我们对于不同的年龄段,已经有着一个固化的框架,在适当的年龄,需要做恰当的事情.
作者:闾丘露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在风起云涌的股市,散户挣钱不容易,特别是去年,有开年就“熔断”的重创,获利的人更是寥寥无几.然而,一群不张扬、不起眼、稳扎稳打的老年人却做得不错,即挣了钱,又体现了他们的智慧.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老方今年七十出头,和亲家换班带孙子.这不,又到了接替亲家的时候,他和老伴一起来到海南.每天早上送小孙子去幼儿园后,老伴去市场买菜,老方就自己去海边公园散步.上午的海边公园里大多是来自天南海北的老人,他们把这里当成了一个聚会聊天的地方.
作者:黄东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有一本书,我送出去过几十本,书名叫《好的告别》.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一位朋友85岁的父亲查出早期癌症,住进医院.家人为选择哪种治疗方案纠结苦恼,而老人只淡淡地说了一句:“不放疗,不化疗,我只想早点回家,安静地生活.”另有一位朋友,不惜重金为父母选择了高档的疗养院,但遭到老人拒绝.
作者:安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用合适的语言来描述疼痛有助于改善你的健康.旧金山的霍茜·克鲁斯患有关节痛、多发性硬化症、纤维肌痛,近还摔断了一根肋骨.她很难跟医生描述自己的疼痛.“不能只说这里痛或全身都痛,要说清楚是不是压下去才痛,还是肌肉痛,关节痛.我在试着学习怎样描述得更准确和容易理解.”
作者:韦盖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吃尖椒炒肉,好用上肉.三分之一的肥肉还连着皮,把它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先在锅里炼成猪油渣,但不要太干,有点嚼头又弹牙刚刚好.瘦肉要切成薄片,越薄越好,但要保持形状.先用少量的盐,把肉里的水分“逼”出来,再加一点点生抽,腌着.我个人认为,这个步骤千万不要用生粉,因为用生粉捞过的肉,虽然嫩滑,但是吃起来很没真实感.
作者:曾无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近几年每次体检,我都被诊断为前列腺肥大;今年体检提示有双肾盂积水,CT与MR都证实前列腺肥大.外科检查后要我接受经尿道旋切手术.身为中国介入手术开创者之一,我想做一个真正的“介入医师”.于是,我向科室提出在自己身上实验性地做这第一例.
作者:李麟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有这样一群人,觉得自己的身体到处都是毛病,让他写自己的症状,会写出来很多,而且症状五花八门,从各种疾病到身体的各种异常感觉都有,满是痛苦.往往北京上海都去了无数次,吃某某名医的方子,开始见到一点效果,后面就不见效了,还有的是越吃越重.这到底是什么问题?感觉自己满身是病,该如何调理?
作者:罗大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下馆子要想兼顾营养和健康,点菜就成了一门学问.对此,解放军第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左小霞有个点菜四字经.东张西望.进入饭店别着急点菜,先看看环境是否干净,卫生质量差的地方往往容易滋生微生物,饭菜安全难以保证;再看看别人点了什么菜,“上座率”比较高的菜证明储备比较足,而且流动性大,原料相对更新鲜;还要看看菜量大小,别点多了或不够吃.
作者:李园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57岁那年,医生对他说:“出院后就别上班了,回家听听音乐、浇浇花吧.”他知道,这是给他判“死刑”了.没想到,三十多年过去,他活成了90岁的老寿星,原来的老毛病都好了,身体硬朗得很.他就是刘德渊,他说,他有两大长寿秘诀.
作者:钱玲玲;李剑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在切好的原料下锅之前,给其表面裹上一层浆或糊之类的保护层,这一处理过程叫上浆或挂糊(稀者为浆,稠者为糊).其主要作用有三点:一是能保持原料中的水分和鲜味,使烹调出来的菜肴具有滑、嫩、柔、脆、外焦里嫩等特点.二是保持原料不碎不烂,使菜肴形、色更加美观.三是保留菜肴的营养,减少损失.
作者:霍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1971年8月,牟平县电影队到农村招工,我由于在报刊上发表了几篇影评文章而被录用,成为县城提包机队的一名放映员.这个队有两台苏式35毫米放映机,负责县城三四万居民的放映任务.放映的影片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十部,偶尔来部新片,小城里的人立刻紧张起来,钻天觅缝地托关系买票.那种焦虑、渴望和无奈的神态,至今还会在我的脑海里闪现,梦中还会时常遇到影迷的“围追堵截”,梦醒时分,一声叹息.
作者:张守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在17、18世纪之前,欧洲的医生,只有两种本事,一种是灌肠,一种是放血.不管什么病,只要病人找到头上,先灌肠,灌肠不行,就放血,一次不见效,就放第二次、第三次,每次都是好几升.现在我们不能说,灌肠和放血,一点效用也没有,如果碰上对症的,也许也会有点用.但是,对于多数患者来说,得了病(一些人已经病了多时),原本身体就弱,这样放来放去,一个人能有多少血呢,只能加速其死亡.
作者:张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每年5月前后,是河虾产子的时节.此时的雌虾,每一只都满子,正是做虾子酱油的佳时节.过去每年家中做这虾子酱油时,先要到附近的酱园打回数斤上好的酱油,然后到菜场相熟的鱼摊买上几斤活蹦乱跳的“拖子虾”(抱子雌虾).虾买回家后,需轻手轻脚地先用水洗出虾子,仔细漂清,沥干备用.随后将酱油倒进土灶的铁锅中,用微火煮沸.
作者:钟穗 刊期: 2017年第05期